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语录”你可以说不说,但是只要说,就要说真话。
“马云创造”马云有一个观点,就是对你的员工一定要真诚,他追求与员工之间要做真诚的交流。他曾经在演讲的时候说:“你可以不说,但是只要说,就要说真话。”
马云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次到一个朋友的公司里面去,发现中午的时候公司员工都在午休,他觉得这个老总还是很关心职工健康的。谁知道这个老总笑着说:“我哪里是关心他们呀,我这是为了省电,所以就骗他们,让他们中午强制休息两个小时,可以节约不少电费呢!”
当时,马云就觉得这家公司活不了多长时间,如果这点小事都不能够对员工讲明,像对待贼一样的防着员工,员工又怎么能够为公司全力以赴呢?果不其然,这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马云特别强调对待员工要以诚相待。还是在1995、1996年的时候,那时的马云还在做中国黄页,有一次由于资金紧张,离发工资的时间只有3天时间了,公司账号上却只有2千多块钱,而工资就要发8千多块钱。
马云没有隐瞒这种情况,他直言不讳地将公司的困境告诉了员工。马云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员工的理解。员工告诉马云:没关系,就是两个月不拿工资也跟你干下去。虽然马云最后还是按时给员工兑现了工资,但是这种对待员工以诚相待的做法,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马云对于员工真诚相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收购雅虎的时候。面对雅虎员工对自己的不信任感。马云依然真诚相待,他给予雅虎员工“N+1计划”,并且用股权真心地挽留员工。
结果,只有4%的员工选择了离开,大部分为马云及阿里巴巴的诚意所打动,选择了留下。
当雅虎员工到杭州的时候,马云更是用一颗真诚的心热情地接待他们。甚至连细致到连雅虎员工的早餐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进行精心的准备。考虑到雅虎员工的生活习惯,马云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早餐:当满载雅虎员工的专列到达杭州的时候,每一位雅虎的员工都收到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两个热包子,一瓶牛奶以及餐巾纸。考虑到这些人长途奔波,洗漱不方便,小纸袋里甚至还有一盒口香糖!一顿早餐就让雅虎员工心里暖暖的。马云对于雅虎员工的真诚关怀由此可见一斑。
马云对于员工以诚相待,在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上都能够得到体现。马云不让员工称呼自己“马总”。他说:我希望和同事之间是真诚的感情,像亲人一般的感情,而不是单纯的老总和下属的关系,叫我的名字不是很正常吗?名字起了就是给人叫的呀!
马云的真诚也赢得了员工的称赞。一位阿里巴巴的员工这样评价马云:“我感觉他本质非常好,非常善良,比较照顾周围的人,而且不是应付也不是应酬,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他把我们当作真正的朋友,他付出从来不讲回报,他平等待人,而且处事很公正。很多事情我们觉得困难,可是他却说,你看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希望,跟他工作很高兴。”
正是由于马云对待员工很真诚,所以员工也以积极的工作回报马云,阿里巴巴的团队是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应该与此说有很大的关系。
“创业宝典”创业者总是感慨管理难。一定程度上,创业者管理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创业者的心态上,直接点说,就是民企管理者缺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诚”,怀着纯粹“利用”的心态来管理下属。这样的创业者为数不少,他们在把别人当傻瓜的基础上,随心所欲地利用下属。只是,“傻瓜”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很聪明的,创业者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别人都当作傻瓜,糊弄糊弄就行了。因为,时间一长,下属自然就会发现领导的用心,这样长久下去,企业就会丧失战斗力。
于是有的创业者甚至采用一些“自认为聪明”的办法:既然你已经觉察到了,那么我就顺势辞退你,再换个新人,利用他的“热度”也是完全可行的。但是这种缺乏真诚的管理就会导致企业管理体系混乱不堪,不能任用好人才,不能挽留住人才,委实是一种“人才浪费”。进而,在这样的民营企业中,员工能按岗位章程保质保量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很少,存在着大量的花拳绣腿、虎头蛇尾、好人主义等种种形式主义现象;人浮于事,碰到事情互相推托、遇到责任互相推诿、遇到荣誉争相邀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使企业总体工作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久而久之,这些企业的寿命也会像其“用人方式”一样,“热度”过了也就自然倒闭了,很难有什么长寿可言。
平心而论,不管是从个体人格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创业者都应该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下属和同事,将心比心地多替下属想一想,多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下属的立场多想一想。惟有真诚,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惟有真诚,合作关系才可能持久;惟有真诚,企业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和凝聚力。相反,一切的欺骗和谎言则最终都会被揭穿,并被这个世界无情的抛弃。
“创业实战”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在你的企业中,80%的利润来自于满意员工。”满意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帮助企业走向成功。
诚信不仅体现在经营上,更在于对员工的真诚。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通过公司的真诚与人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才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员工的态度决定了其效率高低和产量多少,从而决定了企业的利润大小。有些管理者受短期利益驱动,只顾眼前能够“捡到芝麻”,不管将来会“丢了西瓜”。进一步来讲,这与企业老板或决策者的用人观念也是有紧密关系的。许多创业者都把人当作“成本”来对待,而没有把“人”当作一种资源。既然是企业的成本,那么,企业最关注的就是如何降低成本。于是,企业就会形成一种不良氛围:拼命地压榨,老板压榨高层,高层压榨中层,中层压榨一般员工,总之是一层层地往下压榨,恨不得把所有的油水都挤干,哪里还谈什么“真诚”,哪里还谈什么“尊重”,哪里还会有什么“换位思考”。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提出:人是资源,而不是成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不是金钱或其他东西,而是由每一名员工组成的人力资源。决策者或管理者应该真诚地对待员工,而不能纯粹地利用。而且,只有彼此“真诚”,才会相互“尊重”,才会让管理者与员工感到彼此之间在人格上是同等的,才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切切实实地为企业降低成本。创业者迫切需要认识到这一点。
员工满意,客户才能满意;客户满意企业才能够发展。员工的态度取决于领导者的态度。造就满意的员工并不难,只要领导者能够做到以下八点就行了:
(1)真正关心员工,及时倾听员工的心声;
(2)真诚对待员工,绝不隐瞒任何事情;
(3)困难时期挺身而出,与员工共患难;
(4)留心细节;
(5)提供“急员工家庭所急”的福利;
(6)授权;
(7)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
(8)信任员工。
领导者的真心付出一定能得到员工的真诚回报。员工们感到自己受到了企业重视,他们不是企业的一个工具,不是企业的一台机器或是企业中无足轻重的部分,而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财富,就会以主人翁的心态来工作,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企业也将获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