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年左右,柳永在汴州娶妻。婚后大约第三年,前往杭州,此时的柳永,不过十七岁,还未成年呢!在情场估计羽翼尚未丰满,纯心尚未变成花心。此时前来送别的,应该是家中原配:柳娘子。
柳永妻子美艳且贤惠,后人的口水不能做证据,还是用柳永自己的话来证明吧。柳永相公的娘子很美艳,身材好:“宫腰纤细”,“如描似削身材”;很妩媚:“举措多娇媚”,“占得人间,千娇百媚”;冰雪聪明:“兰心蕙性”;体贴:新婚之夜,怕夫君应酬太累,不图自己快活,却先叫配偶休息,“与解罗裳……却道你但先睡”。
瞧柳才子把他娇妻夸得跟什么似的,从善良的文艺大叔的角度出发,我宁愿相信柳才子的描绘是真实的。柳娘子人美,气质好,善解人意,至少,还找不出说柳娘子长得不堪的证据。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或者一个文艺大叔大婶,你一定要相信美好,如果不相信美好,就没有文学,甚至没有世界,请各位谨记。
可惜,无论是才子还是草根,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婚姻似乎都有一个瓶颈期。这个时期是不是出现在婚后两三年,还不到七年之痒的时段呢?
婚后二三年,柳永夫妻的感情出现裂缝了,还是用当事人的文字来表述吧。且说柳永与妻子分别,在前往杭州散心的途中,开始冷静地思考这些年来夫妻二人的感情经历和生活经历。他大有感慨,谱了一首新曲,写了一首新歌,名为《驻马听》,对这些经历做了简要的总结。
首先,他认为这三年的婚姻生活还是以恩爱为主调的:“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幸福的日子总是雷同的,所以一笔带过。
接下来,便是婚姻生活的纠结。柳才子认为,问题出在老婆的性格上。柳太的性格实在是太不好伺候了,尽管柳才子对老婆多爱多怜,百依百顺,“深怜多爱,无非尽意多随。”可是单方面的积极举动并未换来对方的积极互动,娘子放纵性情,“恣性灵,忒煞些儿”,恣意使小性子,太甚了些。当然,为尊重女性,我在这里要声明一点,因为没有柳太方面的陈词,因此无法断定是不是因为她太任性造成婚姻感情危机。据柳才子的单方面之词,只能说明婚姻出现裂缝了。
最后,柳永相公对婚姻的走向,夫妻二人感情的发展,做了悲观的预测。他认为二人的感情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感情的路线越来越远,失去交集,心里后悔,却也追不回过去的状态了。真所谓相爱容易,相处太难。就算日后回来重聚,也难以旧情复燃,二人再也回不到从前:“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最大的悲情是,想回到过去却回不去,感情没了就是没了。
恋人分手,夫妻感情破裂,是无法量化原因的。你永远也弄不清楚爱情在什么时候掉链子了,你们彼此什么时候不相爱了。心细如发的柳相公也没能追查到这一细微的变化,他在南下途中写下《八六子》,细致地描摹了这种面对感情坏死,却无法诊断病因的无奈心态:“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什么时候“坏了”?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次生气,也许只是一个菜的味道不对,也许只是……坏了就是坏了,找不出病因,寻不到良方,这就是爱情。
从柳永一路的反思、追悔和无奈,我们可以大胆地判断当初在汴梁渡头别离的缘由:小两口进入了感情和婚姻的瓶颈期,没有办法补救,那就先分手一段时间,等两人想清楚了再做决定。问题是所有世纪都共有的,但解决办法是不同的。在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不能分居,不能友好分手,再各自找另外一半,那么,就让男方出去散心旅游,女方这里,却只能憋在家里。等柳永散心三年归来,柳太已经病重,撒手而去。共同面临的问题,却用不平等的方法,得到不平等的结果。
刘哥曰:想象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孟秋之暮,两个为爱纠结的夫妻,约好暂时友好分开,让时间和空间去解决问题,期盼爱能够重来,结局却是“暮霭沉沉,良辰美景虚设”,那种无奈,岂止是分手不舍而已?里面因为爱情组织的坏死而无奈,且期盼复活的心情,我们能解读得懂吗?
明朝美女倒追男朋友
为什么史上许多美丽而坚强的女子,最终却让一些懦弱的男子成为她们的爱情归宿呢?如果这也是一种互补的话,那真是太残酷了。
这种残酷,在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身上也上演着。柳如是身上涵括了美女、侠客、名士、才子等多重元素,她美貌而有才情,温柔而又坚定,而其最后一任男朋友钱谦益,则是一个摇摆不定的才子。也许,两个人意志的不匹配,并不能成为爱情的阻碍吧,坚强女爱上懦弱男,不是不可以的。
今天,我们且翻开坚强女给懦弱男的一封情书,从心灵深处去分析柳如是的爱情。
这封情书应该是写在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到顺治三年(1646年)之间,柳如是的老公钱谦益从南京北上找工作,到京城一段时间了,没什么着落。
钱谦益是明朝崇祯皇帝手下的礼部右侍郎,后来公司换了,明朝换成清朝;老板换了,崇祯换成李自成,李自成换成顺治,钱谦益一直闲置在家里。虽然生存不成问题,甚至可以说过的是富贵闲散的日子,但没有单位,心里总觉得发虚。于是钱老师北上找顺治,希望能有个安置。历来的文化人其实都在乎自己在时代的定位,钱老师此番北上是去寻找定位的。
对这次北漂,柳如是持反对态度,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于是写一封信,劝夫返乡。虽然是家书,重点却落在两人的爱情上,缠绵悱恻,分明写成了情书。接下来让我们一面模拟柳如是的口吻重新演绎这封信,一面挖掘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
缘起:一个爱情若不传奇就决不罢休的女子
情书原文:古来才子佳妇,儿女英雄,遇合甚奇,始终不易。如司马相如之遇文君,如红拂之归李靖,心窃慕之。
情书演绎:我有一个梦想,我的爱情要成为一段千古传颂的传奇。这段传奇源自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演绎于李靖和红拂女,才子佳人,儿女英雄,他们相遇,他们相恋,他们传奇。尽管善始善终不容易,但他们一直在坚持。在我心灵的深处,有这么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要延续他们的爱情传奇,不能让这段历史有空白。
挖掘信息:这么一小段文字里,有一个重要的信息:红拂女和李靖。隋朝末年,后生李靖造访越王杨素,杨素的侍女红拂看上了他,于是夜奔李靖,这是女子倒追男的爱情模式。柳如是便是一个倒追男的典范。柳美眉最初的所爱,是名士陈子龙。柳美眉当时是风尘女子,仰慕陈子龙到了如计算机病毒迭出,没法关闭窗口的地步,憋不住前往拜访,先发个帖子过去,用的马甲是“女弟”。
陈大哥是个正人君子,看见“女弟”这个邪门的马甲,很不受用,说了句“什么乱七八糟”,拒绝互粉,立马删帖。未想到,删帖的后果相当严重,柳美眉上门宣战,开口痛骂:“风尘中自有豪杰,你姓陈的不识货,还好意思当名士。”不骂不相识,陈子龙与柳美眉结为至交。“陈柳恋”虽传奇浪漫,然而二人有缘无分,爱情无疾而终。在爱情中,缘只是前期准备,要发展到婚姻状态,分就是后期工作了。后期工作跟不上,没有你的分,前面的缘也白搭了。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的冬季,二十二岁的柳如是冒着风雪,驾着一叶扁舟,主动造访当时的大才子、社会名流钱谦益。柳如是为这次约会,做了精心的打扮。她玩的是男人帮风格,来的是男装秀,雄性装束反而让女性柔美喷发而出;随意用一块帛巾约束满头的乌发,又透着慵懒和娇媚,“幅巾弓鞵(鞋子),着男子服”(出自《河东君小传》)。钱谦益被征服了,当时的感叹就是“风流佳丽”。
看到这里,我们又相信爱情了?未必,柳如是也算是实在人,她交待了这段爱情当中的物质因素。
内幕:才子佳人的爱情,也需用钱砸出来
情书原文:年复一年,因服饰之奢靡,食用之耗费,入不敷出……自从相公辱临寒家,一见倾心,密谈尽夕。此夕恩情美满,盟誓如山,为有生以来所未有,遂又觉入世尚有此生欢乐。复蒙挥霍万金,始得委身……此中情事,十年如一日。
情书演绎: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在我的生命里,充满着欢情,却没有爱情。在开满鲜花的清晨,在月光妩媚的夜晚,少年郎君,风流学士,情意缠绵,无尽无休,美酒一杯又一杯。然而,没有爱情的欢情,只会是空洞的浮云,没有真情的欢笑,只会如嚼蜡一般无味。
浮云过后,却留下物质的债,时装、美食、华屋……没有一样是省钱的,我因为物质的困扰,从而产生心灵上的逃离欲望,直欲斩断八千烦恼丝,隔绝红尘的烦恼。
然而,你来了,你把我从物质和感情的双重困扰中拯救出来,精神上我们恩情美满,盟誓如山;物质上蒙您挥霍万金,让我托身有所。一点点,一滴滴,十年来堆积情感,如同在一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