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路自从1924年问世直到20世纪50年代,因为它缺乏以长远的经营、销售目标为引导的带有主动性的广告意识,始终表现默默无闻。其产品定位是广大女性顾客,所以其产品广告温柔气质有余,这样也阻挡了很多男性烟民。
尽管万宝路的广告已经将市场定位为女性顾客,但女性并不是吸烟的主流。她们对烟的嗜好远远赶不上对服装的热爱,并且,一旦她们成家之后,通常不鼓励自己的女儿抽烟。出于女性的爱美心理,很多女性认为吸烟会让牙齿变黄,面色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即便吸烟也要比男性节制得多。而香烟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必须形成坚固的顾客群,重复消费的次数越多,企业获得的利润才越多。而万宝路这一市场定位,虽然很清晰,但占领的是较小的顾客群,阻碍了主流顾客群也就是男性烟民的进入,想要做大做强就变得困难重重。
尽管在20世纪30年代,万宝路曾不甘心地装上过滤嘴,让广大女性大胆吸烟,希望以此获得转机,但让人失望的是,烟民对万宝路的反应始终很冷淡。
几经周折,菲利普·莫里斯企业开始考虑重塑万宝路形象。企业派专人请利奥—伯内特广告企业为万宝路做广告策划广告策划,希望打出万宝路的名气和销路。广告企业创始人对一筹莫展的菲利普·莫里斯说,“让我们忘掉那个脂粉香艳的女子香烟,重新创造一个富有男子汉气概的举世闻名的万宝路香烟!”
之后,菲利普·莫里斯企业开始了大胆改造万宝路香烟形象之路。企业首先在产品本身上进行改变,产品品质不变,将包装改成平开式盒盖,并把名称的标准字(MARLBORO)改成尖角状,为了使产品更显阳刚,还将外包装盒改成了红色。
之后,万宝路的广告不再以女性为主要对象,而是以硬铮铮的男子汉为主要对象。为了能够表现万宝路的男子气概,菲利普企业特意寻找马车夫、潜水员、农夫等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人,最后,他们把男子汉气概集中在美国牛仔形象:一个目光深沉、皮肤粗糙、浑身散发粗犷而豪放气息的男子,将袖管高高卷起,露出多毛的手臂,夹着一支冉冉冒烟的万宝路香烟。
该广告一经推出,万宝路迎来了全盛时期。仅在1954—1955年的1年之间,万宝路销售量提升了三倍,一跃进入全美香烟品牌前十名中,市场占有率也升到全美同行第二位。如今的万宝路每年在世界上的销量达到了3000多亿支。
从“万宝路”两种产品定位所产生的迥然不同的效果中,可以看到产品定位的巨大魅力。正是产品定位准确,将产品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彰显,才吸引了更多的顾客。
所以,如果有企业像万宝路这样的,因为产品定位不当或者模糊,无法扩大销售量,那么,就可以调整产品定位,一个恰当的产品定位很可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
当然,调整产品定位有时候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第一次产品定位已经非常好,已经深入人心,打出品牌的企业而言,想要重新定位,很多顾客就会认为企业换汤不换药,让顾客有受欺骗的感觉,所以,调整产品定位要慎重。
总之,调整产品定位有利有弊,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避免四种错误定位
【科特勒微语录】
如果企业描述它们的产品有较多优越性时,会让人感觉虚假,反倒变得让人难以相信,并且,失去了一个明确的定位。通常,企业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定位错误。——科特勒《营销管理》
【活学活用】
一个企业对市场的定位非常重要,科学定位,才能让产品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让更多的顾客了解,这样才能扩大企业的销量。
中国白酒行业名酒辈出,但最知名的莫过于茅台和五粮液,茅台“国酒”的地位在众多国人的心中一直无法撼动,而近年来,五粮液的风头大大盖过了茅台。五粮液凭借混合品牌战略快速崛起,经营业绩把茅台远远甩在了后面。五粮液是如何撼动茅台的地位的呢?
茅台的品牌定位:“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品牌战略模式:单一品牌战略(家长制);品牌内涵:含蓄内敛;品牌性格:保守谨慎;品牌地位:国酒;品牌格局:一枝独秀;价格策略:平民路线、高举高打;在处理渠道关系上,茅台的经销商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不参与品牌运作,渠道成员主要是由传统的经销商构成。2004年茅台主营业务收入为30亿元,品牌资产为200亿元。
五粮液的品牌定位:“新一代成功人士的必饮品”;品牌战略模式:混合品牌战略(品牌簇群);品牌内涵:个性张扬;品牌性格:富有侵略性;品牌地位:酒王;品牌格局:遍地开花;价格策略:大小通吃;在处理渠道关系上,五粮液的经销商除了销售产品外,还得参与品牌运作,如金六福、浏阳河,此时渠道成员是以品牌加盟商的身份出现。2004年五粮液主营业务收入为62亿元,品牌资产实现从31.56亿元到306.82亿元的飞跃。
“国酒”茅台见五粮液掀起的白酒热潮,也不甘寂寞,也走上了混合品牌战略,形成了貌似五粮液品牌的延伸策略。
“第一集团军”直接冠以茅台品牌的产品,如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茅台醇、茅台液;“第二集团军”冠以茅台集团品牌的产品——贵州王、红河酒、小豹子、九月九的酒(其中一些是买断品牌);“第三集团军”则是冠以茅台品牌的“远征军”,如茅台啤酒、茅台葡萄酒,“远征”啤酒业的老大青岛啤酒和红酒老大张裕。
茅台是什么品牌?是国酒,是中国白酒的第一品牌。所以,所有的营销动作都应该具有这样的高度与之相称,否则就会使品牌贬损。为什么现在又提出“茅台要走平民化的道路”这个理念,要让茅台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走下来。茅台品牌拥有“国酒”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那么大顾客群,不就是因为它高高在上、充满神秘、令人向往的品牌形象吗?茅台打出平民化的旗子,这看似在尽可能迎合更多的顾客群,其实是在自贬身价。
五粮液利用品牌簇群进行市场细分,精心为竞争对手设置壁垒,借助网络优势,强力渗透终端,增加竞争对手进入的难度和风险。如在礼品酒市场上一口气推出了五大礼酒系列:明窖1368主打“历史文化牌”;五粮醇主打“商务礼宾酒”;金叶神主打“中国人的礼酒”;五龙宾主打“贵宾用酒”。中高端礼酒相继问世,一路“高开高走”,越来越成功。无论是主打历史文化牌的明窖1368,还是主打商务礼宾的五粮醇,以及主打贵宾概念的五龙宾等的价格都在单瓶180元以上,主价位则在200~300元,而这一价位则是国内主流的商务或公务酒的核心价位。
而此时的茅台却在品牌延伸战略上遭遇了寒流,“平民路线”受挫,品牌形象受损;品牌战略未充分整合产地资源,导致茅台镇群雄并起,同城竞争弱化“国酒”最稀缺的产地资源;品牌的盲目延伸,背离顾客资源,进而模糊了茅台“国酒”的品牌价值;五粮液的品类细分,使茅台在终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定位是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如果产品定位错误,就会让企业受挫。就如科特勒所说的那样,定位不当甚至于错误的定位,对产品来说是很危险。所以,企业应该尽量避免定位错误:
第一,定位混乱。
比如,茅台在走向品牌混合模式时,其实就犯了产品定位混乱的问题,目标顾客都认为茅台是“国酒”,是高端白酒,所以,就会认为价格低的产品,质量上肯定有问题。即便有人购买,人们对茅台是好酒还是差酒的印象就比较模糊了。其实,在产品定位时,一定要注意无论使用什么营销策略,但要坚持产品的整体形象的一致性,给人们留下清晰的品牌印象。
第二,定位太低。
如果产品没有给目标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顾客没有办法说清楚该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特点,产品在顾客心里是模糊一片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企业的产品定位就低了。出现这种错误,原因可能是企业没有认真了解目标顾客对产品的兴趣点,还可能是企业没有认真挖掘出产品本身与众不同的特点,导致产品在顾客心里形成了产品一般的模糊印象。
第三,过分定位。
所谓过分定位,就是企业过分强调某产品的某一个方面特点,而给顾客留下狭窄的印象。比如,人们都知道茅台酒是“国酒”,是高端产品,但是很少人了解茅台现在也生产低端产品。这就是过分定位。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过分定位产品,那么,起到的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符合中庸之道,在进行产品定位时,也要大力宣传其他生产线上的产品,只要抓住“国酒”质量好这个总体形象,然后,其各个产品的不同特点再凸显出来,这样组合在一起的产品定位才是比较科学的。
第四,定位怀疑。
也就是说,顾客不认同企业的产品定位,对企业宣传的特点并不认同或者持怀疑态度。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有很多人都不相信广告宣传,认为那都是骗人的。如果这样的话,就要增加让顾客亲身体验的环节,或者证明其特点的一些项目,让顾客真正能够了解产品的特点,并认同这种特点,扭转他们的认识偏见。
总之,企业定位应该紧密联系顾客,根据顾客的反馈更为恰当地制订让顾客满意的定位。
营销不仅仅是卖产品
营销中的产品并非是产品本身,“产品”这个词包含了很多层含义,产品的每层含义都能增加价值,最终提高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对产品价值增值,实现扩大销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