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3500000022

第22章 作家中的作家(1)

艺术的坚持——从布克奖到诺贝尔文学奖

2005年,门罗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一位加拿大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可以跻身这个榜单,确实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因为加拿大文学,以及短篇小说这一文类长期都位居“边缘”。这一时期的门罗其实已无需任何奖项的肯定,她为自己写作,并完全地享受写作的快乐。尽管如此,随着门罗年事的增高,身体状况的变化,“作家门罗是否会退休”的问题开始成为众人所关心的话题。这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此时作家多年的盟友大都功成身退。2003年底,门罗逾30年的文学代理商弗吉尼亚·巴伯退休,当年11月作家专程飞到了纽约参加巴伯的退休纪念酒会。巴伯后推荐其助理詹妮弗·鲁道夫·沃尔奇继续为门罗的作品担任代理商。而不久后门罗在美国科诺夫出版公司长期的编辑安·克洛斯也退休了。退休后的巴伯和克洛斯依然是门罗的密友,并能在第一时间欣赏到作家最新的作品。但是,门罗本人是否会退休呢?

2005年5月,门罗在温哥华接受了泰瑞森终身成就奖。在颁奖典礼上,门罗宣布了自己即将有新作出版。“这并不是一本纯粹的虚构小说作品,和我过去一直所写的很不一样。”同时,作家补充说她本人希望这本书结束后自己便可以退休。仅仅两个月以后,门罗应邀帮助加拿大笔会筹款,为笔会的纪念集写作了《写作。或者,放弃写作。》一文。在文中,门罗再次暗示自己将停止写作。这本纪念集最终于2006年6月公开出版,并且门罗被安排在6月20日的多伦多纪念日上朗读该文。尽管门罗在文章中的用词非常含蓄,可在纪念日的当天,“今晚文学大师艾丽丝·门罗即将退休”的消息还是通过供稿联合组织在各地的报纸上同时登上了头条,加拿大举国震动。最终,门罗在那晚的活动上向焦虑的读者们澄清:“我这篇文章大约写在6个月前。那时候我确实是那么想的(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

与此同时,门罗的出版主编道格拉斯·吉布森也向读者强调:门罗即将出版的新书绝不会是她最后的一部作品。门罗即将出版的新书是《城堡岩石上的风景》。该短篇集的同名作品已于2005年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是一篇很长的类似回忆录的作品,一本“家族的书”。其实,门罗早在20多年前就曾向其加拿大主编道格拉斯·吉布森描述过构思:

这也是关于父亲的一篇很长的回忆录,我觉得写得很好,但是也觉得它应该是独立于我以后想写的那本类似家族记录的书。我想写的那本书是关于雷德劳家族在休伦县的历史,以及在安崔克的历史,即詹姆士·霍格的母亲还是姓雷德劳的时候。关于家族的历史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似乎从中世纪起就开始有很能讲故事的人了。我知道有些人在写作家族历史的时候非常辛苦,但是也许我能弄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来。

门罗最终在2005年交给《纽约客》的作品总共有140页。但是《纽约客》出于版面考虑,仅选择了雷德劳家族最初从苏格兰迁移到加拿大的那一段历史,大约为12页左右,发表在了8月刊上。最后该篇的全文收录在2006年11月出版的门罗同名作品集《城堡岩石上的风景》中。

《城堡岩石上的风景》是一部自传性非常强的作品。这也是作家创作新阶段的标志。从这本书开始,门罗作品的自我回顾性不断加强,不断挑战虚构作品与非虚构作品之间的界限。门罗有意模糊了两种原本被认为截然不同的文类,从而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现实表现方式。真实,在门罗的作品中,不仅是历史记录上的真实,也是人心感觉上的真实。门罗在书中如此写道:“现在所有这些我所记录下的名字,都在我心中和那些活着的乡亲们一样真实,那些消失的厨房,那些宽敞的大黑炉子上擦得光亮的金属装饰板,那些从来都没有真正晾干过的酸木滤水板,那些煤油灯发出的晕黄的光。”门罗最后在结尾处感慨:“一个神奇的门阶,一个巨大的海贝的珠母,我把它当时是天地四方而来的信使。”将这个珠母放在耳边,她“听到了自身的血液,以及海洋那澎湃有力的涛声”。这就是门罗作品所要力求表现的真实,也是其一贯的创作主旨。

希拉里·曼特尔在《卫报》上发表评论指出:《城堡岩石上的风景》是妙不可言的回忆录,它超越了文类的束约,也突破了生命的界限……作品中对于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写作并没有确切的划分,前一部分还是移民的史传,后一部分就自然地转到了作家对于定居后的生活所发生的种种细微变化的深刻观察。而约翰·莫斯在其评论文章中则认为,《城堡岩石上的风景》并不能算是回忆录:“它是不同的文类,也是作家对于几乎是了无新意的文类划分问题所做出了重大的突破……这样的回忆录只有艾丽丝·门罗能够写。其中是否有故事的成分呢?可以算作是虚构类作品吗?当然是这样的。但是区别在于,书中的虚构成分既不是为了作家的自我掩饰,也不是为了自我吹捧。作者将至亲的过往最为精华的那一部分,包括了祖先所经历的和后辈所记忆的,都转化为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莫斯最后这样总结《城堡岩石上的风景》:门罗再次证明了她是那一类弥足珍贵的作家,能够以作品影响读者的生活。

同样是在《卫报》,卡尔·米勒这样评价《城堡岩石上的风景》这本“家族之书”:

这部作品集以安崔克的故事起头,随着开拓者们西进至伊利诺伊斯州,又一路北上来到了安大略,最后回到了开拓者们的家族宗谱,并以作者寻访失落坟墓的场景结尾:作者被困于高高过膝的长青藤蔓而动弹不得。这是珍贵的、了不起的作品。作品中的过去和现在相连,现在也和过去相通,过去和现在即使彼此连续的,也是彼此断裂的。它确实是一部回忆录,但同时也是一部虚构作品。其实门罗所有的作品整体而言都是回忆录的性质,也是关于她自身生活的一部长篇小说。有些人会说,门罗不写长篇,只写短篇,这样的指责很可笑。这部作品而言,门罗几乎对霍格的自白一略而过,但是很显然,长篇创作对于她的所作所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她是两个人之间更为冷静,更为执意要成为作家的那一个,她的作品也更加坦白。但是她们都由同样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当你写作的是确实存在的真实的人时,你常常会遇见那样的矛盾性。”

门罗的历史写作所一直具有的矛盾性,以及门罗对文类的一再挑战,似乎都可以从作家对于“艺术的真实”这一概念的哲学思辨中找得答案。

2006年8月13日,门罗在英格兰的皮特巴洛城获得了“爱德华·麦克道威尔艺术杰出贡献奖章”。门罗本人在颁奖典礼上对她的老朋友们,即原加拿大广播电台的罗伯特·韦弗,她的文学代理商弗吉尼亚·巴伯,以及她在加拿大出版公司,美国出版公司,以及英国出版公司的众多编辑们,都致以了最诚挚的感谢。特别的,门罗还感谢了她的两任丈夫:

作为男性,他们两位都相信女性真的有可能从事严肃的工作,而并不只是玩玩而已。在我的年代,这样的男性并不多见,而我居然就抓到了两个人,真的是很幸运。

这样的致辞很不同寻常,作为作家的门罗似乎已经到达了回顾一生的阶段。同在这次的颁奖典礼上,弗吉尼亚·巴伯以一个长发言,充满感情地回忆了她与门罗之间长期的惺惺相惜,并对于门罗的作品做了非常生动、观点鲜明的点评:

我还知道,几乎每一次门罗完成作品,她都会认为那将是她最后的一部作品。她觉得自己已经用尽了素材,她已经没话说了。2004年《逃离》出版的时候,她就说过这样的话,因此这一次我建议她写一本关于雷德劳家族历史的非虚构性作品。我知道自打我们认识她就一直有那样的念头。但是,虽然她找到了相当多的资料,包括1700年起至今的书信,日记,当时的杂志,印刷的文字材料等等,但是她觉得对于一本非虚构性作品还是不够。她怎样才能够填补那些历史的空隙呢?更重要的是,她的祖辈究竟长得怎样?他们会对彼此说些什么话?他们究竟有何喜怒哀乐?结果,我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还是继续写故事。原先的那些资料化成为她新书最初一百来页的内容。新作《城堡岩石上的风景》即将于11月份出版。

作为门罗多年的文学代理商与密友,弗吉尼亚·巴伯对于门罗的风格与特色确实非常了解,点评也入木三分。罗伯特·撒克教授尤其注意到,巴伯不但确认了门罗对每部新作都有的“最后一部作品”的情结,同时其“家族之书”的夙愿也最早追溯至门罗写作生涯最为关键的1974—1976年间。

《城堡岩石上的风景》出版后的四年,门罗就像大多数她这个年龄的老人一样,越来越多地被健康问题所困扰。2009年门罗检查出了癌症,此后她主要居住于安大略省的克林顿,即弗兰姆林的故乡,而去英属哥伦比亚省科莫斯度假的次数则越来越少。她最后一次去科莫斯主要就是为了和那里的朋友们告别。现在门罗的外出基本都与重大的文学活动相关,其他则能免即免。2007年11月,门罗参加了她的出版公司,即麦克柯兰德和斯图尔德出版社的新加拿大图书馆系列丛书50周年的纪念庆典,门罗本人曾长期在该丛书中担任编委。2008年,门罗去意大利参加了弗莱埃诺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当时与门罗一同进入决选名单的还有两位作家,一位是意大利的阿尔伯特·艾尔巴希诺,另一位是阿尔巴尼亚的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门罗最终赢得了该项大奖。同年10月,门罗赴纽约接受了《纽约客》编辑的现场专访,该项专访是《纽约客》年度庆典的一个重要项节目。而2009年门罗获得曼氏布克国际文学奖则是门罗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门罗本人于6月在女儿詹妮·门罗,以及教女丽蓓嘉·盖瑞特的陪伴下,赴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接受了颁奖。同年秋天,她本计划参加英属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国际作家节的开幕仪式,即“艾丽丝·门罗作品表彰会”,但是最终却因为健康原因未能成行。不过当年的早些时候,门罗还参加了多伦多国际作家节和加拿大笔会的庆祝活动,即“太多幸福”交流会。在会上,门罗整晚都和一位著名的英国编辑戴安娜·阿瑟尔广泛而深入地交谈,话题从两性关系,到加拿大文学无所不包。两人都感慨自她们开始写作的年代,这个世界已经变化迅猛。同时在访谈中,门罗也承认了自己患癌的事实,这一情况迅速上了第二天的头条,并让人再次担忧《城堡岩石上的风景》将会是门罗最后一部作品。但门罗还是很快于8月再次推出了新作,作品的名称就叫《太多幸福》。

《太多幸福》一共收录了10个短篇,其中同名作品《太多幸福》是其中的压轴之作,近60页的篇幅,以19世纪著名的俄裔数学家索菲娅·科瓦莱夫斯基为主人公。索菲娅·科瓦莱夫斯基是俄罗斯第一位重要的女性数学家,是第一位在北欧获得正教授职位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在严肃的科学杂志上担任编委的女性。她克服了当时欧洲对于女性刻板保守的歧视态度,一生体现着女性对于理想的追求与坚持。索菲娅·科瓦莱夫斯基去世时年仅41岁,死于归途中感染的流感。门罗在小说中艺术性地重构了索菲亚生命中最后的那段旅程,以社会革命时期的俄罗斯为背景,追溯了索菲娅所经历的丈夫自杀及妹妹去世的种种情感创伤。在冬日的寒冷中,读者追随着索菲娅的脚步,一路从法国到德国到丹麦到瑞典,可是,不管她走到哪,总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职业妇女无法逃避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谁?”很多评论家注意到,《太多幸福》延续了《城堡岩石上的风景》的风格,即在对历史的建构中虚构性与传记性并存,并且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对于死亡的哲学关注。

《太多幸福》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洪水之年》同时进入了当年的吉勒奖决选名单,而门罗最终宣布退出竞选,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不愿意与自己的好友面对面地竞争。同时,门罗也觉得自己已经得过两次吉勒奖了,应该把机会让给更多年轻的作家。为此,《环球邮报》刊发了专稿《太多慷慨》,点评门罗道:“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人对于门罗有微词,无论是对于作家个人还是对于她的写作。当门罗获奖的时候,其他作家与评论家绝对不会跳出来再列出十本书说‘谁谁谁也应该获奖’。”门罗的文学成就已经毋庸置疑。英国评论家克莱尔·托马林认为:门罗比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更为伟大,因为门罗的作品中题材更为广阔,能化寻常为陌生,充满了透视的力量,甚至是冷酷的态度。为此托马林倾慕不已。菲利普·马钱德认为《太多幸福》将成为作者完美的收官之作。他在《国家通讯报》上的评论如此写道:“如果艾丽丝·门罗从未存在,那么加拿大灵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会黯然失语,被遗忘,沉没不见。”

同类推荐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本书所选都是宋词中思想深刻、词句优美、境界高旷、流传广远的经典之作。每首词除了有详尽的注释之外,还有评析,提示了鉴赏的角度和层次,引导读者发挥自己活跃的神思,畅游于浩瀚的词的海洋。
热门推荐
  • 日月珠

    日月珠

    一群来自2012年的大学学生会,一次偶然的集体郊游,迷失于荒野,无尽的迷雾没有出口,饥渴难耐的他们发现了一棵通体透明的果树,那是来自异世界的“恶魔果树”,血红色的恶魔果实能让食用者拥有可怕的恶魔之力这时一个黑洞出现,将他们带到了三零零零年后的地球,那时的地球受到外星科技强族“科洛天”入侵,已是满目疮痍,为了完成与恶魔果树的约定,为了能重回原来的世界,学生会的凭借得来的恶魔之力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挣扎,奋斗,肩负起拯救世界的任务。本书书群(142621520)果实能力觉醒,林洛发出惊天怒吼,他要复仇,他要杀戮。他身上布满密密麻麻的血色咒印,一对猩红的大肉翅,这是“血帝”果实能力,变身。他双瞳血红,瞳孔中是一个血色“卍”字,那是“火瞳”一族的果实能力,开眼。爽文,科幻,异世界,未来,美女帅哥,喜欢的顶我吧!
  • 我们从来都一样

    我们从来都一样

    我们一起的3年,一句话,便是你送给我青春最好的礼物。我们从来都一样,曾经说过很爱你。
  • The Smalcald Articles

    The Smalcald Artic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鬼

    终鬼

    “你到底是和谁?”“你没有必要知道。”那人说道,手里的长刀跳动了起来。
  • 公元2288

    公元2288

    去年今日,此时彼刻,找到了从前,回不了当初。
  • 千年梦殇之梦萧虐恋

    千年梦殇之梦萧虐恋

    最爱的人娶了最好的朋友,最亲的人也离去,如果是你该怎么办。孟萧
  • 萌宝来袭:总裁撩妻无下限

    萌宝来袭:总裁撩妻无下限

    惨遭霸道竹马强上也就罢了,还有了战果怎么办?揣着娃跑路啊!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眨眼间便被孩子他爹堵在男厕所。宫擎:“偷了我的心,生了我的种,还敢不对我负责,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那你想怎样?”宫擎沉吟:“小爷心宽,准备让你合法的生!跟我去民政局!”原本天天撩妻无下限的孩子爹傲娇了怎么办?伊小姐当然是趁机反撩,“我肤白貌美大长腿,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宫少:“我财大……气粗姿势多,你不是也不满意!
  • 三界笙歌

    三界笙歌

    武动乾坤,魂念一传万里。妖族和人族同处一个位面,魔族动乱,引动三界,带来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
  • 繁华流年只为她等

    繁华流年只为她等

    遇见两种男人是幸运的。第一种是心里只装的下一个女孩的;第二种是花心的、处处留情的,遇到那个他喜欢的女孩时,他会放下所有骄傲,做一个“二十四孝男友”。但对于后来的女孩,是不幸的。沐梓策无疑是第一种,喻笙却似乎迟到了。
  • 广嗣纪要

    广嗣纪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