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4800000007

第7章 做既要学生成绩又要学生素质的校长

分数不是坏东西

有一天,学生家长张先生来到我的办公室——他例行每月要和我面谈一次。谈什么呢?一谈孩子,二谈管理。我掌握到规律,每次他来,都先准备好关于他孩子学习与生活的材料。至于谈学校管理,他说是向我学习,是探讨。他不搞教育要学什么学校管理呢?我估计他是在摸底,他为孩子选了我们学校,他要负责。几经接触,我感到他是一位高素质家长,对教育也感兴趣。恩格斯说:“每个自然科学家在他自己的专业之外也不过是一个半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0卷,3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我不知道张先生学的是什么专业,但我敢说他对教育不止半通。他曾经想投资教育做点事,虽然后来放弃了,但搞企业很成功。

这一次他向我提了个问题:“校长,现在讲素质教育,你们还抓不抓分数?”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他提出来了,代表一批有思想的家长也会有这种疑问。我打开话匣子,谈了自己的认识。

分数是个什么东西?是好东西?未必。是坏东西?不是。我们不能说分数是好东西,也不能说分数不是好东西,但一定能说分数不是坏东西。

学生到学校来干什么?学习。学什么?学做人,学知识,学生活。青少年是读书的好时光,读书能吸收知识,能汲取营养,能开化心灵。年轻时多读书,一生受用。因此,读书是学生的主旋律,读书是学生最需要做,最可以做,也最应该做好的事。

读书要考试,考试有分数。分数用来干什么?检验读书情况,衡量读书效果。它是一根标尺,是一种很简单又很实用的办法,是一种有利也有弊的方式,也是一种并非唯一但又找不到替代的手段。俗话说:“考,考,老师的法宝。”它说明分数对学生读书能起到评价和促进作用。

考分数的能力叫应试能力,只是各种能力的一种。因此,学校里,分数有高有低;社会上,能力有大有小。高分高能者是精英,高分低能者是书呆子;低分高能者是时代的弄潮儿,大有人在;低分低能者当属先天不足,极为少见。

总之,素质很重要,成绩也很重要。成绩好,拓宽了成才的渠道,奠定了成才的基础。教育离不开成绩,我们必须正视它。

我们提出中学的教学目标是“既要成绩,又要素质”,我们设计了自己的《中学生成长报告书》。第一栏:文化课成绩。第二栏:综合素质。包括:(1)“三个能力”: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沟通交际与组织领导能力;(2)“两个健康”:身体健康,人格健全;(3)“一个特长”。第三栏:品行与修养。我们的做法是,抓文化课成绩很实在,抓综合素质不含糊。

对学生来说,抓成绩绝不能以牺牲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而是应以他们在精神上、态度上、方法上所尽的努力程度为标准。

我们作这样的设计,既是基于上述思考,也是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向学生宣布,这三项内容都能领先的,可以获得本校最高的荣誉称号:“英豪素质中学生”。

这位家长一边听,一边翻阅着《中学生成长报告书》,他认为我的回答有创意、有道理。他又说,他的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怕苦、浮躁、好胜”。我说:“这是缺点,也是特点。”

提倡勤奋,培养扎实,鼓励竞争我们的学生,各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唯“怕苦、浮躁、好胜”,有很大的共性。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提倡勤奋,培养扎实,鼓励竞争”,就是有针对性地纠正缺点、发扬优点以追求较好的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大张旗鼓地提倡勤奋,因为古今中外取得非凡成就的成功人士,没有不勤奋的。英豪的家长们成功创业,都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同学们的智商差别不大,在学习上要想领先,必须勤奋。

初中部举行“勤奋,才能成才”的主题大会,安排我发言。我说:历史上有两种时代,一个是治世,一个是乱世。治世政治清明,民风淳厚。乱世迷离混沌,变化莫测。但无论什么世道,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生存,来处世。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是有前途的人,一个善于学习的团体是富有的团体,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是令人敬畏的民族,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兴旺发达的国家。

过去,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和著名学者,个个都勤奋学习。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从你们的父辈到身边的同学,能成功且能保持的都是勤奋学习的人。专家认为,人的先天智力没有多大的区别,要想取得成功,就得靠后天努力。

以前,穷人孩子家的学习特别用功,因为没退路,要改善生活,只有勤奋。富人家的孩子学习不勤奋,因为没生活压力,于是慢慢落后。当官家的孩子有人不用功,因为有个好爸爸,没动力。于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贫困的不过三代变富了,富裕的不过四代变穷了,好爸爸不能陪自己一辈子,这样贫与富就进行了更替。

勤奋如此重要,但能自觉做到勤奋却不容易。人的惰性、社会环境的干扰、堕落人生观的影响等,都压抑着人不去勤奋。自然,这样的人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天道酬勤,学习是人生永恒的话题。青年时期能勤奋,风光一生不落伍。是否有勤奋学习的态度决定了学习的成就,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学生们听进去了。大会后,各班班会就“学习要勤奋”的主题进行讨论,努力将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勤奋精神印入学生的脑子里。

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你说得有道理,他们会照你说的做。初二年级的周唯熹、李扬等几个同学志趣相投,为提升英语水平自学厚厚的《新概念英语》,不懂的就自己先消化。陆续有学生加入他们的队伍,随后,全校组成六个自主学习小组,队伍阵容增大了,学习内容扩展了,在全校形成很大的影响。

我对高中的学生说:“高一能勤奋,高三不辛苦;高二能勤奋,高三不痛苦。”痛苦什么?当你高考填报志愿时,不敢填自己应该填的学校,不能填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对于读了十几年书的学生来说,岂不痛苦?

高考,是国情,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应对高考,需要拼搏,需要勤奋。

怎样勤奋?我们提出:勤奋不辛苦,目标加方法。就是说,不勤奋是不行的,但只有勤奋是不够的。我们的学生课外动手能力较强,课内的动笔能力稍差,整体来看,长于文科,短于理科。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差距,就在于考试时他们更快、更准确、更严密。这要求学生要做到平时扎实,形成习惯。

为了做到“平时扎实,形成习惯”,我们开展“作业满分工程”活动,教育学生“要想作业得满分,上课、作业需认真”。要求学生每天的作业都能获100分,或达到“优”、“甲”、“A”等级。平常练习中做到“落笔生根,稳拿满分”,那么,大考中就会少丢不该丢的分,就能拿高分,就会脱颖而出。

“作业满分工程”得到同学们的重视。大家知道,作业满分并不难,只要认真上课,认真做作业就行。于是,优秀学生为缺一次满分而遗憾,中等学生为多得满分而产生兴趣,后进学生为得到满分而找到感觉。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整体成绩有提高、有改观。每当周末,学习委员在墙上张贴“作业满分情况登记表”,必有很多学生围观,找自己,比别人,看进步。

各班在抓课堂、抓学习效率上都有一些很好的做法。高年级通过评“最会上课的人”,引导学生讲求学习方法。低年级提出“不回头,找事做”,培养学生晚自习坐得住,主动学。有些班级还进一步提出要求:早读大声,上课认真,晚自习不吭声,作业得满分。

青年时期能勤奋风光一生不落伍或许对于学生基础比较好的重点学校来说,根本不屑于“作业满分工程”这类的措施。而对我们来说,却比较实用。整个过程“指导——鼓励——总结”三个环节,好操作,不增负,见效快。当然,这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比较有用的做法。在教学管理上,没有一个点子是万能的,没有一个做法是永恒的。管理要与时俱进,当我们设计一种办法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下一步的问题将是什么,并要找出新的对策。

后来我发现,这位张先生很不一般。他是博士,太太是硕士,可谓是优秀的一对。他们的孩子也很优秀,品行和成绩都很好。张先生很关心孩子,无微不至。但我发现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却很有限。这一点,在孩子与我交谈中常有流露,从父子在学校的交往中也能看出。张先生有时到学校,甚至不与孩子见面,只跟我谈。我很疑惑,他对子女是教育有方却沟通无道呢,还是家庭别有隐情。我们没有作深层次的考究,只觉得这是英豪学校学生家长中的一个典型。

张先生很有学识,很健谈。每次与他“聊一聊”,我都会有所收获,能产生管理的灵感。而我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措施,他都一目了然,常作评价,常有进言。这种交谈提高了我这个当校长的,也惠及学校的教师乃至我的学生——他的孩子。有一天,教务员将他孩子的资料又送到我的案头上,我翻阅着,忽然感到,张先生简直是另一种境界的“曲线救国”:他想提高我,我要提高教师,教师又会提高他的孩子。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意而为之,倘若是,我不得不佩服: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是真正的高明。

优秀不是天生的

中学教学楼院子正面五楼走廊的外墙上,写着一行红色大字:崇尚精英,追求卓越:国内名牌,国际名校;高考、中考、托福状元;从化“博士”,羊城“市长”……华彩乐章,由你续写!

这行字是办校十年后写的。内容有三个部分,中间部分说的是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给“博士”和“市长”着意加上引号,因为它只是学生参加竞赛取得的荣誉称号。前后两部分,则是学生奋斗的目标和对他们的鼓励。

学生考取名校,获得高、中考状元,在种种竞赛中获奖,这都是学校的亮点。作为民办学校,我们需要成绩,需要亮点,需要点缀。有了亮点,学校的形象将会增色。有了亮点,再逐步扩大,形成良性循环。

看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所学校的水平,首先要看各个领域个人的最高水平。因此,培养尖子学生,不是形象工程,而是提高竞争力的工程。

崇尚精英,追求卓越我们很重视培养尖子学生,希望尽可能多地出现省、市状元,出现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学校,竞赛是出尖子的重要途径,我们很重视,制定了《关于竞赛的管理条例与奖励方案》,规定:凡教育部门组织的竞赛我们都参加,参加竞赛都要求获奖,获奖都追求获最高等级奖项。领导重视竞赛,老师重视竞赛,学生更重视竞赛。

竞赛是让诸多优秀的人在一起比试,选出最出类拔萃的人。组织竞赛,领导要选准老师,老师要选好学生。只有教师、学生、领导三者高度地协调、统一,才能出竞赛成果。

教导处罗主任每年都要组织各种竞赛,有的长计划,早安排;有的短平快,速赛速决。郭主任组织初中培优班,开展“奥赛题例问与答”活动,让学生自己出一道难题贴在墙上征求答案,请能解题的同学上讲台说一说或将解题过程写出来再贴到墙上。在教学中,教师既着眼于课内,又着眼于课外。数学王老师上课,经常给学生“洒”一点“花露水”。“花露水”指的是难度较大的题目,每次考试,老师们都会出几道难度稍大的附加题,供学生选择回答。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参赛的实战水平。

2002年我们参加亚太英语竞赛、广州时事政治竞赛、全国美术竞赛都获了一等奖。

记得第一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市语文朗读比赛,我宣布,谁能拿一等奖,我请他与辅导老师吃饭。后来,来自河南的女孩展春晓拿了一等奖,还是第一名,我们在升旗仪式上庄严地给她颁奖。事后她说,她对证书和奖金都无所谓,很希望校长能实现诺言,请她和她的指导老师陆老师吃饭,哪怕是一碗面条。

我当然要说话算数,兑现承诺。晚餐开饭时,我在学生餐厅的正中间选了一张餐台,正正规规地请她和陆老师吃了一顿饭。吃的与大家一个样,三个菜,一个汤,餐厅主管又添了一个菜。她很兴奋又有点羞涩,很得意又有点不安。这吸引了周围很多同学的目光,我终于明白学生为什么很在意我请她吃饭,不是为了吃,而是为同伴们那羡慕的目光。

有一次全体教师在学校隔壁的滴翠山庄会餐,我特别请了九个学生。六个年级第一名,两个成绩进步大的,一个刚被德育处取消违纪处分的。这位刚被取消处分的同学,变化很大,还说过一句话:“没想到受表扬是那么地让人享受。”德育处刘主任认为很有典型意义,特别推荐他坐在校长的桌上。我与他们坐一围,吃饭,喝茶,聊天。一年后我发现,他们都有变化。六个第一名中有四个换了人,另三个中有两个很优秀,一个中等。

这正是我的愿望。对于各年级的第一名,我不希望老是一个人不变,应常有新面孔。这样,优秀的队伍就会扩大,冒尖的学生就会增多。而后进生变成优秀生,影响就更大。

这件事也启发了我,觉得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对培养优秀学生有很大的作用。随着获奖次数的增多和级别的提高,学校给予奖励的标准提高了,形式也更加多样。我们请“自主学习标兵”参观广州大学城,请“进步最快的人”周日一起爬山,给各年级单科第一名照相留念。每当有这样的活动,都会让一批人精神焕发,让一批人暗暗叫劲。

奖励竞赛获奖学生,也奖励辅导教师。奖励的级别随行就市,不断上调。市级二三等奖只表扬,不奖励。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以上才给予奖励。

目前,培养优秀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们达成共识,中学不抓培优,就难有出头之日。老师不抓培优,不算好老师;领导不抓培优,不是合格领导。怎么抓?优秀的教师加上优秀的学生,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产生最优秀学生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优秀不是天生的优秀不是天生的,需要我们培养,促进。

我们成立了“优生培养办公室”,由陆主任负责,并设计了“中学高才生特别培养方案”。选拔的条件有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政治素养、身体素质四方面。我们想通过这一做法,促进学生实现成长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高考,是成长目标中的重要一项。培养学生向党组织靠拢,自愿加入党组织,也是其中一项。

校长、主任、学科教师共同组成这项工作的指导教师队伍。

“中学高才生特别培养方案”拉近了学生与老师和领导的距离,在思想上、情感上、学习方法上都有了更多沟通和指导的机会。有一年春节,学生陈松红给我发信息,说自己很想利用假期做点事,但静不下来,问怎么办。我回了信息,建议他:把自己关在一间房里,规定一定时间内决不出门;每天写学习日记,要表扬自己,也要批评自己;一旦有自己觉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就想个办法奖励自己。另一位学生邝为从告诉我,自己经常想偷懒,想改又改不掉。我回复说:“偶尔偷点懒也难免,但不能‘经常偷懒’。不妨选一个你想追赶的同学,想想他会怎么样,自己应该怎么样。”这些交流,说明校长在关心他们,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会让他们受到一些启发。

全校教师都非常重视优秀生的培养问题。若哪个学科出现特别有潜力的学生,教师会把他当成入室弟子,设法培养他,提高他,教他科学学习方法,帮他竞赛获奖,使他成为榜样。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设计了“特长生特别培养方案”,规划对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特长比较明显的同学进行特别培养。

胡丹老师提出建议:“我们可以采取导师制,让每位老师带几位学生,负责全方位的指导。”这个建议很好,很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决定采纳。我们期待通过种种办法扩大优秀学生的群体,促进学生一步步提高。

我迫不及待地希望能涌现出更多的优秀学生。有学生获取省高考状元,我希望能“接二连三”;有学生考取北大,我希望再有人考取清华。

我们指导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每堂课做到“要懂,要通,更要会”;在复习中,希望学生要特别注意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人生能有几回搏”,要在意志、方法、效率上见功夫。

2004年高考前三个月,陈昆同学要求给个单间,说宿舍里有点“吵”,他要拼一拼。这位同学脑袋瓜子特好使,学习成绩拔尖,能力很强,羽毛球、唱歌样样能来。玩电脑游戏也很精,上高二时在网上与人合作,竟然每个月都有一两千元的“收入”。我想,这样的学生能做到说素质有素质,说成绩有成绩,将来走向社会,肯定受欢迎。现在冲刺高考,他还有很大发展余地,可望冒尖。我说:“学校可以满足你,但你要保证高考总分达到830分以上,或者获得省级单科状元。否则,可要加倍收房钱啊。”我想再挤一挤,压一压。他挤挤眼睛说:“校长,您就别这样了。反正我发奋就是了,我不会辜负您的。”我们考虑了一下,给了他一间空房。后来,高考放榜了,他成绩不错,但没达到我们的设想。后来我发现这件事可能做错了。

学生参加高考一般有三种状态:一是超水平发挥,二是正常发挥,三是失常发挥。我们要求学生正常发挥,追求超水平发挥,防止失常发挥。我觉得这位同学的成绩没达到正常发挥的水平。是不是单间给错了,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我本来很犹豫,之前有过教训。一些领导为了让孩子“安静”学习,冲刺高考,在学校附近给孩子租个很舒适的小“窝”,但成绩公布后,发现几乎没一人如愿,大部分考得不如平常。

经历了几次,我发现这里面有学问。我感到学生若一直寄宿,高考前还是与同学在一起住为好。这个节骨眼上的“吵”、“闹”,无非是偶有的打趣,说个闲话,放杯子声音大一点等等而已。而这种“吵”、“闹”,能让学生在临战前的紧张之中加一点谐和,在凝滞之中加一点活跃,它不仅不“碍事”,还能彼此给一点情趣、一点灵感、一点萌发、一点机智。若你一个人在小“窝”里,不仅缺了这些,使自己的思维总是处于定式之中,还缺了身边同学的精神与毅力给你的暗示与激励,这对冲刺高考极为不利。有了这个认识,又有了几次的教训,我再遇到此事总是说服家长别犯这个“忌”,别给孩子在临考前安排小“窝”,别出力不讨好。

这位同学最后考取了南方最好的一所大学,他接到通知书后给我电话,说他就想留在南方读书,很满意,也很感谢我。我说,你满意就好,我可有点不满意。他父亲是个北方人,曾对我说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取北方最好的大学。现在,学生满意了,不知道他父亲满意不满意。

当我们把培养优秀学生放到重要位置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时,我们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让大家讨论:你认为,最优秀的“英豪人”是怎样的?

各班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有一个很有代表性,很能说明学生的看法和心态。

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优秀的“英豪人”?

(一)

书呆子不是;

外表可爱,腹中空空、不学无术的不是;

体育场上频频夺冠,学习场上一落千丈的不是;

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不是;

不敢于迎接挑战的不是;

没有远大理想的不是;

没有具体计划的不是;

让优秀学生登台亮相(二)

优秀的英豪人是:活泼而不失稳重,端庄而不失活力;

品质纯洁高尚,气质淳朴谦逊,胸怀宽广美丽;

像黑夜的火把给周围的同学一份热,一份光;

像雪天的煤炭给失学的儿童一份温暖,一份爱心;

像大旱时的甘霖给美丽的校园一份光彩,一份斑斓。

(三)

优秀的英豪人,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大方,活泼的。

平时他们学习主动,成绩优秀(但不一定是第一)。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他们尊敬老师,关心同学,与大家相处融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体现了他们的自律、自尊、自爱。

这是学生心目中“最优秀”的标准。

我反复看着这段文字,不断地咀嚼,我发现学生的看法比我们更贴近、更全面、更有高度。

我们也许并不落后,但起码有点狭隘。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不可能都实现。优秀是相对的,标准也不一样。在以分数为主要标志的现行评价体系中,优秀只能说明现在,并不意味未来。我在家长会上作了《崇尚精英,追求卓越,培养优秀中学生》的发言,指出优秀学生的七种不同表现及其形成因素,以及相应的培养方法等。家长很认可,都给自己的孩子对号入座,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在另一场家长会上提出中学生“准优秀”的概念,作了《中学生“准优秀”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的讲话,说明社会上有这么一个现象:一直优秀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心理素质往往比较脆弱。而后起之秀,从队伍的中间或后面奋起直追,走进了优秀的行列。尽管他们曾经遭受过白眼,受过奚落,但他们经历了艰辛,尝到过苦头,这又恰恰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这些人尤其具备耐力,具有顽强的品格,可以做大事,成就大事业。

我认为,优秀学生和优秀人才不能画等号,学习成绩好、分数高和综合素质高、能力强也不能画等号。从这个角度看,提倡“准优秀”向优秀努力,但不一定追求非优秀不可,是一个很有道理的做法。

我们提出“准优秀”的概念,是因为所有中学生都无一例外地希望优秀,希望现在和将来都可能优秀,他们目前也都一定有着某种优秀的方面或闪光点。我们提出“准优秀”概念和研究“准优秀”现象,是基于社会现实存在,也是对“准优秀”学生寄予厚望。

提倡“准优秀’要向优秀努力,但不一定追求非优秀不可”,这引起了一部分家长的重视,也给“孩子还可以,但不够优秀”的他们带来希望,他们积极配合学校,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粤北的一个乡村,青山绿水,蝉叫鸟鸣,茂树良竹,流溪飞瀑,是一个典型的农家乐园。我和团委、学生会的同学们,来到这个村的磻溪小学。磻溪小学有两个年级,50多名学生。

当地政府做了一件曾上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大事:实现山区村村通公路。手扶拖拉机能开出去,摩托车、小汽车能开进来,公路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但由于这里僻远,资源有限,经济上还很落后。这一点,我们不用看他们的房子,不用看他们的穿着,从小学生的脸上、从孩子的身高就能看出。

英豪学校学生会对这里的孩子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们问小朋友,你们每天能喝牛奶吗,小朋友们摇头。有鸡蛋吃吗,小朋友们还是摇头。大家没有再问了。想到自己住的是现代化的校舍,吃的是每天均衡营养加300毫升牛奶的配餐,他们感受到彼此的差别。而对于同样处于尚未自食其力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的不公平。

“不能怪他们的家长,也不能怨我们的国家,对他们而言,这只不过是命运,是孩子无法选择的命运罢了。”我们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他们决心要做点什么,做点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些抚慰的事情。

于是,教学楼的一楼大厅里,张贴了一份《倡议书》。《倡议书》写道:同学们,你到过米埔村的磻溪小学吗?它离我们学校不远,请你去看看,看看那里的孩子们,看看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我相信你会感动的,那里的孩子是多么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呀!

对于我们来说五块钱是什么概念?五块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但五块钱对于家庭拮据的孩子来说,可以是一个月的营养费!

各位同学,请节省一点零花钱吧,哪怕是五块钱。将它投入善款箱!那里的孩子需要你们的关怀和爱护,我们将用善款购买爱心鸡蛋!向磻溪小学的孩子们献出一点点爱心。《倡议书》着意将“五”字加了色彩。

很多学生都围上去,议论着,询问着。学生会的干部则现场对这所小学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倡议书》的旁边,张贴着学生会发布的《关于米埔村磻溪小学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的内容有调查的对象、目的、人员、时间,有该村“经济基本状况”、“小学生健康状况”等。报告列举了孩子身高、体重、营养、智力测试等方面的数据,数据表明,这所小学7~8岁的小孩平均身高矮于正常值2~3厘米,平均体重轻于正常值2~4千克。若与英豪学校的小学生比,差距更大。报告还介绍他们到了2年级班长李欢宜同学的家考察,发现他们一家5口人,住28平方米的砖砌瓦房,家庭年收入4000元,全靠父亲一人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适龄学童的健康水平偏低?报告作了分析,认为除了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差以外,家长普遍不重视子女身体健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调查报告的最后一项是“我们能做的”,共七条。前三条是分别向政府、新闻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和慈善机构呼吁,后三条是建议本校领导从教学设备、衣物、书籍等方面予以支持,最后一条是:在全校开展一个爱心鸡蛋工程,号召全体同学向该村的小学生捐款,让磻溪小学的学生每天都能吃上一个鸡蛋。

我们看到,《倡议书》和《调查报告》的前面,一双双眼睛,饱含着同情,许多同学都积极响应号召。

把“爱心”投向社会、投向他人,正是这次活动的目的。

十几年来,在德育方面,我们对学生进行过不同模式的教育,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理想教育能促进立志、成功教育能激发勤勉、磨砺教育能锤炼毅力、挫折教育能培养成熟、赏识教育能帮助树立信心、惩罚教育能借鉴失败等,唯有爱心教育,最能从心灵上感化学生,最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

中学时期的青少年处于激情燃烧的年龄段,需要规范,需要指导。我们多给他们一些正面的东西,他们就会少一些负面的东西。爱心教育一直是我们每年必抓的项目。我们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一些阳光的东西,让他们更青春、更健康。

老板很重视这一项工作,他找到一盘关于母亲剖腹产的教育短片,组织学生观看。学生没想到自己的出生竟以母亲的痛苦和生命危险为代价。在一片欷歔和惊讶之后,他们萌发了对母亲前所未有的爱与敬重,也产生了许多给母亲打电话问候、向母亲写信表达心中之爱的行动。父母为孩子的变化感到高兴,通过这样的行动进一步增强了母子、母女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

没有孝心的人不能成为伟人,没有孝心的人不能成就大事,我们总是这样告诉学生。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优良传统,而“爱心”则是这种传统得以流传的原动力。

为了配合学生会搞好此次捐款活动,我和德育处张主任陪着学生们三进磻溪小学。一个四合院子,一个篮球架,一张水泥乒乓球台,一个公厕,几棵树,一栋陈旧的二层教学楼。每次看到这些,学生们都会有新的感受和体会。

同学们纷纷参与爱心活动。几年来,他们向江西老区捐过衣物,向湖南水灾区捐过款,向学校附近的塘料村开展过送温暖活动,向周边的山区小学捐过书籍等。现在,学生会发起爱心活动,大家还是很热心,很支持。

“爱心”闪烁着最美丽的人性光辉不到三天,学生会收到了近四千元钱。虽然钱不多,但足够50多名小学生该学期每人每天一个鸡蛋。当地中心学区积极配合这项活动,他们承诺将提供一个大电饭煲,保证学生每天能吃到熟鸡蛋。

几年来,英豪学校的家长似乎也在变化。有不少家长告诉孩子,五元钱是否太少了,应多捐点。这在前几年很少见。学生会干部说,我们先开个头,下一步将接着做。我们将与磻溪小学签个协议,如果这次活动操作成功,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类似活动。

2006年3月28日,我们再次来到磻溪小学,参加《英豪中学中学生与磻溪小学学生献爱心协议》的签订仪式和首次现场发放熟鸡蛋的活动。

50多名小学生,英豪学校的师生,学区领导,村干部、两位教师,每人一张木条凳,大家都坐在院子里。他们还挂了个横幅,显得很隆重。协议包括捐款的目的、数目、做法和“若操作成功,将进一步拓展”的承诺,由两个学生和两校校长分别签字。第一个签字的是李欢宜小同学,大家看着她签完字后露出了可爱的笑容,一起热烈地鼓掌。

与小学生签订《献爱心协议书》自这所小学成立以来,这算是一件新鲜事。如同一阵春风、一股暖流,让孩子们感受到些许人间的温暖,也给围观的老百姓带来一些好奇和欣慰。

签字仪式结束后,现场发放鸡蛋,小朋友们很高兴,吃了鸡蛋又和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玩游戏。还有的中学生抱着小孩子合影,有的拉小朋友在一边说悄悄话,有个学生要求小朋友将家里的通信地址告诉他,说要保持联系。场面非常愉快,大家非常开心。

活动结束了,回校后大家还在谈论着、回味着。有件事在同学们中间流传得特别广:那天分鸡蛋给小学生,有几个孩子舍不得吃,放进书包里。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要带回家给妈妈吃。

这件事让同学们压根儿没想到,引发大家无尽的感慨,他们在《谈谈“爱心鸡蛋工程”》的征文活动中写道:

“我们给孩子们发鸡蛋,有孩子舍不得吃。看着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捧着鸡蛋,又放进书包里,我有点惊讶。自己平时大鱼大肉,从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鸡蛋竟是如此的珍贵!”

“这些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眼睛迎接着不知名的哥哥姐姐的到来。由于营养跟不上,这一双双迷人的大眼睛中有的像老年人般地陷下去了,可是那渴望求知的眼神始终落在我的记忆里挥散不去。”

“助人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其内在驱动力是爱心。孩子们所拥有的是那样的残旧,残得荒谬,旧得夸张。也许我们宽敞的塑胶跑道操场是孩子们的梦想,我突然盘算着如何把自己的操场割一半送给他们,让他们有足够的场所踢一踢足球。然而,这只是一个梦想。”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收获是一种幸福,给予亦是一种幸福。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笑容是最灿烂的阳光,老师们感激的目光是我们人生最深刻的印记。”

这次活动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很深。组织活动的学生毕业离校了,他们的学弟、学妹们继续发扬光大。汶川发生地震后,他们再一次发动同学,献出爱心,伸出慷慨的手,向灾民进行捐助。

我反复看着这一段段发自内心的感想,不禁再一次体会到:

学生们是一块块璞玉,当我们在雕琢中给予更多“爱”的滋润时,他们一定会闪烁出最美丽的人性光辉。

不久,同学们中间传着一个消息:当地政府评教育强市,磻溪小学将被合并到一所条件很好的学校。接着,同学们又得到一个消息:广州市从化温泉养生谷建设启动,投资40个亿,这里规划了国际会议中心,拥有5家五星级酒店,将打造一个广州的“博鳌”。养生谷位于广州“半小时经济圈”内,米埔村正是国际会议中心的地址。

同学们很高兴,磻溪小学的孩子要进漂亮的学校读书了,他们的家要迁移到统一兴建的新村。这些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同学们中间流传着。

同学们一直在关注着这所小学、这些孩子。他们从心里发出了最衷心的祝福。

中学生“领袖”和“专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批精英,他们对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强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很多老板,呼风唤雨,其学历不高,而旗下高手云集,专家、教授、博士、硕士,比比皆是,形成一个特别有能力、特别能做事、特别能创业的集团。可以看出,在社会上,一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是多么的重要,能力决定生存,素质决定提高,专业决定成就,创新决定发展。

英豪学校的家长,都在不同的行业取得了成功。他们对孩子成才有着迫切的期望。他们希望孩子成绩好,更希望孩子会做人,素质高,能力强,希望一代胜过一代。很多家长,已为子女预留了施展才干的位子,在经济上,已为子女干一番事业准备了一副强有力的金翅膀。

英豪学校的学生,对父辈艰苦奋斗的经历和成就,有接触,有感受,很自豪,很欣赏。父辈成功创业的精神,对他们是无形的感染。这是他们的特别之处,也是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因之一。学校的办学目标设为“培养新一代专家型、领导型人才”,既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切合其家庭的实际和家长的希望。

在中小学,经常开展有价值、有品位、有特色的活动,这些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生会举行干部换届,我在竞选大会上说:“学生会是中学生神圣的机构,是引领学生迈向成熟、带领同学们锻炼才干的核心,是学校的一支生力军。各位候选人的竞选演说有特色、有才气、有个性,敢说平常不大敢说的豪气的话,会说平常不太好说的推销自己的话,体现了青年的朝气,展示了自己的素质,体现了小小领导人的模样。”我还明白地阐明一个观点:在学生时代没有做过学生会、团委和班级的干部,是不健全、不完美的。我要求大家,选上的,当好干部;没选上的,今后争取。

换届工作由陆主任主持,选举工作安排得很严谨,很规范,与会代表受到了一次教育,参选代表经受了一次锻炼。

人树雄心、立大志,不需要完全的理智和成熟。因为人一旦前思后想、左顾右盼,就失却了血性和刚气。人在立志后,经过一阵子奋发图强,又需要促进,只有不断地“马后一鞭”,才能保持意志的延续。

黄埔军校之所以将星云集,英国的伊顿公学之所以首相频出,除了明确了培育精英的目标以外,还构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像一根无形的鞭子,不断地鞭策着有雄心大志的学生。英国家长千方百计地将孩子送进伊顿公学,他们知道,孩子只要进了这所学校,就意味着向成功靠近了一步。至于后面的发展,有机遇,也有个人的造化。但无论如何,这第一步非常关键。它不是启蒙,也不仅仅是启发,是对孩子气质的塑造,是对学生实现理想的推动。

英豪学校的老板决定给学校取名为“英豪”,就有这个初衷。我们在教学管理中,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几方面构建一种“英豪”人文环境,让学生“进英豪读书,学古今英豪,做未来英豪”。

为了进一步贯彻这个思路,我们开展了一次“英豪中学生领袖”和“英豪中学生专家”评选活动。评选“英豪中学生领袖”,就是要培养英豪中学生的领导能力;评选“英豪中学生专家”,就是想让学生的个性、爱好得到呵护、赞扬和发展。未来的领导与专家离学生还很遥远,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

积极向上、想出人头地为人性所共有,中学生年轻气盛,他们更有追求,更激越。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这项活动,都希望能获取这一光荣的称号,都想看看,谁能评上“中学生领袖”,谁能评上“中学生专家”。

我们公布了《关于评比“英豪中学生领袖”和“英豪中学生专家”的几项规定》,内容有“入选资格”、“入选程序”、“享受待遇”、“搁置与淘汰”四项。我们注意到,大家都在对号入座,凡报名参选的对前两条很注意,而选上了的,对后两条特别在意。他们既看能享受哪些待遇,又看要注意哪些以防止被搁置与淘汰。

德育处刘、侍两位主任对这个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侍主任将学生的动向、心态、发展趋向等在专题研究会上做了很人性化的分析。宣传推动、公布评选规则、筛选名单、确定人选,各个阶段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搞得有声有色、公平公正。

这次评选活动,一些学生表现尤为出色。这些学生中有一个来自广州老革命前辈的家庭,有一个来自深圳知名企业家的家庭。也许是因为得益于家庭教育,他们表现得很有气质,说话、做事很大气,有那么一点政治家的味道。我们私下谈论,这两个小家伙,将来是当总理、省长、市长的料。还有个学生也不简单,小小年纪,搞了个实验引起广东省专家的重视,他写的论文被《广东生物研究》杂志收入,搞了个小金鱼杂交实验获得了省级一等奖。我们想,这个学生上大学如果读了生物系,走向社会又正好进入一个与他兴趣相合的部门,他这个爱好,一定能成为特长,成为专长,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专家、学者。

第一次评选,我们选了18位“中学生领袖”,他们是李昂、金铃、顾俊捷、周唯熹、陈泽标、陈泽钦、梁艳君、肖玺鑫、戴夏虹、戚智琳、吴小丹、梁健烘、梁金影、郑旭、李英彬、王一济、覃达霖、刘起越。其中有几位学生,一上大学就当上了学生会干部。有几位走上了社会,主持一方企业,搞得很红火。传媒大学毕业的覃达霖同学,已独当一面,成为江南某省在线新闻网站主持人,并连续两年代表该省新闻媒体,赴北京采访“两会”。戚智琳是个很精明、能干的女孩,高一就当了学生会主席,是“周末文化沙龙”的首创者。有一次我们晚餐后正好走到了一起,我说:“你是中学生中最大的官,我是中学老师中最大的官,我俩各负其责,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她明快地说:“行,没问题!”现在,她将在浙江大学毕业正准备考研究生,我们在电话中偶尔谈起这段经历,她说:“那时候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呀!”

评选的15位“中学生专家”也不简单,有代表中国青少年赴韩参加国际机器人比赛获得金奖的郭璐瑶、王耀广;有跟随中科院专家远征非洲、欧洲、美洲开展科研,回国后获国家级科研奖的陈坤、文才、许特等;有参加全国少年头脑奥林匹克大赛、青少年头脑奥林匹克大赛获得国家级金奖、银奖的等。其中,我们又把他们分别命名为善于发明创新的“英豪小爱迪生”和长于动手操作的“英豪小技师”,开了颁奖大会,请广东天文协会魏立真教授、从化市副市长张景韶教授给他们颁发证书。

按照规定,要给他们照一个大头像。当侍主任拿着相机拍照时,看他们喜滋滋的样子和一本正经的姿态,仿佛在给他们拍一个国家领导人或一个大学者的标准像。我当时产生一个遐想:在这些人中间,可能会产生成功的大人物。

在以学习文化课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中,有计划地开展有价值、有品位、有特色的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

现在,第一届“英豪中学生领袖”和“英豪中学生专家”评选活动结束了,选出了学生中的“精英”,该活动对同学形成的鼓舞作用和心理暗示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将这些名单存留在档案室,我坚信将来一定会有领袖和专家从这里产生。

活动开展后不久,我们接到一份文件:广州市将举行四年一度的“小市长”竞选。看来,我们的学生将要在更大的场合接受考验了。

环境育人,潜移默化竞选“羊城小市长”

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广州市教育局等单位每四年组织一次“羊城小市长”竞选活动,这次是第四届,消息一公布,就有20多万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

关心下一代,一代胜一代接到文件后,我们召开了专门研究会议。全体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学生接受锻炼的一次极好机会,也是对我们办学宗旨与目标实施的一次检验。这件事值得做,要做好,要势在必得。我们有这个信心,我们的学生具备这个素质。

我们制定了《“羊城小市长”竞选方案》,将这项任务郑重地纳入工作日程。

这是一个有计划、有操作性、有责任的方案。我们成立“竞选‘羊城小市长’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共五人,我任组长,负责总体协调,兼任论文文字指导。另外四位成员,罗桂生、陆振基、侍行迅三位主任和彭宜涛老师,分别负责摄影、小报制作、演讲、才艺表演等方面的指导。我们约定,大家各负其责,保证成功。哪一项出问题,哪一个责任人负责。

这个压力很大!

我们公布了校内选拔条件:(1)人格健全,心理素质较好;(2)个人综合素质较高;(3)具备一定的学生干部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经过反复筛选,我们确定初二学生周唯熹代表学校参加竞选。

几家新闻媒体和教育部门联手组织的这场活动层次很高,竞选的设计很精巧,有初赛、复赛和决赛三道程序。比赛的内容,有论文初选,笔试、社会实践和调查,竞选演讲、现场答题、才智问答、才艺表演等十几道门槛。全市各个学校推举的候选人有好几千,争五名“羊城小市长”的位置。

竞赛组织包括演讲、问答、书面表达等方面,通过知识、智慧、反应等表现考验选手的演讲能力、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另外,还设计“假如你是市长”的问题,检测选手的意识、观念、思想等。

周唯熹果然不负众望,他很有信心,很有悟性。

陆主任组织了一个顾问班子,他领头,其余都是周唯熹最出色的同学、朋友。他们研究的问题很全面,估计竞赛中将可能遇到哪些难题又应怎样应对,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刁钻”问题来“刁难”他,通过这种特殊的训练,让周唯熹的能力与信心得到很大提高。

陆主任性格急躁,是大家公认的,但这个顾问却当得温文尔雅。他深通顾问之道: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变成学生的东西,必须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周唯熹毕竟年龄很小,唯有如此,才能让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感悟、有特色、有根底的知识积累,并在现场发挥时做到从容、有高度、有特色。

侍主任是摄影和材料准备的负责人。在他的安排下,我当司机,陪同周唯熹走访,调查了广州郊区几十处古民居,访问了上百位当地居民,完成论文《广州郊区古民居现状调查及保护利用研究》。这篇论文选题独特、内容充实,初赛获得一等奖。《广州日报》转摘组委会的评价:“这是一篇相当不错的调查,完全是实地考证得来的,有事实,有分析,有观点,还有图片,洋洋几万字,一看就令人爱不释手。它水平很高,做得很扎实,反映了广州中学生的务实和综合素质。”

此事得到周唯熹爷爷的肯定和支持。周唯熹的爷爷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他豁达、开朗,有长者风度,有智者风范。他七十岁开外,身体硬朗,嗓音洪亮,能上舞场,可不降调高歌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他姓周,革命时代因保密的需要,取“周”字的外框改姓为“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忠诚,看到国家老一代精英的风貌。俗话说:“皇帝爱金子,爷爷爱孙子。”他对自己孙子的关怀和教育,既有传统家风的浸润,又有教育之道的渗透。他从不打听孙子的分数,倒是对孙子的品行非常关注。

现在孙子要竞选小市长,爷爷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比赛进入复赛阶段共包括三个环节:自我介绍、市政知识考查、抽题即兴演讲。“自我介绍”环节要求选手在2~3分钟的时间内,作一篇施政纲领演说。周唯熹选择反腐倡廉这一话题,对“选民”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当他的演讲在“我们头顶的是人民的蓝天,脚踏的是人民的土地,每一个人民公仆都应该想一想,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否做到天地良心安!”中结束的时候,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一路过关斩将,最扣人心弦的一幕到来了。最后一场决赛安排在广州电视台600平方米的演播厅举行,几部摄像机的镜头都对准参赛选手。

老板一直关心着这件事,他和我以及周唯熹的母亲坐在观众席,我们一起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决赛有自我陈述、知识问答、现场绘画、现场辩论、即兴表演等几个环节。

周唯熹选上“羊城小市长”周唯熹的“自我陈述”比较简洁,但很有“拉票”力。知识问答获得9.5分。在现场绘画中,他以“沉重的书包”为题,喊出了中学生的心声。进行现场辩论,他的语言准确、犀利,当正反方临时互换时,更表现出他应变能力很强的优势。小品表演,他风趣幽默,配合默契,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耀眼的舞台灯光,激烈的角逐场面,主持人和对手不断抛来难题,他从容应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终于,经过十几位评委现场无记名评分,周唯熹同学走向了领奖台。他是进入决赛唯一的中学生男选手,是“羊城小市长”举办四届以来唯一来自民办学校的“小市长”。

当他从颁奖领导手中接过金光闪闪的奖杯时,他向观众席中的我们特意亮了亮,他告诉我们,他成功了。那个动作,显得格外自豪。

记得那次在广州郊区民乐村考察古民居休息时,我在路口的小卖部买了几根甘蔗给大家解渴。侍主任一边嚼甘蔗,一边雅兴大发。他说了四句绕口令:“周校长请周市长,是小市长还不是大市长,哪一天真的做了大市长,请问怎么回请周校长?”周唯熹一笑,说:“到那时任凭周校长。”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快,又这么幽默。我也说了几句顺口溜:“谢谢周市长,岂敢非分想,此地甘蔗甜,别忘请我尝。”周唯熹又接着说:“照办,照办!”

好口气!很吉利!我和侍主任都开怀地笑起来。我们期待着这一天,小市长变成大市长,请我们再去民乐村尝尝甜美的甘蔗。

无限风光在路中

打着旗子,背着背包,拄着木杖,喊着口号……

2004年4月29日,一支300多人的“神秘部队”蜿蜒行进在广州北部的崇山峻岭中。他们跋山涉水,跨深谷高壑,穿原始森林,两天一夜徒步行军108公里……

他们不是军队,是中学生;不是军事演习,是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向山区群众宣传广州申亚,以特别的行动支持广州申亚。

这就是英豪学校中学生在落实刚刚制定的《中学生艰苦磨砺和挫折教育的方案》,进行一次急行军拉练活动。

英豪学校的学生是一个有特点的群体。家庭经济情况不错,父母均为白领以上的阶层,或是不同行业的成功人士。英豪学校学生的见识、性格、爱好、谈吐、习惯以及所受的家庭影响等,各有不同,但在不同之间,却有着一种更容易沟通,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大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许,这句话里面含有某种人性的哲理。

怎样对这样的学生采取更为合适的教育,使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是英豪教育者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拉练,这一做法是老板提出来的。老板是军人出身,对行军拉练特别有感情,也有特别的感受。他一说,我们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做起来,每年一次。

拉练时间,从第一年开始,就选在五月一日前后。这段时间气温最合适,晴天,热不到哪里,雨天,冷不到哪里。若遇到阴天、多云,则是拉练的最佳天气。

我们担心的有两点,一是安全,如何保证;二是一旦发动起来,报名者寥寥,怎么收场。这毕竟不是军训,不算教学任务,不是非做不可;也不是春游,个个都喜欢,一提起都来劲。我们带着疑虑,带着先发动再看情况办的思想,举行了动员大会。

事情的发展与我们的预计竟然相反。

拉练活动总教练罗主任一宣布消息,立刻引起一片欢呼。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参加。有的学生还把这当作一个特大喜讯向家长报告。

形势发展与预想的迥然不同,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经过反复考虑,我们对参加的学生范围做了个限制:高三学生不许参加,因为要准备高考;初二以下的学生不能参加,因为年龄太小,身体没长好——两天100多公里不是简单事,不能伤了筋骨。

整装待发我们设计了一套报名程序:(1)自愿报名;(2)家长同意;(3)校医院检查身体合格;(4)学生会审批。我们将最后一道关交给学生会,想借这个机会锻炼一下他们。

没想到,这一招却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个别学生身体近期不太好,但吵着一定要参加。他做家长的工作,要家长发传真到学校表示同意。家长觉得不适宜,劝孩子下次参加,但说服不了。于是,家长请学生会的干部帮做工作。这个问题,我们的观点与家长一样,但这个难题还是学生干部处理最好。

高三有几个学生认为机会难得,坚持一定要参加,要学生会批。学生会反复考虑,也做了工作,但最后还是批了。他们说,反正也不在乎这两天,这几个人都是自觉学习的,调剂调剂,不会影响高考。他们特批了,我们也不说什么。

有一批初一、初二的学生要求参加,说自己要体力有体力,要毅力有毅力,还联合签名写请愿书,请学生会批准。学生会想了办法,定了两个标准:一是身高、体重必须达到他们的规定,一是要有当过学生干部的经历。我问他们,你这前一条标准有道理,后一条理在何处呢?他们说,当过学生干部,自理能力要强一点,路上遇到什么问题,能应对,我们放心。这个理有点歪,但他们这么要求,我们也不干预。

这简直是另一番世界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对几个平常有点“男女交往过热”迹象的同学,进行了一些特别的限制。这几个同学很不好意思,信誓旦旦之后才获得了通过。这个问题我们最头疼,但没有好的办法。对于他们的处理,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有些未得到批准的学生找我开后门,我把皮球踢给学生会,说:“权力在学生会,我听他们的。”

没想到学生干部有这么大能耐,没想到学生干部有这么多点子。整个安排,有条不紊,严密周到。他们还特别组织了一个先遣队,带着刀子,披荆斩棘,为同学们开路;带一些小标记,一路散发,给后面的队伍做防止迷路的标记。组织了一个收容队,负责断后,不丢下一个人。他们特别请高中部邢主任当队长,说:“您与我们最近,身体又好,有劳您了。”邢主任笑着说:“坚决服从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早上七点钟,全体参加拉练的同学在操场上召开了简短的宣誓大会。我主持,老板领誓,朱校长授旗。誓词是:我是广州英豪学校“爱我广州,支持申亚”行军拉练队队员,我一定遵守队纪,勇敢顽强,关心集体,确保安全,胜利完成行军拉练任务,为申亚呐喊,为广州争光!

宣誓完毕,市政府领导鸣枪出发。

学校门前是北京到珠海的105国道,为了增加行走路程,尽量避开公路,总教练罗主任亲自带人探路,选了一条先经山间和田野,再上公路的线路,长约108公里。

学生会体育部长扛着旗子打头阵,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兴奋异常。平日很难到山里来,一切都很新鲜。学生们的背包里备了充足的水和“干粮”,有的还带上随身听。一路上谈笑风生,女孩子不时地采摘路边的野花。有学生爬上山顶,回头一看,啊!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小道盘旋,一支队伍蜿蜒向前,禁不住诗兴大发,说:“山间美景多深绿,无限风光在路中!”

老板不愧为是立过战功的军人出身,每次拉练,他都兼统帅与士兵于一身。线路的制定、后勤的供应、安全的保障,他都亲自过问落实。在行军中,他绝对是一个士兵,从出发到到达目的地,全程步行。他对我们说,出发以后,一切事情你们搞定。我加入先遣队,也检验一下我自己,看还行不行。

学校的一些领导、教师,一起跟着学生翻山越岭。看着学生们那兴致勃勃的劲儿,他们不由发出感慨:“想不到,这简直成了另一番世界。”

一小时后,笑声、闹声弱了;两小时后,水、纸巾少了;三小时后,女孩子开始拉下了,有人走走停停,有人揉搓脚腕;五小时后,有同学的脚开始抽筋……

山区里,小溪、河涧密布,同学们踏着中间的石块,小心翼翼地走过,稍不注意,会跌倒,弄得全身湿透。上山很陡,下坡更惨,很容易滑倒。“上山容易下山难哪!”有同学一边下坡一边发出感叹。

行进途中同学们不忘记自己的任务,沿途发放“申亚”的宣传品。有时还给站在路边看热闹的老大爷讲几句,给抱着小孩的阿姨说一说,让他们知道,2010年广州要举办亚运会,我们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支持。

70多年前的万里长征也许就是这么做的。那是自从盘古开天地的第一次,毛主席说它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我们进行拉练宣传“申亚”,当然不能与长征媲美,但这种精神也很可贵,它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了亚运会。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轰动了整个广州城。

上午蛮精神,下午很疲惫,晚上就软瘫了。走完50多公里,第一天就住在竹料镇的一家路边餐馆。同学们陆续到达后,狼吞虎咽地吃完饭,把饭桌搬开,席子一铺,倒地就睡。“双脚似乎不是自己的了”,“痛得不知用什么姿势睡觉”,很多同学第二天一起床就互相诉苦,诉完苦,抓了两个馒头,又赶紧上路。今天还有50多公里,比昨天更艰难。

根据会议的决定,我驾着一辆车,不断地在村道和公路上往返,看看同学们有什么需要特别帮助的。

前面有一个女孩,是团委干部。当我的车开到她身旁时,我放慢速度,打开车窗问候她。“怎么样?”我问。她向我看了看,嘴唇动了下,什么也没说。我看出她的目光,分明有一种很犹豫的期待。我略思片刻,说:“坚持啊,我相信你!”一狠心,踩了油门就过去了。我知道,她有点想坐车,但不好说出口,也不会说出口,她能走下去。她是个优秀的学生,很让老师和同学喜欢,是“优秀学生干部”和“最具风采节目主持人”,有个性,很聪明,身体也不错,只是缺一点吃苦精神。

记得2003年拉练,全程A线120公里,B线110公里。大家在60公里外的东明中学教室的课桌上睡了一晚,第二天走回学校。我在返程途中看见一位同学有点艰难,就招呼他上车。他上了车,不到1公里,他坚决地要求下车。几天后他对我说:“校长,那天吃了您的亏了。”我问怎么回事,他说那天若不坐您的车就圆满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就因为坐了一会儿车,向学生会填报公里数领证书时,怎么说也说不清楚。”最后,他又补了一句:“咳,真倒霉!”

这哪是搭车,简直是上贼船了!

每当拉练,学校都要安排几辆车,来回巡视,一保证安全,二把难以坚持的同学拉回来。安全第一,重在参与,何况有同学实在支撑不了。

但这车不是好坐的,你坐了车,在登记时要老老实实地报数。学生会要核实,什么时间,多少公里,有没有人证明。这些很让人受不了。有几个男孩中途搭了一会儿车,回到宿舍后号啕大哭,说自己做了一件天下最愚蠢的事。还有个女孩脚上起了五、六个血泡,破了,她喝了一口水,靠在路边的树上用手机向妈妈哭诉。她妈妈在几百公里外,有什么办法?就说:“你干脆搭学校的车吧。”她一听,脖子一红,眼睛一睁,说:“亏你说得出!我走了这么多路,还搭什么车!我爬也爬回学校!”说着就一瘸一拐地迈步走开了。

我在旁边听了,觉得很典型,很有意思。我猜想,电话那头,她妈妈一定哭笑不得。

从那以后,我吸取了教训:凡是有困难不至于不能克服的,狠狠心,不动员坐车。那名叫金铃的女孩,现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书,听说很不错,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华人学生。我不知她在那次拉练中是否收获了什么。

一路走来,也有坐车的学生。我看见有学生花了三五元钱,坐上农民的摩托车,偷偷搭一程。没想到我驾着车从村道上迎面而来,那学生一下子慌了,躲也来不及,又怕被看见,于是用手遮住脸,哧溜一声擦身过去了。我从那脸上遮不住的部分看到很尴尬的笑容,我也觉得很好笑。后来我们分析,凡是拉练不能坚持到底的,在学习上往往不刻苦,缺乏毅力。而优秀的学生,哪怕是非常瘦弱,只要迈了第一步,哪怕是落在最后,他一步一步地挨,也要挨完全部的路程。

2004年的目的地是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进了市区,不远了,走起来更难。水泥路硬,不像山路软,走一步疼一下。前后左右都是市民,众目睽睽,都在瞅着自己。木杖不能用了,太狼狈,有失形象。脚再疼也不能跛着走,要精神一点,不能太难看。

最后十公里最难熬。脚起了水泡,破了;又起了血泡,又破了。后来,起什么泡都不管了。上公路后,很多同学一边数数一边走。先是一个里程碑、一个里程碑地数;再是一百米、一百米地数;最后是十步、十步地数。

“走完这趟路,今后没有我们吃不了的苦!”队形没了,一路都是男蓝、女红的校服裤子,都是印有“支持申亚”字样的白衬衫。脸上不见了平时的潇洒、矜持,更多的是坚毅、忍耐。

所有的家长都无一例外地支持这个活动,他们认为让孩子吃这个苦值得。很多家长要求与孩子一起参加,学校同意,但学生一般都不愿意。可是,第二天到了离目的地还有十到二十公里的时候,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艰难地坚持着,忍不住跑到孩子的身边,陪着孩子一起走。这时候,孩子又非常能接受。有家长的司机将车子开到旁边,问是否上车,孩子挥挥手说:“不用!您请走先,我和老爸一起走。”他与老爸边走边谈,向目的地冲刺。

一路上,广州市民都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对对父子兵、母女兵。

这次活动中,前十位到达目的地的学生非常风光。学校组织几百名中、小学生夹道欢迎,为他们欢呼,给他们登记,在他们的衬衫上写上名次留作纪念。领导陪他们照相,校刊上有他们的大名,同学会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光。他们可以大胆地诉说自己怎么争分夺秒,怎么超越别人,怎么科学休息,怎么克服困难。这个荣誉不大,却很美,获奖的同学很开心。因此,每年拉练,争夺男、女前十名,都是一幕非常精彩的好戏。

30日中午11点38分,第一名健儿跨进了天河体育中心的大门。广州市“亚申委”副秘书长、体育局副局长李乃镇、方达等领导在这里等待着,他们要“检阅”这支为“申亚”呼喊的队伍,要向跑在最前面的学生致以祝贺。

几百位家长在这里等候,要看孩子怎么走进大门,要接孩子回家过一个不平常的“五一”劳动节。《新快报》记者一路跟随,他们拍下了最矫健的身影,录下了最精彩的画面。进门后,同学们一扫刚才的疲惫,和已经到达的老板合影,和家长合影,和记者合影,和同学们合影。在那个绿色的大牌子前面留个纪念,留下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记忆。

晚上7点,全部学生安全到达。当最后几个人一脚踏进体育中心的大门时,全场一片欢呼。先行到达的孩子都涌上去,男孩握住男孩的手,女孩抱住女孩哭。不少家长看着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也忍不住流下兴奋的泪水。

有的说:“路上有过无数次放弃的念头,我咬紧牙,还是顶住了。”

有的说:“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走下来的,一辈子也忘不了!”

有的说:“走完这趟路,今后没有我吃不了的苦。”

有的说:“吃了两天老百姓家的饭菜,觉得我们的餐厅太好了。以前提了那么多的意见,现在想想有点对不起师傅。”

他们在诉说着,回味着,感受着。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达到了终点。

让我们的学生吃点苦,吃够苦,吃终生难忘的苦,这就是我们的初衷。108公里路程,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刚步入青年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一场历练,更是一场对毅力和耐力的检验。他们激发了精神,磨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

拉练活动顺利结束了,让我们再一次把镜头对准这两天的行程,我们看到的,正如那位学生诗人所说:

无限风光在路中!

艺术家将在这里诞生

在刚刚结束的“青春风采”大赛决赛晚会上,各位选手表现出色,赢得全体师生和家长的阵阵掌声。

在舞台上一展风采在首届“青春风采”大赛获得成功之后,我们决定每年举办一次,使之成为惯例。我们追求要办文化含量很高的活动,让中学生们释放自己,展示自己,挑战自己。

舞台对中学生有着特别的诱惑力,它能激发情趣,能展现表演素质。在中学开展的所有活动中,“青春风采”大赛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一腔热情,一股朝气,一项绝活,一个追求,这些活力无限的年轻人,都想在舞台上一展风采,都想在大众场合吸引人们的眼球。

“我也是明星!我虽然没有张曼玉那高贵的面孔,也没有巩俐那完美的身躯,但我肯定自己一定是明星!因为我有健康的肤色,良好的心态,一张‘微笑大过天’的脸,我拥有这么多,我难道不是明星?”有个叫麦颖君的同学写的文章很能代表他们的心声。每次大赛后,都会产生一批佼佼者。“追星”也没有什么错,不“追星”就成不了本校的“明星”。

此次大赛是第二届,有不少新的看点。

才艺展示部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时装设计和展示,音乐剧、魔术、手工秀、独唱、独舞、配乐朗诵等。那场时装展示的服装全部为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使用的衣料很别致,甚至用气球做点缀。整个思路很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总决赛晚会时间长达150分钟,师生们时而静静聆听,为舞台吸引而沉静;时而热烈鼓掌,为表演精彩而欢呼,台上台下融为一体。

晚会的项目繁多。才智问答是选手必须完成的项目。内容贴近生活,又出人意料,它是陆主任和一帮学生智囊团出的点子。

用英文即兴朗读50年前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并要说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自己的感受。

《大话四方》电视谈话节目,要求一位来自江西的学生选手说出江西老表的优点和缺点。优点要说得准确,缺点要说得幽默。

有的要求当场表演一段表现当代军人高尚情操的舞蹈,要求选手自己作艺术分析,并再现舞蹈片段。

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选手以德育主任的身份迅速平息冲突,并对违纪学生进行最中肯也最能令人接受的思想教育。

令人难忘的一幕你最想遇到的古代名人是谁?为什么想遇见他?如果相遇你会对他说什么?你怎么当着他的面不卑不亢地评价他?

如果你面对北大招生办主任,请你讲一讲最能让他录取你成为北大学子的理由。

请运用“咖啡、天使、黄昏”三个词语在一分钟内讲一个故事,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品位。

现场即兴辩论,辩题是:女老师上班化妆好不好?

有一个孩子极有音乐天赋,父亲一定要他子承父业,当工程师。请你说服他的父亲,尊重儿子的选择。

如果你遇到一个以吃野生动物为荣的人,你如何劝说他?

上述题目设计难度不小,但选手们的回答机智灵活,十分贴切,十分精彩,师生们连呼“过瘾、精彩、刺激”。

此次大赛前期经历了预赛和复赛两个阶段。选手们利用周末课外活动时间,在汉语自我介绍、英语即兴朗读、即兴对话、即兴评述和创意主持等几个环节胜出后,才进入总决赛。大赛十分注重对选手的培训,他们把整个比赛的过程变成学习——提高——选拔——展示的过程。比赛十分强调对选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选手潜能的挖掘。经过这次大赛,选手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炼观点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选手的审美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因此,走上总决赛晚会的十位选手个个光彩照人,而中学的整体表演水平一年比一年高。

一位上届获奖的选手说:参加“青春风采”大赛,我学会了如何在成百上千人面前自信地讲话,如何去展示自己,如何去获取信息,筛选材料,提炼观点,收获真是太大了。

经过总决赛“总体印象”、“才艺展示”和“才智问答”三个环节后,大赛产生了冠、亚、季军和四个单项奖,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家长们很重视这项比赛,很多人都到现场观看了比赛。有孩子参加决赛的,家长则会把照相机、录像机等器材都带上。

走上领奖台老板年轻时就是文艺宣传队长,对舞台表演有经验,有说法,能指导。他雅兴不减,与马晓冰、陈欣两位同学合作跳了一支“踢踏舞”,同学们称赞说“不愧为高手”。马晓冰有素质,有悟性,很大方,她曾女扮男妆表演爵士舞,活泼,自由纯朴,形象俊俏,风度翩翩,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2007年,她参加南航空姐“新人秀”竞赛,获得华南赛区冠军。

此次决赛有一个很民主的决策,即从预赛、复赛到总决赛,评委全由上届获奖选手担任。他们是过来人,鉴赏能力强。当大赛结果宣布时,全场掌声雷动。这掌声既是献给获奖选手的,也是献给评委的。因为他们判断准确、公正,选出了大家心目中的冠、亚、季军。

根据大会的安排。我在发奖大会后作点评。我根据刚才一边看一边做的记录,进行现场点评。

金玲:展示与表演设计新颖,配合默契。在创意上高人一筹,在灵巧上极尽特色。现场解说颇具文化含量,舞台表现从容高雅,甚有青春气息。整个表演,用“异彩纷呈”不能尽述,用“新人耳目”不能概说。节目演出后让人感到,世界上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就看你能否大胆创新。应是“最有创意的服装设计师”。

杨珊娜:儿时的玩伴,少年时的同窗,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开朋友。一曲《朋友》,激情洋溢,吐词清晰,音质醇厚。演唱引起共鸣,场下观众击掌应和,氛围顿起。可给予“清纯又最具本色的女歌手”称号。

席姗姗:三副对联选材适中,用语准确,对仗工整。有情趣,有知识内涵。诗歌朗诵节奏轻重缓急,声调抑扬顿挫,技术处理很成熟。舞台经验丰富,表情自然得体。可望成为一个朗诵高手。

陈坤:把古典的西游神话和现代的世俗荒诞地结合在一起,集表演、道白、演奏诸才艺于一体。演绎了奇妙的情节,抒发了独特的情感,参悟出特别的道理。在《大话四方》中,对江西人的优点和缺点评价幽默,诙谐。该肯定的言之凿凿,想贬抑的委婉而风趣。不愧是脑子特别灵活、为人很正派、素质比较高的“坤哥”。

谭钰钧:现场作艺一丝不苟,步步做来从容不迫,将破碎玻璃粘贴成精美工艺品,可谓变废旧为珍品,化腐朽为神奇。懂得“没有绝对的赢和输”的人生哲理,坚信“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有敢于挑战的勇气,是一个有想法、有毅力、能做事的青年。

吴彩凤:英语诗歌朗诵声情并茂,有地道美式英语的风格。独唱《星晴》,给人一种阳光女孩的感觉。虽缺少歌唱名家的功底,却具有一鸣惊人的潜力。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评为“最佳仪态奖”应是实力的体现。

曾力:幽默风趣,出口成章。有巩汉林的身材,潘长江的滑稽,赵本山的才气。在创意主持的环节中,设计新颖,构思独特,操作娴熟。在饮食文化上一展身手,演奏了一首诙谐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可期待做我校营养顾问、国家一级教授何志谦先生的弟子,做本校餐厅首席厨师的高参。

孙家欣:独舞《孔雀向往的地方》舞姿婆娑,婀娜多姿。有对舞蹈大家杨丽萍的模仿。现场对《啊,军人》舞蹈鉴赏准确,分析中肯,评价恰当,表现出较为出色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感悟力。若今后以此为起点,将可追求成为一名有艺术品位的优秀人才。

李玲:天真,淳朴,踏实。舞台形象清纯可爱。在表演中设计现场给爸爸打电话的情节,体现了父女深情,形式别具一格,可谓煞费苦心。对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见解,对野生动物有特别的认识。一曲英语独唱《long long ago》,把表演带入高潮。可望做一个颇有亲和力的未来领导者。

顾俊杰:小玩意需要小聪明,小聪明凝聚大智慧。魔术表演,虽略显稚嫩,却也从容自信。才智问答,反应敏捷,入情入理。在被要求处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又比较棘手的师生冲突时,既把握住师生在特殊情景下的情感矛盾,又提出了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失体面,都能接受的处理意见。应是一个善于解决难题的未来政治家。

评价结束了,晚会也进入了尾声。我做了个一句话总结:“艺术家将在这里诞生,同学们需要继续努力。”宣布大会结束。该领奖的领奖了,该合影的合影了。《歌声与微笑》的歌曲已经响起,大家都很快乐地离开会场。

这个舞蹈很俏皮!忽然,上届冠军得主、担任本届首席评委的李昂拉着几个同学走到我的身边,他先作了鬼脸,然后又笑着说:“校长,您今晚的点评很好,评得大家很信服。”我说:“啊?是吗?”也很得意。“不过,您的讲话只能算第三流水平啊!”他又说了一句。我一听,先是一愣,接着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原来,上周末学生会组织一场正反两方辩论赛,论题是《中学生出国留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结束后要我颁发“最佳辩手”和“最具风采奖”奖,又要求给讲几句话鼓励鼓励。讲到辩论的水平,我说:“除开内容、艺术不谈,从说话的功夫来说,有三个层次:三流水平,照稿读;二流水平,按提纲讲;一流水平,即兴说。你们看那些外交家们,对记者的提问,哪怕是最刁的发问,都能当即回答,没有稿子。希望你们都要向一流水平发展,提高即兴说的辩论水平。”这些话说过就忘了,没想到,我刚才拿着记录稿纸读点评,他们居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下子就抓住了。没得说,我只能自我嘲解:“本来可以不要稿子,但怕评得不准确,影响你们的情绪,于是乎就……啊……嘿,这个……”李昂和周围的同学一看我那个窘样,拉拉我的手又拍我的肩膀说:“校长您还是有水平的,评得公平,评得到位,评得大家没得说,真的,有水平!”于是大家又一起大笑起来。

我也跟着笑起来,真拿他们没办法!

在首尔小试牛刀

2003年11月5日,我带着陈坤、吴镇雄、卢杏欢、庞启钊、张昊夫、黄维东、阮少聪、谭慧敏、吕梦雅、吴文香、冯小健、梁佩珊、陈杰珠、孔璐、刘璐、何韶麟、陈嘉妮17位同学来到广州白云机场,我们将飞往韩国,参加首尔科技高中的联谊活动。

“第一要注意安全,第二要有所收获,第三要开心愉快”,出发前,我们就出访定了三个基本原则。借此机会,我们要锻炼学生,同时也对他们对外交流的素养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进行一次检测。

听同事们说,带学生一起出国很费神,是带着镣铐跳舞,背着包袱开心。我第一次带学生出国,不知道感觉如何。但我有信心,因为平时我和这些学生常打交道,了解他们,关系也很融洽。当领导们在学校前广场送行合影时,我说:“各位放心吧,这是一群很优秀的同学。”

我们去联谊,我们有信心当天下午,飞机抵达首尔机场。

刚坐上了接团的大巴,忽然接到来自北京一家旅游公司打来的国际长途。他说他们临时给我们安排了两名翻译,负责访问中的中韩语翻译和中英翻译。对于这事先没有协商的安排,而且还要我们临时掏出一笔让人难以接受的翻译费用,我想了想,没有接受。我们不懂韩语,但我们会英语;对方不懂中文,他们也会英语。我要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挑战,让他们经历一次语言锻炼。而一般的沟通和交际,导游肯定能胜任。

机场进城的公路全是十车道,两旁还有很高的隔音墙。这里的交通丝毫不影响路旁居民的生活,足见韩国的经济比较发达。宽敞的大巴在首尔的街道上穿梭而行。人们熙来攘往,生活气息别有风味。城市很漂亮,整洁,但与我们的深圳、上海相比,或许还不够现代;与青岛、珠海相比,或许还缺一点清爽。但首尔有很多别的城市没有的东西,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一座与我们有着深厚友谊的现代都市!

当时大家都在欣赏着车外的异国风光,我的脑海里,却总是在不断地回想那个长途电话。

我们的导游姓李,是祖辈在韩国、父辈在中国、自己在中国东北出生并且长大的韩国青年,30岁左右。他很热情,善于交际,一下子就笼络了我们的学生。应他的要求,大家都喊他大哥。他很高兴,晚餐招待我们喝“高丽人参山鸡汤”。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餐,我们匆匆出发,前往首尔科技高中。

我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又思考着昨天下午的国际长途。这个不接受翻译的决策很干脆,很大胆,但是否正确,是否高明,就看我们的学生是否争气了。一路上,我有几许信心又有几许不安。

在首尔机场留下踪迹上午10时许,我们来到首尔科技高中。

裴校长迎了上来,用韩语向我们表示欢迎。李导翻译说:“非常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参观。”裴校长很亲切、和蔼,带我们来到一个漂亮的会议室。这里已经坐满了人,将要举行一场很隆重的欢迎仪式。

裴校长首先发言,他对我们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又祝贺中国“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降落,最后简要介绍了他们的学校。

根据出发前的安排,吴镇雄同学先担任翻译,该校英语组长将裴校长的韩语译成英语,他将英语译成汉语。他翻译得很不错,只是在“神舟五号”这个词汇上打了个小顿。听完介绍,我们才知道,这所科技高中很不简单,现有学生300多人,竟然是从首尔一千多万人口中选拔出来的。

接着,我致答谢辞,由陈坤同学当翻译。我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对他们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由衷的感谢;二是介绍了我们英豪学校的规模和办学情况;三是说明我们这次来访交流的目的。最后我说:“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所有黄皮肤、黑头发人民的骄傲。因为在神秘的太空领域里,继欧洲、美洲之后,终于有了我们亚洲人的一席之地。”我的讲话热情洋溢,也尽可能地带一点幽默和俏皮。这段话引起我们17位同学和导游的会心笑声,却难为了我们的“临时翻译”。只见陈坤尽力显示出镇定自若的样子,他全神贯注地追踪着我的讲话思路,揣摩怎样把这意思翻译清楚。最后,裴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听了他们英语组长将陈坤的翻译转译成韩语后,一个个开怀大笑,热烈鼓掌,对陈坤以及全体同学投出欣赏的眼光。同学们纷纷拿出照相机,留下这珍贵的镜头。

这第一关过了,大家都很开心,看起来很自信。

在科技高中,我们活动了整整一天。欢迎仪式结束后,校长领我们到物理实验室,他们安排了十几个优秀学生,与我们一起上物理实验课。老师用英语讲,师生和同学互动时,大家都用通用的国际语言——英语。我发现,韩国中学生非常热情好学,不过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并不比我们强。大家都是同龄人,都放得开;又都要面子,都在“超水平”发挥。授课的物理老师很年轻,很机灵地将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我们有几个学生平常话不多,今天很反常,口齿格外伶俐。几个平时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一下子抛掉了“差一点”的阴影,显得非常优秀。而科技高中的这些高才生们反而放不开,很腼腆,很拘谨。但他们热情,谦虚,好客。通过短短一节课的交流、探讨,双方都给对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上完物理课后,学生们去参观化学实验室。趁这个机会,裴校长带着我全方位参观他们的学校。我们从一楼到五楼,从教室到实验室、会议室、展览室、宿舍、餐厅……一个一个地看,裴校长一个一个地说明。

我在参观中发现,科技高中的所有标语、班牌,全都是韩文,我们都不认识。还有一些小牌,是用中文,正正规规的隶书体写的,全部是“创造”二字,我看了觉得特别亲切。我不知道这是他们的校训还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不断出现的“创造”两字是表明汉语的渊源呢,还是找到一个最准确表达他们办学理念的语言形式?我不便打听,但从他们学校的所作所为来看,的确体现了“创造”的精神。

首尔科技高中裴校长(左)很健谈,也很真诚裴校长说,他是第一次这么详尽地带领客人参观。他很健谈,也很真诚。我们见面时间不长,却大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在交谈中,他除了谈学生,谈成就,谈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外,还把我当知己,诉说自己向政府要钱的困难,办校的艰辛。他说他在办学初期,为节省经费,曾经亲自给学校刷墙壁。我听了很感动,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韩国那么发达,竟然也有类似的事发生。我们的裴校长,真是一位把学校当家的校长啊!一个国家,有一批这样的好校长,成为典范和榜样,会带动更多的校长。倘若如此,教育岂有不发展的道理。

在离别时,我祝愿他们的学校越办越好,并打趣地建议裴校长可设法向政府写报告,请他们要么给一点钱,要么给一点政策让学校收钱。我不知道国情不同有没有可能性,也不知他敢不敢送这样的报告,就算是帮同行朋友出个点子吧。

我衷心地祝愿他身体健康,希望他的办学经费越来越多,从今以后,不需要他亲自给学校刷墙壁。

首尔科技高中专门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韩式午餐。饭后,两校同学互赠了礼品,并互留了通信地址,聊了一会儿,还一起在学校转了转。同学们私下告诉我,这所高中的所有学生都在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近一点睡觉。我很纳闷,中国的应试教育在韩国也能发扬光大?这些韩国中学生里的精英,毕业后都能进韩国最好的大学,但他们确实学得很辛苦。

访问结束了,晚上,我们开总结会,大家很兴奋地回味着这一天。

陈坤和吴镇雄两位同学说,上午的欢迎仪式不亚于让他俩坐了一趟“过山车”,一上去就跟着转,很惊险,很刺激,很后怕,但终于挺过来了,又很开心。有同学问我:“校长怎么这样大胆,又怎么知道他们俩就行,还敢让我们与韩国学生在一起交流呢?”我说:“我知道你们本来就行,又到了非行不可的时候,你们不能不行,无法不行,于是,就行了!”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又说:“说英语就如平常说话,口一张开,话就出来了。话出口了会繁殖,会产生很多话,很多好听的话,于是你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话不出口会萎缩,口老是不开,话就吞下去了,你会越来越少话,慢慢地就没了话,不会讲话。”大家觉得很有道理,对提高口语水平很有启发,决心今后只要有机会,就会主动与外国朋友交谈。

想起白天一系列的交往,真是情急之下生智慧、置之绝地而后生啊!大家很开心,觉得没给校长丢面子,没给学校丢面子,没给家长丢面子,很过瘾。我表扬了大家,说这有点英豪中学生的样子。大家认为,陈坤和吴镇雄两位同学功劳最大,经过举手表决,评选他们俩为“表现最出色的人”。

又一个早晨,大巴载着我们缓缓穿过首尔前往釜山,我们再一次徜徉在首尔的街头。那匆匆而过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古老的宫殿、美丽的汉江、巍巍的南山……这一切无不显示出这个城市的无穷魅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来自韩国,他撰文谈联合国的工作是“以孔子名言而行事”。首尔很多寺庙中都供奉着孔子的塑像,这给我们更多的亲切感,让我们骄傲,也让我们留下很多的遐想。

半年后,教导处罗主任带领王耀广、郭璐瑶、许特三位同学再次来韩国,参加第六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获了个金奖。其间,郭璐瑶同学以娴熟的口语为中国代表团与组委会的沟通解决了一个难题。

一年后,刘校长带领学生到德国与孟召市中学结谊,受到市长的接见和全校师生的欢迎,同学们流畅的口语再一次受到对方领导的称赞。

两年后,科教委罗主任带学生到俄罗斯加加林航天中心参观,他们以流利的英语口语与同时到访的外国学生交流,让对方很羡慕。

英豪学校的中学生,在家里或许有点随意,一出国门,就是另一番姿态,另一种形象。“给学校争气,长自己本领,把英语说好”,这是他们迈出国门后给自己的第一个要求。

别了,首尔,你给我们留下了一次深刻的印象。再见了,首尔科技高中,你给了我们一次特别的锻炼机会。谢谢你,裴校长,欢迎您带学生回访我们学校。今天,我们的同学们小试牛刀,初露锋芒,届时我们将以更高的素质和最高的热情来迎接您,接待您!

与撒贝宁、金铭同台主持节目

2004年3月的一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工程的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来到我校,在热烈的掌声中,他与全校同学以及航天科学迷欢聚一堂。同学们目睹了这位大科学明星的风采,聆听了他的教导,圆了追星梦。

与黄总指挥面对面黄春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他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火箭技术研究,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他担任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并担任运载“神舟五号”飞船升天的长征2F火箭总指挥,为国立了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嘉奖。

黄春平总指挥是个大科学家,是我们很多同学心目中的偶像。

原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黄总指挥就有一个心愿:希望“神舟五号”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创新精神能得到发扬光大。而英豪学校的老板也有一个心愿:希望英豪的学子能尽可能多地直面成功人士,感悟成功精神。两个心愿合在一起,就成就了这次活动。

在一个特别的场合,黄总指挥听朋友介绍英豪学校的科技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他很高兴,将一幅自己珍藏的长征火箭运载“神舟五号”发射一刹那的照片签名送给在场的老板。老板抓住这个机会,邀请他到我校参观,与学生见见面,就“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给学生做报告。

中国航天科学家是中国人的骄傲黄春平总指挥和他的助手们来到了英豪,参观校园,听取学校办学成果和科普工作的介绍。特别是看到英豪天文台安装了华南口径最大的500毫米天文望远镜,又听说高考出过省状元,有学生考取了北大,课外活动出了“羊城小市长”,在参加国际竞赛中获过金奖等,很高兴,称赞英豪学子有出息,将来一定能为国家作贡献。

晚上,学校礼堂欢声雷动,黄总指挥与我校中小学生见面,并作“神舟飞船升空,长征火箭立功”的报告。

大会由我主持,我介绍了黄总指挥后说:“神舟五号’成功升空,让美国震惊,让俄罗斯不安,让西欧和日本嫉妒,让东南亚钦佩,让‘台独分子’胆寒。它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壮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同学们长时间地热烈鼓掌,欢迎这位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作出贡献的大科学家。

黄总指挥的报告很生动,他讲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光辉历程,介绍了航天科学家们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报告深深打动了英豪学子的心,讲话一结束,收获了更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黄总指挥在老板的陪同下,与我校一批中学生航天科技爱好者进行座谈,合影留念。同学们利用这次难得的接触机会,向他提出了很多关于飞船和火箭方面的问题。黄总指挥一一做了回答。他神态自若,表情风趣,说话幽默,不时引起同学们的笑声。

学生会主席梁健烘在会后说了几句很精彩的话:“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飞上太空,被人民称为‘民族英雄’;那么,用‘长征2F火箭’把杨利伟送上太空的黄总指挥,也同样是‘民族英雄’!”这话说得很虔诚,很得体,很温暖,说得黄总指挥非常高兴。

学习您的精神,请您签个字黄总指挥要离开了,他对我和科教委的罗主任说:“我要和你俩照一张相,将来你们学校有没有我的弟子,就看你们了。”于是,我的个人相册上,又多了一张与名人的合影。

人常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名人交往,名人会留在心中。名人的话,能引发人思考,使人产生顿悟,引起共鸣,激发兴趣。名人的话,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也能解开一个人心里的疙瘩,如同醍醐灌顶,让人在苦闷之时茅塞顿开,在彷徨之时豁然开朗。

老板认为,提高素质的核心是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分清主次的思维习惯和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

大凡成功人士都是高素质人才,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无疑都是典范。年轻的学子,有机会与名人近距离接触,就会有奋斗目标,有学习榜样。名人的风度、谈吐、仪表、举止、情趣等,都会给他们以无声的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无形的促进。这种教育带有现实的功效,能使年轻人产生跨跃性进步。

老板非常重视这样的事情。在他的主持引导下,英豪学校迎来了一大批科学、体育、新闻、文艺、教育界的名人。

前世界乒乓球冠军庄则栋来了。学校运动场大厅里,灯火通明。中学生最优秀的乒乓选手,与这个曾风靡世界的乒乓球“小老虎”对垒。庄则栋宝刀不老,凌厉风格不减当年。但此次他只是与学生“切磋”球艺,他不断地吊高球,让小对手们扣杀,又总是被他接回来。庄则栋还与同学们畅谈人生,他以自己一波三折的丰富经历为例,给同学们带来遐想与感叹。

央视名嘴撒贝宁与著名演员金铭来了。他们与英豪学校学生陈欣三人同台主持联欢晚会。撒贝宁,这位后来获得电视节目主持人最佳奖的主持名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敏捷的反应,在陈欣主持时适时切入,精彩补充,让她表现得大方、成熟又得体。北京大学和英豪学校的两校艺术团轮番上台表演节目,他们让节目衔接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金铭这位昔日童星在每个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形象。现在,她与英豪学校的同学们一起谈现在,谈未来,谈志向,谈人生,让同学们收益甚多。

国家著名歌手殷秀梅来了。她的民族唱法,很受同学们欢迎。她在英豪学校小松树艺术团的演出晚会上,深情演绎了《我爱你,塞北的雪》、《在希望的田野上》两支歌。演唱前,她在舞台上作了一番饱含深情的讲话。她说她第一次看到英豪这么美的学校,她将来有孩子,也要将孩子送到英豪学校读书。演出前,她在后台给学生歌手作临场指导,使即将上台表演的同学们收获颇丰。

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来了。他参观校园,与学生们开座谈会讨论科学问题。同学们都知道他是生物界的大名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有学生问他,您为什么这么出名呢?牛满江说:“你们好好努力,会比我更出名。”大家很高兴,拿出小本子请他签名,他一一满足大家。

还有航天英雄杨利伟与科技兴趣小组合影,介绍“神舟五号”;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主持人唐剑给学生作报告,畅谈人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与学生对话,谈哈佛,谈文化交流;北京大学的校领导、教授来英豪学校给学生开讲座,介绍北大等。

请名人们到英豪学校,学校都作了最精密的设计。其中最用心的是,设法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们接触、交流。对英豪学校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难得的精神享受。

平常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能让人清醒,促人奋起;我们还可以说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因为这次成功会为再次成功播下了种子。我们请这些成功人士来校与学生交流,学生们有什么具体收益,我们不清楚;有什么人生启迪,我们不清楚。但有一点我们很清楚,这种交流对英豪学子的成长,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很可能会影响一些同学的一生。

当然,请名人到学校不是一句话的事,需要费很大的心思,要做很多的工作,也要花不小的代价。但老板为了让本校学生有这种非同一般的交流机会,他舍得,他能做到一般老板做不到的事情。

英豪学校的学生很幸运,我们也跟着见了不少名人,沾了不少光。我和这些名人几乎都有合影,我将这些留下来,希望我的下一代也能有所收获,有点启发。

同类推荐
  • 极地精灵的呢喃

    极地精灵的呢喃

    在动物界,人们经常用“朝生暮死”的蜉蝣来比喻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因此,野生动物从不“迷惘”,也不会“抱怨”.只会按照自然的安排去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们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一一使自己的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在这一目标的推动下,动物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天赋异禀”,并逐步进化成了异彩纷呈的生命特质。由此,我们才能看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武器”、本领、习性、繁殖策略等。
  •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海公案(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本书为清代小说。前六十回为《海公大红袍全传》;六十一回至末一百零二回为《海公小红袍全传》,今存道光十二(1832)壬辰年厦门文德堂刋本。叙述一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一生的故事。海瑞其人其事《明史》有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号称“南包公”。本书文笔粗疏,情节离史实颇远。
  •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 别的悲喜剧)》为“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别 的悲喜剧)》收录根据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罗密欧与 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改编缩写的两篇故事。
  •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无限仙门

    无限仙门

    地球上很普通小子,得到了逆天机缘,穿越了,拥有神器,可以进入武侠世界,也可以进入斗破、武神的世界,还能组合世界,随意选择各种世界,阳神等等······
  • 温柔姑娘冷血夫

    温柔姑娘冷血夫

    他,冰一样的男子,对任何人都冷若冰霜,却只为她化为一江春水;他,花花公子外表下是一颗脆弱的心,他不相信爱情,心门却为她打开;他洛晨的少年帝王,如同撒旦降临恶魔重生修罗再世的他却甘心为她改变。本以为和他的相遇会是自己的真爱,却发现命运的齿轮早已有了它的轨迹,最终谁是谁的良人,谁又是谁的归属...新书《倾城太子妃:太子别闹专心宠》放心入坑!!!
  • 至尊真龙

    至尊真龙

    原本因为发动终极十阳白焰威力而导致整个世界都毁灭的东方真龙,却是意外重生成另一个时空的他,在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之中他又开始新的征程,他并非招蜂引蝶却永远有无数美女在他身边围绕。来到这个世界的他是否还能够重登最强宝座成为皇者?(本书人品保证绝对完本,请大家放心收藏)
  • 捕云情话

    捕云情话

    性格截然的两枚医生,他、他还有个小他……深沉坚韧的海,孑然专注的云;同样技艺卓群,同样心性坚定;有脉脉温情,有灼灼热爱,有他,和他深爱的他,还有他们的小他;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哪儿需得那么多肝肠寸断的虐恋?平平缓缓,温温和和,一样很暖。岁月悠长,你比这世间任何人都让我欢喜!前路漫漫,你比这世间任何事都叫我用心!
  • 异世之火影小李修仙

    异世之火影小李修仙

    火影的小李穿越到异世,带着他的能力和不屈的意志,他将经历怎样的人生呢?是继续他的体术流派还是修仙?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要药分剂

    要药分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曲莲花

    九曲莲花

    在山头长出了罕见的莲花,一时间三大派为了得到莲花斗智斗勇,最后却扯出来了一桩事情,原来都是设的局。
  • 爱,就大胆说出来

    爱,就大胆说出来

    由母亲经历改写,70年代的爱情故事。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看看,70年代对爱情的一种寄托。谢谢支持!
  • 不完美的守护

    不完美的守护

    刘无锋,一个21世纪混的一塌糊涂的人,一个除了义气啥也没有的人,心胸不算开阔,还有些眼高手低,生意也失败,那个谈了4年的女朋友好像心里有别人了,他郁闷无比,又不知道如何化解,那天他大醉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