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人生之中,我们不能回避,只能面对。因此,正确地面对失败就是在善待自己的人生。
美国《生活》周刊曾评选了过去1000年中,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位居第一位的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爱迪生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他出身低微,在学校里也不受老师的喜欢,曾经有老师当着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而他提出的古怪问题也使得很多老师瞠目结舌、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情境,母亲一气之下让爱迪生退学,打算自己教育孩子。在母亲的指导下,爱迪生的天资得以充分地展露,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个小实验室。当然,为筹措实验室的必要开支,年纪还小的他就当起了报童卖报纸。经过一番努力,爱迪生用积攒的钱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小实验室,并开始了他的化学实验研究。然而,好景不长,一次因为化学药品起火,爱迪生的实验室——那个车厢被烧掉。暴怒的行李员气愤地将他实验室中的设备都扔下车去,还打了他几记耳光,最终爱迪生成了聋子。
爱迪生在他结婚的那一天,也因工作而忘记了新娘子,让妻子玛丽小姐在洞房中空等了一夜。
爱迪生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获得了巨大成功,尽管他并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仅从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项发明专利,爱迪生是名不虚传的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并以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他被誉为“发明大王”,因为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
爱迪生在研制电灯时,就有记者对他说:“倘若您成功地造出电灯来取代煤气灯,那您一定会大赚一笔。”爱迪生回答说:“工作并不仅为金钱,否则他就很难得到一点别的东西——甚或是金钱!”由此可见,爱迪生淡泊名利可见一斑。我们都知道,爱迪生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然而在电影界人士为他庆贺77岁寿辰时,他却说:“我只是在技术上出了点力,对于电影的发展别人的功劳远大于我。”
针对自己的耳聋不便,爱迪生善处逆境并有开阔的胸襟。他说:“走在百老汇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处的人那样平静。耳聋从来就是我的福气,它使我免去了许多干扰和精神痛苦。”
1914年12月一场大火在爱迪生的研制工厂中发生,价值近百万美元的财产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爱迪生安慰伤心至极的妻子说:“不要紧,我并不老,虽然已经67岁了,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灾祸也能给人带来价值,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大火烧掉的是所有的错误,现在我们又可以一切重新开始。” 火灾对爱迪生就像是一段小小的插曲。第二天,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还为消防队员在黑暗中前进发明了新的照明工具——便携式探照灯。
爱迪生一生之中发明众多,被誉为科学界的“拿破仑”,在他84岁的生命历程中发明无数,同时也失败无数。而他对于自己成功的原因,这样总结道:“失败是一种人生体验,要学会坦然地面对它。” 爱迪生一直秉持着一个重要的人生原则:几乎每一种结局(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受我们对之所持态度的影响。
大悲大喜能清洗人的心灵;大风大浪能显示人的能力;大羞大耻能洗涤人的灵魂;大起大落能磨炼人的意志。每个成功的故事里都写满了辛酸失败。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敢于正视失败,不迷惑,不脆弱,不退缩,不消沉,才能有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