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3900000019

第19章 先蛋疼后淡定(3)

这样一来确实风平浪静了。然而,曹操的内心深处,却波澜涌起,不得平息。三十岁了,好不容易建立了好的名誉,取得世人的赞誉,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却因为工作上用力过猛,不得不半路收手。

正值壮年的曹操很焦虑。他在内心深处盘算着,策划着自己的人生途径,“内自图之”。

他给自己画了一张这样的职场图:我曹某如今内退,不过三十岁,而与我同时为官的,年龄已有五十岁的,不算老。我等二十年后再出山,那时候也不过五十岁,仍赶得上同级干部的平均年龄水平,也没吃亏嘛,“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同年为官的)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从此却去二十年……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这样的盘算,其实正好折射曹操内心的焦灼、不安,担心时不我待。

着急又复何用?得做好当下的打算。幸亏曹家经济实力雄厚,那时也不限购楼盘,曹操打算在离市区五十里的乡下郊区建一栋别墅。建别墅何用?不是用来放美女宝马的,也不是用来装黄金白银的,而是用来装书的。也就是一栋大书房。

曹操同志打算“秋夏读书,冬春射猎”,读书打猎二十年。等国家形势好转了,再出来做事业。

匹夫为稻粱不得安心读书,英雄为天下亦不得安心读书。曹操在郊外的精舍可能刚建好,可能还在装修,曹操还在计划着买哪些书籍,做多大的壁柜装书,黄巾军就起来了,后来董卓又杀进洛阳了,曹操叹息:“然不能得如意。”又披起征袍奔波东西。

这个时期的曹操,其心态可能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开始留恋读书狩猎的美好平静的日子,却被客观形势逼上职场,或许有多少留恋,多少无奈。可见自古至今,天下之大,均容不得一安静之书生。

最终的蛋疼:担心被误解,拉上老婆做解释工作

事业有成就之前,急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事业成就之后,误解就来了。事业有多大,误解就有多大,消除误解又成了首要任务。对曹操的误解已经够多的了。赤壁之战前,周瑜就说过曹先生“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其实这是周瑜急于要降低曹操的品位,给东吴的抗曹战争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曹操是个真性情之人,他的修养没那么高,不能将敌人的攻击当成蛛丝网一样轻轻抹去,他很介意时人的评价。老曹认为很多人以小人之心来度他的宰相度量,那些流言蜚语让曹操很焦心,“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曹操急着要解释,急着要表白自己的心迹。

他说起历史上被君主猜忌的名将乐毅,他提起冤死的秦代名将蒙恬,还有史上最著名的贤相周公,周公也曾被周成王猜疑。曹操说,读到这些名人的委屈往事时,他哭了,“未尝不怆然流涕也”。曹操不仅自己哭,还对着老婆哭,对着同事们哭,恨天下不知其心意,恨不能挨家挨户地敲门去解释。

他甚至想出这样一条去解释的途径:他对妻妾们说,在我曹阿瞒死后,你们统统改嫁,嫁到别人家里,就跟别人家的成员解释我曹阿瞒的心迹,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地表白我曹某人的真实想法。“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曹操这种通过改嫁老婆的传播方法,实在是太萌了。萌的姿态背后,却是他真性情的写照。

刘哥曰:英雄如曹操,在狡诈残忍冷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孩子般的心灵世界,他毫不忌讳地向世人,至少向一部分人袒露了这个心灵世界。

他曾愤懑过,曾郁闷过,也曾激奋过,也有过彷徨恐惧,也有过消沉抑郁,总之,曾经蛋疼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曹操却不是这样的,他走着自己的路,却很介意别人的说法:年轻时,他急着要找人给自己一个积极的评价,许子将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其实是对一个孩子的心理暗示,曹操接受了这种心理治疗,而且孩子般地开心;老年时,他很介意别人的误会,于是喋喋不休地跟老婆解释,甚至希望自己死后,妻妾改嫁到其他人家,仍要义务为前夫解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哲学,曹操似乎没有领略。在这一点上,曹操真的很萌。

探知古人的心灵世界,有益于建构今人的心灵健康。曹阿瞒啊曹阿瞒,你一大堆的性格毛病,当今成功学书籍上所列的禁忌,几乎条条都犯了,但你还是成功了。呜呼,人生成功为何?无非真性情、真才华,赢得真赞叹,舍此之外的成功,味同嚼蜡,曹孟德不屑也!

东晋名相的风度是减出来的

我们时常说,要加强修养,要培养风度,要充实胸怀……一路地加上去,好的话,是在给自己的人格风度添加营养;不好的话,便是在自己的人格肩膀上加负担。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却有那么一群人,不是那么紧张兮兮地加强人格修养,他们讲究的是疏朗美、淡然美、清爽美,这些人格之美,不是密植型的美,而是宽豁的美。

疏朗淡然而宽豁的人格美,是减出来的

曾有那么一种风度,以书生之身,面对强大的军事力量暴力威胁,还能那么从容,这种从容,是在大义凛然的基础上再加一层风度。这种风度该是什么情状呢?

公元373年,东晋权臣桓温回京。二月二十四日,大小臣僚集中在郊区的新亭迎接。

桓温此行目的,成为众多臣僚揣测的焦点。

就在前一年,简文帝——这位长江以南名义上的天子,在桓温面前只能拱手沉默的皇帝,憋着一股窝囊气,撒手去了。因桓温不愿回朝,朝廷连新天子都不敢立,等桓温做决定。

桓温何许人?就是他,留下名言:“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就是他,将东晋皇帝当玩物,想立谁就立谁。

简文帝临终前学刘备托孤,在遗诏里写道:“尊敬的大司马,国家大事就托付您了,犬子昌明,若是做领导的料,您就辅佐,如果不是做领导的料,那还是麻烦您自己挑起重担吧。”昌明做让位的过渡人。当时的辅佐人之一王坦之,请求气息奄奄的简文帝,改了这份要让东晋王朝提前歇菜的诏书:“请大司马桓先生效仿诸葛亮,辅佐幼主。”

在地方统领大军的桓温接到这份最高指示,咬牙切齿地说:“老子想当天子,他们却让我当诸葛亮。”桓温满怀怨气回京,手里有兵权的人很容易将怨气转换成杀气,桓温的杀气明显是对着他篡位的拦路石——修改诏书的王坦之,而与王坦之同时辅佐朝政的还有一人——谢安。

所以,在公元373年二月二十四日的新亭,大臣们都有一个猜测:桓温要杀两人,就是谢安和王坦之。

王坦之敢修改诏书,却不敢面对屠夫,他汗水湿衣,连手里上朝用的手板都拿倒了,大概和我们现在系错扣子差不多。只怪桓温太强大,连朝廷中有威望的老臣都白着脸、抖着腿。

脸色没变,大腿没抖,说话没结巴的只有一人:谢安。

谢安说:“朝廷安危,就看咱哥俩这次了。”桓温来了,谢安明知道墙壁后面埋伏着刀斧手,还是安然而坐,安然而言:“您作为地方军事长官,应该防备邻国,怎么尽拿些刀枪藏在这里吓唬人呢?”桓温大笑,撤了兵马,居然和谢安坐下谈笑半日。一场政治危机顷刻灰飞烟灭。

我读史书至此,总会废卷而思:谢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度?不怕死的人不算少,有的怒气冲冲,有的大义凛然,有的慷慨激昂,这些都可歌可泣,但自己死了,却于事无补。有一种不怕死的人,拿出的却是闲坐钓鱼下棋的气度,它不仅是自己英勇而已,还要稳定一个集团的情绪,保全一个良好的局面。这种风度,就是谢安的风度,宰相的风度。

魏晋士人的修养途径:减一分负担,多一分人格

当时能征服桓温这个一代枭雄的,绝对不是靠血气。你有血气,桓温这位文韬武略、掌有重兵的枭雄,更有血气。

也不能是简单正义凛然的呵斥。正义凛然也是一种怒,以怒制怒,只能导致敌人更大的怒和杀。

对桓温这种一流人物,征服他,只能靠风度。谢安赢了桓温的,就是风度。宰相的风度,是什么?是淡定。你不淡定,江山社稷何以淡定?想要淡定,就得心中少杂念,不要被一些东西挂着碍着,就是古人说的“挂碍”。

当今的读书人修养是加法的,各种人格修养,递加起来,堆成高峰。从学前班、兴趣班、奥数班一路堆上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堆成高峰,有时可能还形成“挂碍”。谢安的修养却是减法的,尤其东晋南朝时代人的修养都是减法。

王恭说自己身无长物,把竹席借出去,自己只坐草席,减去一床竹席,换来廉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家种豆赏菊,减去一份为五斗米的奴颜婢膝,换来隐士的超然;张翰被秋风一吹,便辞官回乡,减去一顶乌纱帽,便换来家乡鲈鱼的鲜美。

谢安的修养也是一层层减出来的。谢家是当时响当当的名家大族,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官,谢家子弟都有份。唯独谢安,躲在东山快活,谢夫人催促说:“老公呀,看看你的兄弟们,都是当朝显贵,你还不出来也给我争口气呀?”谢安听到要做官,好像嗅到恶臭一般,捏着鼻子笑道:“老婆呀,到时候恐怕躲都躲不了。”

视官职爵位如恶臭,将荣华富贵从修养中减出去。

公元372年的一天,谢安和王坦之到桓温的心腹郗超府上去拜访。傲慢的郗超一直不出来见客,从朝等到暮,王坦之熬不住了,要先走人。谢安说:“哥们,难道你不能为了性命熬上一会吗?”

不因外人傲慢而生气,将个人面子从胸怀中减出去。

新亭危机之后的十余年,谢安指挥江东子弟大败九十万前秦军,他却悠然下棋,捷报来了,轻描淡写道:小朋友们大破贼辈。谢安如此描述,将胜败的挂碍从风度中减出去。

不仅减自己的,而且还减老百姓的。在谢安主持下,东晋免除了农民一系列苛捐杂税,每逢灾害,就减免租税。

刘哥曰:自己减一分,人格美一分;帮别人减一分,民心也多一分。

张良拜师是一场心理培训课

寻常所见的历史演义小说里,那些文相武将都不是火星人,在安邦定国之前,都进行过艰苦的训练和学习:文的饱读诗书,精通天文地理;武的勤练十八般武艺,兵法娴熟。这是个老套路,诸如刘伯温、岳飞之类的故事。

不过,让我疑惑的是,这些圣贤在干着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的同时,心理上难道就一直波澜不惊?他们有磨合期吗?史上一些奇才在走入职场前,或进行过心理培训……且试着从正史野史资料中找些蛛丝马迹。

缺乏心理培训的成才案例:将才年羹尧与封闭式教学法

年羹尧此人,想必不用太多介绍。大家不说读过正史,至少也读过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都知道他是康熙朝雍正朝的大将,平定西番,后又被雍正冤杀。

年羹尧是怎样成才的呢?《清稗类钞》上有着这么个案例。年羹尧七岁时随父亲年遐龄游山,路上遇一道士。那道士抚摸着年羹尧小朋友的脑袋说:“是个奇才,可惜没后福。”然后又说:“能从我学,或可变化气质。”其实,这位道士应是故弄玄虚,他可能观察年羹尧很久了,发现他天资聪颖,是可造之材,但是性格高傲暴躁。性格不好的人,当然“后福”就会大打折扣了。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改变气质,改变气质当然少不了心理培训。

于是,年遐龄聘用道士为家庭教师。道士的家教很奇特,可算得上是封闭式教学:师徒两个共居于一楼上,三年不准下楼。吃喝拉撒全用绳子运上运下。奇怪的是,楼上堆满了桌凳。

严密的教学开始了。家里人在楼下侧着耳朵偷听。第一年,但听得脚步声、桌凳挪动声,好像在军演。估计年同学平定西北的那点本事就是从这些桌凳上学来的。第二年,听不到桌凳挪动声了,但听得朗朗的读书声,彻夜不歇,读的内容,闻所未闻,估计是道士在传授特别教学参考书。第三年,归于寂静,家里人从相对的楼上窥视,发现师徒两个只是静坐。这就是“改变气质”的心理辅导课了。

眼看着年羹尧就要成为十全十美的奇才了,偏偏他老妈病了,闹着要见儿子。年遐龄不得已,搬梯子上楼叫儿子。好好一场心理辅导课被中断,老师很生气,打包裹走人,留下一句话:“完了,本事学完备了,却缺乏气质培训,这孩子以后就坏在气质上。”

年羹尧确实成了奇才,“师出屡有功”。然而,《清史稿》说他“才气凌厉,恃上眷遇……骄纵”,年总司令明显不能戒骄戒躁,做人的气质跟不上。给同级干部写信,也不尊重人家,直接写尊姓大名。在古代,是很忌讳直接写同辈或长辈的姓名的。

更过分的是,每次进京,还要总督巡抚“跪道迎送”。很不低调的人,就会得到一个很不低调的结局:年司令果然没有后福,被雍正赐死。

挫折教育造就奇才的案例:圯上老人点化张良

张良拜师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挫折心理培训的过程。苏大学士苏轼先生在《留侯论》中认为圯上老人就是一位心理培训大师,他教授张良的不是兵法,而是“过人之节”。

按现代的说法,就是过人的心理素质。什么才算过人的心理素质?“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算不算?不算,这个心理素质太脆弱。过人的心理素质应该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大事来临,不惊不怒。

看看张良同学的心理素质发展历程。

青涩阶段:“不忍忿忿之心”的刺客心理,很不淡定

张同学是韩国的正牌公子,韩国亡于秦,张良要为祖国报仇,但这是一件政治上军事上的漫长的技术活,他却幻想凭借暴力的“一击”,将这个过程直白地感性地完成。

与其说是报仇,不如说是心理宣泄。

历史使命不是靠心理宣泄完成的。这个阶段张良的心理停留在战国刺客时代。

同类推荐
  • 遗志

    遗志

    乱世之中,平凡如我,如何生存?义气的兄弟,敢爱敢恨的情人,这就是我的全部,任你是天王老子,还是神魔,我有何惧?你们不离不弃,我便还你们一个天下!求收藏、求鼓励
  • 帝国瑰色

    帝国瑰色

    本书通过一段段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情感故事,揭示帝国宫廷深处的政治秘密和感情谜团,诠释中国皇权制度下的爱恨情仇,走出帝王将相崇拜的迷津。
  • 大宋忠魂

    大宋忠魂

    历史上有很被丑化的功臣,最著名的恐怕就算是潘美了,也就是潘仁美。面对南汉军队,潘美没有强攻,而是暂时退兵,利用南汉军队的松懈,派人化装成百姓混入韶关,然后轻骑一天一夜疾驰四百里。像这样一个智勇双全,功绩显赫的人,怎么会嫉妒一个投降过来的杨继业呢?
  • 搅动

    搅动

    人家是穿越到一个空间就不走了,可程乂成了时空的旅行者。他亲手废了多尔衮,杀了忽必烈;向戚继光学兵法,赵匡胤学搏击;见过杨贵妃,认识貂蝉;骑马参加过征高句丽,坐船随军执行过杀胡令。累了,累了,干脆跟着位面小王子干得了。可是程乂没想到自己心目中的老板,位面小王子给自己洗过脚,这梁子可结的有点大。
  • 历代官制(下)

    历代官制(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巨剑创世录

    巨剑创世录

    人生来有灵,可化灵成仙,而初生之灵,称为原灵。原灵乃人体之精华、生命之本源,但却没有任何威能。唯有将原灵炼成诸如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才能发挥出逆天的力量。************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残卷《系辞》
  • 乱世璃宸

    乱世璃宸

    行军扬起尘土,战旗横空,扯破一座王城的姓氏。他,帝王之子,征伐沙场;她,将门之后,向往战场;她允他天下归一,他许她满城灯火。
  • 我只爱你,易生玺爱

    我只爱你,易生玺爱

    五年前,她是活泼可爱的元气少女欧阳馨他是阳光帅气的少年易烊千玺五年后,她是粉丝们心中的冰山女神灵千璇而他,依然是那个他……她带着自己的团队回到了中国,又会与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我只爱你,易生玺爱》(主角写的是作者大大自己的名字,请大家不要吐槽,大大真的很喜欢千玺哦!)
  • 护花妙手

    护花妙手

    身负神秘功法的少年秦阳,只想在繁华的都市低调地度过一生。可惜艳遇接连不断。会武功,懂医术,求勾搭。有情调,会暖床,求包养。
  • 明夜命运

    明夜命运

    世界已经出现危机了,世界将何去何从。就连五圣兽中的青龙王已经失踪了,五圣缺一。但是命运好像早已有定数了,命运的道路由自己选择。天神之位即将出现,新的少年将是未来吗?一百二十七位镇神兵器和三十六位天神兵器即将出世。命运的来临,世界的希望的曙光,命运在你手中。
  • 仙戮之道

    仙戮之道

    修真之途,步步艰辛。大道之上,有仙主宰。仙若奴我,我便戮之。(神杀群:205876367)书既然已签约,那么佛爷就会好好写下去,绝对会完本,请求大家多多支持。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 子夜凶灵

    子夜凶灵

    我,天生的鬼眼,但小时候看不见鬼魂,直到学校毕业那年间无意之中打破了奶奶的神像之后
  • Utilitarianism

    Utilitarian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青春的那段日子里

    在青春的那段日子里

    有人说爱情是水,覆水难收,有人说感情是风,飘忽不定,有人说人生是梦,梦梦相连,有人说生活是刀,刀刀相逼,而我说,生命的真谛在于感谢曾经陪伴自己的人们,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去不容易地放弃感情呢!在年轮里,我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似如往昔地和他们走到一条街道里,唱着属于我们的歌曲。我们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苦楚,有过负担,甚至有过残忍,看,那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从来都没有认为时光会走得特别的远,我从来都没有认为青春会散场,只是我们都在改变,适应这个时代。有人尊称我们是毕业生,也有人叫我们应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