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其他长篇小说
《伽拉苔亚》是塞万提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585年在他的故乡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出版。这是一部用散文和诗歌两种文体写成的田园小说或牧歌体小说。当时取题为《伽拉苔亚第一部》。在这部小说的结尾、在《堂吉诃德》第一部的情节中以及《堂吉诃德》第二部的前言等处,塞万提斯都曾提到他要写此作的第二部,甚至说快写完了。但是直到他离开人世也未见第二部出版。
西班牙的田园小说兴起于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萨那萨洛的著名田园小说《阿卡迪亚》对西班牙田园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这类小说最早源于希腊诗人忒奥里托斯(公元前310?—前250)和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的作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再次受到青睐。这类小说往往以徐缓的笔调和琐细的情节描写贵族仕女乔装成优雅而忧郁的男女牧羊人在美丽而幽静的田园、河畔、牧场上谈情说爱。其间穿插着无数错综复杂的恋爱故事。在这些牧人中间,往往隐藏着作者本人,他将个人的经历或恋爱故事融入人物的故事中。比如《伽拉苔亚》中就包含着塞万提斯本人的恋爱史。从文体上说,这类小说一般韵文和散文并用。西班牙第一部同时也是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田园小说是著名诗人豪尔赫·德·蒙特马约尔(1520?—1561)的《狄亚娜的七部歌集》(1559)。此作使他在文学史上永垂不朽。这部名著交替运用诗歌和散文描述狄亚娜、西雷诺和德利奥的故事。
年轻牧人西雷诺深深地爱着美丽的牧羊女狄亚娜,但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不得不离开家乡。在他走后狄亚娜和也爱他的另一个牧人德利奥结了婚。西雷诺回来后得知他的心上人背叛了他,感到非常痛苦,便和另一些失恋的牧人去见巫婆费利莎求助。巫婆让这些失意的痴男怨女服下了一种仙水,使他们忘掉了一切,使西雷诺变成了对爱情麻木不仁的人。但是狄亚娜婚后并不幸福,一直处在痛苦中。除了这个故事,作品中还插入了许多其他人的恋爱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费利斯和费利丝美娜的恋爱故事。《狄亚娜》出版后风行一时,仅在16世纪就印行了20版,并迅速被译成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在欧洲流行。西班牙还出现了不少《狄亚娜》的续集或模仿之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加斯帕尔·希尔·波洛(1529?—1591?)的《恋爱中的狄亚娜》(1564)。此作是蒙特马约尔的《狄亚娜》的续篇,故事以狄亚娜和西雷诺婚礼做结束。小说具有田园小说典型的人物、故事和环境。只是在人物情感、故事氛围和语言运用上都给人以娇柔做作和虚假之感。但是在那时欧洲兵荒马乱的年代,那种虚构的田园风光——绿油油的草地、晶莹见底的小溪、幽雅恬静的园林、点缀在远方的一群白羊……和一些不真实的悲欢离合,恰恰迎合了那个年代企图逃避现实的人们的口味。这样,田园小说就成了当时很受读者欢迎的文学样式。塞万提斯经历过战乱,遭受过屈辱,有过刻骨铭心的恋情,所以他创作田园小说《伽拉苔亚》应在情理之中。
《伽拉苔亚》分6章讲述故事,交替运用诗歌和散文,诗歌有5000余行,散文有8000多个片段。诗歌是人物的歌唱,散文是作者的叙述。小说开篇讲述塔霍河畔的牧羊人埃利西奥和粗犷的牧主埃拉斯特罗表白他们对美丽而机智的牧羊女伽拉苔亚的爱慕之情。埃利西奥以纯洁而真挚的情感爱着貌美而端庄的伽拉苔亚,伽拉苔亚却常常对此不屑一顾,弄得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埃拉斯特罗也深深地爱着伽拉苔亚,不放过任何机会倾诉对她的相思,但是伽拉苔亚只把他的情话当作玩笑。后来,由于父亲的干预,伽拉苔亚很可能离开埃利西奥,和一个葡萄牙牧人结婚。伽拉苔亚写信给埃利西奥,请他想办法。埃利西奥决定带领伙伴们去同伽拉苔亚的父亲面谈,说服他改变主意,否则他们将使用武力。小说在这样的悬念中结束。
此外,小说还讲述了一些其他人物的爱情故事:牧羊女特奥林达得不到阿尔蒂多罗的痛苦爱情,牧羊人蒂尔希同温柔可爱的菲利的爱情,牧人达蒙同美丽忠实的阿玛丽莉的爱情,地方绅士廷布里奥同城市女子尼西塔的恋情,牧人西雷里奥同尼西塔的妹妹布兰卡的婚恋,格里萨尔多和罗莎乌拉的重归于好,西尔维丽亚的反复无常和变心为米雷诺带来的痛苦,牧人利桑德罗为了替莱奥尼达报仇而刺杀卡利诺的情形等等。
在《致好奇的读者》中,塞万提斯把这部作品称为“田园牧歌”。关于写这部小说的目的,他说:“我用自己的才智写这本书的目的,不仅出于自己的爱好,也是为着更多的人”,“作品的意图是要让读者感到愉悦”。在《献词》中,塞万提斯恳请圣索菲亚修道院院长、最尊贵的阿斯卡纽·科洛纳大人“给这个小小的劳作赋予存在的意义。假如拙作不配存在于世,至少有一个理由是应该让它存在的:作者曾经有几年的时间追随在那战无不胜的日不落军旗下,虽然昨天上帝从我们手中夺走了这面旗子,却无法从为这面旗子战斗的人们记忆中抹去。而你大人曾经是这些战士的神父。此外还要加上这样一个原因:我在罗马给你当侍从时多次聆听大人对阿科瓜韦瓦红衣主教预言那些事情时在我心中唤起的崇敬之情……”关于这部小说的不足之处,塞万提斯在《致好奇的读者》中评论说:“我要提请注意的是——如同本书经常做的那样,书中许多乔装打扮的牧人只是披着牧人的衣裳而已。”但是他并不担心有人指责他“把哲学道理与牧人的爱情混杂在一起,仅仅因为这些牧人很少起来料理牧场的事情,因为大家早已习惯他们那质朴的生活。”
《伽拉苔亚》的产生是和塞万提斯在里斯本的那段经历分不开的。从1581年七八月间到1582年2月,塞万提斯作为费利佩二世国王的信使,曾在里斯本生活。据有关资料记述,那段时间的里斯本到处洋溢着节日气氛,在塔霍河畔,美丽的春天风和日丽,爱神木和桂树鲜花盛开。塞万提斯的心扉向着美丽的大自然敞开。就在那段时间,他认识了一个名叫安娜·弗兰卡的女子。她是随同一个剧团来里斯本演出的。安娜对塞万提斯的大名早有耳闻,此次相见,言谈相当投机,塞万提斯的风度和谈吐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在那些美好的日子里,俩人挽着手臂在塔霍河边漫步,在晴朗的天空下谈论着爱情和各自的经历。眼前的一切:橄榄树、桂树、爱神木、茂盛的牧草、清澈的溪水、一群群白羊、色彩各异的花朵、起伏的山丘和宽阔的平原……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此这般,创作《伽拉苔亚》的灵感不由得浮上他的脑海。与此同时,他在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地的经历也和美丽的葡萄牙及他对安娜的爱情交织在一起。于是,塞万提斯开始创作《伽拉苔亚》。他相信,这部小说会为他带来名声,也许还有好运。他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写作、生活、恋爱。在那些日子,他无忧无虑,快乐,悠闲,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他曾梦想过的幸福日子被他写进了小说。他的心灵在那次初恋和写第一部小说的双重激情中燃烧。他心潮澎湃,创作热情高涨。《伽拉苔亚》的感人故事迅速付诸笔端。
在这部小说中,塞万提斯清楚地表露了他的激情,他的欢乐,他的向往,他的希望和幻想。此作虽然未能充分展示他应有的才华,却充分表现了他的精神世界,他让自己的心灵生活在一种受着友谊和爱情支配的幸福的田园中。在那里,一切利益、痛苦和快乐都是共同的,每个人都可以为朋友牺牲一切;为了友谊和爱情,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在人们心中,诺言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可谓一诺千金。那是塞万提斯追求的理想境界。
但是,《伽拉苔亚》并不是某种文学概念的产物,也不是追名逐利的结果,而是人的心灵的生动展现,人的感情和快乐的自然流露。
不过,这部小说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情节发展特别缓慢,人物的对话和叙述文字冗长。牧人仿佛上过大学,仿佛是柏拉图的热情读者。小说原序的作者安赫尔·巴尔布埃纳·普拉特评论说:“《伽拉苔亚》在技巧上是一部缺乏活力和熟练的冷冰冰之作。它没有《狄亚娜》中处理风格或者景物的才干,使用了大量加西拉索式的诗歌,大部分人物暗淡无光,十分乏味;没有激情、现实和幽默这些塞万提斯的特长;只是让人们想起作者的一番作为。”“就本质上说,这部作品属于过时的文学。在这部作品中,塞万提斯缺乏那种真正的灵感源泉:真知灼见、批评和幽默;这些特点在他最好的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堂吉诃德》、脍炙人口的《训诫小说集》以及《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最后两章中的某些故事和场景;而《伽拉苔亚》在假牧人、造作的语言和毫无生气的爱情诡辩对话中变得有气无力”。关于小说中的诗歌,他还具体地评述说:“通过全书可以看到,有些美丽的诗歌飘浮在一个不太走运的诗歌爱好者的徒劳而平庸的劳作上。卡利俄珀的诗歌是一代诗人的时髦聚会,千篇一律地赞美一番,几乎没有用诗歌论述各自的特点,只是谈及一连串的共同之处”。
但是他并未完全否定。他认为献给梅利索的挽歌虽然冗长却具有优美的激情:
蒂尔希唱:
这是我们哭泣的时候,
不仅我们哭泣,大地也流泪,
牧人们,唱起那悲伤的歌。
达蒙唱:
让痛苦的叹息冲破云霄
飞上天宫,因为它们来自
真正的同情,真正的哀伤。
埃利西奥唱:
只要记忆尚存,我的眼睛
永远浸泡在温情脉脉里,
梅利索,我会记住你的业绩。
这是加西拉索对塞万提斯最为出色的影响;还有十四行诗:
廷布里奥唱:
我的希望如此有根有据,
哪怕它寒风冷酷地怒吼,
绝不可能动摇它的基础;
因为有信心、力量和勇气。
要我改变坚定的爱情,
绝没有商量的余地;
哪怕我在风暴中牺牲,
也不会换取这一信誉。
假如面对爱情而动摇,
恋爱的心就不配获得
来自爱情的温柔甜蜜。
因此我的爱情使信念崇高,
无论加勒迪的愤怒还是西腊的威胁,
它都会投向大海为爱情献祭。
关于小说中的散文,巴尔布埃纳·普拉特肯定地写道:“这部作品的散文部分——思想意识、风格和技巧——呈现出真正有价值的方面,这既有文艺复兴善于辞令的精品对早熟的塞万提斯的影响,也有新柏拉图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思潮在这部小说作者身上留下的烙印。有些篇幅明快而优美的文字弥补了叙述中枯燥乏味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