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9400000017

第17章 《狼图腾》

狼图腾崇拜起始于华夏最古老的羌族、犬戎族和古匈奴荤粥,后经白狼、匈奴、高车、鲜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一直延续到现代的蒙古民族。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游牧民族图腾。在苍茫的西北和蒙古草原上,一个又一个的游牧民族被更强悍的游牧民族打败,而狼图腾和狼精神却永世长存。

作品简介

《狼图腾》是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

本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故事一气呵成,情节异常紧张激烈。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技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让我们联想到了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为止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篇目选摘

当陈阵在雪窝里用单筒望远镜镜头,套住了一头大狼的时候,他看到了蒙古草原狼钢锥一样的目光。陈阵全身的汗毛又像豪猪的豪刺一般竖了起来,几乎将衬衫撑离了皮肉。毕利格老人就在他的身边,陈阵这次已没有灵魂出窍的感觉,但是,身上的冷汗还是顺着竖起的汗毛孔渗了出来。虽然陈阵来到草原已经两年,可他还是惧怕蒙古草原上的巨狼和狼群。在这远离营盘的深山,面对这么大的一群狼,他嘴里呼出的霜气都颤抖起来。陈阵和毕利格老人,这会儿手上没有枪,没有长刀,没有套马杆,甚至连一副马镫这样的铁家伙也没有。他们只有两根马棒,万一狼群嗅出他们的人气,那他俩可能就要提前天葬了。

陈阵又哆哆嗦嗦地吐出半口气,才侧头去看老人。毕利格正用另一只单筒望远镜观察着狼群的包围圈。老人压低声音说:就你这点胆子咋成?跟羊一样。你们汉人就是从骨子里怕狼,要不汉人怎么一到草原就净打败仗。老人见陈阵不吱声,便侧头小声喝道:这会儿可别吓慌了神,弄出点动静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陈阵点了一下头,用手抓了一把雪,雪在他的掌心被捏成了一坨冰。

侧对面的山坡上,大群的黄羊仍在警惕地抢草吃,但似乎还没有发现狼群的阴谋。狼群包围线的一端已越来越靠近俩人的雪窝,陈阵一动也不敢动,他感到自己几乎冻成了一具冰雕……

这是陈阵在草原上第二次遇到大狼群。此刻,第一次与狼群遭遇的惊悸又颤遍他的全身。他相信任何一个汉人经历过那种遭遇,他的胆囊也不可能完好无损。

两年前陈阵从北京到达这个边境牧场插队的时候,正是十一月下旬,额仑草原早已是一片白雪皑皑。知青的蒙古包还未发下来,陈阵被安排住在毕利格老人家里,分配当了羊倌。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随老人去80多里外的场部领取学习文件,顺便采购了一些日用品。临回家时,老人作为牧场革委会委员,突然被留下开会,可是场部指示那些文件必须立即送往大队,不得延误。陈阵只好一人骑马回队。临走时,老人将自己那匹又快又认家的大青马,换给了陈阵,并再三叮嘱他,千万别抄近道,一定要顺大车道走,一路上隔上二三十里就有蒙古包,不会有事的。

陈阵一骑上大青马,他的胯下立即感到了上等蒙古马的强劲马力,就有了快马急行的冲动。刚登上一道山梁,遥望大队驻地的查干窝拉山头,他一下子就把老人的叮嘱扔在脑后,率性地放弃了绕行二十多里地走大车道的那条路线,改为径直抄近路插向大队。

天越来越冷,大约走了一半路程,太阳被冻得瑟瑟颤抖,缩到地平线下面去了。雪面的寒气升上半空,皮袍的皮板也已冻硬。陈阵晃动胳膊、皮袍肘部和腰部,就会发出嚓嚓的摩擦声。大青马全身已披上了一层白白的汗霜,马踏厚厚积雪,马步渐渐迟缓。丘陵起伏,一个接着一个,四周是望不到一缕炊烟的蛮荒之地。大青马仍在小跑着,并不显出疲态。它跑起来不颠不晃,尽量让人骑着舒服。陈阵也就松开马嚼子,让它自己掌握体力、速度和方向。陈阵忽然一阵战栗,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他怕大青马迷路,怕变天,怕暴风雪,怕冻死在冰雪荒原上,但就是忘记了害怕狼。

快到一个山谷口,一路上大青马活跃乱动、四处侦听的耳朵突然停住了,并且直直地朝向谷口的后方,开始抬头喷气,步伐错乱。陈阵这还是第一次在雪原上单骑走远道,根本没意识到前面的危险。大青马急急地张大鼻孔,瞪大眼睛,自作主张地改变方向,想绕道而走。但陈阵还是不解马意,他收紧嚼口,拨正马头继续朝前小跑。马步越来越乱,变成了半走半跑半颠,而蹄下却蹬踏有力,随时就可狂奔。陈阵知道在冬季必须爱惜马力,死死地勒住嚼子,不让马奔起来。

大青马见一连串的提醒警告不起作用,便回头猛咬陈阵的毡靴。陈阵突然从大青马恐怖的眼球里看到了隐约的危险。但为时已晚,大青马哆嗦着走进了阴森山谷喇叭形的开口处。

当陈阵猛地转头向山谷望去时,他几乎吓得栽下马背。距他不到40米的雪坡上,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离他最近的正好是几头巨狼,大如花豹,足足比他在北京动物园里见的狼粗一倍、高半倍、长半个身子。此时,十几条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的一下全部站立起来,长尾统统平翘,像一把把即将出鞘的军刀,一副弓在弦上、居高临下、准备扑杀的架势。狼群中一头被大狼们簇拥着的白狼王,它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大片的灰白毛,发出白金般的光亮,耀眼夺目,射散出一股凶傲的虎狼之威。整个狼群不下三四十头。后来,陈阵跟毕利格详细讲起狼群当时的阵势,老人用食指刮了一下额上的冷汗说,狼群八成正在开会,山那边正好有一群马,狼王正给手下布置袭击马群的计划呢。幸亏这不是群饥狼,毛色发亮的狼就不是饿狼。

陈阵在那一瞬其实已经失去任何知觉。他记忆中的最后感觉是头顶迸出一缕轻微但极其恐怖的声音,像是口吹足色银元发出的那种细微震颤的铮铮声。这一定是他的魂魄被击出天灵盖的抨击声。陈阵觉得自己的生命曾有过几十秒钟的中断,那一刻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灵魂出窍的躯壳,一具虚空的肉身遗体。很久以后陈阵回想那次与狼群的遭遇,内心万分感激毕利格阿爸和他的大青马。陈阵没有栽下马,是因为他骑的不是一般的马,那是一匹在狼阵中长大、身经百战的著名猎马。

事到临头,千钧一发之际,大青马突然异常镇静。它装着没有看见狼群,或是一副无意冲搅狼们聚会的样子,仍然踏着赶路过客的步伐缓缓前行。它挺着胆子,控着蹄子,既不挣扎摆动,也不夺路狂奔,而是极力稳稳地驮正鞍子上的临时主人,像一个头上顶着高耸的玻璃杯叠架盘的杂技高手,在陈阵身下灵敏地调整马步,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陈阵脊椎中轴的垂直,不让他重心倾斜失去平衡,一头栽进狼阵。

可能正是大青马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将陈阵出窍的灵魂追了回来。也可能是陈阵忽然领受到了腾格里(天)的精神抚爱,为他过早走失上天的灵魂,糅进了信心与定力。当陈阵在寒空中游飞了几十秒的灵魂,再次收进他的躯壳时,他觉得自己已经侥幸复活,并且冷静得出奇。

———摘自《狼图腾》第一章

……满族和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一些萨满所崇敬的黑狼神,它是勇敢无敌、疾恶如仇的除恶驱暴的萨满护神与助手,凡是遇到凶险、奸猾、夜间施暴的魔怪,都要委托它用智勇在黑暗中吞噬。它是疯狼,然而它也是恶魔鬼魂的杀手。

———富育光《萨满论》

又轮到陈阵给羊群下夜,有二郎守着羊群,他可以一边下夜一边在包里的油灯下看书做笔记。为了不妨碍两位伙伴睡觉,他把矮桌放到蒙古包门旁边,再用竖起的两本厚书挡住灯光。草场寂静无声,听不到一声狼嗥,三条大狗一夜未叫,但都竖着耳朵,警觉地守夜。他也只出过一次包,打着手电围着羊群转了一圈,二郎总是守卧在羊群的西北边,让陈阵感到放心。他摸摸二郎的大脑袋,表示感谢。他还是不敢大意不敢闭眼,看书一直看到后半夜才睡下。第二天上午睡醒了觉,陈阵出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狼喂食。

来到夏季新草场以后,小狼总是从天一亮就像蹲守伏击猎物一样,盯着蒙古包的木门,瞪着它的食盆。在小狼的眼里,这个盆就是活动的“猎物,它像大狼那样耐心地等待战机,等“猎物走到它跟前,然后突然袭击“猎物,因此,抢到嘴的食物就是它打猎打到的,而不是人赐给它的。这样小狼仍然保持了它狼格的独立。陈阵也故意装出怕它的样子,急退几步,但经常忍不住乐出声来。

内蒙古高原在夏天雨季到来之前,常常有一段干旱酷热的天气,这年的热度似乎比往年更高。陈阵觉得蒙古的太阳不仅出得早,而且还比关内的太阳离地面低,才是上午十点多钟,气温已经升到关内盛夏的正午了。强烈的阳光把蒙古包附近的青草晒卷,每根草叶被晒成了空心的绿针。蚊子还未出来,但草原上由肉蛆变出来的大头苍蝇,却像野蜂群似的涌来,围着人畜全面进攻。苍蝇专攻人畜的脑袋,叮吸眼睛、鼻孔、嘴角和伤口的分泌物,或者挂在包内带血的羊肉条。人狗狼一刻不停地晃头挥手挥爪,不胜其烦。机警的黄黄经常能用闪电般的动作,将眼前飞舞的大苍蝇,一口咬进嘴里,嚼碎以后再吐出来。不一会儿,它身旁的地面上,就落了不少像西瓜子壳般的死蝇。

阳光越来越毒,地面热雾蒸腾,整个草场盆地热得像一口烘炒绿茶的巨大铁锅,满地青草都快炒成干绿新茶了。狗们都趴在蒙古包北面窄窄的半月形的阴影里,张大了嘴,伸长舌头大口喘气,肚皮急速起伏。陈阵发现二郎不在阴影里,他叫了两声,二郎也没露面,它又不知上哪儿溜达,也可能到河里凉快去了。二郎在它下夜上班时候尽责尽心,全队的人已经不叫它野狗了,但一到天亮,它“下班以后,人就管不着它了,它想上哪儿去就上哪儿去,不像黄黄和伊勒白天也忠心守家。

此刻,小狼的处境最惨。毒日之下,小狼被一根滚烫的铁链拴着,无遮无掩,活活地被曝晒着。狼圈中的青草早已被小狼踩死踩枯,狼圈已变成了圆形的黄沙地,像一个火上的平底锅,里面全是热烫的黄沙。而小狼则像一个大个儿的糖炒毛栗子,几乎被烤焦烤煳了,眼看就像要开裂炸壳。可怜的小狼不仅是个囚徒,而且还是个上晒下烤,天天受毒刑的重号犯。

小狼一见门开,呼地用两条后腿站起来,铁链和项圈勒出了它的舌头,两条前腿拼命在空中敲鼓。小狼此时最想要的好像不是荫凉,也不是水,仍然是食物。狼以食为天,几天来,陈阵发现小狼从来没有热得吃不下饭的时候,天气越热,狼的胃口似乎越大。小狼拼命敲鼓招手,要陈阵把它的食盆放进它的圈里。然后把食盆“抢猎到手,再凶狠地把陈阵赶走。

陈阵犯愁了。草原进入夏季,按牧民的传统习惯,夏季以奶食为主,肉食大大减少,每日一茶一餐,手把肉不见了。主食变成了各种面食,小米、炒米和各种奶制品:鲜奶豆腐、酸奶豆腐、黄油、奶皮子等。牧民喜食夏季新鲜奶食,可知青还没有学会做奶食,一方面是不习惯以奶食代替肉食;更主要的是知青受不了做奶食的那份苦。谁也不愿意在凌晨三点就爬起来,挤四五个小时的牛奶,然后不间断地用捣棒慢慢地捣酸奶桶里的发酵酸奶,捣上几千下才算完;更不愿意到下午五六点钟母牛回家以后,再挤上三四个小时的奶,以及第二天一系列煮、压、切、晒等麻烦的手工劳动。知青宁肯吃小米捞饭、素面条、素包子、素饺子、素馅饼,也不愿去做奶制品。夏季牧民做奶食,而知青就去采野菜,采山葱、野蒜、马莲韭、黄花、灰灰菜、蒲公英等,还有一种东北外来户叫作“哈拉盖的、类似菠菜形的大叶辣麻味野菜。夏季断肉,牧民和知青正好都改换口味,尝个新鲜。这样一来,却苦了陈阵和小狼。

草原民族夏季很少杀羊,一则因为杀一只大羊,大部分的肉无法储存。天太热,苍蝇又多,放两天就发臭生蛆。牧民的办法是将鲜羊肉割成拇指粗的肉条,沾上面粉,防蝇下卵,再挂在绳上放到包里的阴凉处,晾成干肉条。每天做饭的时候,切两根肉干条放在面条里,只是借点肉味而已。如果碰上连续阴天,肉条照样发绿发臭变质长蛆。二则,还因为夏天是羊上水膘的季节,羊上足水膘以后,到秋季还得抓油膘。两膘未上,夏羊只是肉架子,肉薄、油少、味差,牧民也不爱吃。而且夏季羊刚剪过羊毛,杀羊后羊皮不值钱,只能做春秋季穿的剪茬毛薄袍。毕利格老人说,夏天杀羊是糟践东西。牧民夏季少杀羊吃,就像农民春天不会把麦苗割下来充饥一样。

———摘自《狼图腾》第二十二章

陈阵问:为什么?

老人目光黯淡,发出一声长叹:狼少了,獭子就容易上套了。秋天的狼是靠吃肥獭子上膘的,狼没膘也过不了冬。狼打獭子也专打大的不打小的,所以狼也年年有獭子吃。在草原,只有蒙古牧民和蒙古狼明白腾格里定下的草原规矩。

两人渐渐接近大獭山。突然,两人发现那里的山洼处扎了两顶帆布帐篷,帐外炊烟升起,还有一挂大车和木桶水车,一副临时工棚的景象。

糟了!他们又抢先了一步。毕利格老人脸色陡变,气得两眼冒火,朝帐篷冲去。

两匹马还没有跑进帐篷,就闻到香喷喷的獭肉和獭油的气味。两人在帐篷前急忙下马,看到帐外地灶上有一口巨锅,大半锅棕色旱獭油,正咕嘟咕嘟冒着油泡;几只熬干了油膘,只剩下肉身的大獭子在锅里翻滚,獭肉已炸得焦黄酥脆。一个年轻民工刚刚捞出一只炸透的獭子,又准备再往锅里下一只剥了皮、净了膛,满身肥膘的獭子。老王头和一个民工坐在一只破木箱旁,破木箱上放着一碗黄酱,一碟椒盐和一盘生葱。两人一边对着酒瓶嘴喝酒,一边大嚼着油炸獭子,快活之极。

大锅旁边一个大号铁皮洗衣盆里,盛满着剥了皮的獭子,其中大部分是仅有尺把长的小獭子。草地上,放着几块大门板和十几张饭桌大小的柳条编,上面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獭皮,足有一两百张。陈阵跟老人走进帐篷,帐篷地下摞着几摞半人多高已经晒干的獭皮,有一百多张。帐篷中央放着一个一米多高的汽油筒,筒里已装半筒獭子油,地上还散放着一些小号的油壶油桶。

老人又冲出帐篷外,走到铁皮盆前,用马棒拨拉开表面的几只小獭子,发现底下还有几只油膘很薄的母獭子。

老人气得用马棒猛敲铁皮盆,对老王大吼:谁让你们把母獭子和小獭子都打了?这是大队的财产,这是额仑世世代代的牧民,费老了劲才留下来的獭子,你们胆子也太大了,不经过大队的同意就敢杀掉这么多的獭子!

老王头醉醺醺地继续喝酒吃肉,不紧不慢地说:我哪敢在您老的地盘上打獭子啊,可这还是您老的地盘吗?连你们大队都归了兵团了。告诉您吧,是团部派我们来打的。孙参谋长说啦,旱獭毁草场,旱獭还是狼群过冬前的主食,灭了旱獭,狼群不就过不了冬了吗?团部下令,灭狼大会战必须把旱獭一块消灭。师部医院的大夫说,旱獭会传鼠疫,这会儿那么多的人进了这块地界,要是得了传染病你负责啊?

毕利格老人憋了半天又吼道:就是团部下令也不成!你们把獭子打光了,牧民拿什么来做皮活?要是笼头缰绳断了,马惊了,人伤了,谁负责?你们是破坏生产!

老王头喷了一口酒气说:上头让我们打的,自然有人负责呗,您老有本事就去找上头去说啊,冲我们干力气活的人嚷嚷有啥用。老王头又瞧了一眼老人马鞍上的麻袋说:您老不也是来打獭子的吗?许你打,为啥就不许我打?野物也不是你们家养的,谁打着就归谁。

老人气得胡须乱颤,说:你等着,我一会儿就回去叫马倌来,这些皮子和油,都得给我送到大队去!

老王说:这些獭肉獭油,都是团部食堂定的,明儿就得给他们送去。你要是叫人来抢,尽管抢,到时候可有人跟你算账!这些皮子也早就有大官定好了,连包主任都得亲自给他送货去。

老人垂着手,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陈阵冷冷地说道:你们本事真不小啊,一气打了这么多旱獭!大獭小獭连窝端,看你们明年还打什么!

老王头说:你们不是管我们叫盲流吗,盲流盲流,“盲目流动,还管什么明年,哪儿有吃的就往那儿流,过一年就算一年呗。你们替獭子操心,可谁替盲流操心了?

陈阵知道,同这些痞子盲流根本无理可讲。他只想知道他们是用什么绝招打了这么多的旱獭,难道他们也会下有弹性的活套?陈阵转了口气问:你们用的什么法子,打了这么多的獭子?

老王得意地说:想跟咱学一手?晚啦!这片獭山剩不下几窝洞了。大前天,我们就往送师部送了一大车獭子肉和油呢……想知道咋打的啊?上山去见识见识吧,再晚了就见不着啦。

陈阵扶老人上了马,两人直奔山头。在最东北的一个小山包上有四五个人正弯着腰忙活,两人全速冲了过去。老人大叫:住手!住手!民工停下手里的活,站起来张望。两人下了马,陈阵一见眼前的阵势,惊怵得全身发麻。山包顶侧有五六个獭洞,他一看便知,这是一窝獭子的连环洞。但是除了主洞和一个辅洞以外,其他四个洞都已经被土石封死。最让陈阵感到恐怖的是,一个为首的民工,手里握着一只一尺多长的小獭子,小獭正拼命挣扎。在小獭子的尾巴上赫然拴着一挂大鞭炮,那条短尾上还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又拴着一卷拳头大小的旧毡子,上面沾满了红色的辣椒面,毡子上刚倒上了柴油,气味冲鼻。旁边一个民工手里拿着一盒火柴。如果再晚来一会儿,他们就要把小獭放进洞,再点火炸洞熏洞了。

毕利格老人急跑两步,把一只脚踩进洞里。然后坐在洞旁,大声呵斥民工,让他们把手里的东西都放下。几位民工对这位管了他们一夏天的头头,不敢造次,赶紧解绳子。

———摘自《狼图腾》第三十四章

人生启示

《狼图腾》是一部因狼而起的很富有哲学性的书,里面讲的故事娓娓动人。相信很多人听起“狼这个字眼,就会感到惊恐。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狼就是一个残忍、恐怖的动物。但是“狼并没有那么可怕。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草原狼,它具有太多让人感到羞愧和敬仰的精神力量。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能够像草原狼那样不屈不挠地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甚至不惜以自己生命为代价,来抗击几乎不可抗拒的外来力量。狼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体会到了狼是多么的有智慧和勇气,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狼的智慧在他们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暞,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被它们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危急关头,为了不使狼群暴露,被人发现,狼往往会选择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来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称得上绝顶的智慧。

其中狼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它们的团结性,它们很少独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当。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保持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击败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围壮马的肚皮,选择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草原上的王者这个称号真可谓称之不愧。

草原狼的精神和智慧无不影响着草原上的蒙古人,他们很崇拜狼,把狼拜为图腾,学习狼的生存精神和作战本领。草原狼的精神世代影响着草原的人们,使他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理解了狼性,也就会明白为什么成吉思汗的铁蹄能够扫荡千军万马横跨欧亚大陆。在天与地的广袤中,他们依赖着狼,依赖着牛羊、马群、狗和其他生物的相互生存的生物链,用一种狼图腾的精神打出了历史上最大的版图,那才是真正的征服,出于自然和精神上的征服。

相信读了此书,我们会被狼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要像草原狼那样勇往直前,不畏挫折,坚守阵地,直至成功。

作者简介

姜戎(笔名),本名吕嘉民(1946—暋),汉族,北京人。曾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主业: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姜戎的作品《狼图腾》于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狼图腾》是他出版的唯一一本著作。2007年《狼图腾》获第一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姜戎以72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0位,引发广泛关注。

励志名言

1.要想在草原待下去,就得比狼还厉害。

2.狼只要有东西吃,就不找人畜的麻烦。

3.打仗,狼比人聪明。打仗的输赢,全看你是狼,还是羊……

4.这是一场真正的屠杀,也是智慧对愚蠢和大意的惩罚。

5.你要是头狼,准得饿死。一次打光了黄羊,来年吃啥?狼可不像人这么贪心,狼比人会算账,会算大账!

6.但残酷的草原蔑视弱者,依然不给弱者最后的一点点怜悯。

7.蒙古人一半是猎人,不打猎,就像肉里没有盐,人活着没劲。不打猎,蒙古人的脑子就笨了。

8.在草原,对朋友耍滑要吃大亏的。

9.在蒙古草原,平安后面没有平安,危险后面有危险。

10.狼的最坚硬但又最薄弱,也最致命的部位是狼牙。

11.在草原上,做什么事都别做绝,兔子急了还咬狼呢,母狼急了能不拼命吗?

12.蒙古牧民擅长平衡,善于利用草原万物各自的特长,能够把矛盾的比例,调节到害处最小而收益最大的黄金分割线上。

13.额仑草原的杆子马都有胜则躁进、败则气馁的特性。

14.艺高狼胆大,胆大艺愈高。

15.狼群在发动总攻之前,往往主动脱离它们要攻击的目标,故意后撤以再一次迷惑人畜。

16.狼之所以个个顽强,不屈不挠,不是因为狼群里没有“汉奸和软蛋,而是因为残酷的草原环境,早把所有的孬种彻底淘汰了。

同类推荐
  •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好比一种精神力量,以深刻隽永的厚度培育出一代代的精英领袖,它也像是一部沉淀着中国近代史的活词典,在这里,你能找到有关“青春”的代名词——不迷茫,不乏力,睿智、创新、颠覆权威….. 本书聚焦北大历史上影响中国、激励人心的北大人,看看他们如何化苦难为辉煌,从失败走向成功。 希望,这本书能助你走出迷茫的困局,面迎全新的人生。
  • 读书学习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读书学习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厚黑学叫我们老到点

    厚黑学叫我们老到点

    本书通过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说,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内容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领域。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有很多很多钱,就是幸福了吗?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要追寻什么? 不幸福的怪圈跳得出去吗?……幸福不是被上帝藏起来了,是因为它一直像尾巴一样跟随着你才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肯定自己的能力,承认不完美,走出无法幸福的瓶颈,享受美丽人生。
  •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

    《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为职场中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套标准,我们可借此标准评判出哪些员工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同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还提供了相应的提升方法,企业可以按照这套标准和方法来培养员工,员王则可以以此作为提升自己的最佳参考书。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俊凯ing

    王俊凯ing

    方晴萱方晴伊尚萱涵一起来到重庆,转到了重庆八中,与tfboys会有怎样的邂逅呢?
  • 九龙噬天

    九龙噬天

    江晓痴因太过玩劣,被师傅惩罚,使其轮回以煅其骨。一切都靠吞噬才能提升的世界!
  • 美男西游

    美男西游

    刚被男友甩掉的我无意间看到天桥上一行墨字而莫名穿越到了唐朝,最狗血的是,自己竟然被告知是唐僧的转世,而真正的唐僧已经在才启程的路上就被杀手杀死!?所以我要代替上一世的自己去西天取经?!话说这孙悟空未必也太帅了吧?!猪八戒根本就是逆天美男子啊?!沙悟净这样的美颜大叔完全跟电视剧里面的满脸胡子的废材大叔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哇?!小白龙要不要这么优雅气质,一身王子范儿啊?!众美男供我差遣我已经感谢观世音如来佛了,为什么这些帅的一塌糊涂的妖怪们都各个对我垂涎三尺?!什么吃吃吃吃我.......这关键意思完全被邪恶的扭曲了吧!!喂喂喂!拜托我是去西天取经的吧?!我真的是西天取经的吧?!九九八十一难根本就是针对我少女怀春的身心进行严重的摧残啊啊啊啊啊啊啊!!作者你这么乱来吴承恩造吗?!
  • 楔子记

    楔子记

    写给未来的一本书,停停载载……有时间自己看看,乐呵乐呵就够了(*^__^*)。
  • 时光不轻言

    时光不轻言

    14岁的时凝和13岁的徐清妍从小一起长大,如同连体婴儿,本以为会一直这么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却因一个顾一楠两人从此形同陌路初中毕业后,时凝,徐清妍和顾一楠纷纷考上A中,徐清妍和顾一楠成为学校里的金童玉女,时凝却成为了学校人见人怕的小太妹,绯闻不断,打架斗殴,抽烟喝酒...
  • 慈母家训

    慈母家训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70多位名人的母亲或女性的家训文章,做了严谨准确的编著,分为训主简介、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几个环节,有利于读者在了解历史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家训中取得教育子女的真经。父母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而做母亲的由于在抚育儿女方面具有独特的本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因此人们往往受母亲的影响最大最深。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慈母的言传身教,其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 机械的战歌

    机械的战歌

    星海战舰!战成一片!就算四面楚歌我也杀出重围
  • 醉一场悲梦

    醉一场悲梦

    一场梦醒来,是更迭的身份,起落的际遇。少帅?状元?丞相?一场梦醉去,是悲凉的爱,不朽的情。青梅竹马?皇后?替身?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叹那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皓灭

    皓灭

    九世之前我原名为皓,帝中王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修道者不计其数,巅峰强者更是可以吞吐日月,手碎本源。帝者修道极致,可与日月同辉,天地同寿。帝者有其极,而长生者无极。。。皓境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