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7000000016

第16章 吃瓜-张序善

哈密的维吾尔族人,对于吃瓜,有很多讲究。

我曾亲眼看见维吾尔族人剖瓜,先在甜瓜的瓜把上划一个十字,然后将瓜把的一圈儿切下,成四瓣儿,再一刀、一刀地拉成瓜牙儿。

拉瓜牙儿时,要看人多人少。人少了,就按瓜上的黑绿花纹切,块儿大些。人多了,就拉薄一些,块儿小一些,够每人吃一到两块儿。

剖瓜时,要一次将一个瓜拉完,拉完后还是一个整瓜,轻轻一拍,瓜牙儿就摊开了。然后把瓜子刮去,在瓜牙儿上划上几刀,人们吃时,可以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吃。不会拿起一牙儿瓜,从这头啃到那头,既糊了一脸,也不雅观。

有时,也将一牙儿瓜,切成两截,盛在盘子里,端上炕桌,再端上一盘切成条块的馕,请客人一口瓜、一口馕地吃。

维吾尔族农民,早晨下地时,有时不吃早餐,怀里揣一个馕,活儿干到太阳一竿子高时,到地里摘一个瓜,剖开,就着馕吃。有一种面瓜,绿皮、圆形,剖开是青绿色的瓜瓤,有一种醇香的甜酒味,入口即化,所以叫老汉瓜,也叫醉瓜。没牙的老汉们,把它剖成两半,剜下瓤,泡上馕,吃一顿,就可顶一顿饭。

维吾尔族农民,吃瓜时从不糟蹋瓜,吃完不乱扔瓜皮,不是喂羊,就是喂其他牲畜,实在没有家畜,就把瓜皮扔在房上,说这是“胡大”给的,不能糟蹋。

在戈壁上吃瓜,吃完后将瓜皮扣在路边,过路渴急的人,逢到瓜壳篓,还可解一时饥渴。说是有一年,一个走西口的人,到苦水和烟墩,中间是一百四十里的戈壁,六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带的水喝光了,眼看就要渴死,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路旁有两块儿扣下的瓜皮,这人抱着就啃,结果救了自己的命。

到了秋天,冬瓜熟了。农民们摘下瓜,晒在房上,天冷了,再将瓜抱进屋,吊起,或用马莲草圈垫起,放在架上,屋里放一碗水,水结了冰碴儿,就在炕里生些火,一直放到来年春天,拿到市上拉成瓜牙儿卖,城里的人们又可吃到可口的甜瓜了。

维吾尔族的抓饭,是远近闻名的,吃起来别有风味。若在抓饭里加进葡萄干、杏干、瓜干等做成素抓饭,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汉族人对吃瓜也是很珍惜的。我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这种不动烟火的食物,不能糟蹋,不管甜和不甜,都要啃净。

过去,哈密的汉族人在宴请宾客时,有一道菜是冰糖水炖甜瓜瓤,吃腻了鸡、鸭、鱼、肉的人们,再吃上两块儿冰糖水哈密瓜瓤,不但清爽可口,而且食欲大增。

20世纪40年代,有一年放暑假,我和弟弟到黄芦岗村去。那地方潮湿,种瓜不浇水、不打瓜沟,一行一行点种,瓜长到三四片叶子时,在瓜根边壅上苦豆子和羊粪,满地结的都是瓜。我们早晨摘下瓜,剖成两半,泡上馍,就是一顿早餐。中午吃一顿二截子拌面,下午还是瓜泡馍。瓜吃不完,从门前路过的人,谁见了谁吃。瓜不浇水,又因为是盐碱地,瓜就长得特别甜,吃完瓜后,五个手指都黏到一起了。

20世纪50年代,从内地进疆的人们谈起瓜,不但惊叹哈密瓜的便宜,还盛赞哈密瓜的甜。有一位干部对我说,他的一双旧大头皮鞋,就换了一驮子大约二十个甜瓜。

人民公社化以后,提出“以粮为纲”,种瓜被砍掉了。

“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社员肚子吃不饱,妻子拖着病体,到队里已收过麦子的地里,拾了二三十斤麦头,用棍子捶下,簸净,炒熟,和房上的瓜皮磨成瓜皮炒面。瓜皮炒面,还真救了我们的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哈密瓜的种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哈密瓜的吃法也变得五花八门,哈密地区技工学校迎宾饭庄烹制的哈密瓜筵,由冷、热、点、羹等多道菜肴组成,那如花似玉的拼盘,那小巧玲珑的珍肴,吸引了无数美食家的光顾。听说这瓜筵,还有医食结合、降脂减肥的作用呢。

同类推荐
  • 耕余遗穗

    耕余遗穗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千百年眼”、“海外生活”、“专题研究”、“校园走笔”等栏目刊载的文化小品、域外见闻、生活杂感等。这些随笔既包括王日根教授个人的治学从教之道,还包括他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的思考与评论。随笔以悠闲的心态,轻松的笔调漫谈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域外风情。文如心,这种静谧、恬淡的文风大致反映出王日根教授淡定的心境,淡泊的心志,淡雅的心智。
  • 世上最美的风景,不如回家的路

    世上最美的风景,不如回家的路

    在每一个人既短且长的人生里,也许最让我们难以释怀的,就是关于家乡的记忆,那些在记忆中的往事,那些曾经历过的四季的风景。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记叙了关于老家的往事,关于每个季节的提醒和记忆,包括那些曾经迷人的风景、那些鲜活无比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关于生活与人生的哲思。这里面的文字,会让你看到曾经熟悉的情怀和风景,会让你回到从前,回到心里的那个家。
  •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冯剑华文选

    冯剑华文选

    本书为冯剑华老师编辑一部文选,与为肖川老师编辑一部诗选一样,都是我莫大的荣耀。因为他们为宁夏的作家、诗人做了几十年的嫁衣,为宁夏文学的繁荣奉献了一腔的热血。
热门推荐
  • 将星吕绮玲

    将星吕绮玲

    简短讲述一代女将星,温侯吕布之女的人生事迹。
  • 玄珠梦痕

    玄珠梦痕

    那来临的起源,谁造就了谁?那落下的帷幕,谁毁灭了谁?无尽轮回,扬起尘埃,所为的,又是谁?尘埃落定,是璀璨后的黯然,还是动荡后的平和?亦或者,谁又成了谁的谁?玄珠梦痕,追寻永恒记忆,诉求亘古思念,不离不弃,矢志不渝!
  • 巅峰之躯

    巅峰之躯

    传说无上巅峰王者,在一次大战中消失,几百年过去了,一名废材少年,无意间继承巅峰之躯,从此巅峰逆袭!
  • 天际黑色闪光

    天际黑色闪光

    出现在人类中间的异生物,究竟是人类自己的恶果,还是自然报复人类的兵器,捕食与被捕食,人类究竟是猎物还是猎人,极端的人究竟是屠夫还是救世主,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着重叙述获得成功的个性因素。个性是缔造成功及维持不败的基础。该书从科学的立场揭示个性的奥秘,研究成功的个性表现,剖析个性成因并指出培养个性的途径和创造优良个性的法则。书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思想,能给人巨大的启迪和帮助。
  • 倾尽繁华,天下第一萌妃

    倾尽繁华,天下第一萌妃

    她明明是强到看不出的地步,却偏偏被误认为废物。认识穿越女,原本以为有了朋友,却来抢自己男人。真是忍无可忍,看她如何对付他们。
  • 期间爱你

    期间爱你

    “我相信来日方长,所以我会一直等你,直到你回来。”
  • 英雄联盟之无主之地

    英雄联盟之无主之地

    当英雄联盟中的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发生交错,人类以为那游戏异界是一片可以肆意占领的无主之地。然而当各种游戏英雄和技能在现实当中不断出现。正处于鼎盛之时的地球科技文明在异界的影响下轰然崩溃。最终拥有蒸汽朋克风格的新世界在血与火中逐渐建立,这里才是真正的无主之地!**************本文致力于探讨各种游戏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欢迎大家进行讨论和指导。
  • 侠影神州之剑海情缘

    侠影神州之剑海情缘

    红尘人,红尘曲,万事只似梦中梦。江湖冷,人心烫,至交何人又何方。十年间,江湖梦,转眼风流也沧桑。仗剑江湖风云行,迢迢清影渺苍穹。抚琴揞律红尘曲,一剑凌云山海情。武林梦,少年心,分明点点深。对酒当歌杯莫停,倾杯畅饮尽长虹。对杯盏,红颜娇,醉卧江湖一梦休。人生何求几功名,琴剑狂歌走天涯。江山风雨几明月,冬雪醉酒赏白梅。仗剑行千山万水,萧索孤城,佳人渐远。天涯海角,飘零何处尽头,花月无常,浊酒一壶,醉忘愁。想当时会,到如今,浮华一世转瞬空。
  • 网游之邂逅星缘

    网游之邂逅星缘

    邂逅之地,星际情缘,这是一场有关于宿命的邂逅!遭遇家庭巨变的谢小峰心灰意冷,进入到虚拟网络游戏《星际》中逃避一切。然而,宿命却如影随形,一只和谢小峰曾经养的非常相似的白猫,背叛而离开的女友,他意图逃避的亲朋,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身边,父母留下来的财富又一次让他陷入漩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