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又叫做贸易障碍,是指一些国家实施的阻止国际贸易的政策或规则。现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几个国家还在“闭关锁国”了,但是,贸易壁垒却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入口税、关税、贸易配额、贸易补贴、入口牌照、出口牌照,以及其他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这些贸易壁垒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使得国际贸易的成本增加,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
人们一般认为贸易壁垒会降低经济效率,需要加以消除,而解决之道就是实施自由贸易。在自由贸易的模式中,将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商品、劳务和资本等都能够自由流动。
然而,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差异,在现实当中很难看到绝对自由的贸易,即使大力促进自由贸易的国家,也往往会为本国的小麦、钢材等提供贸易补贴。
尽管如此,国际上为自由贸易付出的努力却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是因为,国际间的生产分工与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潮流。
以耐克鞋为例。耐克的设计在美国,鞋底用的橡胶在印度尼西亚生产,成鞋则在中国江苏生产。可以想象,面对这种生产模式,如果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设立贸易壁垒,那么分工合作将遇到巨大的阻碍甚至无法进行。
于是,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一体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清朝时期,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都取得很大发展,但是统治者却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实施海禁。由此,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闭关”政策使得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