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9500000021

第21章 关于交椅之类

清阮葵生的《茶余客话》里说:“交木两支,如交椅之称。胡床,即交椅。”从这段话,可以证明交椅原不是汉族的器物,是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引进的。

古代中国人,席地而坐,用不着椅子。这种遗风,如今可以从日本人使用榻榻米的习惯看出来。我们常说的“举案齐眉”,主人公梁鸿和他的太太,能够很轻巧地把案子举到眉毛的高度,因为他俩举的案,是张矮几,两人盘腿坐在榻榻米上,费力不多。倘若是八仙桌,麻将桌,而且坐在高椅上,恐怕就不大容易相敬如宾了,除非这两人受过专业的举重训练,否则很难抬起这张桌子来的。

胡床,至少从汉代后期,就传入中原地区。

《三国志》裴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过,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一直到隋朝,因为杨坚在北周供职时,曾被周文帝赐胡姓“普六茹”,不再姓杨,估计此公内心里始终憋股火,等他篡周称帝后,凡是与“胡”有关的事物,十分忌恶,从此,胡床便叫作交椅了。

胡人用胡床,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游牧部落,多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将坐椅做成折叠式的,自是为了携带的方便。二是处在奴隶社会里的胡人,民智未开,进化较晚,而统治者要向被统治者体现他的尊严,办法不多。不如已进入封建社会里的汉族,为显示帝王的至高无上,不知订出了多少制度、规章、礼法、仪式,简直到了繁文缛节的地步。但这一套繁琐哲学,即使教给当时还在茹毛饮血的牧民,也未必学得来。所以,少数民族的头人、可汗、单于、酋长,坐在胡床上,高人一头,让牧民们匍伏在地下,便是容易实行的显示高高在上的手段。

这种简单的尊卑等级区分法,常为没什么水准而获得权位的人所仿效。如红卫兵小将,以为胳膊上绑一根红带子,便是红司令的部下,动不动踏上一只脚,让人家永世不得翻身的趾高气扬;如《红楼梦》里的焦大,当年为主子立过汗马功劳,便觉得自己也人五人六了,一张嘴“老子跷起一条腿来,也比你高”的得意心态,都属于远古的交椅统治在后来出现的返祖现象了。

自从胡人开始以交椅为身分、地位、权势、力量的象征起,交椅便成为某些人的命根子。没交椅可坐的,盼自己有把交椅;有交椅可坐者,一心盼自己的椅子位置往前移动。甚至像文坛这以清高著称的一亩三分地里,交椅,或交椅的变种,例如什么排名次啊,排座位啊,排行榜啊,纳入二十世纪经典啊,好像不这么折腾一下前后次序,很对不起自己似的。总之,别看下一世纪已经叩门,但宇宙洪荒时代的交椅情结,仍在没完没了地纠缠着文人的灵魂。

交椅这个词语,现在已不多见,但影子还在,人们口头常说谁谁谁是一把手,这一把下面,其实是有交椅二字的,不过省略掉了。大多数中国人,知道交椅,都是从《水浒传》来的,在水泊梁山里的农民革命家们,最在乎这把交椅,看作是头等大事。我不知道那些逼上梁山的好汉们,开不开会,听不听报告,传达不传达文件估计这百把十人,光是到会场里找自己的交椅,得半天功夫,何况大多数为文盲。

从《水浒传》里,懂得有交椅一说,但究竟是张什么样的椅子,为什么叫“交椅”而不叫别的,通常囫囵吞枣地一目十行带过,并不会作过多考校。其实,交椅的交,即交叉;而交叉的目的,为了折叠。用今天的话来说,交椅即折叠椅,不过如此罢了。所以,有些事情,朦胧着倒好,弄明白了,不免扫兴。一想到忠义堂上,摆了一百零八张肯定非电镀得闪闪发光,而是木匠手工打做的折叠椅,那土得掉渣的场面,就令人失望了。与《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开百鸡宴,不过蘑菇炖小鸡的小家子气,如出一辙,顿时令人生出威风扫地之感。

后来,我恍然大悟,为什么玉麒麟卢俊义说啥不当第一把手,为什么豹子头林冲对把他排到什么名位上不在乎,为什么小旋风柴进推三阻四地不肯贸贸然地入伙?敢情这些人,对于交椅的感情,不如那些农民弟兄看得重。说来说去,若按毛主席的阶级分析观点,大概这帮北宋时期的有产阶级,颇不把这些出身好、成分好的工农同志放在眼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肯定不屑于跟草莽英雄为伍。另外,也应该看到,卢俊义,林冲,柴进,与这些落草为寇的土包子不同,曾做过大官,曾当过贵族,曾带过兵马,见识过帝王排场,皇家气象,觉得这种小儿过家家式的排座次,争交椅,不过是没见过大世面的自得其乐罢了,肯定背过脸去,会捂着嘴偷着笑。所以,交椅情结,具有农民意识的人更热衷些,当不会错。

这样,便能理解黑旋风先生,发现一张折叠椅上面贴着的纸条,写有“李逵”二字,那份兴高采烈了。虽然他当未脱盲,但个人的名姓总会认识,自然要在忠义堂上手舞足蹈,表现出分田分地后翻身农民的欢乐了。试想,昨天还面朝黄土背朝天,今天过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能不铁定下一颗心,跟着宋江哥哥干革命嘛!因此,那第一把交椅,是黑三郎坐,还是卢大官人坐,对他来说,便十分关心。在中国,凡处于文化弱势的统治阶层,无不对于知识分子存有先天的拒绝和排斥心理。所以,苦大仇深的他,跳出来,担纲主演了一出交椅保卫战,一点也不奇怪。

现在弄不清梁山泊为什么下决心,要把河北大名府第一等长者,人称“河北三绝”的卢俊义,弄上山来也许宋江到底是小吏出身,意识到革命成功,光靠冲锋陷阵的勇敢,靠无法无天的痞子精神,是难以维持政权的。需要文官,需要专业人士,需要知识分子,更需要一位招牌人物来撑场面,也是山寨渐成气候的必然。但真的要让卢俊义坐第一把交椅,建立正规的政权机器,马上遭到一百单八将中大多数昨天为农民的好汉们所抵制。三打祝家庄后,按晁天王弥留时的约定,应该是捉住史文恭的卢俊义为寨主才是。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宋江自己也变卦了,看来,古往今来的交椅情结,无不与个人利害有关。

我们能够理解,黑旋风无论从阶级角度,从文化层次,从肤色认同,从感情因素出发,都只有坚决拥护黑宋江一途,绝不赞成玉麒麟。而且马上得到武松、刘唐、鲁智深一班农民弟兄的铁杆支持。最后,吴用等人,又装神弄鬼地从地下挖出一块石碑,把大家名字刻在上面,三十六天罡,每人发现自己屁股底下,都有一把交椅,于是功德圆满。众好汉酒酣耳热,称心如意之后,托塔天王的政治遗嘱,也就当它是耳旁风了。

由此可见,交椅这东西是如何深入人心,阴魂不散。几年前,一所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教授,突发奇想,生出一份争交椅的好兴致,要重新给现当代中国作家排座次。这本是一件见怪不怪,其怪自灭的事。但好事之徒甚多,无聊小报不少,于是沸沸扬扬,一时间里,成为文坛的花边新闻。

其实,新文学开创者之一的茅盾先生,一巴掌被这位教授从第四位打落下来,而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则被推崇到这把交椅上,纯系个人见解。他愿意这样看,有人愿意这样听,都无伤大雅。正如那位与阿Q先生谊属同乡的老通宝先生?这大概是中国新文学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农民了,不相信洋蚕种,非相信土蚕种一样;也如蔡元培当北大校长时,那位拖辫子的辜鸿铭教授,爱闻女人裹脚布的味道一样,属于嗜痂之癖,不必太当真的。

紧跟着,另一所大学的中文系连忙呼应,下聘书请金大侠任该校教授。可见中国人的交椅情结之重,名次观念之深,因为哪怕随便上个主席台,吃酒席,集体照相,也得把座位前后左右,斟酌备至,商量再三。金庸先生的行情忽然见好如此,以致堂堂学府,慌不迭地奉上教授桂冠,某学术性出版社连忙出全集凑趣,这倒变得有些可乐了。甚至还有一位先生声言,谁要不读金先生的著作,便是神经病云云。听了这种说法之后,联想李逵先生,在忠义堂上挽胳膊,捋袖子,为保卫交椅而大放厥词:“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了大宋皇帝却不好”话说得如此豁边,也算是古今同音了。

上尊下卑,长幼有序,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一部分。而纲常就是对付像老通宝这种永远在压迫的最底层的老实农民的,祖先当了长毛,还得逃回来当地主的奴隶。至于流氓无产者阿Q,就洒脱多了,如果他革命成功,不但要睡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在赵庄领导人中间,说不定还会有他一把交椅呢!所以,这种排座次行为,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农民最乐意干的事情。

由于历朝历代的农民革命,都是一呼隆地揭竿而起,谁不比谁多一块,但谁也不比谁少一块,只有经过造反,起义,失败,成功,转战,流亡,内哄,互斗以后,才逐渐形成领导集体和领袖人物。于是,权力的分配就体现在排交椅的座次上了。这种水泊梁山式的谁坐头把交椅,谁坐二把交椅,甚至火并,甚至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绿林气息,由来已久,深入人心骨髓,即使文化人,好像也难能免俗。

外国人好像不怎么讲究这方面的学问。在美国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山国家公园里,刻有几个类似中国乐山大佛的总统头像。这事倘若放在我们这里来做,从立项开始,到雕刻完成,不知要开多少次会,拟出多少方案:刻谁,不刻谁;先刻谁,后刻谁;谁在谁的前头,谁在谁的后面,不知要费多少周章。在美国刻这几个总统头像,其中虽因经费和二战耽误了不少时间,但人家好几十个死去的和仍健在的总统,就选了这几个刻了,也没有因此定出这几位是一级总统,剩下的便是二级总统这一说。座位感或第几把交椅感,没有我们这里强烈,刻在那儿的是总统,没有刻在那儿的,也仍旧是美国人尊敬的总统,甚至“水门事件”被弹劾下台的尼克松,死后的哀荣,不也照样庄严肃穆世界上好像只有我们这里,将作家评为一至四级。每当外国同行拿到中国作家递过去的印有几级作家的名片时,常露出一丝惶惑的面色。于是,要费许多口舌,拐弯抹角带比划,人家才明白何以这样定级,然后点头表示理解。因为在外国同行心目中,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特别是精神产品,是无法掂斤拨两地加以计量的。所以,茅盾从第四位跌落多少位以后,金庸从多少位以后上涨到第四位,这种碧落黄泉的升降排位,说句不好听的话,也是闲得无聊,没有麻将好打时的余兴罢了。

这种在文学界,谁老大,谁老二,谁是三类苗;谁是经典,谁不是经典;谁上排行榜,谁不上排行榜;谁的作品已经不朽,谁的作品不能传世,诸如此类分等编级,上下其位的事情,便绝对是中国特色的热闹了。好像未见任何一位外国傻瓜教授出来干过。他们有排行榜,那是根据书店的销售数量作出的,绝不是几个人把门和窗户关起,挂上不透风的窗帘,在那里面窃窃私语,嘀嘀咕咕地捣鼓出来的。因为外国人信《圣经》,或许多一份敬畏之心,那书中警告过:“不要评断别人,这样,上帝才不会审判你。你怎样评判别人,上帝也会用你评判别人的标准来评判你自己。”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外国文学彼此之间的争长较短,互不买账,也和中国差不离。文人相轻,可谓天下通病矣!美国那位老狮子海明威,损起美国文学同行来,说他们像养在一个玻璃罐里的蚯蚓,只能互相吸收对方的排泄物,可谓用语刻薄;但他并不封自己第一或者别人第二。在俄罗斯,最有资格干这件事的别、车、杜三位,在彼得堡的《祖国纪事》写了那么多作家和作品评论,也没有把当时俄国文坛那么多作家,排出一个金曲流行榜来,但果戈里,赫尔岑,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倒也通过他们的慧眼,从众多灰色、平庸、普通、凡俗的作家队伍中识别出来。高尔基在他的《文学写照》一书里,回忆和评价了他同时代的许多作家,托尔斯泰,珂洛连科,契诃夫,普利什文,珂秋宾斯基,当时俄罗斯文坛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期,高尔基以敬重的口吻谈论他们,但从未信口雌黄地把这些大师们来一个“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蒲宁在回忆契诃夫的一篇文章里写道,他对于当时俄国文坛从托尔斯泰起健在的文学巨匠的敬畏之心,使他有不敢轻易下笔的惶恐,契诃夫也只是开了大狗小狗的玩笑,劝他不要因为大狗在叫,小狗就失去叫的勇气而已,实际上还是一视同仁的。

由此看来,在这些智者的眼里,作家是无法相比较的。再说,北齐的颜之推在《家训》里有言:“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中国新文学开创者之一的茅盾,会因为这样的闹剧而失去什么吗老实说,茅盾的作品,浩如烟海,它记录下的是整整大半个世纪的中国,断不是一两句闲话就能否定得掉的,更不是随便翻上几页,就可匆忙结论的。

话说回来,当年这出文坛交椅重新编排的闹剧,能成轩然大波,不能不钦佩编、导、演的造势成功之术。因为中国是个不大刊登社会新闻的国家,所以,只要谁在大庭广众,光天化日之下,嗷嗷怪叫一声,那是最能获得轰动效应的行为。有一次,遇到一位教授当代文学的学者,他讲了他带过一名研究生的故事。此人十年寒窗,囊萤凿壁,写了十篇研究当代文学的学术论文,一篇篇投出去皆如石沉大海,毫无反响。后来,他急了,一反常态,怪叫一声,写了篇全面否定、骂倒一切的文章,一下子成了文坛黑马。所以,这范例对后来人大概是有些启示性的,他能做的,为什么我不可以做呢?

从这里,我渐渐理解魏晋文人的许多怪诞了。譬如那个写《登楼赋》的王粲,动不动就要学两声驴叫,弄得满座绝倒。其实在所有能叫出声的动物中,以驴叫声最不雅,既不雄壮,也不委婉,唯有突梯滑稽而已。这个王粲偏要来这一嗓子,无非也是邀人注意他罢了。他在荆州刘表处不得赏识长达十六年,说实在的,他作驴吼,以抒心中的愤闷,似乎也该同情。再譬如那个阮籍,爱作虎啸,那就更不同凡响了。不过想到他在那个高压的政治箝制的局面下,除了醉酒外,他要不啸的话,岂不憋得非自我爆炸不可。他甚至不远千里,去寻求同啸之好者,作竟日之吼。可见怪叫,对真正的文人来说,则为表现自己的手段之一,是一种登龙之术吧?

从这个意义上讲,坐交椅者,坐不上交椅想坐者,或并不想坐交椅,只是想在交椅上制造一些震动者,要是世道太冷清了,没有什么兴奋点,无法起哄架秧子,是有点不好受,偶尔叫出那么一两声,人来疯,引大家投以目光,也就情有可原了。

同类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2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2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本书精选中外经典成语、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阐发人生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闻一多作品集》本书分为红烛、李白篇、雨夜篇等部分。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热门推荐
  • 妖祀

    妖祀

    悠久岁月前的惊天一战使得荒古的神魔被封印、远古的大妖沉睡不醒,残存的仙灵们隐于暗处疗伤,以待再次掀起天敌间的战争。悠久岁月后,一个羸弱的少年经过重重磨难终于在修真界扎下了根,为的只是复仇。看这羸弱少年如何一步步走上修真之途,如何在这动荡的仙魔之战中扬名,如何祀动天地。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魔圣邪皇

    魔圣邪皇

    生活安逸的冯晓和欧阳骏在C城市商学院里一见钟情,某天不知为何被时光穿梭到另一个世界里。在那里,起初他们依然相爱。后来却改变了一切,究竟发生了什么?天地玄黄,时间轮回不止!仙魔九界,九界各有不同!玄天界,玄武界,玄门界,玄泊界,玄苍界,莫邪界,沙门界,全尊界,寒武界……普度众生,嗜血,幽灵,幻灭,魔仙,蛊惑,道也。
  • 微微小姐嫁钧风

    微微小姐嫁钧风

    当腹黑男遇到闷骚女当毒舌男遇到温柔女当老牛遇到嫩草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本文雷,狗血,本文很雷,很狗血,本文非常雷,非常狗血!………………………………………………………………………………
  • 忘仙录

    忘仙录

    长生歌,歌传万界;弦起,夺你仙缘;弦落,断你三生。世间皆俱,缘起缘灭;魔前端坐诉佛理,回首天尘不做仙;悠悠千载,万古皆空;燃灯常伴,宿醒千万夜;求仙路,奏一曲长生歌。少年身世之谜到底能否解开;禁区黑暗轮回的杀戮能否平息;一双拳头,击破万古;岁月七杀,举世皆敌。
  • 荒古神迹

    荒古神迹

    一座荒废的道观,一口古老的石棺,一副残缺的骷髅,一张神秘的白纸。几个醉酒的人玩笑赌约,却无意间卷入了一场塌天风波。退伍军人黄藏海每时每刻都有人要杀他又有人要救他,活在谜团之中的他将如何抉择,又将何去何从?大地之眼、世界之脊、月亮之山、太阳之泪、黄金之城、铁流之盾,古老的文明,神秘的遗迹,让我们切换视角,跟随黄藏海的脚步,走近另一个世界……
  • 恶魔少爷:偷心小丫乖乖让我吃

    恶魔少爷:偷心小丫乖乖让我吃

    他是贵族少爷尹千翔,同时也是魔界的王,落雨。当冷酷霸道少爷对上毒舌野蛮小丫头,当腹黑无情魔君杠上调皮甜心,谁胜谁败,无人知晓,易或者……两败俱伤“落雨!没想到你身为全校女生的白马王子,背后居然那么毒舌!”江小莓怒视着面前腹黑的老狐狸。她不知道,他到底是尹千翔还是落雨,或者,都是?时间裂缝撕裂,掉的冥界,却意外发现她是冥界六公主的身份……几年后,她是著名演员“影后”,而他是国际顶尖总裁,两人再次相遇,必将擦出爱情的火花……————敬请期待
  • 白衣少年娶我可好

    白衣少年娶我可好

    在这场关于爱的旅途里,我们都患上了一种病。是关于那些固执的他爱我,我却爱他,他不爱我。原以为时间是良药可以治愈我们的病。直到他永远睡去离开了我。他带着妻儿出现在我身边时。我终于醒了。岁月留下的记忆酿成绝症。
  • 堕世之花

    堕世之花

    世间罪恶难循,谅我也力不从心,只能帮你到这里。我所能承受之苦,是以我身躯为载体,以血以肉灌溉的。
  • 末世之颠覆一切

    末世之颠覆一切

    生化危机突然爆发,宅男千年在末日里寻找伙伴、活下去、为了资源不得不踏入黑社会这条道。神秘宗门,丧尸进化,丧尸还可以调动天地之间的元素!千年带着伙伴们一路上会发生什么逗比、有趣、血腥的事件呢。一切尽在本书。“哼哼!这个小小的地球可不是我千年的舞台,不管你命运有多强大,老子迟早会踩在你头上,让你给我跪着唱征服!”新书友请从第三卷开始看,2017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