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语录”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
“马云创造”马云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青年人创业”大会上曾经讲过这样几句话:“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在95年我偶然有一次机会到了美国,然后我看见了,发现了互联网。发现互联网以后,我不是一个技术人才,我对技术几乎不懂,到目前为止,我对电脑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我今天早上还在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搞不清楚该怎么样在电脑上用U盘。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梦想干什么。”
应当说,马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把石头不停地往山上滚。不过,西西弗斯滚动的是石块,而马云追逐的是自己的梦想。
马云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追逐自己的梦想,是马云一生的宿命。他一旦被理想所包围,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拦他。
马云作为杭州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被留在杭州电子工学院任教。一个本科生能够留在大学任教,在许多人眼里,这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能够有一份大学教师的工作,绝对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这要看在谁眼里了。在追逐梦想的人眼里,还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追逐梦想的东西呢?小小的校园是锁不住那颗向往更高天空飞翔的心的。马云开始琢磨着办了个海博翻译社,这应该是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机构,也是马云的第一个梦想,后来马云曾经说过:“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挺好的,然后也是一个梦想,我觉得这个翻译社是有前景的,可以成为杭州最大甚至是浙江最大的一个翻译社。”
但是,一个翻译社远远不能满足一个追梦者的梦想,但是正是这家小小的海博翻译社锻炼了马云的经商能力,也让马云的梦想变得更大,眼界变得更高。
马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上世纪90年代正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进行了南巡,发表了一系列对于中国的改革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南方讲话”,于是,在生机蓬勃的中国大地上,一大批“追梦者”开始了追寻梦想的征程。
此刻,马云的的内心深处也是心潮汹涌,热血澎湃。一个理想主义者,正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激励的热血高涨。
但是,马云在事业上已经是一帆风顺,小有成就。这一年,刚满30岁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还是学校驻外办事处的主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马云还是怀着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心情,坚定地走进了校长的办公室,递上了自己的辞职信。
校长十分惊讶,在吃惊之余进行了挽留,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他对马云留下了一条后路:“你什么时候想要回来,这里永远都欢迎你!”马云也对校长的一片深情表示感谢:“我要回来那也是十年后之后的事情了!”
就这样,追逐心中梦想的马云,放弃了在学校中所有的地位、身份和良好的待遇,毅然决然告别了朝夕相伴6年的校园,踏上了追逐梦想的征途。
功成名就的马云在一次面对媒体的时候,回忆起当年自己的决然出走时,不无感慨地说:“当时我已经30岁了,我就是要去做一家公司,不管做什么公司,只要有一个行业我就会跳下去!”
就这样,在梦想的呼唤下,教师队伍少了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中国却多了一个杰出的商人,多了一个世界级的网络公司。
“创业宝典”杰克·韦尔奇在回顾自己辉煌的CEO生涯时,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如果一个人在30岁时就开始做一件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工作,那将是多么一件遗憾的事情。拿出你的勇气,去冒险吧,去追逐你的梦想吧!”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30岁正是而立之年。对于今天许许多多在路上奋斗的创业者来说,这个年龄有一种“界线”的意义。在这条界线的两边,有人向左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有人向右走,追求稳定但平淡的生活。
创业的过程,其实就是“追逐梦想”的过程。今天,“创业教父”马云不停地追逐着自己一个又一个梦想,我们的创业者还在等待什么?拿出你的勇气,开始追梦吧!
“创业实战”创业是追寻自己梦想的征途。但是,只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有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能力。在《赢在中国》的点评上,马云在对选手陈跃武点评时就说:“我很想坦然坦率地跟你讲,你最好别创业。听起来挺难受,但是刚才吴鹰也讲了,创业很累,创业的失败率很大很大。从你的性格,我觉得你比较适合做一个工程师,或者是参与一个已经创业成功的团队里面承担一定的工作,因为你的条理、你的理性,以及你的温文尔雅。创业者都是疯疯癫癫的多一点。如果你真的要创业,我建议你MBA毕业以后最好找一份工作,到中国来干个5年,5年以后还想创业,你再创业,5年以后一般会消灭掉很多创业的想法,你这个项目什么时候需要熊总、吴总跟我们投资的时候,你已经找的1千个客户每人付你300美金的时候,我们再好好谈一谈好不好?”
在对选手李红梅点评时,马云同样说出了这样的话:“我诚恳地建议,你最好别创业。我见过创业很艰辛的人,他说我就愿意创业。我感觉是这样,从性格各方面来讲,你不是很适合创业,我经常给朋友讲,有时候做一份工作,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创业。你这个人很热情、很善良,但是这些性格可以让你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员工,非常好的义工,为此自己创业,完善自我,这可能很好,但是对于创业,我很坦诚地说,你真不合适。”
为什么马云能够自己一无反顾地抛弃一切前去创业,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却反对他人去创业呢?
其实,创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追逐梦想也需要一定的资本。如果自己不具备创业的条件,非要“下海”,那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呛了几口水后,无奈地爬上岸来,甚至连上岸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创业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的几种人:
1、缺少职业意识的人。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性,是取得成绩的前提。如果缺少职业意识,只满足于机械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要求不高,缺少进取心,缺少积极主动性。这与激烈竞争的环境是不相宜的,创业很难取得成功。
2、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往往自视清高,我行我素,往往会刚愎自用,忽视存在的危机。
3、唯唯诺诺的人。
凡事唯唯诺诺的人缺少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独自创业,也只能是因循守旧,难以开拓性地工作,对公司的发展不利。而且对于公司管理也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4、懒惰的人。
创业是一种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累的事情,尤其是创业初期。懒惰的人很难坚持到最后的成功时刻。
5、轻视他人的人。
有的人只注意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或明知别人的缺点,却不能向好的方面引导。有的人喜欢贬低人,抬高自己,总认为自己是最强者,搞自我本位,搞自我中心,人格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这种人很难和他人相处,不可能会管理好一个公司。
6、固执的人。
这种人做事缺少灵活性,对任何事都只凭经验教条处理,不能灵活应对。习惯于将惯例当成金科玉律,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形势和环境。
7、感情用事的人。
商场如战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理智,感情用事者往往以感情代替原则,想如何干就如何干,不能用理智自控。这对公司的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8、虚伪的人。
这种人表里不一,表面上恭维人,待人非常礼貌客气,内心却完全相反,看不起别人,背地里我行我素。创业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当然,世上万物,决非一成不变,社会学家认为,性格是可以改造的,任何一个人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注意克服性格缺陷,战胜性格弊端,改变性格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倘若自身有上述十种性格缺陷,但已经踏上创业之路,甚至当上老板或负责人,则需学会重用人才,借助他人智慧来弥补个人不足,以避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