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领导智慧。
三国时,袁绍兴兵往官渡进发前,曾因劝谏袁绍而被囚禁狱中的田丰上书说:“今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袁绍大怒,要杀田丰,由于众将官劝阻,才恨恨地说:“待吾破了曹操,明正其罪!”大军行至阳武,谋士沮授进言:“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及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这番知彼知己,颇有见地的话语,又一次触怒了袁绍:“田丰慢我军心,吾回日必斩之。汝安敢又如此!”令军士将沮授锁禁军中以待治罪。袁曹两军对峙于官渡,两个月后,曹操军粮告竭,派人到许昌摧粮。使者被袁军捉住,谋士许攸从使者身上搜出了曹操摧粮的书信,往见袁绍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恃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拨,而操可擒也。今操粮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袁绍说:“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许攸争辩说:“今若不取,将反受其害。”本来不肯采纳许攸建议的袁绍,忽然收到审配派人送来的一封信,告许攸从前曾滥收民间财物,纵容子女多征民税,钱粮归为己有,袁绍对许攸又是一番怒斥。袁绍的暴怒和自以为是的言行,把许攸推向了曹操一边。许攸在无可奈何投奔曹营之后,曾向曹操述及他向袁绍提出的这条建议,曹操大惊说:“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
曹操的做法与袁绍截然不同。袁绍大军杀奔官渡而来,曹操所做的事不是自作主张,而是先与众谋士商议对策,荀攸提出:“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曹操觉得荀攸所言在理,就命令军将出击。当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时,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打算弃官渡退回许昌。然而他没有贸然下令退军,而是在决策之前,写信征求留守许昌的荀彧意见。荀彧反对撤军,在回信中说:“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势见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明公裁察焉。”对于不同意见,曹操不仅没有像袁绍那样动辄大怒,反而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喜不自胜,略事寒暄,马上向许攸请教破袁之计。许攸献上乌巢烧粮的奇计之后,曹操立即采纳,并亲率5000兵前往乌巢,一把火烧得袁军上下皆无战心,曹军八路人马直冲袁营,袁军四散奔走溃不成军。官渡之战,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统一中原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官渡之战的胜利,是与势弱的曹操善于集思广益分不开的,而势力强大的袁绍的败北,是其独断专行所致。曹操处处注意让下属参与决策,一旦下属提出正确的建议,便立刻采纳,保证了决策的正确。袁绍处处自以为是,下属提出不同意见,要么斩、要么囚、要么斥,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决策错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谆谆教导后主刘禅,对待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文臣,“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对待向宠等武将,“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穆,优劣得所也”。诸葛亮“集众思,广忠益”的思想,目的就在于保证决策的正确。事实证明,管理者一个人说了算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调动下属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可以保证决策不出或少出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