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100000053

第53章 一代觉者 百世师范——深切悼念赵朴老

公元2000年5月21日17时整,赵朴老带着他那独特慈祥的笑容,留下他那丰厚深邃的智慧离我们而去,这是中国佛教界的巨大悲痛和损失,也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悲痛和损失。

赵朴老盛名鼎鼎,是我们深为尊敬的佛教领袖和德高望重的长者,他的超群才华、人格魅力引起我的敬佩,他的嘉言善行、音容笑貌是我平时陷入沉思时,浮现最多的榜样性的崇高形象。

赵朴老对人有求必应、助人为乐的利他利人精神,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朴老是当代公认的书法大家,他的字俊朗神秀、端庄凝重,受到全国书法界、学界和民间的推重与喜爱。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北部某县领导通过教育部的一位同志找我,说我是研究佛教的,一定认识朴老,希望通过我请求朴老题写“浙北水库”几个字。我当时也不太清楚全国求朴老写字的信件、条子在书桌上已累得高高的,就如实通过我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工作的学生张文良同志和李家振先生转达了浙江方面的这个愿望,没想到过了几天,朴老就把题好的“浙北水库”几个大字嘱人送来了。

在这之后不久,我的家乡浙江永康市四路口镇也来长途电话,要我一定请朴老题写“育才亭”和“刺绣之乡”两幅字。此时我已经了解全国各地请朴老写字的人实在太多了,朴老的公务又很繁忙,实在难以开口,可是家乡嘱我办的事我怎好推却呢?困惑了一段时日后,我还是通过张文良君和李家振先生向朴老提出了要求,像前次一样,不久朴老又托人把写好的字送来了。朴老的善行——无言之教,令我十分感激;朴老的形象——心慈好善,在我心中陡然升高。

能求得朴老的字以令陋室生辉,一时也成为我的一大心愿。朴老在得知我的愿望后,为我题写了王维《过香积寺》的诗,全文是:“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首诗和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咏寺外幽景,后者咏寺中静处。朴老的字,长期来挂在我书桌右边的墙上,抬头诵来,古寺的幽趣,佛门的禅理,油然而生,日常烦恼,世俗妄念,顿然消除。

朴老十分重视和关注佛教学术的研究、建设,他把重视学术探索归结为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他本人身体力行,倾尽全力推动佛教学术事业的发展。

1993年我应邀访问台湾地区,几乎遍访全岛的重要寺庙。回来后,我将访问的成果整理成书面资料,并将一份呈给朴老指教。不久,朴老便急约我到他府上面谈。我向朴老做了系统汇报,长谈近两小时。记得我当时着重向朴老介绍了台湾佛教的四个类型:证严法师的重慈善事业的佛教、圣严法师重学术研究的佛教、惟觉法师侧重禅修的佛教,以及星云法师的着重文化教育的佛教。我还谈了台湾佛教的重要特点,如高学历的女性皈依佛门的人数急剧增加,预示着佛教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朴老十分专注地听我的汇报,不时插话提问,他说,台湾是我国文化、科技、经济发达的地区,海峡的西边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也是我大陆文化、科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佛教都很兴盛。朴老还强调指出,从宗教社会学的视角来考察,这是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讨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为了推动佛教学术研究和佛教全面建设,朴老十分重视佛门青年高级人才的培养。他把优秀的年轻比丘送往斯里兰卡深造,这些比丘有的在取得了硕士学位后,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斯里兰卡因师资不足,经与中国佛教协会商定,聘请中国两位学者兼任留学比丘的博士生导师。朴老决定聘请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和我兼任该职,并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会议室举行简朴的师生见面仪式。朴老在会上讲话,回顾了往年送年轻比丘赴日本留学的教训,深情地勉励学僧坚定信仰,勇猛精进,学有所成,为续佛慧命贡献力量。朴老对学僧的关切,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朴老还积极为张文良君创造条件,使他得以赴日本东京大学攻读佛学博士学位。此事也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八五”规划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禅宗宗派源流》一书,与我多有法缘,对该书的出版我倍感亲切。更令我动容的是,朴老在医院疗养期间,竟亲自审阅部分书稿,又以91岁高龄参加书稿的鉴定会议,这种对佛教文化学术事业的高度关怀是多么令人钦佩!

我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还经常应邀参加朴老出席的有关佛教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在这些场合聆听朴老的崇论宏议,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种智慧的开启,精神的享受,心灵的净化。朴老妙语似珠,如他把中、韩、日三国佛教的源流关系、友好交流和良性互动喻为三国的“黄金纽带”,真是一字万金。这一精彩的构想,立即获得三国佛教信徒的一致认同和热烈欢迎,极大地推动了三国佛教界乃至民间的友好往来和友谊增长。

对学术界佛教研究成果的重视,是朴老重视佛教学术又一反映。他不仅重视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还关注国外相关学者的著作。已故美国天普大学教授傅伟勋先生是专治佛教思想的著名专家,和我是同庚同行的好友,每有新著问世,他总是及时相赠,根据朴老的意愿,我也及时转呈朴老阅读、参考。

据我所知,朴老在80年代阐发“佛教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在90年代又进一步提出和强调“宗教是文化”和“佛教是文化”的命题,这是朴老对宗教与文化问题的最重要的观点,也是朴老在理论上的重要贡献。

朴老关于佛教文化的论述,集中体现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见《文史知识》,1980(10))一文中。文章着重论述了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及其根据、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以及佛教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在文章中朴老还风趣地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语来源于佛教。……有一次我和夏衍同志讲起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俗语当中来自佛教的相当多,比如‘一针见血’就是嘛。可见,如果我们要完全撇开佛教文化的话,恐怕连话也说不周全了。”

“佛教文化”的提法,逻辑地包含了“佛教是文化”这一观念的理路与内涵。“佛教是文化”的再抽象,也就逻辑地推出“宗教是文化”的论断。朴老是从宗教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意义上讲“宗教是文化”的。他反复引用毛泽东和钱学森的话作为论据。如在1994年10月召开的“中日佛教协会会长会议”上,朴老说:“现在仍然有些人认为宗教或者佛教是封建迷信。这件事,过去毛主席已经批判过。钱学森这个大科学家也否定过。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同志写的回忆毛主席的书上写道:在延安时,有一次毛主席与他去散步,毛主席说,我们去看看佛教的庙好不好?李银桥就说,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吗?这是毛主席的话。有一年,我针对四川某县的干部违反党的宗教政策现象写了一份书面报告,给了钱学森同志一份,因为他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看了以后,马上给我写了两封回信,他在信中说:‘我想根本的问题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如何正确认识宗教。记得我以前向您讲过,宗教是文化。’……一个是伟大的革命导师的话,一个是大科学家的话,都认为宗教不是迷信,是文化。”

朴老力辩“佛教是文化”、“宗教是文化”,反映他内在的特定的思想苦衷,也反映了他捍卫真理的理论勇气。

重视发扬“人间佛教”的精神,也是朴老的一个重要思想。朴老是从与佛教的出世间法相对的世间法,引申出人间佛教的理念的。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文中,朴老说:“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摄,前者着重在净化自己的身心,后者着重在利益社会人群。从历史上看,佛教徒从事的公益事业是多方面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僧人行医施药,有的造桥修路,有的掘义井、设义学,有的植树造林,这在古人记载中是屡见不鲜的。特别是植树造林,成就卓越。试看我国各地,凡有佛教寺塔之处,无不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装点了祖国的万里江山。我们要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继承先人的遗业,以‘人间佛教’入世度生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

赵朴老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举国公认的佛教大护法,著名的诗人、词人、曲家和书法家。朴老仪表非俗,慈眉善目,面带笑容,慈祥亲切。他善气迎人,对众生以佛眼相看。朴老的慈祥笑容,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友善和慈爱,表现了对众生成佛(觉者、智者)的关切、热忱和期望。这是朴老对人生、对众生的深切体悟的外在表现,更是朴老内含佛性的自然流露。

朴老留下为善最乐的崇高精神和对广大众生的一片爱心走了。朴老之风,山高水长,名垂竹帛。

觉者辞世,师范长存。

朴老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000年5月29日

[原载《佛教文化》,2000(3,4)]

同类推荐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热门推荐
  • EXO之我的十二奇葩骑士

    EXO之我的十二奇葩骑士

    清晨,湖中突然从天而降十二位俊美少年,不小心掉人湖中,然而又瞬间到陌小曦的面前,自称魔法界的魔法骑士。登堂入室守护在陌小曦的身边,又不知不觉的转入她的学校,引起了全校的轰动。十二位少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女生的爱慕,可他们却偏偏只围绕陌小曦一人。从此,陌小曦就身陷‘美男花丛’中,烦恼和快乐无穷无尽……
  • 多元宇宙生存指南

    多元宇宙生存指南

    带着功法、系统闯荡异界的太弱了,支撑着祝余生存在危险的多元宇宙里闯荡的是,他背后有整整一个世界。
  • 花斋幽梦

    花斋幽梦

    现代版《聊斋志异》,对的,作者想写一部新的《聊斋志异》,本小说将由多篇独立故事组成,拒绝灌水,简单好看是作者君的追求。温暖治愈、人性善恶、虐恋悲惨、霸道废材……皆有之。作者是来圆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聊斋。《我的蛇精女孩》《我的女友是声优》............未完待续……
  • 盛宠:首席竹马慢慢来

    盛宠:首席竹马慢慢来

    【宠文1v1双高干】时尚博主vs酒店大亨【日常一:“顾薄瀚你大爷是不是你在我男神面前黑我的?”顾薄瀚欺身而上“你是小爷我的女人,别给我乱惹桃花”熊糖糖一巴掌拍过去“窝操”】原著:沈阮阮盛宠:竹马老公慢慢来
  • 栩烬

    栩烬

    【新的起点,旧梦的延续】﹎虽,磨难不止。﹎然,骑士依在。﹎这是我的信念——恶魔骑士团,前进!﹎这是我的梦想——恶魔骑士团,崛起!﹎这是我的执着——恶魔骑士团,永存!﹎以盛开的郁金香为信仰,永不凋零!
  • 犬夜叉:旷世绝恋

    犬夜叉:旷世绝恋

    【犬桔恋】命运,是上天让有缘人相遇的。他,因半妖的身份遭到人类与妖怪的嫌弃。他决心变强,成为真正的妖怪。她,战国最强的巫女。因巫女的使命不能像正常女子一样谈场恋爱。他们因为命运而相遇,因四魂之玉而结缘,因了解而相爱,因相爱而分离,但他们还始终爱着对方。她,从五十年后穿越而来,做为桔梗的转世来再次和犬夜叉相见。但犬夜叉爱的是桔梗,并不是转世而来的戈微。
  • 相师的悠闲生活

    相师的悠闲生活

    作为一个有真功夫的相师,在这浮躁的社会可是能过得相当滋润。然而段天青却只想悠闲度日,静观天命。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功名富贵,于我何加?王侯将相,尽付笑谈。
  • 鲜妻水嫩嫩:老公,我好饿!

    鲜妻水嫩嫩:老公,我好饿!

    老公,我好饿。乖,现在就给你吃甜点。什么甜点?为你特制的宫廷棒棒糖。可是宝宝吃不饱。放心,子子孙孙无穷尽。可是老公,人家想吃不同味道的。不能找别人,大不了明天我吃草莓,后天吃车厘子,老后天吃葡萄。
  • 我才知道自已是救世主唉

    我才知道自已是救世主唉

    灭世之局以初现,枉我精灵号称智慧之徒要如何才能避免这灭族的未来?
  • 灵界调查组

    灵界调查组

    在即将到来的未来里。这个世界,灵者也好,妖怪也好,他们离我们其实很近,也许就藏在人群之中。人们至今都没能弄清楚它们从何而来,而它们也生活在大街小巷之中,其中作恶多端者不在少数。而自从国际公认了他们的存在后,同时成立了国际灵界调查组联盟,专门针对这些散布在世界上大城小镇之中的妖怪。而故事,正是讲在国际调查组联盟成立十年后所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