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难的时刻,信任可以激起将士英勇杀敌的高昂士气,人的精神力量就是这样,当它受到强烈的感情冲动时,可以激发出加倍的动力。然而,当它一旦受到压抑,也往往会使情绪马上变得萎靡颓丧,一蹶不振。人是感情动物,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诸葛亮如果强行延长轮战期,那很可能会使将士们产生一肚子“怨气”,以致影响整个部队的情绪。我们这样设想一下,如果孔明带领那些因主帅不守信用而满腹牢骚的士兵去迎战,能取得好的战果吗?事实上,孔明严守信义,激起了部队的求战情绪,结果一战大胜。由此可见,将帅只有讲信义才能赢得士卒的信任,激发部队的杀敌热情。有些不明事理的指挥员,随便更改自己已定的规章制度,结果丧失人心,使部下怨声载道,同时也大大削弱了自己队伍的战斗力。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领导者为了取信于众。也必须恪守信用。所谓取信于众,恪守信用,也就是要诚实待人,成为经营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品德,无论对内对外,对上对下,都要以诚相见。英国管理学家罗杰·福尔克说:“世界上最容易损害一个经理威信的莫过于被人发现在进行欺骗。”罗杰的话是颇有见地的。讲信用是经营管理者的一种美德,也是经营管理者的力量所在。经营管理者诚实的品德,常常会转化为经营管理中的优势。有些经营管理者对下不讲信用,随便许愿,结果总兑现不了;对上不实事求是,假报成绩;对外搞协作,任意撕毁合同,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搞好经营管理呢?
在经营管理中,一般人往往只重视产品信誉的价值,而忽视经营管理者自身信誉的价值,忽视经营管理者信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一点应引起经营管理者的重视。
经营管理者要取信于众,使人信服,我们觉得可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以事业的成功取信于众。诸葛亮高卧隆中隐居时,虽然名气很大,“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但身为“卧龙”的诸葛亮在张飞的眼中不过是一个“山野村夫”。刘备请出诸葛亮后,如鱼得水,尊为军师。但诸葛亮取信于众,并不是靠军师的职权,而是靠上任后的几把火——先是“博望相持用火攻,初出茅庐第一功”;接着是“诸葛亮火烧新野”,开始“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都疑惑不定”,后来火烧得曹军焦头烂额,溃不成军之时,关羽、张飞等众将也被“烧”得服服贴贴,俯首听命了。由此可见,事业的成功是取信于众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