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落日的余辉照射着你的双手,你发觉它们当天并没有做过有价值的事情,那你就应当把这一天看作已经失落。
——爱德华·杨格
芝加哥市某大型公司的总裁,最近一段时间患上了十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整天没有食欲,睡眠质量也不高,白天感觉困乏不堪,头疼欲裂。
于是,他苦恼不已,四处求医,还是不见好转。
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他听朋友介绍说,著名的心理专家沙特拉博士在治疗这种病方面是个专家。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总裁按照指示路线,带着激动的心情来拜访那位博士。宾主见面自我介绍,一阵寒暄之后,他正准备详细地向博士描述自己的病情。
这时,博士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说是医院有急事找博士。但博士马上就在电话中把事情处理好了。
可是,沙特拉刚一放下话筒,坐在总裁身边,还没开口说话,另外一部电话又“嘀嘀”地响了起来。他只好又离席转身去接电话,又是一件关乎人命的紧急事件。
电话挂断后,一会儿,又有一位医院的同事打电话向博士征询医院里某一位重病患者的最终处理意见。
无奈,博士只好让客人自己先坐在那里,让他等了二十多分钟。
最后,博士挂断了电话,真诚地向这位总裁先生道歉。
总裁回答说:“真的没关系,沙特拉博士,在你身上,我似乎已经找到了我真正的病根。回到公司后,我将立刻改变自己现在的工作习惯。对了,临走时,您能否让我看一下您的办公桌抽屉?”
博士点点头,打开抽屉,里面除了一些少量的纸类办公用品,别的什么也没有!
总裁疑惑地问:“博士,你那些等待处理的文件呢?还有未回的信函呢?”
博士笑笑说:“没有,全部都办完了!”
一个半月以后,总裁盛情邀请沙特拉博士到他的公司参观。他的病似乎痊愈了,状态也完全变了,浑身上下没有了当初的不适。
他特意打开自己的抽屉,对博士说:“以前,我的两间办公室里有三张办公桌,办公桌的抽屉里堆得满满的,全都是未处理或即将处理的文件。
“我每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的都是这些工作。不仅这个要做,那个也催命似的要做,一睁开眼,我就觉得自己身心疲惫,弄得我根本无暇也无心及时地处理它们。
“但是,自从上次听了你的一席话之后,我立即将那些堆压的旧文件和报告书一次性地全部理清。现在,我只需要一个办公桌,这已经足够了。工作一来,我马上进行处理,绝不一味地拖延和积压。所以,我已经完全消除了因延滞工作而给身心带来的紧张感和烦恼。现在,我的心情每天都很舒畅,病自然也就消失了。”
心灵直通车:故事中的这位总裁,当初为什么会终日紧张、烦恼,就是因为摆在他面前的工作太多了,这个需要做,那个也需要做,以至于不知道做什么好。久积成病,这属于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