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这一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继承和发展唐尧、虞舜、商汤、文王、武王、周公等人的亲亲、爱亲、爱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爱思想的基础上,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概括提升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标准,是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仁”最早出自《尚书》。《尚书·仲虺之诰》上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百姓。《六经》上说:“予仁若考”,在此,“仁”是指一种美好的品德。相传,尧能够做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尧禅位于舜后,为了改变“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的社会状况,舜命令契“敬敷五教”,其中,“五教”之首讲的就是父子关系,要求父子有亲。可见,尧和舜都是以爱亲为仁的根本,“亲”就是仁的根源。所以,《说文解字》中将“亲”、“仁”二字互训,“亲,仁也”,“仁,亲也”。商汤是契的后裔,也效法古圣先贤,在德行上以“仁”为体,以“宽”为用。
春秋时期,孔子对“仁”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孔子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也就是指出,“仁”的根本就在于孝、悌。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曾子,把孔子的“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贯穿到他所著的《孝经》中,仁成为《孝经》道德思想的核心。
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今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父亲曾点(曾皙),母亲上官氏。生于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他一日三省其身,他对于道的理解,已经随着对世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身体力行而日趋精深,但是对于事物的本质还没有能够透彻掌握。所以,一天孔子就喊着他的名字告诉他说:“参啊,你明白我所说的道吗?天下之事有千万种变换,天下之物有千万种分别,但是他们的道理却是同一个道理。如果在每一个事物上细细讲求,肯定会头绪万千,找不到下手的地方,不是讲求根本的方法。我认为天下的事物,只用一个道理就可以贯通,任凭千变万化,都能合乎这个道理而没有丝毫的不符,具体到每件事上都没有不恰当的。比如河流,即使分成千万河汊,也都是由源头流出来的。比如树木,即使长出千枝万叶,叶都是由同一个根长出来的。扩展开则博大精深,总结起来又十分俭约,这就是我所说的道。”曾子听了孔子的话,恍然大悟,就回答说:“唯。”曾子的功夫已经很深厚了,见识相当高明,所以不再有疑问。圣人传授心法,只有曾子领会到了真谛,而其他学生都不明白。孔子出去之后,大家就围着曾子问:夫子说的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夫子所说的道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是忠恕而已。一个人的心就是千万人的心,自己心中渴望的,就是其他人心中渴望的。如果心中每个念头都出于忠,就能够推及他人,如果心中每个念头都出于恕,就可以理解千万人的想法。只是这一个心,就可以遍通一切,一以贯之,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圣人所传的心法,而忠恕是着手下功夫的所在,没有其他更多的道理。”
以上这段文字是《论语》中最玄妙的地方之一,和佛陀拈花一笑有异曲同工之妙。心法不可言传,只可意会,孔子和佛陀一样,用玄机传授心法,曾子和迦叶尊者一样,都领悟到了心法的绝妙。面对同门师兄弟的疑问,曾子用忠恕来解释,不过是应对之法。忠恕近乎道,而非道。对不能领悟的人讲,这样说已经算很恰当了。尽己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恕。正是我们应该下功夫的地方。
《论语》中说到“仁”的地方有58章,109处。然而,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已经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