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儿童的体育训练主要由两个训练内容组成:一是意识的反应能力,二是肢体的反应能力。
对于身体的锻炼,据我的观察,好像老年人要比年轻人重视得多得多,大多数老年人每天都会安排两到三个小时进行体育锻炼,而年轻人基本上每周能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的比例好像不到20%。而作为更年轻一点的少年儿童的家长,对于对孩子的锻炼方面,忽视的也居多。
其实,我们可以再去回顾一下老卡尔的育儿历程,他对小卡尔的身体锻炼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比如“天气晴朗时,我和妻子把儿子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我注意让他的身体能自由自在地活动,不把他包起来,以免妨碍他手脚自由活动,也不给他围围巾,把嘴和脸弄歪。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沐浴,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屋内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他的手足自由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就是婴儿的运动。所以婴儿睡觉时,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
“还有一种训练是让孩子抓住我的手指,由于婴儿与生俱来的‘把握反射’,他就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等到两个月大反射消失时,他的胳膊已经练得相当有力,为提前进行爬行训练创造了条件。”
而我之所以把身体锻炼放在我方法的开篇,是因为我发现现在的家长宁愿让孩子多写一会作业,也不愿意让孩子早一点睡觉,宁愿孩子打一百分去陪伴奖励吃快餐,也不愿意多花一点功夫和时间去与孩子一起跑跑步,宁愿带着孩子东奔西走地上各种兴趣班,也不愿意带着孩子去野外爬山,去郊外采风。
我记得有一位曾经全额奖学金考进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考生曾经对我说过:“在大家水平都差不多的时候,大家拼的就是身体素质了,身体好的同学一般可以轻易地通过高考,常生病的同学有时会很忧虑,担心自己高考那天会不会生病呢。”这句话一直在我心里记着,也从小给我的孩子加入了很多体育锻炼。
疏不知,身体素质的良好培养也要从小抓起。如果小时候能够积累很好的身体素质,长大了只要经过一点锻炼就会很轻松地通过诸如小升初、高考的体育考试。劳伦茨的“印刻效应”理论是指导、训练儿童智能与体能发展的依据。
我们去羽毛球馆看看业余爱好者们打羽毛球,家长们会发现,有些人打羽毛球的四肢非常协调动作非常优美,而有些人打羽毛球就非常笨拙。其实笨拙的人并不是打羽毛球的时间少,相反他们花在运动场上的时间可能比别人都多、练基本功也很刻苦,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动作始终是笨拙的?因为四肢与小脑的协调功能训练也是受年龄限制的。游泳也一样,过了20岁学游泳很难,过了30岁学游泳就是难上加难。只要儿童学会了四肢与小脑的协调运动,以后再进行专项体育技能训练,孩子是非常容易掌握了,可以说一教就会。
儿童的体能训练主要是平衡训练与协调训练两部分。技能训练一般都放在年龄大一点以后进行的,但是游泳训练除外,游泳技能是类似于行走技能等等训练是一样的,也具备潜能期,只不过是这种潜能期的“闪现时间”较长,也会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游泳属于体育项目,但更准确地说属于另一类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训练,是一种救生技能。
所以家长们可以忽视孩子的其他体育技能培养与训练,尤其决不可忽视游泳训练。在儿童体育训练中,游泳训练是万重之重的首要任务,幼儿学会走路后即可进行游泳训练了,越早训练越容易掌握。如果过了14岁学游泳,可能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掌握;如果过了20岁基本是“旱鸭子”,学会游泳相对就比较困难了。
“印刻现象”理论是科学,违反了科学就要付出代价,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是6岁学会滑冰,7岁学会游泳的。我孩子是3岁学游泳的。当时教孩子学游泳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是不能教自己孩子学游泳的,因为我“狠不下心”。
我把孩子送进了游泳训练班。哪个游泳训练班都可以教会孩子学游泳,区别在于家长要选择一间水质较好的游泳场里的训练班报名参加。
当时参加的游泳训练班里有二十几个学员,年龄都是3岁到8岁的孩子,都是一周内包学会的速成班。当然家长也要请一周假陪伴孩子参加,家长这一周的假期是非常值得付出的。
训练班的教练们都是“心狠手辣”的人,家长把孩子交给他们后都要躲得远远地观看,“心软”的家长最好不要直视整个训练过程。
大部分孩子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但是也有几个“不买账的”的小家伙,“小皇帝”惯性重,也许他们是“天生”怕水的小家伙。在此场合,我孩子是属于“识时务者为俊杰”一类的,所以没吃多少苦头。
其中有一个孩子大概5岁,他见到水就像进了“刑场”,像一只待宰杀的小猪一般嚎叫。这家长把孩子交给教练,家长一松手,这孩子像脱缰野马一样围着游泳池边缘狂跑,一边跑一边嘶喊。教练没费什么功夫就把这孩子“手到擒来”。教练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住了这孩子,没等这孩子挣扎几下,“心狠手辣”的教练就把这孩子从岸边抛进了深水池。这孩子在水里停止了撕心裂肺的嘶喊,四肢在水里狂抓乱舞,水往嘴里大口大口地灌进去,呛得孩子脸像猪肝一样红。
过了一分钟,才见教练慢悠悠地下了水池捞起孩子,我没听清教练问了孩子一句什么话。孩子在不停地大口吸气哪能说上话只能不停摇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也不懂。教练肯定见到了孩子不停在摇头,教练才不关心孩子摇头是什么意思呢,教练不等孩子缓过气又把孩子压进了水里,他又用脚把孩子压在水底,几串气泡在水面上翻滚。
此时坐在看台席上的孩子母亲眼里充满了泪水,她捂着嘴跑到别处去躲了起来,她不忍心再也不愿意看见这“残忍”的场景了。我坐在旁边心里充满着对这位母亲的敬佩,这是伟大的母亲。她心里知道现在对孩子的残忍,将来孩子会感激她。
她给予了孩子自我救生的本领,因为世界上四分之三的领域是海水。
教练把孩子从水底捞了起来,这孩子一出水面从摇头变成了不停地点头。“杀鸡给猴看”也见效了,岸上的孩子们也被这情景吓得乖乖地排成一行。孩子们特别听教练的话,一个个像“信徒殉道”一样下水了。
第五天,这些孩子都学会了游泳,尤其是那个“怕水”的孩子,每次到游泳场都是第一个抢先下水,在水里游得特别欢快。
当孩子们初学游泳时,他们不喝几口水、不呛几口水是永远也认识不了水的习性的。
现在孩子们认识了水,喜爱了水,跟水做了朋友,孩子们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了,更加热爱大自然。
如果当初这“怕水”孩子的母亲错过了这一机会,等孩子长到10岁以后就很难教游泳了(除非孩子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至少那位教练没能力“手到擒来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控制孩子,这孩子一辈子可能都是一只“旱鸭子”,一旦遇到水的威胁他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教育儿童中,老师有时采用“残忍”的教育手段是必要的,家长必须给予老师以支持与理解。
学骑自行车、学滑轮、学滑冰都属于训练孩子肢体平衡系统的体育运动,都可以在四岁左右进行训练的。学骑自行车、学滑轮、学滑冰难免摔跟头,儿童摔伤是常有的事,家长能做的是尽量给孩子穿戴好防护套件与头盔。
以前在北方有些小女孩爱玩一种游戏,就是做个小沙包,抛向天空,然后用手拿地上的小石头,再接住沙包,这就是“抛沙包”游戏。希望家长给孩子用布缝个小沙包,没沙子可以选用绿豆或黄豆替代,让孩子玩“抛沙包”游戏。
这种游戏是训练孩子心智、眼、手协调的最佳方法。
跳绳、跳格子也都是训练儿童四肢协调的既简单又好玩的体育运动。
体育训练对儿童是非常重要的,儿童不需要掌握某项体育运动的技能,对儿童来讲掌握某项体育运动的技能是极其次要的,定向训练体育专业的儿童除外。
一般儿童的体育训练主要由两个训练内容组成:一是意识的反应能力,二是肢体的反应能力。
1993年6月24日星期四凌晨,日本舞台坍塌,香港歌手黄家驹从舞台滑落,黄家驹不幸头先着地死亡。舞台高约3米,其实这完全不是一个可以摔死人的危险高度。假如换了一个足球运动员或橄榄球运动员从这高度摔下都是毫发无损的,因为足球运动员或橄榄球运动员有着较强的意识反应能力与肢体反应能力。他们在运动场上都是摔惯的,他们会在身体像自由落体掉下的瞬间调正身体着地点的位置,绝对不会让头颅成为第一着地点的部位。
而要具备这救生技能,有意识地训练儿童意识的反应能力与肢体的反应能力成为首要任务。
“猫有九条命”,说得一点不假。我们将猫举起来,让猫的背朝下,我们放手让猫自由落下,我们会发现猫在半空中突然转体,第一着地点变成了四只爪子,轻盈着地后大模大样地走开了。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选两组成年人:一组人体育反应敏捷,另一组人体育反应迟钝。两组人从五米高处跳下,地上是水泥地板。体育反应迟钝的一组人跳下后,他们十之八九都会摔成重伤甚至死亡,因为他们都像一团肉球一样直接重重地摔在水泥地板上;而体育反应敏捷的另一组跳下后,他们都是脚尖先着地后立即顺势做个向前的翻滚动作,化解并缓冲了身体向下的直接碰撞的冲力,他们十有八九都不伤筋骨,是安全的,可能只会擦破些表皮。
足球运动员平时在训练场上的基础训练课程(不踢球的训练)实际上都是肢体的反应能力训练;守门员平时在训练场上的基础接球训练课程(教练员用手抛球给守门员)实际上都是意识的反应能力训练。运动员必须从小就要接受这两种反应能力的训练。
儿童需要接受这两种反应能力的训练内容比足球运动员还要多,这种训练动作并不难,无非是一些基本的脚步动作及如何进行四肢协调训练动作,儿童把这些动作做标准了、做协调了,儿童以后再在这基础上学习专项的体育项目技能就变得非常容易和简单了。家长在平时都可以训练儿童这两种反应能力,院子里、公园里都可以进行这种训练,不受环境限制也不需要任何辅助器材。
我有个好朋友,在周围大多数家长送孩子去学英语、学围棋、学舞蹈等各种兴趣班的时候,他为孩子挑选了冰球这项运动,尽管花费很高,但是这项运动给他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从小时候经常生病常去医院的小病号成长为冰球队的队长;一上5年级,身体发育得比同学们都要强壮;从以前只听从别人的意见玩耍的小跟屁虫成长为班上的小班长,有主见,有组织能力,说出来的主张小朋友们都乐于接受,这些都得益于冰球的团队作战。
从以前只有爸爸妈妈邻居小朋友的生活圈子扩大到有冰球队队员做朋友,还有冰球队队员朋友的朋友做朋友,朋友数量一下子扩大了数倍。有很多兴趣爱好都因为这朋友圈子的扩大而培养起来了,比如吹萨克斯,以前父母也劝过他学,但是孩子天生对父母的劝说有抗拒心理,一直不喜欢学,可是当他看见冰球队里的一位队员吹得很好听,也很潇洒,于是他主动要求学习,并且学得很卖力,估计他是在与他朋友暗暗较劲呢。
而对于学校里的成绩问题,由于他的自信心建立起来了,再加上家长在孩子5年级前用了我的方法在家进行高级思维的训练,请了三年的大学生老师教他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初步建立了高级的思维平台,学起学校里那些相对简单的东西,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孩子越学越有自信,越自信学习越好,再加上已经没有了生病所浪费的无谓时间,而且由于冰球运动的训练锻炼了孩子高度的注意力和专注能力,孩子越到高年级的阶段,成绩越好,慢慢地进入了良性的循环。
现在他的父母觉得当时刮风下雨一天没落地送他去参加训练的辛苦,购买高昂的冰球服和鞋所用去的花费,实在是太值了。
我孩子从能够走路的时候到初中,我一直坚持着每周末带他去爬山,出发前教他自己整理爬山可能用到的东西,比如,水、遮阳帽、望远镜、小刀等,沿路跟着他一起认植物,追小松鼠,抓小昆虫,回来一起做成标本放在显微镜下面观察,时常把看到的东西画出来。慢慢地,形成规律以后,一到爬山的时间段,他就自己把所有东西准备好与我一起出发。
有一天,我孩子放学回家,冷不丁地说:“爸爸,我真幸福呀。”我有些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他与他同学交流周末都去做什么,其他同学都是在课堂里度过周末的,不是奥数就是英语,同学们都羡慕他能去爬山。
这样的活动,给我们家带来了很多快乐,也给我的孩子很强健的身体,为现在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很好的身体基础。
但也有一点教训要忠告家长,少让孩子饮用碳酸类饮料,如可乐等,容易造成肥胖。我孩子从小喜欢饮用这类饮料,而且上瘾了,所以现在很肥胖。
这就是我主张的第一项措施:
体育锻炼与智力开发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