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 20%的最低收入人口仅占收入的份额的 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份额的50%。
但同时,我们也要科学理解基尼系数,不能产生“基尼恐慌”。
国际上有些基尼系数超过0.4警戒线的国家,当年似乎都没有发生动乱。而发生动乱的国家,原因非常复杂,有政治的、宗教的、民族的、国际的,也有经济的,但有好些并非收入差距扩大直接引起的。
从我国情况来看,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就业规模逐年扩大、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1978 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有2.5亿,可是到2006年的时候,这一数字降到了2148万。收入差距虽然扩大了,但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在逐年上升、提高的,而不是停滞和下降的。
这些年政府加大扶贫力度,扩大就业规模,“十一五”规划更明确提出,“要更加关注公平”。这就是说,我们国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在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总体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对此,要科学认识,科学运用。我们也应相信,当前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一定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地域来测算和比较基尼系数时,需要谨慎地讲求科学运用。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地区的基本物价水准和生活费用指数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基尼系数评价指标体系,是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充分、人口比较少、地区差异比较小、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除的西方社会。这些就要求在应用基尼系数时,应作正确的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