孔明感刘备三顾之恩,离开隆中随其共创汉室,从一开始,刘备待孔明如师一般,且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关羽、张飞二人见刘备如此待之,便觉得兄长待之太过。而刘备则说,“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孔明在刘备成就帝业的过程中一直是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孔明为军师,总理国家军政大权,系一国安危于一身。孔明更是小心谨慎,日夜操劳,竭尽全力以效忠汉宗室。玄德对其真是“孔明是吾之师,顷刻不可相离”。后来刘备因未听孔明之言,而使得东吴大将陆逊大破蜀军于犭虎亭彝陵之地。刘备败回白帝城之后染病不起,白帝托孤之后,孔明一直手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其病死,都未见其有恃权谋私,废帝称王之心,而只是尽忠尽力以报国。
孔明位尊权大,无人抗之,其威望闻于天下。虽然是大权在握,孔明却丝毫没有私心。为先帝、为苍生百姓效力,不辞辛苦,日夜操劳。后主是扶不起的阿斗,无君王之材,无帝王之魄力,“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先帝有言在先,而孔明却毫无此念头,只是尽心竭力,扶持后主。孔明之为人,并不以自己极权重势而作出以权谋私的卑劣之事。权位不是用来当作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工具,而是用来使人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好地尽忠效国。现代领导者对孔明此种行为、修养,应深有心得。以怎样的态度看待权势,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力,领导者的心中都该有一面明镜,这也是关系其自身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