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在,偷偷懒吧。”这是员工一般心理,总抱着侥幸,能少干多拿。可千万别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老板也是从员工干出来的。你们那点花花肠子,老板岂会不知?你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中,什么时候你的工作热情、努力程度不为工资待遇不高、不为上级评价不公而减少,从那时起你就开始为自己打工了。”
老板在不在,员工一个样,相信天道酬勤。老板不会对此不闻不问的,谁认真做事,谁偷懒,在老板心里自有评判。有时候,稍微不留神,你平日很努力,老板刚一离开,你就偷懒了一下,恰好老板有事突然回来,见到你这个样子,那么你以前的努力很有可能白做了。你会在老板心里留下个偷懒的坏印象,想升职都难啊。
李娜和张慧是同学,大学毕业后,也都应聘到了一家外企,收入不错,老板对她们也好。张惠聪明灵活,李娜苦干勤劳。张惠工作认真,从不在上班时间干别的事,也从不私自加班加点,在客户面前能说会道,所以很受老板器重,短短半年就升为项目主管。
而李娜呢,每天只会埋头苦干,不懂交际,也不会跟同事交流工作方法,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常常加班加点。偶尔被老板撞见,她心里暗喜,毕竟让老板看见自己勤奋的样子。
但是,李娜最后还是没有得到提拔。李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业务的确明显提高,可当她看见老板对她没有任何鼓励,有些气馁。李娜脑瓜子一转,反正努力没有获得老板认可,还不如上班偷懒一下。她看见老板一下楼,就开起电脑写起稿子,想换点稿费补充一下生活。就在这一天,她刚看见老板下楼就写起稿子。可当她抬起头,却发现老板正用很愤怒的眼神看着她。
李娜被炒鱿鱼了,事后她才知道,老板见她工作努力正准备提拔她为项目经理呢,她不禁后悔不已……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是职场苦干型职员的教训,与其到别处重新干起,还不如在原处努力查找自己的缺点,改善自己,努力让人认可。也许你的努力暂时没有让你得到回报,但只要坚持,总会被人认可的,毕竟老板也不是傻子。
别以为老板不在,就可以偷懒。这不仅仅是对老板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你想出人头地,就得勤劳,如果你想工作几年自己出来创业,那么你也该学一学。“干一行爱一行”这是职业新人第一准则。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将来又凭什么想拥有自己的员工,就算你真当上老板了,又拿什么来教训那些偷懒的员工呢。
如果你没有显赫的社会人际关系背景,并且因为分配不公而深感失望,不要盲动,你身上还有一种最为可靠的力量可以信任,那就是忍耐。你的勤奋会有人看见的,而你的偷懒也是会被人看在眼里的。当你的勤奋被人误解或者忽视,请不要着急,继续勤奋下去,找对勤奋的方式方法,不要急躁,忍耐是最好的方式。
偷懒本来就不对,这是处事的错误态度,无论做什么,得先问问自己,对还是错。有时候老板确实不在,但如果你偷懒,这是你本质的问题。不管你原因说得多好听,你毕竟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
聪明反被聪明误,切忌不要以为自己偷懒没人看见,却恰恰是断送自己前途的祸根。你的行为,尽管老板不在你身边看到,也能从同事或者你得罪的人口中得知。老板不在时,你不应该松懈。“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只要你沉住气,努力提高自己。勤奋是一种修养,偷懒是一种恶习。对人对己都不好,何不改掉?
身为职场员工,应该时刻为老板分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简单到手的晚餐。也许你的勤奋暂时不会被人看在眼里,但持之以恒,必将收获非凡。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迈出下一步的方向。勤奋是前提,偷懒是祸事之源,只会消磨你前进的步伐,阻碍你下步方向的阻力。
老板不在,加倍努力。久而久之,你会在同事之间脱颖而出,成为一只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老板喜欢什么样的员工,我想在老板心中没有一个定义,但无可否认,“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在老板心中也一样,勤奋努力工作的员工,老板能不喜欢吗?
在职业生涯初期,我们做的可能是自己不喜欢或是不想从事一生的工作,但要分清:喜欢不喜欢这份工作是一件事,应该不应该做好这份工作、是否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是另一件事。这是一种处世态度,无论你现在的工作是不是你喜欢的,只要你已经开始了,那么你就该认真做下去。不能在老板人前人后两个样,态度决定一切,也将决定你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