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亭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论面积,属于一个中小省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福建也同其他地区一样,形成了本区域丰富而多彩的地域文化,按其文化特点,自成一地域的文化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区的历史文化学者已展开对本地区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提出“闽都文化”的名称并进行论证,应是福建区域文化研究的一项标志性成果。这一文化定位,涉及文化地域的界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内涵的基本定型,以及文化精神的科学概况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尚须深入探讨。
实在说,我对闽都文化并无研究,仅就上述提到的几个问题,作一理论的粗浅分析,借此向闽都文化学术同人请教。
一、关于“闽都文化”的地域界定
我国疆域辽阔而广大,各地区生态环境、人文地理、生产生活方式等,千差万别。还有,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特别是与汉民族相比,无论各个方面,皆存在明显差异。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伴随各民族文化的不断变化与积累,逐步形成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所谓“区域文化”,是指一种文化所覆盖的地区。进一步说,一种文化在一个地区生成、发展,最终形成一种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文化生态。这就是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文化,即可称为区域文化。
应当指出,区域或地区文化并非一定指现今行政区域来划分的,关键是同一的文化形态是否存在于同一地域,此即划分或界定区域文化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客观依据。例如,东北地区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区。确定文化区域就不能按三个省分为三个文化区域。因为历史上的东北地区——清代以来,并无明确的行政区划,浑然一体,故形成同一的文化,包括习俗、习惯、饮食、禁忌等等,几无差异。在长期的各民族互动、互为影响中,东北地区的文化业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据此,可知东北地区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亦即文化共同体。至清代,虽在东北分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等三个行政区,亦相当内地设省,却也无法分割为三个区域文化,应是同一的东北地域文化。在其他地区,如山西与陕西、湖南与湖北,视同一个文化系统;山东、四川、西藏等,亦各自形成本地区的文化。以此类推,其他省份,或一省或跨省皆为地区文化。
现在就来讨论闽都文化的地域界定。
闽都文化论
福建地方文化学者已做过研究,认为“闽都文化是以福州城区为中心的都会文化”(见《闽都文化概论》第1页),很清楚,闽都文化的地域范围,仅限于“福州城区”,给其文化定位为“都会文化”,所谓“都会”,在今则指为一地区的中心城市。
将闽都文化的地域限定在福州城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闽都——福州与“八闽”是什么关系?亦即“都会”福州与福建全省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如果福州被划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或称为一个文化区域,那么,“八闽”的文化区域又该如何划分呢?迄今为止,在我国各个区域文化中,还没有一种文化被界定在一个城市。若以一个中心城市定为一种文化地域,这在我国的城镇中比比皆是。如洛阳、西安、开封、北京、南京等城,都曾是帝王之都,尤其有理由定位某种文化。其结果,一是割裂了中心城市即都会文化与本地区同一文化的整体性,二是从文化的划分上也失去理论依据,不符合花纹文化区域的原则。就实际文化状况而言,整个福建地区的文化与“闽都文化”是同根同源同质,是不可分的。“闽都文化”无论多么丰富,也只能是福建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将“闽都文化”独立出来,就成了一个都市文化,这在福建文化中没有普遍意义。
因此,把“闽都文化”定位在“福州城区”,显然脱离了福建历史文化实际。事实证明,无论研究历史,研究文化,都须树立全局观、整体观念,才有可能正确解释历史,揭示历史与文化的真相。
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即文化名称,同样不容忽略。文化名称无疑是不同类型文化相区别的鲜明标志之一。众所周知,我国地域文化中,诸如晋文化(山西)、齐鲁文化(山东)、楚文化(湖北)、蜀文化(四川)、燕赵文化(河北)、西域文化(新疆)、滇文化(云南)、吴越文化(江苏、浙江)、关东文化(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等,无不显示出各自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换言之,文化名称之不同,恰恰是标明文化之不同。
那么,福建地区文化名称该如何命名?“闽都文化”名称是否合适?首先,须知任何一种文化的命名,皆来源有据,不可随心所欲,随便给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通过对上述各个区域文化名称起源稍作分析,便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地理与当代地理三者基本吻合,一句话,古今贯通,此其一;其二,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衍化、流变,确已形成与其他地区不相同的文化;其三,对本地区的文化认同感,经世代流传,已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约定俗成,为当地广大群众所接受。
上列多种文化名称,如鲁、晋、楚、吴、越、蜀、关东等等,原为古称,又与今地相吻合。这些古名称,世代流传,确已约定俗成;故用为本地区的文化名称,是再合适不过了。
以此原则来推定福建地区文化名称,也就不难。先说“闽都文化”这个名称。“闽都”源于西汉初封闽越王,在今福州地段为王都。其后,屡经变迁,终成“八闽”之格局,福州为“八闽”之首,不是王都,却仍起到王都的作用。无疑,“闽”已成为福建的代名称,“闽都”则专指福州。这已是约定俗成,妇幼皆知。“闽都文化”专指福州地区的文化,确属名符其实,也无可非议。但若以此称,指为福建整个地区的文化,恐怕就会是名不符实了。这就有必要再给福建地区的文化重新命名。
福建地区的文化名称,取用不难。据史料记载,商周之际,已设为“七闽”、“闽方国”等,至汉初始有“闽越王”,自此才有“闽都”之说。这里,有“闽都”与“闽越”两说,稍作比较,“闽都”涵盖不了全福建,唯“闽越”代称福建,可谓恰如其分!这一文化名称之来,同上列几种文化名称的起用,其道理同一。如“晋文化”之“晋”,来自周初的封晋国;“鲁文化”之“鲁”,亦为周初的封鲁国,封地在今山东,故山东别称“鲁”。至于福建,今之区划,与古之“八闽”基本相合,称福建为“闽越”或简称为“闽”均可。其文化即称“闽”或“闽越文化”均可。
福建学术界给福州文化定名,未给全省文化命名,是否合适呢?
我的意见,只论“闽都文化”,而不论“闽越文化”似嫌不妥。因为“闽都文化”不过是一城一地之文化,不能涵盖整个地区的闽越文化,反过来说,闽都文化只能是闽越文化的一部分。
试想:2000年前,“闽都”即福州有多大?1000年前、500年前,福州肯定又有新发展。就人口来说,不过十几万,或二三十万,新中国成立前,福州城区人口还不足百万。当然,城区的规模也很有限。以其地处海边之一隅,境内多山,耕地少,地贫瘠,加之交通不便,人口增长不快,城区的规模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在城区发展起来的文化,与其他中小城,或与广大农村文化相比,也只能是福建地区文化的局部文化,代替不了境内的其他文化。显而易见,所谓“闽都文化”孤立地存在,只是其中的个案,不具有普遍意义。
只研究一个城区的文化,而忽略全省区的整体文化,不能不是“闽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缺憾。
二、闽都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
从人类自身的发展,到社会的演进;从中国历史的发端,到当代,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以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计的长过程中,很自然地形成不同的历史阶段。正确划分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各个阶段,是我们认识历史并给予科学解读的一个基本方法。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强调: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舍此,就会误入歧途。
同样,一种文化从其萌芽,到形成,再发展,再变化,也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漫长过程,必然出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一阶段的文化内容。研究者的责任之一,就是准确地理清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历史的发展相吻合,才能真正揭示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真相,从中得出文化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至此,也就完成了文化研究的目的。
写了以上的话,意在说明研究历史、研究文化分清不同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历史并非是凝固而不变,恰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间断地变化。分不清阶段,或者干脆不去分析阶段,历史或文化真的就变成凝固而静止了,所列历史与文化,不过是分不清阶段的历史文化现象而已。
现在,就来讨论闽都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说明的是,本来应当讨论的是“闽越文化”即福建省区整体文化的发展阶段,但福建学者提出的文化仍是“闽都文化”,所以,“闽越文化”姑置不论,就针对“闽都文化”来论证其发展阶段。
闽都文化研究者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著述,似乎不那么看重文化的发展阶段,只是偶然提到哪个朝代、时期闽都文化状况。没有阐明闽都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文化内涵与特色,就会产生一个不明的后果:闽都文化是从何而来的?它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每个不同阶段的文化有何差别?如此等等。可见前面的分析,符合闽都文化的历史实际。
根据“闽都文化”学者提供的史料,闽都文化从其产生以后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大体如下:
首先,也就是闽都文化的起源阶段。闽都文化学者把它定在5000多年前出现的昙石山文化时期。按考古学上的规定,5000多年前,应属新石器时期,社会已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末期,已临近“国家”的大门,或称为人类文明的前夜。昙石山文化发展到什么水平?其文化特征是什么?可惜,没有作系统的说明。至于在昙石山文化前,是否有原始人类?有否考古发现?仍是闽都文化研究的空白。主要是昙石山文化,可以肯定地说,它对后世文化必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这是福建地区也是福州城区文化的源头。这个问题讲不清,对其后的文化也难以说得明白,尤其要影响到对闽都文化的定位。
第二阶段,为闽越文化初步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约从春秋战国之交,到两汉王朝统治时期,总共为500余年,初步形成了闽越人创造的本土文化。这一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当战国末期,南方大国灭掉越国,其国之越族人大量向南迁移,进入今福建地区,与当地土著闽族人相融合,遂形成闽越族。这时期,还没有发生汉人大量移入的问题,不言而喻,其文化也不会受到汉文化的浸润,故其文化仍保持着原生态,是名符其实的闽越土著文化。现今已在福州、武夷山等处发现了丰富的闽越人的文化遗存,证明闽越人分布甚广,文化创造也相当丰富。应该说,这才是真正的闽越文化的初期状态。
这个时期的文化值得重视,因为它是闽越人的本色文化,从其外在之形,到内在之文,都应深入研究,一则探索此地何以产生这类文化?一则考察这一文化的流变,具体说,哪些被保留下来?哪些已变异?还有哪些被其他文化所代替?从中,便会发现文化演变的规律。这正是研究者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第三个阶段,约从魏晋南北朝起,到隋代,共300余年,是为闽都文化初步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以北方士民为避西晋内乱,部分南渡至闽,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开发,并把中原文化带来,传播儒家文化,兴学办教育,不仅培养了人才,更重要的是,改变习俗,提高当地人的文化素养,为闽都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