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300000004

第4章 闽都文化论(2)

第四阶段,为唐宋时期,约为500年,闽都文化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简言之,是闽都文化空前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从中国通史来考察,唐宋(包括南北宋)是我国古代文化极盛之时,以唐诗宋词为代表,可知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两座高峰!同时,教育、哲学、史学、艺术创作全面繁荣。特别是北宋南渡,立都于杭州,一方面,北方人即汉人亦随宋政权南迁,部分入闽,又把中原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再次带入闽中,推动闽都文化大发展。如,南宋大儒朱熹入闽,影响重大。故福州此时已成“儒学最盛之地”,造成身后文风很盛,如,读书蔚然成风,“城里人家半读书”,就是对当时文化兴盛的生动写照(以上引文转引自《闽都文化概论》第3~4页)。正如宋人所评论:“今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挟册。”(转引自《北京日报》:《艺文儒术,斯之为盛——宋人的读书境界》2012年7月23日)闽中人如此认真读书,的确非同凡响!实际上已远远超过中原广大地区中很多城市发展水平!限于篇幅,这里就不逐一细说。

第五阶段,即指明朝与清朝,共500余年。至清代,又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前为古代,后称近代。作为文化分期,近代当自成一个时期。故明清闽都文化,当400余年,应是闽都文化在前期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达到新的繁荣。

这里,需要指出,元代近百年,既未归入唐宋时期,也未进入明清阶段。主要因为元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其统治,对于文化的发展并无重大的推动,除部分地区有所发展,大多尚不见有明显变化,这在闽都就是如此。所以,作为文化发展阶段,元代姑且不论。

明朝历时久,长期保持稳定,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文化兴盛,最主要的表现:教育发达,读书人多,社会文风很盛,大批人才涌现,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自成一派。这不只是闽都福州一地,而在其他城镇,也是文风甚盛。故在明代闽都乃至福州已经成为国内文学重镇之一。(参见《闽都文化概论》之“绪论”)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文之盛、文化繁荣的程度,清又远远超越了明代。这在闽都及福建同样明显。以创设书院、学校为例:福建先后创设著名四大书院,即鳌峰书院、凤池书院、考亭书院、致用书院。其他府州县学比比皆是。广设学校,就读学生也逐步增多。据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370~381《各省学额》所统计,其中福建学校68所,学额为1104人,在各省区中,占中等地位。读书人多,正如乾隆帝所听到“比户书声”(见《清高宗实录》卷532)。参加北京会试,“中额”名列前茅。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会试汇总额,福建中8人,远超四川(4人)、广东(6人)、云南(4人)、广西(3人)、贵州(3人)。至雍正八年(1730),福建参加会试中额者,达22人,又远胜广东(18人)、广西(9人)、四川(9人)、贵州(11人)、云南(14人)。通过对比,可知闽都——福建文化教育相当发达,收效显著(参见《清史稿》卷108;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第293~294页)。

在这些士子中,又涌现出一代代博学鸿儒,还有名臣,都给闽都文化增添了无限光彩!

第六阶段,即指为近代时期,闽都文化的发展又与前期具有质的区别。西方的先进思想与科技的发明传入中国,不仅引起中国社会内部,也引起闽都文化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福州开放为通商口岸,加速闽都——福建文化对外开放,故独领风气之先。特别是开办福建船政学堂,选派其学生留学欧美,成为中国变革的领军人物。如严复、林纾等一大批福建人,都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可以说,近代的福建是中国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它的文化发展也处在大多数省区的前列。

以上,回顾闽都——福建5000多年来的历程,按文化定位,给划出了6个时空段,对每个时段的文化作了简要评价。不论阶段划分是否合理,各阶段文化内涵是否说得清楚,毕竟能看清闽都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参考。由此可得出结论:闽都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区域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三、闽都文化内涵及文化精神

历来文化有共性与个性之分。所谓共性,是说不分地区、民族等区别,为共同拥有的文化。个性者,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所独有的文化。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意就是强调个性,才能在一个国家中,乃至在世界各国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境内的各区域文化,无不是以个性文化定位的。如上已论及,每个区域文化,除了共性的内容,主要是以个性文化相区别的,舍此,也就没有区域文化了。所以,我们在探讨某个区域文化时,一定要找出其特色的文化,体现该地区文化的个性。

文化的个性与共性无疑构成一区域文化的内涵。当然,如果没有代表本地域的文化特色,所谓地域文化也就难以成立。

以闽都文化而论,它的内容确实丰富多彩,诸如文学、史志、语言、民俗、信仰、建筑、工艺、教育、汤沐、休闲等等。真是应有尽有!这些文化是土生土长的呢,还是由外部传入的?据福建学者们的说法:闽都文化从根本上说,“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具有华夏文明的基本品质。”(见《闽都文化概论》第8页)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闽都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为中原传入的,只有部分为本地文化。这类评估文化的说法,在我国其他地域文化研究中同样存在。特别是边疆地区或距中原较远的边远地区,文化落后,只有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才能有所进步。如东北地区包括三个省,其中任何一个省与福建相比,也都比它大许多,甚至是它的倍数。在这块辽阔的疆域,有众多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息,其文化的积累相当雄厚。迄今,许多东北历史文化学者坚持认为:东北的文化,包括某些器物的制造,统统是受中原影响,或者是直接传入。如此说,东北无本土文化,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了。这些说法无须反驳,既不符合东北文化的实况,也于理论上说不通。它反映了一种思想倾向,即“中原文化中心说”或者是“黄河文化中心说”,其实质是:中国古代文化都是中原地区创造的,而它向四方传播开来,才使边疆、边远地区有了文化。显然,这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的确,闽都文化中,有中原文化传入的部分,是否认为基本部分或主要部分为中原传入的?不论传入多少,从学术研究的要求来说,尚需分清哪些文化为本土各族人民的创造,哪些是外来文化?这些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到底产生多大影响?反过来说,闽都文化对其他地区,或者说,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何作用?这些问题,在任何区域文化研究中都必须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认识如陷入误区,就不能正确解释一个区域或一个民族文化的源流,同样,也不能正确处理一个区域文化与另一个区域文化乃至国家主流文化的关系。

当我们认真考察闽都文化时,很快发现:闽都文化并非如上述所引的一些看法,即基本属于外来文化即中原文化。恰恰相反,多属独自创造。举例来说吧:唐代闽都文学的发展皆归功于福州诗人词作家的独创,其风格也给予唐代文学以重大的影响。又如,史学之发达,也是本地区学者取得的重大成就,又如,哲学方面,闽都福州也涌现出著名的思想家。至于近代,所拥有的著名人物如林则徐、林纾、严复等一批人,都是影响全国的名人。还有,办教育、建学校之多,实为地方之善举,中举之多或进士之多,常居全国之前列。至于其他文化,不一一赘述。

从闽都文化所见,多为本地人所创造,并非专靠中原文化传入。因此,可以认为,闽都文化与中原文化同步发展,大体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闽都文化约从晋时开始发展,自成本区域文化的一个传统。所以,应给闽都文化一个历史定位,应该是与中国文化同质同步,具有超前性,尤其是到了近代,福建则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闽都文化则称为全国先进区域文化之一。

综观闽都文化,实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故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极富特色。如当地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态度,文化的强烈意识等等,都是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到的。

还要强调,闽都文化还应当也必须包括海洋文化。福建临海,数千年间,在海上的活动,包括捕鱼、内外贸易、运输、海水制盐等,已是一部分闽越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形成一种与陆地、内地不同的海洋文化,它应是闽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有关闽都文化研究成果中,很少提到海洋文化,不能不是一个明显的缺失。海洋文化正是内地及其他远离海洋的边疆边远地区所缺乏的,这正构成了闽都文化的一大优势,也是它的文化特色之一。闽都文化如此发达,是否受到海洋文化的熏染与影响?回答是肯定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海洋文化的研究。这里,只提出这个问题,借以引起关注。

对闽都文化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升华到一个新高度,这就是文化精神。任何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从人所创造之方方面面,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也就是文化精神。与文化一样,文化精神也是个性的。如果失去个性,全国便只有一种文化精神,地域的文化精神就不复存在了。

一个地域的文化精神,除了要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还要求准确,符合本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实际。换言之,从这个文化精神就能体现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及人的品质。近一两年来,全国不少地区、城市提出自己的文化精神。如北京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8个字为北京的文化精神。这里存在的问题是:缺少文化个性,8个字却无“北京味”,成了全国皆准的“精神”了。当然,这个“精神”也脱离了北京的特殊历史与文化,因而是不真实的。这就难怪这个所谓的北京文化精神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

如何给闽都文化定位文化精神?根据以上分析,还是严格按照闽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从中发现并加以提炼,具体地提出它的文化精神。

首先,应从福建的生态环境入手。前文已指出,福州——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大海伴随闽越人走过了数千年的遥远之路,大海是闽越人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之源,大海陶冶他们的情怀。世代相承,闽越人形成心胸宽广的品格。

闽越人性情直率,特别能吃苦。这里,引述清嘉庆八年(1803)时任福建布政使的裘行简对福建人的评价。他说:福建之民,其“本性质直,亦最能食贫作苦。”如果官吏清廉,他们会“贴然心服”,感恩之心,不会消除!他们是“极有良心之好百姓也”。他向嘉庆帝实报当地生活状况:“该地为山海硗瘠之区”,贫民多以地瓜为食,有的终身没见过米谷。收得地瓜,全家不论男女老少,皆食其粗皮,将瓜瓤磨成粉出卖,换得银钱,作为日常生活之资。裘行简感叹:他们“乃极为可悯之百姓也!”他又说:沿海贫民,一向以海滨难以耕种的盐碱地建为盐田,晾晒海水为盐,以此养家糊口,终身度日为艰。(裘行简《奏请变通闽省盐法弥盗裕民事》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1114-033)

有关清代中期福建民情,远不止上引史料。可以想见,清前期、后期都有这方面的记述。还可以上推至元明时代,在官私史籍中,必有同类载记。这里,便不一一摘引。从上引可知,福建百姓以平直、诚实,且能吃大苦为其“本性”。这又与生态与人文环境息息相关,以海洋为性,心宽广而能容忍。

以闽都为中心,历来重教厚文,教育发达,崇尚读书,故文风强盛。约从晋代以后,这里人才辈出,名家接踵而生,至明清两代,文风之盛更胜唐宋。其学生之多,中举而成进士者,以百次千计!闽都堪称为文化之都。

到近代,福建独领风气之先,以倡西学、求变革为号召,敢为天下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从对近代思想的鼓吹,到具体实践,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各种活动,无可争辩地证明福建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地区之一。这也反映闽都人求新求变的理想追求。

从唐宋,到明清,至近代,可以说,名儒名宦及各类名家各领一代风骚,成为一个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

总结以上各方面,不难看出闽都的文化精神,这就是:心广、厚发、耐苦、求变。

这8个字概括闽都文化精神,是否符合闽都文化内涵?文字表述是否准确?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有待于学术文化界继续深入研究,反复打磨而后定。

通过初步学习闽都文化,给我的学术研究弥补了重要的一课,使我不仅从文化上认识了福州,也真的认识了福建。这一地区,其文化之厚重,人文之盛,成就之大,历久而不衰,真令人刮目相看,不容忽视,更不容轻视。闽都——闽越文化理应在我国文化史上、在各区域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与如此丰厚的闽都文化相比,我们的研究远远不够,诸如文化地域的界定、文化名称、文化发展与演变、各阶段的文化内涵以及整体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还有这一区域文化的历史地位,它的现实的应用价值等等,尚缺乏深入论证,有的问题被忽略,有的认识还不准确,甚至陷入了误区。

本文不是实证,即没有用大量史料具体证明某个实际问题。如前面已说明,我对闽都文化没有作具体研究,不便展开对具体问题论证。考虑到目前闽都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便从宏观上作理论方面的探讨,提出一点粗浅的想法,或许是有益的。

〔作者简介〕李治亭,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同类推荐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中华典故(中)

    中华典故(中)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热门推荐
  • 盛夏遇到你

    盛夏遇到你

    小时候,她的家人被他的家人杀害,在混乱时,她和哥哥逃了出来,她要报仇,她要让杀害她爸妈的人亲眼死在自己面前。在一个栀子花开的季节,她遇到了他,他一见带她,就喜欢上了她,他的爸妈就是杀害爸妈的人,她的计划,正在一步一步的进行,游戏,即将开始………
  • 斗罗大陆之神话崛起

    斗罗大陆之神话崛起

    本作品套用了唐家三少所著《斗罗大陆》的基本故事背景结构,但可以担保与原文人物没有丝毫关系。新手写文,如有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星灵姐……”茫无人烟的丛林中最后一声叹息,那段被尘封的历史,是否还有重见天日的转机?
  • 乾合

    乾合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为一个旁观者,不受束缚成为渴望。
  • 花開若阡陌

    花開若阡陌

    他,一头紫发,手拿雀扇,脚踏火凤,配上一副流火绯瞳绝世颜,本应该安安静静赢天下,做圣君,可因,一声“姐姐”羁绊了一生,不惜倾尽容颜,散尽功力而死。。
  • 琅琊榜苏凰:兄长,你不要我了么

    琅琊榜苏凰:兄长,你不要我了么

    私设,剧版的霓凰在终老之后,重生回到了过去,只是这个过去却是小说版的过去,也就是琅琊榜原著世界。当霓凰一心只想跟她的林殊哥哥也就是梅长苏在一起的时候,他却偏偏将自己推给一个叫做聂铎的陌生人。霓凰表示,这跟她过去经历的一切怎么不一样啊?林殊哥哥,你不要我了么?(PS:本人暂时还没看完琅琊榜原著,所以,剧版的霓凰穿越到小说版本里面,这要是有内容对不上还请别见怪。我所知道的聂铎什么的,都是从妹妹嘴里听来的,她倒是看完了。关于聂铎的场景,她大多数都跟我说过,所以,我就这么开始写了,一旦有不对劲的地方,还请指证~不过不代表会改~)
  • 斗武人

    斗武人

    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宇宙。在这个宇宙当中,魔法是至高无上的象征。浩瀚的宇宙之中,一直存在着三大种族,这三大种族如果联合起来,在这个宇宙之中就没有异声。不按常理出牌及写作。只为分享快乐而写作。只为消遣时间而写作。
  • 冰山校草的可爱小甜心

    冰山校草的可爱小甜心

    一个是冰山,从不接近女孩,当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闯进了他的世界,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在爱情火花熊熊燃烧时,女孩突然死了。冰山坐在女孩子尸体的旁边,湿润了眼眶,眼泪滴了下来,滴在了女孩苍白的脸庞上,女孩却在也醒不过来了。一年后,冰山彻底封死了自己的心,每当夜幕降临时,他总会想起那个女孩,每当想起,心就自觉地痛了起来。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女孩,女孩却笑着说她马上就回来了。果不其然,第二天班上就来了一位转校生,冰山的目光总会不受自己控制的去看她。冰山冰冷的心一次又一次因为这个转校生而动,这位转校生是否能让冰山从新融化自己的内心呢?“宝贝,错了可是要受罚的喔。”龙易轩邪魅的看着眼前的女孩。“是吗?我可不领罚!”莫雪诺强硬的说着。“那宝贝试试看吧。”
  • 全职神符师

    全职神符师

    这是一个由神符师所主宰的世界,没有传统的斗气与魔法,有的是近乎无所不能的神符。强大的神符师可以飞天遁地,移山倒海,甚至撕裂空间,征战别的位面。炼器,炼药,烹饪,鉴定,附魔,阵法……这些游戏里无比坑爹的副职,穿越后却变得异常逆天。斩龙兽,融符文,炼符宝,制丹药,寻古地,夺神器,戏强敌,会佳人,且看墨尘在异界创造自己的传说。(说白了就是一个网游里全副职满级的玩家带着黑科技穿越到游戏里的故事)
  • 网王之尼酱我们结婚吧

    网王之尼酱我们结婚吧

    一生见过许多风景,寻一个相敬如宾的爱人,有许多莫逆之交,平稳走过一生,莫不是人生最大幸事?穿越本是个离奇的事儿,然而雨森妍完全不care!作为人生最大的赢家,她强行抱走了男神幸村精市,让万千少男少女泪如雨下悲痛欲绝(包括作者)。本文po日常,不喜右上。大修过,标题可能不太符合内容。至于对不对胃口,你们说了算。
  • 姨母在上:逆子,别闹

    姨母在上:逆子,别闹

    她是姚家的遗女,不仅瞎了眼,小小年纪还成了谢家的当家祖母!戏剧的是她还有一个妄想以下犯上,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还大她好几的儿子,刚嫁入谢家老爷子便嗝屁了!身为一位小寡妇,简直就大气不敢出一声!不过她必须,智斗群媳,脚踏远亲,哪个家里不需要钱?她八万两卖给了一神秘男人,只不过人家办事之时,她把人给弄翻在地了!日子好生快活,只是总有些家长里短能让人菜刀相见?对了!还有本身暖暖的大养子被养野了,只叫他直改谢家族谱,她成了他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