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三国英雄一起追过的师奶
我早年最大的梦想是当导演,不为别的,只为可以坐在摄像机旁,用教鞭似的棍子,驱策一群冷艳的美女在身边转来转去,这也应算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吧。当然,潜规则的事,以本人高尚的情操,是绝对不会干的。
因此,当我看到一些所谓历史剧、正剧里头总要节外生枝地插进去一些子虚乌有的女人时,喜好历史的我,倒不会拿起板砖愤怒地拍,最多不去捧场就是。这些导演的心思跟我早年一样,我何必跟我的同类生气呢?其实,何止是影视剧节外生枝地出现一些女人,在现实中,节外生枝出现女人的事情还少吗?因为女人而发生节外生枝的事情还少吗?
历史也是一场节外生枝的戏,正如曹操与关羽之间曾发生过的。
缘起:危城中的师奶,引起两位英雄的兴趣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那时候的曹操和刘备还是亲密的战友,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吕布。曹刘联军正在围困吕布最后的据点:下邳城。
攻克下邳,拿住吕布,大家分赃,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然而,历史还是忍不住安排一出节外生枝的戏。这个“枝”还是来自一个女人,下邳城里头的一个女人。大家不要误会,这个女人不是我们熟悉的貂蝉美眉,大家也不要迷恋貂蝉,貂蝉只是一个传说。城里头的这个女人姓杜,她老公叫秦宜禄。秦宜禄被吕布派去出差到袁术那里去了,一直没回:杜师奶算是没主了。
一座将破的危城,一个带着孩子的师奶,却挂住了两位英雄的心。早在攻坚战打得很辛苦的时候,联军中的主将——关羽,找到联军总司令——曹操,递交了一份个人报告,请求组织解决个人问题。
报告内容大致这样:“报告曹总司令,敌方成员秦宜禄目前失踪,其妻子杜女士已算是无主财产,本人如今无子(可能当时的老婆没有生育),恳请组织在进城之后,将秦宜禄家属交给本人处理。此致敬礼,关云长。”原文是:“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
曹总司令没怎么在意,在那个胜者可分配敌人财产的时代,这种申请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曹总司令爽快地答应了。
但是,关将军似乎有点过于强调此事。当时的他,到底是真的想收纳杜美眉,还是想替秦宜禄将其家属搭救出来,很难确定。反正,就在部队要进城的当天,他跑到前线指挥所,再次向司令部提出这个要求。向组织申请一次就够,次数多了,组织会对你的申请格外关注的。组织太关注,有时候还真不是件好事。曹操是个人精,关二哥提多了,他倒是惦记起来。没多久,曹操带着部队进城,格外地关注杜师奶,一看,他hold不住了,于是擅作主张收编了杜师奶,“乃自纳之”。至于关羽那边,大概批示一句什么要端正态度,理性对待司令部的决定之类的话打发了。
这起节外生枝的个案,是进了档案的,这些档案就是《蜀记》、《魏氏春秋》和《华阳国志》。
而这起事件在曹与关之间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当时的档案记录说:“羽心不自安。”你最惦记的东西让领导拿走了,你对领导还会信任吗?以后曹与关的关系,不妨也可以按照这种心理去剖析。
再相逢:关羽用业绩和人格来证明自己
平心而论,按照那个时代的战后俘虏处置原则,关云长这样的请求不算是过分吧?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分配,喜欢美女,按照正规程序,光明正大向组织打报告,我个人认为关二哥这样做也是光明磊落的,这算不得是关二哥的污点。好汉做事就是要爽快,不爽快的倒是老曹,利用自己的权位,透支组织的信誉,严重破坏了团队的向心力。当时的关二哥,恨不得将老曹灭了。
大家都知道许昌围猎的事情,老曹在那次狩猎活动中,表现得很嚣张,堂而皇之地向外表示自己是汉中央政府实质上的一把手,关二哥当时就决定要灭他,被老大刘备制止。然而,《华阳国志》第六卷对关二哥动机的解释,则直接和那个杜师奶联系起来,说是咽不下这口气,要趁着狩猎灭老曹。大哥刘备觉得当时的国家离不开老曹的领导,因此没有批准刺杀行动,“先主为天下惜,不听”。
关羽当时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在没法还原了。说他完全不夹带私人恩怨,那是太净化了;说他纯粹为了女人,那是太丑化了。我个人认为,对一个政治人物的喜恶,固然要从大节出发,然而,私德也未尝不是一个出发点。如今的世界,在声讨一个政治人物时,私德问题往往比路线问题还要命,何况老曹在对女人上面出过大问题。当年好不容易结成的政治盟友张绣,就是因为老曹在私德方面不谨慎,泡张绣的婶娘,导致犯下战略大错,把亲人和战友都葬送了。
关羽要杀曹操,主要是从政治立场、政治利益出发。私德方面的因素,则是这种政治动机中的感性因素,感性因素更能让政治热情喷发。
还好,曹刘后来分家了。关二哥不用每天在办公室看着一个让自己很不舒服的领导,撕破了脸反而更轻松。可是,历史总是节外生枝,下邳事件两年后,两人又见面了。那是公元200年,大家都知道,关二哥因为和组织失去联系,暂时从皇叔队转会许昌队,成了许昌队主力球员。
再次见面,曹与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历史是有记载的。老曹见关帅哥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观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又不好意思直接去问,因为两人之间隔着包含杜师奶在内的阴影,于是派张辽去问,关二哥回复:“我不会留下来,但我会做出好成绩给老曹看再走人(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两个人都在做心理交锋。老曹带着些许内疚,用政治上的宽容、物质上的优待来弥补。关这边呢,表现出一个清高的姿态:老曹,我关某要做得漂漂亮亮的才走人。
有时候对待与你有芥蒂的领导,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业务做得特别漂亮。这样你走的时候,才会给他留下一个最潇洒的背影。
就在这一年,关二哥为曹操做了最了不起的一单业务:斩颜良。那一年许昌队与袁绍的河北队在白马打一场遭遇赛,来自皇叔队的外援关二哥,单人带球,冲过河北队重重的防卫,杀过全场,径直奔向对方的球门,踢进了史上最精彩的一粒进球——斩杀河北队主力队员颜良。然后,关二哥拍拍手,连球衣上的汗渍都未曾洗掉,就放弃许昌俱乐部丰厚的年薪,傲然离去。
关二哥的离开,主要是因忠于皇叔队,但也未尝不含这样一种心理:老曹,你当年做得那么难看,我关某偏偏要做得比你好看,愧死你!面对关云长潇洒离去的背影,老曹似乎真有点愧,居然没有追击。
结局:女主人公似乎很幸福,其儿子靠“乖”立足官场
讲完了两个大男人的恩怨,那些小男人小女人也还是需要有个结局的。小男人——杜师奶的老公秦宜禄,出差到袁术那里搬救兵,救兵没搬到,反倒自己被扣押,被迫娶了汉朝的公主。历史几度波折,小男人秦宜禄随着风浪不由自主地来到了曹操的单位,老曹看着自己女人的前夫,觉得不好意思,于是给了他一个县长当。
秦宜禄其实曾经也是个好汉。当年在长安将董卓刺下马的三剑客,他就是其中一个。然而他毕竟不是关云长那样的大英雄,不能也杀个颜良之类的猛将给老曹看看、让老曹害臊,于是只好在老曹手下拿薪水过日子。
男人最大的悲剧就是,女人变成了别人的,而这个“别人”正好是给自己发工资的老板。后来,刘备和曹操翻脸,经过秦宜禄管理的地盘。张飞就笑话他:“姓秦的,你老婆都被别人抢了,还好意思给别人打工,你真是个怂人(人娶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秦宜禄的血性被激发,于是跟着刘备张飞走;走了没几里路,三分钟的血性又降下来,居然还是想回到曹操那边去。张飞可不答应,把秦宜禄咔嚓了。哎,这男人有没有血性,差别可大了。
战争让男人变炮灰,让女人走开。秦宜禄没了,但杜女士还得活下去。她带着秦宜禄的骨肉——秦朗,生活在曹操的家里。她心态如何,没有记载。不过《三国志》上有她的生育记录:她为曹操生了曹林、曹衮,还有金乡公主。曹林的孙女嫁给了大才子嵇康;曹衮是个文艺青年,喜欢跟曹植搞文学竞赛,但天赋不帮忙,总是赶不上。
那位小秦朗,则生活得很幸福。老曹倒是个对继子没偏见的人,他爱杜女士,也爱杜女士和别人生的骨肉,这个倒像“射雕”里完颜洪烈对杨康的爱。每次举行大型宴会,老曹总要当着嘉宾们的脸晒父爱:“你们说说,世上哪有像我这样痛爱继子的?(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秦朗在曹家生存的秘诀就是——乖。因为乖,曹家的大哥曹丕从来不找他的麻烦,因此他也没出过麻烦。他在曹家的侄子——魏明帝曹睿,可喜欢这位姓秦的叔叔了,无论出席什么活动,都要带着他。当然,曹睿不叫他叔叔,而是叫秦朗的小名:阿酥。一个大男人的,被自己的侄子辈阿酥阿酥地叫唤,那滋味也怪极了。阿酥很乖,曹睿任命他为重要的干部,本来是负有重大使命的,但阿酥却只是一味地乖。皇帝做错事,甚至杀错人,他不吭声,“不能有所谏止”;有什么人才需要推荐的,他也不吭声,“又未尝进一善人”。领导喜欢我,拿着工资奖金不吱声就行了。特殊的身份,惨痛的家庭史,又处在一个显耀的权贵家族里,不乖不行。曹家很喜欢他的乖,于是给他建大别墅,发高工资。文武百官因为他和皇帝走得近,纷纷贿赂他、巴结他。因此,阿酥过得很幸福,算是对他不幸父亲的一种补偿吧。
刘哥曰:写此文不是为猎奇,而是探索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心理。人群的划分,基本是以政治、利益、信仰等为最大公约数。然而,在此之外,如果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生”为最大公约数,用这样一种男女关系的视角来看某些历史问题、看某些历史人物,会不会还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真相呢?
周朝版非诚勿扰惹高富帅当街斗殴
一直没有认真看过一场电视台的相亲节目,但我猜想人们之所以对它热衷,不只是关于爱情,也应该含有人气游戏的因素在里面。
每一个登台的男子,要在全部的佳丽中取得最大人气公约数——不讨人嫌。虽然不能争取所有佳丽,但不能惹来佳丽们大面积的反感,这就是不得罪中间佳丽,不制造反对佳丽。在这个框架下,他又要争取重点佳丽,因为全部佳丽不反感你不等于都支持你,必须至少有一个佳丽支持你,肯被你抱回去,你才能赢定最后一局:牵手成功。在全面维护支持率和展示爱情肌肉之间,操作手法之微妙复杂难言。
总之,相亲不是那么简单,任何时代都如此,包括春秋时代……
奇事:郑国高层上演相亲节目
此次相亲活动上演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地点是郑国的首都。相亲的缘由是为了解决一桩贵族婚姻纠纷。应该是在公元前541年的农历四月左右,郑国的一位官员,名叫徐吾犯(徐吾是姓),他有个漂亮的妹妹,《左传》对她的记载是“美”。
徐吾妹妹早已名花有主,其未婚夫是郑国的王室贵族:公孙楚。我们姑且称之为:阿楚。档案显示:阿楚已经对徐吾妹妹下了聘礼,女方也已经接受。这将是一桩门当户对,毫无悬念可言的婚姻。
然而,美丽也是一种招摇,就算不去招谁惹谁,也会被招惹。阿楚有个堂哥,叫做公孙黑,姑且简称为阿黑,年纪大一点,已经有了儿女,却也看上了美丽的徐吾妹妹。徐吾家说:“对不起啊,我们家的妹子已经许配给您的堂弟阿楚了。”阿黑却强行将聘礼送进了徐吾府邸,弄得徐吾家的人全脸黑了。
徐吾犯虽然也是国家官员,但却不是核心班子成员,他只是个给郑国王室打工的政务员,阿楚和阿黑,他谁都得罪不起。
纠结的他,找到了当时郑国的头号政务官和首相子产,希望首相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子产给出了一个办法:举办相亲活动,充分尊重徐吾妹妹本人的意志,喜欢谁就选谁,“使女择焉”。
这次两千多年前的相亲节目,形式相当开放而活泼。四月底的某一天,在徐吾家的大院子里,首先登台的是阿黑哥,他走的是斯文路线,从文的角度显示自己的高帅富风采。他大概做了一个当时最流行的发型,穿着当时最流行的时装,风度翩翩地走进徐吾家大院,优雅大方,成熟有致地走了几圈,然后摆下最名贵的聘礼,“盛饰入,布(排列)币(订婚礼物)而出”。
阿黑哥表演完,该阿楚登台了。阿楚走的是硬汉路线。但见他一身戎装,一进大院,就拉开大弓,唰唰唰,左面射击三次;唰唰唰,右面射击三次。然后,又充分展示自己鹰隼般的轻功,嗖的一声,跃上一辆高大的军用战车,绝尘而去。
一文一武两名选手,美丽的徐吾妹妹中意谁呢?藏在门后观阵的徐吾姑娘,对两位高帅富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阿黑哥诚然很帅很美,但是妹妹我觉得一个男人应该有阳刚美、硬汉美,要像个男子汉;阿楚才是我心中的那盘菜,因为丈夫要像丈夫,妻子要像妻子,这样夫妻之道才顺,“夫夫妇妇,所谓顺也”。言下之意,似乎嫌阿黑哥有点娘炮。按照如今的电视节目规则,徐吾妹妹应该灭了公孙黑的那盏灯。
于是,徐吾妹妹顺理成章地与阿楚牵手,结连理之好。
其实,郑国高层的这种相亲选秀节目跟他们本国的风俗习惯有关,两千多年前的郑国是娱乐业最发达的一个国度,且娱乐节目大都与爱情有关。孔夫子还嫌其娱乐风格太萎靡了,说“郑风淫”,即郑国的流行音乐太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