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4400000011

第11章 文学价值

在有些人看来,文学是没什么用处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文学则如同圣洁的殿堂,不可亵渎;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还有一些人,将文学视为一般的商品,将赚钱视为文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精神活动现象,自古至今,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价值自然是难以否认的。问题是文学的价值究竟何在?对此,文学理论界已经做出过许多回答,其中,特别被看重的是审美价值。实际上,文学具有复杂多元的价值蕴含,除审美价值之外,另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其中的商品价值,亦值得我们正确对待。

第一节 文学的审美价值

文学的价值内涵无论多么复杂,审美价值永远都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了审美价值的依托,文学的其他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那么,何谓审美?何谓审美价值?文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举过的一个例子: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448~449页。

朱光潜(1897—1986)

朱光潜这儿所说的那位画家,面对古松时的态度就是审美。他所看到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就是古松的审美价值。由此可见,审美价值,既不同于实用功利价值,也不同于科学知识价值,而是事物的形象给予人的一种情感愉悦、精神感染、生命激励与心灵净化价值。这样一种审美价值,既体现于大千世界中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人生世相,而更为突出、更为集中的体现则是诗歌、小说、音乐、绘画之类的文学艺术作品。

与所有的艺术一样,文学也是一种“美的艺术”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158页。作为一种“美的艺术”,文学不追求科学那般对研究对象精准、客观的研究与评价。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方式,科学追求的是真理,需要的是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而在这方面,文学艺术恰恰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诗人、作家来说,夸张、比喻、含混、歧义、陌生化都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创作手法,这使得文学艺术所具有的认识是艺术化了的,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加之文学家们在创作的时候,对世界一草一木的感知无不具有自己强烈的主观倾向性,这就使得文学艺术既是感性的,又是主观的。就如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般,诗人对于潭水深度的判断完全是服从于其主观情感表达的需要,而无需也绝不会借用科学、理性的数理分析来从事创作。倘若文学也如同科学一般严谨、理性,那反而枯燥无趣,也就不是文学了。

作为一种艺术,文学也不似宗教、哲学般对世界、人生进行抽象的思考与认识,而是把这种思考与认识用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表达出来。无论哪一派别的宗教或哲学,都有其基本的逻辑起点,其中“理念”、“彼岸”均属此类。这些理性的逻辑起点,以及相关的教义、论述,往往是抽象的,难以为大众所接受,故而古往今来,才出现了众多的宗教故事和哲理寓言。这些具有形象性,亦能给人情感感染的宗教故事和哲理寓言,虽近似文学,但与文学是有根本区别的,这就是:其骨子里仍是功利性的,只不过是在借助文学的独特感染力,帮助宗教教义、哲学理念的宣扬与推介。

正是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进一步看出:文学的审美价值,既非实用功利价值、科学认知价值,亦非哲学、宗教等其他文化形态的教育启示价值,而是与主观性、情感性、形象性密切相关的一种情感感染与精神激励价值。

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的审美价值自然又有其特殊性,即其价值是蕴含在由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中的。正是缘其语言符号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有着独特的呈现方式。具体来看,文学与音乐不同,它不是仅靠直接刺激人们的听觉给人以美感;亦与绘画不同,不是通过直观性的画面给人以美感,而是要读者通过对文字符号的理解,借助于想象的帮助,来获得审美体验。由于抽象的文字符号本身,既有确定性,又有非确定性,加之读者自身生活阅历、知识背景,以及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差异,不同的读者,即使面对同一部作品,把握到的形象,得到的审美感受,既会有共通性,亦会各各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的正是文学审美过程的特点。这句话可分两层意思理解,即“哈姆雷特各不相同”,但“哈姆雷特总是哈姆雷特”。在不同的读者那儿,哈姆雷特之所以各不相同,即是与文字符号的不确定性及读者的自身条件相关的;在不同读者那儿,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被误读为贾宝玉或于连,这便是与文字符号的确定性相关的。由此可知,与其他艺术门类,尤其是与视觉性的造型艺术相比,文学审美呈现出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其封闭性,保证了文学审美价值的统一尺度;正是其开放性,会使文学作品形成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释放出不同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特殊美,体现出特殊的审美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考试尤其是高考题式与规则的制约,在我们的中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的重点通常是词汇、章法、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即使面对一些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类的篇目,教师亦往往不重视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审美价值。其结果是无论面对怎样的文学作品,学生们往往都会局限于“本文揭露了……”、“批判了……”、“歌颂了……”之类的认知套路。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文学作品应有的更为重要的审美价值,也就无从体现了。这类的教学弊端,无疑是不利于我们民族的审美文化建设的。

何谓“美”?这一直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和难点。这种争论从某种层面上反映了现实中美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与之相关,何谓文学的审美价值?其有何特点?不论是人们的实际感受、需求还是理论观念,也不尽相同。我们之所以既愿意接受“杏花春雨江南”,也愿意接受“骏马秋风冀北”,既快意于“仰天大笑出门去”,也感伤在“竟无语凝噎”中,根本原因即在于文学审美价值本身,以及人们对美的感受、需求本身亦存在多面性。因此,我们在研究文学的审美价值时,又应根据其复杂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价值

文学作品是诗人、作家的思想、情感、知识的综合体现,从根本上来说,更是诗人、作家的文化创造,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结晶。因而,除了审美价值之外,文学还能给人以多方面的文化影响。尽管康德一再鼓吹审美的无功利性,但是文学艺术除了能给人带来美之外,还能给人以多方面的文化影响。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世界人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确提到,诗既可以“兴观群怨”,亦能“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还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这儿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指的即是文学作品能够使人增长知识的文化价值。

人类的社会生活涉及方方面面,从物质到精神、从历史到未来,很难有哪一门学科能够独立承担起认识人类世界的功能。而在这方面,文学反倒具有自己特殊的优势。文学,无所不包,既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历史、文化等众多因素,又能表现诗人、作家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体悟和思考。正因如此,文学的认识价值不只体现在一般性的增长知识,还在于能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整个人类世界。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巴尔扎克:“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这儿所说的,亦正是巴尔扎克小说丰富的认识价值。

在文学的认识价值中,尤其重要的是对于人生的认识。文学作品,是以人为中心的。在许多优秀作品中,都可以见到诗人、作家对人的隐秘的情感世界、内心冲突,以及人性的复杂性的揭示。因此,文学在帮助读者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生、探寻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认识复杂的人性、丰富人生阅历等方面,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聊斋志异》对于人性的挖掘,让人们真切地感觉到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还不如花妖狐仙来得可爱。放眼世界,无论是古希腊的史诗、悲剧,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等文豪的作品,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家作品,无一不是“字里行间所燃烧着的电一般的生命……他们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入的精神,度量着人性的范围,探测着人性的奥秘”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5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而这,也正是文学认识价值的重要显现。

文学之所以具有这种价值,其主要原因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说,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抑或其他文学体裁,也不论是偏于再现的叙事性作品还是偏于表现的抒情性作品,在其创作过程中,诗人、作家都会力图真实地反映自己所认识的世界,以及体悟到的人生世相;从客观方面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就是诗人、作家以艺术化的形式、特殊见证者的身份,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刻画与描写,对现实生活、历史事件以及许多个人情感历程的记录。这些都决定了文学作品的认识价值。

二、激发创造智慧

据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研究,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而成为一种文化存在,是独特的“诗性智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柯所说的“诗性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实际上是人类的想象能力。维柯的论断是可信的,正是仰赖其想象力,人类才有了向往美好的无限冲动,才形成了人类历史不可穷尽的发展动力。没有了想象,历史大概也就停滞不前了;没有了想象,大概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

与人类的其他精神活动相比,在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中,想象是主导性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关,当面对这样的文学作品时,由于其想象力的激发,人们亦必会思维为之活跃,心智为之大开,创造欲为之旺盛。比如当欣赏者面对“白发三千丈”(李白《秋浦歌》)、“草儿扶白露同眠”(田汉《七夕》)、“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洛夫《边界望乡》)、“月亮叫喊着,叫出生命的喜悦;一颗小星是它的羞涩的回声”(张爱玲《炎樱语录》)这样一类有违事理的想象组合,以及能够上天入地、人神不分、无所不能的故事与人物,变形、夸张之类的奇异画面时,必会不自觉地受到启迪,不再满足于以拘谨的现实视角与习惯性的单向因果思维模式面对人生与世界,而是向往无所顾忌的开拓与创造。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文学艺术活跃的时代,亦往往是整个社会最富于生机与活力的时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的五四时代等。

不仅如此,文学还以自身的神奇与美妙,形成一种特殊的“召唤结构”,能够激发起人类改造现实、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欲望。这类价值,尤其体现于神话、科幻及浪漫主义形态的作品中。如《西游记》中对“千里眼”、“顺风耳”、“筋斗云”之类的描述,即不无激发人类设法超越空间的意义。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的远程视频、电话、飞机等,其发明创造,与类乎《西游记》中的文学想象,恐是不无影响关系的。另如《哈利波特》当中那把神奇的扫帚,很难说若干年之后不会成为现实。

三、提升人格境界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狄德罗在《论戏剧诗》中讲过:“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融汇在一起。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可能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产生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他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当我们有所感的时候,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个感触总是会铭刻在我们心头的;那个坏人走出了包厢,已经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有效得多。”狄德罗这儿指出的,正是文学艺术作品提升人格境界的价值。

狄德罗(1713—1784)

由于人类文化本质属性的制约,被视为文化之重要体现的文学作品,从整体上来看,其中的情感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恶的,是高尚的而不是低俗的,是美好的而不是丑陋的,因而受其感染的读者,其人格自然也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善良、高尚、美好。比如,读过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杜甫的“三吏”“三别”,会引发痛恨战乱、向往和平之思;读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之类小说者,会厌恨人性的凶残与虚伪;读过《红楼梦》或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之类小说或诗歌者,会进一步悟透人生,少一些物欲,多一份超逸。这正是通过提升人格境界而得以实现的。

就其效果来看,文艺作品的这类文化价值,与一般所说的教育价值是相通的,但显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育价值。首先,价值实现的方式不同。一般的教育方式是直接的开导与劝谕,而上述文化价值是读者在感受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不自觉实现的。其次,价值的实质内涵不同。相比而言,一般教育意旨是具体的,如政治教育往往是要加强人们的某种政治信念,道德教育是要人们遵守某些道德规范,法治教育是要加强人们的法治意识,科学教育是要人们追求真理、不断征服客观世界,等等。许多文学作品的价值,虽亦与之相关,但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价值取向,不仅不会如此简单具体,相反,在许多时候,是与之相悖的,或是超越性的。比如,以暴力革命的政治视角来看,托尔斯泰作品中所蕴含的“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之类观念是不合时宜的,曾为身为政治家、革命家的列宁所不满,但托尔斯泰作品的伟大,恰好正是由其更为高超的政治襟怀决定的。如果托尔斯泰作品的功能指向完全像列宁所希望的那样,世界文学史上大概也就不会有伟大的托尔斯泰了。如果以道德的尺度来衡量,诸如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劳伦斯笔下的查特莱夫人,其不守妇道的行为大概是难以为社会所容忍的,但这类作品,正是因其反叛传统道德,才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才会引起许多读者的情感共鸣。以法律的准则来看,罪犯就是罪犯,无论背后有何种缘由,都是无法予以宽恕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如司汤达笔下的于连,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却会博得读者的理解与同情。以科学的眼光来看,《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神瑛侍者、太虚幻境之类,李白诗中的“白发三千丈”、“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之类,都是荒诞不经的,但却恰是这些,造就了文学艺术的魅力。

四、推动历史进步

文学艺术之所以亦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现实变革、推动历史前行的力量,原因有二:第一,文学能够唤醒人们沉睡的灵魂,激起人们对现实的不满;第二,文学是现实的“镜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警醒和引领的作用。

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因为看到了文学对于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作用。在鲁迅先生看来,一个人,无论身体如何健全,一旦精神麻木,其人生就没有了意义,社会就没有了希望。因此,鲁迅才创作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等一篇篇直刺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愚民灵魂深处的檄文,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文学的拯救灵魂之功效,论述最充分的当属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其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明确说道:“艺术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它能够致力于变革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而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才格外地重视用文学、艺术去拯救思想麻痹的人们,以至于人们把他们的观点称之为“审美乌托邦”。如果只是想仅仅依靠文学就改变世界,当然是一种徒劳。但如果充分利用文学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警醒作用,那么就很有可能进而激发起人们改造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可能性。也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王国维先生才发出了“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卷,112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的感慨。

马尔库塞(1898—1979)

至于文学作为现实的“镜子”,对人类社会起到了警醒与引领的功能,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有过精彩的论述:“人之读一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飏,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入其灵台而据之,成为一特别之原质之种子。”童庆炳、马新国主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新编》中册,1921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正因为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所以会让人为之“迷漾”、“摇飏”、“营注”,以致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按照作品中的模样改造着现实世界了。据此,文学能够使人摆脱麻木与沉睡,还能够作为不完满之现实的“镜子”,提示不足、提供参照,从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推动历史的进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文学的文化价值是指文学帮助读者认识世界与人生,激发其创造智慧、提升其人格境界,并以特殊的方式推动历史进步的功能。

文学的文化价值表现多样,且影响重大,但文化价值的实现,仍要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对于文学而言,一切价值的实现都依赖于它是否是文学,而且是真正有魅力的文学。如若不然,仅仅是把文学当成实现某一文化价值的工具,忽视对审美属性的追求,也就谈不上文学价值了。譬如在我国现当代某些时段的文学史上,与片面强调文学是“革命斗争”、“阶级斗争”的工具相关,许多作品成了马克思曾经批评的“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德]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9卷,5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而丧失了文学作品应有的美感。这类作品难以得到读者的喜爱,其“工具”目的,自然也是难以实现的。

第三节 文学的商品价值

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结晶的文学作品,从本质上来说,体现的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但因载有文学作品的图书、报刊,可以定价出售,可以进入市场流通,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亦拥有商品属性。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商品属性越来越突出,商品价值也越来越被看重。

但文学作品,毕竟又不同于一般商品。

首先,一般商品的价值是以价格为标志的,而其价格通常主要是根据原材料与生产成本及利润确定的。而这些因素,在文学作品的生成过程中,是难以测算的,其价值当然也就无法体现于价格。如一本时下走红的畅销书,其价格可能高于《红楼梦》,但其真正的文学价值,则恐与《红楼梦》有天壤之别。同理,每年见之于稿费收入排行榜前列的作家,并不意味着其作品的价值一定高于其他作家。由此可见,市场价值决非一位作家创作成就的标志。

其次,印制成读物的文学作品虽有一定物质价值,但精神价值仍是本质性的。相对于物质性商品而言,消费者购买文学商品,亦都与生活的实际需要无关,也无法像一般商品那样,从中得到直接的物质性享受与满足,而往往是在物质生活得以保障或比较优裕的前提下,希望从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学消费指数,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要远远高于贫困国家和贫困地区。

文学商品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其价值的长久性。物质消费品都会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如一座房屋至一定期限就会倒塌,一辆汽车届时就要报废,文学商品则截然不同。我国的唐诗、宋词,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价值毫无减损,仍为当代人喜爱;尽管福楼拜、莫泊桑等人早已作古,他们的作品却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的书店销售至今,为出版商、销售商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就文学的特殊价值属性而言,过分看重其商品价值,是不利于文学艺术真正兴盛发展的,会诱使作家因注重市场效应而不顾文学原有的使命与特征。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文学肩负的还应是净化人心、提升人性等重大责任,商品价值不应成为其追逐的目标。

当然,我们也应意识到,文学的商品价值与相应的市场机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学的发展,这就是:能够使作家们更关注当代读者的精神世界与阅读兴趣。长期以来,作家们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艺术追求进行文学创作,不太关注读者的精神需求,而且越是大作家、有成就的作家就越是如此。必须承认,作家们保持自己的创作个性而不去随意地迎合读者原本不是一件坏事,这对于保持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和相应的美学品格是有着积极意义甚至是必要的,但保持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与关注读者的精神世界和阅读习惯之间并不冲突,它们之间可以而且应该形成辩证统一的和谐关系。作家如果能将自己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与时代的脉搏、读者的阅读期待统一起来,不仅有助于创作出成功的文学作品,而且也会取得更好的市场效果,从而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赢。

文学的商品价值和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当代文坛应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在我国的传统语境当中,文人耻于谈钱,认为文章沾染上铜臭是一件有悖于“圣人之道”的事情。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产品类型之一,文学自然应与物质利益保持距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学自身的特殊品格。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应该回避市场,而是应勇敢地接受市场的挑战。可以相信,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终会得到读者的青睐,也必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第四节 文学的多元价值

通过对文学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商品价值的分析可知,文学决非仅仅是文学。除本质性的审美价值之外,其他方面的价值亦值得高度重视,尤其是文化价值。

事实上,文学从不仅仅是文学。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历史上,文学与文化原本就是同义语的。《论语》就把文学归入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当中,这儿的“文学”即泛指作为文化形态的一切文章。至今,在我们的古代文学史上,诸如《左传》、《史记》、《国语》、《尚书》等文化著述,仍被视为先秦时代的文学作品。西方同样如此,诸如哲学、历史、演讲术、辩论术等,都曾归属于文学范畴。

当今,文学虽已具有了独立的地位,其中丰富的文化价值,仍是文学存在的生命根基。文学作品,当然不应成为表达某种文化观念的工具,但如果缺少文化内涵,其文学价值也就大受影响了。试想,如果《离骚》、《红楼梦》、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不是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化价值,会成为伟大的世界名著吗?也许正因如此,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在《诗艺》中强调:“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美国当代学者阿瑟·C·丹托亦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艺术中的真可能比美更重要。它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意义重要。”贺拉斯所强调的能够“左右读者心灵”的“魅力”,丹托所说的“艺术中的真”所显示的“意义”,即乃文化价值。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封面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在我国,由于长期盛行的“工具论”、“内容决定形式”之类主张严重危害了文学的发展,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审美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对于深化我们的文学观念,促进文学创作艺术水平的提高,自是有重大意义的,但也导致了某些方面的偏颇。如不少诗人、作家,不怎么关心社会现实,鄙弃“宏大叙事”,不怎么顾及文艺作品的“思想价值”,不顾及“文化品位”,要“躲避崇高”。这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显然也是不利于中国当代文学兴盛发展的。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作品证明,只有注重文学的多元价值,才能创造文学的辉煌。从文学研究角度来看,也只有以多元价值视角,才能认清文学之于人类的意义。

当然,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文学毕竟是文学,构成其本质属性的审美价值毕竟是第一位的。文学的文化价值、商品价值等,都只有以审美价值为基础,才能得以确立。文学的文化价值,也只有借助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要让读者经由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感知,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在探讨文学的多元价值时,又要注意把握多元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20世纪80年代,晚年的巴金,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文学经验与教训时,曾经反复强调:一位作家,要讲真话,要“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要把心交给读者”。甚至从人生哲学的高度断言:“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巴金:《随想录》(上),506、282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作为文学主张,巴金的话,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他所说的“真话”,主要体现的还是文学的文化价值。从古今中外文学史来看,许多作品的成功,显然不仅在于讲“真话”,同时还在于将“真话”讲得“动听”,讲得“艺术”。这样的作品,才能既具文化价值,又具审美价值,亦更为读者所喜爱,才能体现文学的多元价值。

本章概要

文学的价值构成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人们的认识差别恰好表明文学价值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整合体。但无论多么复杂,审美价值仍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正是审美价值,使文学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在审美价值之外,文化价值也是文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学而言,其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文学能够形象地展示人类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更在于通过文学作品,人类可以用文学这种形象化的方式,去获得各种文化知识,了解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及人生世相;经由文学作品所呈现的艺术形象的感染,而得以心灵净化与人格提升。对于今天的文坛而言,文学的商品价值相较于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格外重要。这既是因为市场经济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文学,或者说严肃文学在当代社会不能不面对的挑战。如何把握文学的多元价值,如何正确处理多元价值之间的关系,当是文学理论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本章关键词

文学的审美价值: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属性之一,既不同于实用功利价值,也不同于科学认知价值,而是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给予人的一种情感愉悦、精神感染、生命激励与心灵净化价值。文学的审美价值,主要从文学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文学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文学除审美价值之外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能够帮助人类认识世界与人生,激发人们的创造智慧,提升人们的人格境界,并以特殊的方式推动历史的进步。文学的文化价值虽然具有独立意义,但必须依赖于审美价值才能得到应有的释放。

文学的商品价值:是指文学价值构成当中的物质性、商业性成分。作为精神产品,经过市场化的运作,文学也能成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流通,这就使之具有了商品价值。

推荐阅读

[波兰]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程麻,文学价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姚朝文,文学研究泛文化现象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思考题

1.何谓文学的审美价值?联系作品分析文学的审美价值是如何形成的。

2.文学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除了教材所提的,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3.如何理解文学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4.如何理解文学的特殊魅力与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5.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出发,分析文学价值为什么是多元的。

同类推荐
  •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丁步洲编著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是针对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所编写的教辅类考试用书。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一是策略篇,里面涉及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复习巩固策略、设计和组织预习的策略、课堂讲授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知识巩固的策略等;二是艺术篇,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高潮设置艺术等。
  • 引导青少年太空探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导青少年太空探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2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八大基础课之一,本书为其配套教材。本书力求破解文学理论讲授中教材与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重视教学性,循学生接受与吸收知识的理路来编写教材,在理念与体例上有很大创新。
  •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 别的悲喜剧)》为“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别 的悲喜剧)》收录根据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罗密欧与 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改编缩写的两篇故事。
热门推荐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 天才医王

    天才医王

    天才医生欧阳冲从外归来,展开一段惊险刺激,火爆浪漫的人生旅程!
  • 末日最强巡梦使

    末日最强巡梦使

    穿梭各类梦境之间!恐怖?玄幻?灵异?末日?修真?奇幻?梦境里统统都有!咳咳,当然还有春梦。
  • 你不是我忧伤的颜色

    你不是我忧伤的颜色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我可以回头,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一样,爱你都说不出口。迷茫,徘徊,十二年的单恋。意外的回到了2003年那一天,转身望去,那白白净净的小脸,依稀看出是幼年时期的他,牵牵扯扯的追上了他的脚步,却始终看不透他的心,伤心、喜悦、彷徨过后。喂,你不是我忧伤的颜色。【重生】这场生命中最美的遇见,煽动了我生命中所有的悲伤。
  • 高僧驾到

    高僧驾到

    南宋高僧为守护佛门至宝圣佛舍利遭到同门埋伏,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圣佛舍利划破时空,将其魂魄带到当代都市,助其夺舍重生。PS:书荒可读暴力的完本作品《我体内有本山海经》《神农传承者之位面诊所》
  • 异界之万能游戏

    异界之万能游戏

    平平凡凡的一异界少年张凡,偶然得到一个号称可以让他得到任何东西的《万能游戏系统》,以为是幻听的张凡没有在意,直到母亲被人所杀,他才知道这是真的。为此,一人一系统踏上了救母之途……
  • 坤元阴阳帝

    坤元阴阳帝

    宇宙之边,星辰之间,阴阳之路,危机四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神奇宝贝之小轩传

    神奇宝贝之小轩传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哈,神仙系统有卖Z纯精啦,哎哎,这位客官喷火龙的mage石要不要啊?卡洛斯?阿罗拉?这些都是小轩要去的地方,展开新的冒险吧!
  • 主人,放开人家

    主人,放开人家

    “放开人家的耳朵啦!”被非礼了!“放开人家的尾巴啦!”又被非礼了!没想到,一睁开眼,就被一个帅哥抱回家,关键是帅哥老是非礼人家……
  • 九州风华录

    九州风华录

    本文致力于记录那些矇昧混沌年代,丛生于中华大地的各个豪杰争霸天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