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用人史上,领导者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攻心手段,导演出了一幕幕令人目不暇接、拍案称奇的好戏。例如我国古代有作为的统治者,都分别创造了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攻心“剧目”,如:商朝末年西伯访请姜子牙;战国时代魏文侯藏书住将,对乐羊深信不疑;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三国时代刘备当着赵云的面,将他从乱军中救出的幼子扔在地上,说“为一孺子,险折我一员大将”,使赵云感动得当即跪倒;曹操马踩青苗,当即削发示众,以严军纪;……所有这一切,都属于精彩绝妙的攻心行为,但决不要认为,攻心谋略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政治权术。在当今,作为一个正直的领导者,他要真正获得理想的攻心效果,并且将这种理想的攻心效果长期保持下去,使下属由衷地信任自己、敬佩自己、拥戴自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以己之心,换人之心”,这是攻心谋略的真谛?这种“以心换心”所获取的攻心效果自然要比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所取得的攻心效果强百倍。关于这一点,是值得各级领导者牢牢记取的。
相反,作为领导干部,不懂得用“攻心之术”,那么结果就不尽理想。比如他想帮助、改造一位有劣迹的青年,让他浪子回头,改邪归正,如果只与他斗狠气、做脸色,结果可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要与你较劲个没完;如果总是婆婆妈妈,动辄训他一通,“克”他一顿,也许根本触及不了他的皮毛,他也许始终像粪窖的石头又臭又硬;相反,生活上处处真正地关怀他,工作上事事诚心地关照他,让他从内心真正感受到人间的真诚、温暖,由此心动情发,说不定这样的青年很快就“脱胎换骨”,后进变先进。
所以,攻心战术既是历代兵家视作战争谋略的上策,又是现代领导的一门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