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100000028

第28章 《〈俱舍论〉业思想研究》序

近日欣闻杨勇的《〈俱舍论〉业思想研究》将要出版,真是可喜可贺。承他相约,聊书数言以为序。

2004年,杨勇由滇入京,考上了我的博士研究生。当时,尽管他有一定的佛学功底,但需充实的知识还很多,我要求他更加勤奋学习,努力积累资料,并学会寻找有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均一一做到了。由于他对佛学研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在京期间,遍访名师,经过数年的努力,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在俱舍学、唯识学等领域,用功最勤,提高也最快,这也促成了他将博士论文的方向确定为研究《俱舍论》。毕业返滇后,他仍执著于博士期间的后续研究,更使其专业素养获得较大提升。如今这本将要出版的专著,是对杨勇辛勤耕耘的回报。

《阿毗达磨俱舍论》是一部年代久远、内容丰富、思想深广的重要佛学著作,被佛教思想家们誉为“聪明论”。

根据佛教史传的记载,《俱舍论》是著名佛教大师世亲(4—5世纪)处于“小乘”时期的作品,后来他放弃了小乘思想,转向了大乘唯识学。虽然世亲本人并不太重视该论,但是与其同时代以及后世的佛教学者却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俱舍论》成为专门的学问得以流传。较早研究《俱舍论》的是众贤,他从反对的立场创作了《显宗论》和《顺正理论》。流传到中国之后,在南梁和唐朝时期,该论分别被真谛和玄奘翻译,曾一度掀起了研究俱舍的热潮,并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诠释著作,特别是参与玄奘译场的普光、法宝、神泰以及稍后的圆晖,他们的注疏更成为日后研究俱舍的必备参考。由于种种原因,《俱舍论》在中国曾成为绝学,仅在近代南京支那内学院吕澂先生的主持下,有过短暂复兴。但是日本学者却将《俱舍论》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科目,传承至今。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日本和西方学者借用语言学、文字学、考古学等工具进行的探讨,更将俱舍学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研究阶段,并涌现了大量学术价值较高的成果。这些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和青年学者的努力,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突破。在为数不多的成果中,杨勇的《〈俱舍论〉业思想研究》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作品。

《俱舍论》之所以被学界重视,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一、重要的诠释功能。该论从形式上借用了说一切有部的分类方式,将重要的佛教名相(范畴)做了清晰扼要的梳理,并对名相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说明。这对佛教概念的规范化分析和体系化整理,具有积极的意义。二、珍贵的历史信息。《俱舍论》中包含了大量经部、饮光部、大众部等部派的思想,而这些部派的文献都已经消亡了,故而提炼出其中的内容,对补充佛教思想史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在整部《俱舍论》中,杨勇选择了“业”这一关键的佛教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业的性质、业的构成、业与戒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作者从“四大”、极微等基本范畴出发,并结合相关观念的解析,阐明了业是一种同时具有色性与心性元素的神秘力量,从而清晰地规定了业的性质。通过业的特性推演出其构成(身、语、意三业)的缘由,并指出了表业、无表业以及意业的功能。其中用了整整一章来梳理无表色和无表业的特征、关系、作用,揭示了无表业在《俱舍论》的业思想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最后,作者还按照文本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揭示出戒律和业的关系,并回答了戒律为何在业的范畴中和戒律的三个原则(别解脱戒、定戒、心戒)是如何与业的诸多要素发生联系,以及戒律怎样对业产生影响等问题,说明了业思想在宗教实践领域的现实意义。专著除了以上的主体部分,作者还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首尾两章还原了业思想和《俱舍论》文本的流变过程以及二者对于后来唯识学的影响,对业思想的起源、演变、发展、丰富等历史问题给出了较完整的清晰说明。

另外,杨勇非常重视《俱舍论》中各流派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围绕着业这一中心概念,作者将有部、经部、数论、胜论等佛教内外思想做了比较和解释,并贯穿全书始终。尤其突出的是,通过现代语言和哲学思维的应用,还原了有部和经部之间对某些重大观念的相互辩驳的思想核心之所在,比如“四大”和极微是否存在,无表业、无表色是否存在,业力轮回与什么有关等。这都是有助于佛教史研究的。

总的来看,我认为该书具有如下三个值得关注的地方:一、学术视角独特,坚持由点至面的研究。该书遴选的核心问题“业”,在佛教思想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业涉及的诸多观念,均是佛教史上亟待研讨的命题,故而此书实际上是对一个体系化的概念群进行研究。二、方法选择得当,哲学和史学相结合。作者在概念分析上,力图做到丝丝相扣,逻辑严密;在概念演变上,则重视通过文本的比较研究,发现其流变的轨迹,特别是较好地论证了《俱舍论》“意朋经部”的说法,让有部、经部、俱舍之间的异同得以完整地呈现。三、资料准备充足,古代文献与现代成果参考并用。该书基本上以唐代注疏为主,结合现代语言学等研究成果,力求准确把握相关范畴的脉络。

学习和研究是终生的事业,我希望杨勇能够坚持《俱舍论》的不断研究,并在相关领域深入拓展,在今后的岁月里,继续取得更多的成果,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0年9月2日

[原载杨勇:《〈俱舍论〉业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同类推荐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笨蛋丫头的拽少爷

    笨蛋丫头的拽少爷

    邹洛小时候就失去记忆,住在邹家,但和她的邻居千俊寒非常要好,到后来,遇到三次不同经历,经过了三次的背叛,又是失忆过了两次,她累了,有四个人在等着她,她到底改选谁?
  • 十方之尊

    十方之尊

    “此锏为审判之方,诞生何时、何地?小爷记忆受损已然记不清楚,小爷只记得一句话。”方灵子如是说道。“何话?”许怀明问道。“执此方者,厚德存能得十方佛国加被,具无边之力,杀念出可屠诸天之恶,虽业力加身不惧!”“等等,小灵子,你该不会坑我吧,这锏看上去残存不堪呐!”“我再强调一遍,请叫我方灵子。”方灵子怒道“好的,小灵子。”“小子,从此以后,维护诸天平衡的重任就给你了!”方灵子闻言吐血说道。自此,少年许怀明执审判之方,得神秘异兽为骑,与小伙伴们一起前往那崎岖之路……
  • 背离

    背离

    从现在开始,一切归零。。。重启。。。。。。我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冷笑了一声,转瞬间又换上一张泪眼朦胧的样子“瞧,这样的子己还真觉得有点恶心呢”我可以装作无所谓,再到没有的地方崩溃。
  • 回雪剑

    回雪剑

    传统武侠风格,写人,写情,写故事,情节紧凑,笔致还算细腻。
  • 绝尘天印

    绝尘天印

    从魔啸森林里不断存活下来,经历了无数的生死危机,古一慢慢脱离了从前的稚嫩。看古一再一次意外之中跟随着一个人离开了魔啸森林,走上了他的强者之路。以印为体,以气为魂,为战魔,修冥体,集无尽武之碎片,修无上金身,成无上大道。生命不止,奋斗不休,我的路还长着呢!
  • 苏苏一生

    苏苏一生

    十八岁那年,你在我“丑小鸭”的时代走进我的生命,给了我从未想象的温暖。二十八岁那年,你在我“白天鹅”的时代放弃了我。留给我一个落寞的背影。对苏幕遮来说,幸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幸福是细水长流的陪伴。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苏锦却不懂。在一次次过错与错过之间,他们注定要痴缠一生。
  • 极阳

    极阳

    东荒大地,战火纷飞。懵懵懂懂的王阳在这里,走出了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一步。在这颗浩瀚广遂的星球上,东荒仅仅只是一隅而已,他精彩的人生最终将走向什么地方?王阳:我不知道意义,我只知道义气。
  • 帝国主宰

    帝国主宰

    因祖传玉佩,意外获得一艘探测飞船,他的人生也
  • 密之世

    密之世

    十年前的巨变,神秘学的出现,常识与非常识的转变,一切的矛头指向未知!世界的变革,不入局破局论的演绎者,一切的一切只是局与局的交错!这个世界上没有破不开的局,但却没有不付出任何代价就破开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