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300000056

第56章 严复的社会变革思想及其当代意义(2)

其次,指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是与西方争胜的根本所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能够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疯狂地掠夺中国?在于其民力、民智、民德方面均高于中国。这是中西强弱差距的根本所在。严复痛感当时中国“民力已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这样的国民素质“虽有富强之政,莫之能行。”因此,中华民族要振兴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从民力、民智、民德抓起,提高国民素质,这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治本”之策。个体有“活力”,群体才有“活力”,群体有“活力”,国家才有“活力”,民族才能强盛,中华民族的强盛,才能与西方“争胜”,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严复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和新民德”,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最高的政治和教育主张。但是,严复不懂得这种教育思想不是孤立的,而是受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的,所以严复的这一思想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三)强调“群重”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要使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集聚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群体”,才能改变旧的社会制度

严复在1921年逝世前给后人留下3条遗嘱:“1.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2.新知无尽,真理无穷,人生一世,宜励业益智;3.两害相权,已轻、群重。”从这3条遗嘱中可以看出,严复认为个人的历史不过沧海之一粟,“已轻、群重”,国家民族的前途大业是壮阔的大海、巍峨的高山,为祖国人民的利益,“则舍己为解”。“群”是什么呢?严复认为“群”有3个重要特点:第一是作为生物数量群体的“群”。(“群者,因积人而成者也”)第二,是作为生理有机体的“群”。(“一群一国之成之立也,其间体用功能,实无异于生物之一体,大小虽殊,而官活相准”)第三是作为社会国家的“群”。(“群有数等,社会者,有法之群也,社会,商工政学莫不有之,而最重之义,极于成国。”)对于“群”的上述三个特点,严复认为是由于“群”自身的存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作为生物数量群体的“群”,其存在方式是为了求得物质利益的获得和生存的安全;作为生理有机体的“群”,群体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相互吸引与相互排斥的关系,如果相互排斥占据上方,则“群”体必然离散而不复存在(“相吸力胜者,其么匿聚而成体,相拒胜甚者,其么匿散而亡。”)。作为社会和国家的“群”体,如果国家这一“群”体不能为公民获取权利和利益而创造机会,反而剥夺公民的权利和利益,这样一来,会导致社会和国家这一“群”体缺乏凝聚力,最终导致社会和国家的分崩离析。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严复认为要把“群重”、“聚众”放在首位。而要实现“群重”、“聚重”的凝聚力作用,必须做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用道德良心去整合生理有机体这一“群体”。因为生理有机体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单个个体的人,每一个单个个体的人都具有基本的道德觉悟、道德良心和道德体验,因此,在基本道德上有一个普遍的认同的问题。而如何实现基本道德的认同呢?严复认为,只有用中华传统的道德良心去唤起每一个个体的人,使千千万万个个体的人都具有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良心的体验,才能凝聚成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的群体道德。2.要整合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并优先考虑个体的利益。严复认为,社会之“群”与生物之“群”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会“群体”中的个体,既有理智觉悟,又有利益的需求,个体道德觉悟的提高是以个体自身利益是否满足为前提,只有充分考虑到个体自身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严复进一步指出,既然社会这一“群体”的强大是以个体为基础,那么,作为社会的“群体”必须时时、处处关心个体(小己)的喜怒哀乐,关心个体(小己)的利益,至少也要在个体(小己)与群体之间求得平衡。3.要通过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使得广大民众有参与国事、政事,进而获得个人利益的权力。严复认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人,不仅有道德理性的要求,而且有强烈的权力欲望,这种民众个体的强烈欲望,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体制中是做不到的,因此,要使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集聚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群体”,必须彻底改变旧的社会制度,这是赋予民众参与政事,获得个人利益的最佳途径。

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提出的“天道变化,不主故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以人持天、与天争胜”等观点,不仅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而且为国人带来了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看到了西方还有比中国先进得多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学说,大大拓宽了人的眼界。在思想界中影响之深广是罕见的,所接受的主动性和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随后,西方的哲学、政治、社会、经济、历史、文学、新闻等人文科学著作被源源不断地引进,改变了西学东渐过程中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使得西学东渐有了明确的内容,不仅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启蒙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人救亡国存提供了理论武器。

二、严复社会变革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严复的社会变革思想,激励后人为国家的兴亡而奋斗

严复在去世前曾留下了3个遗嘱: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新知无尽,真理无穷,人生一世,宜励业益智;两害相权,己轻、群重。严复一生都在牵挂着祖国的命运与前途,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发展,每个人都要为之努力奋斗。严复社会变革思想对后人起着一种示范作用,也启蒙教育了许多中国人,特别是有志的青年。

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在《严复之孙在台湾——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一文中写道:“我总觉得严氏一门,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家传资料。第一代严复,身逢帝制不绝,志在引进新潮,赍志以没了;第二代严琥,身逢新旧交替,志在富国强兵,家破人亡了;第三代严侨,身逢国共斗争,志在建国大业,自己报废了;第四代严正,身逢国民党在台湾通吃,志在经济挂帅,埋头做白领阶层了。严氏家传的横剖,岂不正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

严复及其后人的行为活动体现出了一个伟大社会变革者的情怀,其后代也深受父辈的影响,积极实践着严复一生变革图强的理念,这正是参与、协作、奉献的船政社会变革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严复的社会变革思想,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向西方寻找真理过程中,严复是由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形式到内容、现象到本质这条“天路历程”中不断上升的一个典范。严复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新纪元,使广大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真正打开了眼界,看到了知识的广阔前景,使中国近代的先进人士踏上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新征程。

严复呼吁废八股、兴西学,将人才培养与自强救国相结合;主张教育应培养智力德三者兼备的人才,以民智、民力、民德作为衡量人才的三大要素;提倡人才培养应该以体育为本,德育为基,西学为主;认为应将“治学”与“治事”人才相分离,发挥各类人才各自的专长;同时,严复还提倡普及教育、实施实业教育以提高人才的素质。他认为中国今日自救之术,当以实业教育为最急,救国之道,皆不若实业之有明效。“惟此乃有救贫之实功,而国之利源,乃有以日开,而人人有自食其力之能事。”

严复把人才培养、进化论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起来,改变了落后的传统人才培养观,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提高了国人的思想素质。严复重视科教与人才培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与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为海西经济区建设培养急需的各式人才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三)弘扬严复的社会变革思想,对发挥福州在海西建设中的枢纽作用,也具有重要作用

严复是福州独有的地域名人,研究严复与闽都文化的关系,弘扬严复的社会变革思想,塑造闽都文化品牌、提高福州知名度,促进闽都文化建设、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社会变革精英的杰出代表,严复积极开拓创新,在教育理念上坚持与时俱进,采用新式教育体制,促进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闽都文化散发出独特的光芒与魅力。研究严复与闽都文化的内在联系,将为福州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氛围,更好地发挥福州在海西建设中的中心枢纽作用。

〔作者简介〕苏振芳,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同类推荐
  •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恶魔总裁:娘子,别跑

    恶魔总裁:娘子,别跑

    “那人是谁?”男子幽深的看着她,眼里就快冒火了,“呵,你还在意啊?他是谁,又关你何事?”……从多久开始,他们变成这般模样,“婧儿,你永远是我的!”(男女主,身心干净噢……大大的宠~)
  • 傲钰世天

    傲钰世天

    穿越而来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迷茫,唯有变得更强,才能守护。撇开迷茫和恐惧,只为了那些我要守护的人而变强。路上没有时间害怕,我经历的是过程,而你只能看到结果。只有变强,才有辉煌。
  • 80尾90头

    80尾90头

    这是一个发生在大学校园平凡不平庸的故事
  • 薛丁山征西

    薛丁山征西

    本书为章回小说。书中叙述了唐将薛丁山征西保唐途中发生的故事。
  • 卧槽老子穿越了

    卧槽老子穿越了

    她将爱磨成毒,一点一点看着爱渗透到骨子里。毅然决绝,为了一段毫无结果的感情弃仙命,服剧毒,落下界,元灵附到了西晋王朝一个国家的公主身上。恰巧,一位生在现代的浪女,在家洗澡时无意中踩到了肥皂,咣当!这一跤,可是摔惨了,直接摔到了古代,同样便是那公主身上。『摸一把辛酸泪』于是乎她开口的第一句话自然是震天动地,惊到了一群小丫鬟。“我的妈,老子穿越了…老子竟然穿越了…”体内两种灵魂,便给这公主造成了两种了性格,俗称人格分裂…故事就这样展开…敬请期待…
  • 沧溟轮转

    沧溟轮转

    这里是轮回。轮回于无穷的世界的轮回,在无止境的世界中见不同的物,历不同之事,会不同之人。轮回寂缈,危机重重,进轮回则弃前尘,回不到过去,也忆不起最初,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中磨练己身。犹如沧溟之海,幽深黑暗,且无边无际。也无比神秘,他人无法知这里是怎样的一种样子……你问我如何得知这一切?因为,我……是作者啊~
  • 主播萌妻:老公,求配合

    主播萌妻:老公,求配合

    对连城而言,沐倾倾=沐倾倾=无可替代。在她的身后,他为她撑起全世界,把她宠的无法无天,全球女人对她艳羡,偏偏只有她混不知情。终于在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下,他强势告白,“沐倾倾!你给我听着,你为我生儿子,我为你扫天下……”【沐倾倾+连城=倾城绝恋】本书群号:495979451
  • 爱之夭夭嫁你刚刚好

    爱之夭夭嫁你刚刚好

    他霸道、深沉、帅得妖孽;她漂亮,委婉,柔韧似丝、轻盈似仙。她挖空心思接近他,却不是觊觎他的地位,身家。他甩给她一张银行卡,藐视地:说出你的后台,你的目的,钱,归你……她傲娇一笑,霸气回应:我要的,你给不起!他怒极反笑:好!好!!好!!!敢和我耍心计!看我不玩死你!她坦然转身,离开。他气得七窍生烟,发誓要让她后悔一辈子!要让她生不如死。于是,拿出所有的手段折腾她,报复她……时光如梭,再相见,却是她在天,他在地,她不缺南瓜车]水晶鞋,却倾尽心血,救他父亲于危难。他和她的相识,本就是一个局。两大家族的倾斗,碾转着他们的爱情苦涩酸甜,却又甘之如饴……
  • 爆笑觅爱:你只能是我的!

    爆笑觅爱:你只能是我的!

    一个是擅于伪装自己的娇(腹)娇(黑)女,一个是性格别扭的冷(闷)漠(骚)男,他们第一次相遇是陌生人,第二次相遇是同学,第三次……接二连三的相遇,使他们携手成为人见人羡慕的绝世情侣。……在顾瑜舒发现她喜欢上安辰时,她就决定势要成为他的女朋友,别以为她不知道他也喜欢她,可安辰这个别扭性格吧,怎么也不肯告白,差点没把顾瑜舒气死。顾瑜舒不止一次在心里咆哮:难道真要身为女生的她去向他表白吗?虽然俗话说的好,女追男隔层纱,可是……算了,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主动出击,怎么也得把你给收了!
  • 死神来了:弒妖者

    死神来了:弒妖者

    身为普通高中生的小萤,每天为了准备大考而忙碌着,直到某天遭到袭击,有个人救了她,她的生活开始产生转变。隔天,自称救了她的人来找她,并将她带回事发现场,此时,却出现了另一个声明自己才是救她的人!救她的人有两个?哪一个才是她的救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