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5300000019

第19章 新人赋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毛泽东1957年在莫斯科对中国青年留学生们说的这句话,对整整一代的中国人来说,都拥有过感同身受的共鸣,产生过巨大深远的影响。

这是毛泽东浓浓的情感底色——

在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他偏爱小人物。

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他偏爱青年人。

毛泽东钟情于未来,所以钟情于青年。

对于青年的人生,他特别偏好和推崇一个“气”字:志气、热气、生气、豪气、朝气……

这些词汇,诠释着他对青年人生命活力的深情赞美,也诠释着他对青年人进取精神的热切期待。

在未来社会的构想和建设中,一心要探索一条新路的毛泽东,常常呼吁要破除迷信,反对墨守成规,希望人们不要信守教条,不要惧怕权威。

青年人,似乎特别应该而且最有可能按他的这个期望去做。

在1958年3月的成都中央工作会议上,他一口气讲了29个古今中外青年才俊的事迹。

这当中,有29岁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

有14岁参加隋末农民起义的白袍小将罗成。

有率劣势之兵抗击曹操几十万人马,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的周瑜和诸葛亮。

还有30出头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

更有在16岁就发明棉纺细纱先进工作法的挡车工、全国劳动模范郝建秀。

青年人中为什么容易出现这些“英俊天才”?

毛泽东说:“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命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

1965年1月,毛泽东读到乒乓球世界冠军徐寅生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的讲话稿,立刻批示“再加印发,广为宣传”,并要求出席中央工作会议的领导干部们都仔细阅读。

他说:“这是小将们向我们这一大批老将挑战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一点什么东西吗?”“如果我们不向小将学习,我们就要完蛋了。”

如此言之凿凿,情意切切,毛泽东是要提倡一种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和创造精神。

如此言之凿凿,情意切切,毛泽东期望着社会主义新人身上散发出大胆进取、昂扬奋斗的人格气象。

进入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诗笔渐渐奔涌出一种迎接挑战的严峻气氛。

这大致是从1961年夏天在庐山上写《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开始的。

毛泽东在庐山(1961年)

庐山,壮丽奇绝的峰峦,奇伟幽险的瀑布,变化多端的云海,数不清的名胜古迹,给了诗人太多的素材和灵感。

身在庐山,人们总有一些特别的感觉,总有一股开阔的诗情,总有一种置身世外的飘洒和俯瞰河山的豪气。

在诸多吟咏庐山的古代诗词中,毛泽东似乎特别偏好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1959年夏天上庐山开会,毛泽东把这几句诗写下来寄给儿媳刘思齐。因为儿子毛岸英已经牺牲在朝鲜战场,便特意交代说:“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

1961年夏天上庐山开会,毛泽东又把这几句诗抄写下来,赠给庐山当地的同志,并在诗末注明:“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诸同志。”

正是在1961年夏天的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看到了江青拍摄的一张题为《庐山雄姿》的照片。

照片是暮色时分拍摄的。摄影者立足于相传为唐朝八仙之一吕洞宾居住过的仙人洞角度,近景是雄居高空的松枝,远景是昏暗辽阔的天空和茫茫的云海,中景是御碑亭和树木葱郁的险峰。

或许是有感于当时国内经济困难和国际紧张局势,毛泽东的题照诗写得有些沉重,但基调仍是明朗的进取和对胜景的赞美——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有人说,诗中赞美了遒劲的松树品格。它昂然挺拔于天地之间,尽管乱云翻滚,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它仍然是那样的泰然自若。

有人说,诗中赞美的是飞渡的乱云。它在暮色压迫之中依然我行我素,勇往直前而又从容自如。

诗无达诂。不管哪种解释,都昂扬着一种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

这恰恰是当今社会的新人们应该拥有的人格气象。

1961年,毛泽东还写有另一首题照诗,更为鲜明通脱地豪举出新一代中华儿女应有的“奇志”。

与前一首题照诗不同的是,诗人吟咏的对象是一位英姿勃勃的女民兵。

当时,国际形势比较紧张,中央号召大办民兵师。毛泽东的机要员小李也参加了中南海里的民兵组织,在一次休息时拍了一张扛枪的照片。

1961年2月,小李送一沓文件到菊香书屋给毛泽东时,毛泽东突然问她是不是参加了民兵,她说参加了。为了让毛泽东相信她还参加了训练,便拿出这张照片给毛泽东看。

毛泽东端详一阵,说了句“好英雄的模样”,便在办公桌上拿起一本看过的地质常识书,翻到有半页空白的地方,提笔挥写——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即兴写完这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后,毛泽东又对小李说:你们年轻人就是要有志气,不要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穆桂英!

中华儿女应有的“奇志”,在战争年代,是“万里赴戎机”,是“妻子送郎上战场”。在和平年代,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总之,是时刻准备着,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不屈不挠地去拼搏,去奋斗。

一张小照,为什么能激起诗人的奇情异趣?

因为毛泽东和“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民兵们,有平等的心情,有同等的抱负和志向——他青年时代,不也曾高喊过立奇志、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吗?

毛泽东手书《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这首七绝,因为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在20世纪60年代曾谱成歌曲,唱遍神州,妇孺皆知。

与此同时,另一个妇孺皆知的传统故事,当时也唱遍了神州。

这就是叙述穆桂英挂帅故事的《破洪州》。

为了推荐这出戏,毛泽东在1959年专门给周恩来写了这样一封信:“我在郑州看过一次戏,穆桂英挂帅,叫做《破洪州》,颇好,是一个改造过的戏,主角常香玉扮穆桂英。我看可以调这个班子来京为人大代表演一次。”

穆桂英和女民兵,历史和现实,在诗人毛泽东的视野里,就这样奇妙地交融在了一起。

如果说,中华儿女的“奇志”,在《为女民兵题照》中还只是点到为止的话,那么,在毛泽东的杂言诗《八连颂》里,似乎已经抛开诗的含蓄,直接用理性的语言来表达了。

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随着《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电影的播映,同样传遍了神州。

1949年上海解放之初,有人断言: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红着进来,将黑着出去。意思是共产党抵挡不了糖衣炮弹的攻击。

到1963年,14年过去了。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来到花花绿绿的上海,驻守在南京路上的八连官兵,没有被染黑。他们继续保持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本色,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博得人们的交口称赞。1963年,国防部授予他们“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称号。

这是让毛泽东欣喜的消息。“好八连”的作风,正是他一直倡导的社会主义新人气象的一个缩影。

在1963年8月1日建军节那天,毛泽东写了他一生中唯一一首民歌体的杂言诗——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毛泽东和青年团三大代表在一起(1957年)

与其说毛泽东是在歌颂八连官兵,不如说他是在全面构想和描述他心目中的新人气象。

除了“拒腐蚀,永不沾”,新人们还要不怕刀戟、鬼魅和帝贼的压迫,还要在政治、军事、思想和纪律各个方面达到新的境界。这样才能成为如松柏的“奇儿女”。

奇儿女之“奇”,奇在精神。

精神是人的内心生活及其品质。毛泽东在1918年就发出了对它的执著追求和坚定维护的誓言:“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作为五四青年,这是毛泽东当时追求的新人气象。

在毛泽东的个性辞典里,“精神”还是一种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的称谓。

它有时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理想,有时是一种深刻的思考与追问,有时是一种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有时是一种无畏无敌、勇往直前的浩然正气,有时是一种具体奋发的作为,有时是一种不衰不屈的意志,有时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

喜欢传统格律的人,或许不会欣赏《八连颂》,因为它毫不含蓄,过于直露。

但对毛泽东来说,也许只有这种当时部队战士喜闻乐见的快板诗、民歌调,才足以充分表达他的欣喜之情,才足以传达他对新人气象的构想和描述。

当然,毛泽东也会以格律诗来传达他的这种期望。

那是1965年在南昌的时候。

南昌旧时别称洪都。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在这里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作为诗文大家,毛泽东特别瞩目王勃,称他为“英俊天才”。毛泽东还专门写了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来考证王勃在南昌写作《滕王阁序》时的年龄,称道他不仅“高才博学”,而且“为文光昌流丽”。

作为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先行者,毛泽东或许更为感慨1927年在南昌爆发的八一起义。正是这次起义,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抓起了枪杆子,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军队,从起义队伍里还走出了六位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南昌,也就成了一个令人怀想的红色起点。

然而,历史之舟似乎已随岁月之河漂流远去。

毛泽东或许会在滕王阁下徘徊观赏,也会到江西大旅社南昌起义旧址凭吊感念。

但眼前的赣江之水,却无疑承载着他的现实思绪,从历史流向未来——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1965年在南昌写下的这首《七律·洪都》,并没有吟咏洪都往事。

诗人1964年曾来过南昌,所以说此番一行是“又一年”。这时候他已经72岁,生出了“鬓雪飞来”的感慨,还有“成废料”的自嘲。这自嘲当然不是古稀年华的自怜,相反,倒是充满信心的豁达和诙谐。他坚信自己的身后和历史的前面,有长在的“彩云”和“新天”,更有后浪推前浪一般层出不穷的后继青年。

在谙熟历史演变的毛泽东眼里,这些后继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气质呢?

毛泽东想到了东晋初年名垂青史的志士祖逖和刘琨。

祖逖和刘琨生长在动乱年代,他们在年轻时便怀抱宏大的报国之志,为此闻鸡起舞练剑,磨砺意志本领。后来,祖逖带领一百多部下,誓志北伐。船到江心,他敲打着船桨发誓:“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决不再渡此江。”

祖逖北伐果然成功。刘琨听到这个消息,感慨地说:我经常枕戈待旦,立志报国,不想祖逖真的比我先在北方挥鞭立马了。

历史上多难兴邦的奇志儿女们的故事,就这样传递着晚年毛泽东的深沉情怀,昭示着他渴望的新人气象。

在插满五星红旗的土地上,毛泽东种下诗句,曾期望它长出麦子和钢铁,如今,更期望它长出全新的文明,全新的人。

就在写《七律·洪都》的1965年,在北京的中南海里,毛泽东又一次和他的老朋友斯诺见面了。

斯诺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年轻的一代将会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让毛泽东陷入了沉思。他闭着眼睛,感慨地回答说:我也不可能知道。将来的事情要由将来的人去决定,而且按照我们不能预料的历史条件去决定。今天和未来的青年人会比我们更有知识,是他们的判断而不是我们的判断在将来起作用。

这是诗人的回答,还是智者的思考?

热情消失之后,剩下的只是习惯。

创造力消失之后,留下的陈迹便是“传统”。

晚年毛泽东不愿遵循的,或许就是这习惯;他试图摆脱的,或许便是这传统。

他要倡导精神的活力,去创造“新生事物”。

在世界的五颜六色中,如果说红色象征着热烈、浪漫、进取、革命、创新的话,那么,晚年毛泽东尤其喜欢玫瑰红,则多少是他的这些内心向往的折射。

晚年毛泽东用的地毯是红色的,沙发是红色的,窗帘是红色的,甚至他下水穿的游泳裤,也是红色的。

也许,只有鲜红的颜色,才会使他变得年轻。

晚年的毛泽东,是一个最易动感情的人。

看电影《创业》,当主人公说:“帝修反要卡我们的脖子,我们怎么办?”他流泪了。

看《雷锋》,当主人公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是公社的儿子,你们一定要收下儿子这点心意。”他流泪了。

1976年春节,看《难忘的战斗》,当演到人民解放军进城受到老百姓热烈欢迎的时候,他流泪了。

这些画面,这些形象,仿佛折射着他的心声,传达着他曾经拥有的风云历程,再现了他领导的事业中奔突的创造活力。

在毛泽东生命最后一个年头的第一天凌晨,两个美国青年走进了他的书房。

看到毛泽东正将头靠在沙发背上休息,还张着嘴好像是在吸食空气,两个美国青年不由得感到有些心酸。

毛泽东也许注意到他们的凝视,开口便语出惊人:“我生着一幅大中华的脸。”接下来的交谈,让他们惊讶地发现,毛泽东身上的活力奇迹般地出现了。

走出毛泽东的书房,两个美国青年深深地吸了一口北京冬夜的空气。

一位情不自禁地感慨:他有一颗年轻的心,十里之外都可以呼吸到他的个性。

另一位则理性地述说:不论历史如何下结论,毛的一生肯定将成为人类意志力量的突出证明。

同类推荐
  •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无耻、腹黑、阴鸷的小人然而他又是清末的治世能臣,民国的开国总统,中国现代军事的开创者。他是一个谜,一个今天史学家也很难盖棺定论的谜。通过对他不断的发挖可窥见大变局时代政客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本书主要内容有:努尔哈赤一统女真、随父征战沙场、佐父业初露锋芒、金戈铁马踏九洲、称汗位谋略天下、征伐四方建国大清等。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热门推荐
  • 驱魔少女与暗夜守护

    驱魔少女与暗夜守护

    (实体书已上市)学园处处布满浓浓妖气,火焰一样的触角正探向中间的人群。初飞为了儿时心仪的小男生宋景轩而转学,谁曾想他竟是被妖魅附身的吸血鬼后代,一手遮天掌握了学生会以及学园中的各大社团。每当初飞体力不支即将溃败的时候,一个花美男总会及时出现,墨绿的长发变成炫目银色,指尖点燃幽蓝的火焰,将逼近初飞的那些危险逐一化解,笼罩学园的重重妖雾随着他们的不懈努力逐渐散去。孰料,经历生死劫的斗鱼在即将参加初飞的成人礼时,命运之轮却意外地扭转了方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殷魂录

    殷魂录

    殷家古训规定,凡是家族嫡系子弟未满十八岁都不允许回归家族,即便遇到生死存亡的时候家族里的任何人也不许施以援手。一个少年自懂事以来都是孤儿,一路磕磕绊绊成长起来,身负皇级古魂传承成就帝号,以一己之力促成华龙大地三方势力永久结盟一致对外。看我殷常秀如何逆转乾坤!!!欢迎加入古魂传承,群号码:576255803
  • 完美绅士之绝密任务

    完美绅士之绝密任务

    林峰,国内顶尖特工,因一项绝密任务成为一名千金大小姐张云曦的保镖。从此告别熟悉的丛林,那枪林弹雨的特工世界,回到都市之中。本以为生活会就此平静,谁知就在他一脚踏入校园之后,一件件事却不断袭来,搞得林峰头大不已。神秘的紫衣少女安琪岚,善良单纯的冯梦婷,头脑简单却开朗勇敢的张云曦、刁蛮任性的韩雨希,成熟知性的老师李云舒。随着事件的深入,各方势力、神秘组织接连出现,林峰的身世也缓缓展开,渐渐交织成一张繁复的大网。而所有事件的中心点,一项起源于上个世纪初的庞大计划,正似一头庞大的黑暗巨兽,冲着林峰,缓缓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 逆天盛宠:嚣张娘亲天才宝贝

    逆天盛宠:嚣张娘亲天才宝贝

    前世她是金牌特工,今生她是第一废物,被亲姐陷害身中药,遇到冷艳男神,带着萌宝萌兽,横空出世.母子强强联手,异世绽放万千风华.结局一对一,身心干净.
  • 企业创新的组织基础

    企业创新的组织基础

    本书从组织与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组织背景(要素)对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主要的组织背景因素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对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探讨了研究开发人员的组织激励及其实施和产品创新中组织设计与变革问题。
  • 万里追妻:王爷很纯情

    万里追妻:王爷很纯情

    某人威胁她,如果不去偷一个人的心,就小命不保,为了小命,她豁出去了,什么美人计啊....通通都用上,原本以为, 凭着自己的姿色,肯定手到擒来,岂料,半路总有程咬金,总是缠着她,并声泪俱下的要她陪。天!她是来抢心的,不是来被抢的。
  • 宠夫上瘾:娇妻太可口

    宠夫上瘾:娇妻太可口

    说没空一起去看自己新装修好的婚房的闺蜜竟然在自己的新房的新床上和自己的未婚夫翻云覆雨。她伤心欲绝时,怎么勾搭上了一个大帅哥。一夜不可说之后,她正准备跑路,却被逮个正着:“你的户口簿呢?”“在我家的抽屉里,干什么用?”“领证。”“什么证?”“你说呢,还是说你喜欢非法同居?你喜欢这样的话,我没意见,这是我家钥匙,你晚上来吧。”……见第一面就要啪啪啪,啪完就结婚?她也想要一夜的,没想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要不,她还是跑吧。……只不过,那个缠绕在他心里的白莲花到底是谁?
  • 帝少的独宠:老婆太磨人

    帝少的独宠:老婆太磨人

    由于作者我不喜欢虐文,所以,放心啦小可爱们,肯定宠!往死里宠!宠到你怀疑人生!我就不介绍那么多啦,可以自己看哦,笔芯笔芯
  • 魔王大人的狐仙

    魔王大人的狐仙

    曾经被所有人嫌弃甚至还被赶出了九尾灵狐一族,现在是高高在上的狐神……背负了比任何人都多的命运,有时我真想回到从前可是现在却什么都改变不了了真正的身份是是一个被遗忘了的秘密…………魔族的王虽然高高在上可是却是一个外边冷酷内心像一个玻璃杯一样易碎的物品,知道遇上了殇璃才慢慢的改变了………………谁又知道蔷薇花刺下那颗柔软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