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9500000020

第20章 谈“完人”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清末之谴责小说》一文中,说到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广东籍作家吴趼人,当年在上海办报时:“又尝应商人之托,以三百金为撰《还我魂灵记》颂其药,一时颇被訾议,而文亦不传。”

在先生文中,看起来只不过记述其事,但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存焉!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光明正大、疾恶如仇的精神象征,但他的求全责备,只是他的做人准则。其实,放在当代作家眼里,可以说屁事一桩,不会在意的,说不定嫌他开价太低,便宜了商人,让人家抓了大头呢?

如今堂而皇之地见诸报刊的“广告文学”或“收费文学”,哪一篇不得万把元的进账早先,编辑和作家,还有“逼良为娼”的感慨,后来,钱不扎手,便乐不得地干,大有越干越欢之势,凡报刊上登出来的吹捧名不见经传的厂长经理们的文章,十之八九是付费的,其中包括介绍人的回扣。这类在文坛上司空见惯的行为,早已见怪不怪了。吴趼人算什么,小儿科一桩;鲁迅先生太古典主义,一点也不通脱,时下大手笔的老板,掏钱雇两个作家写他,和找两位小姐陪他,那是差不多的意思。

所以,近年来,为某企业写一篇报告文学,报酬为一辆轿车;为某老板写一部长篇小说,赏金是一幢房子;为某名流写一本文学传记,采五五拆账分红;为海外巨子写什么白手起家记,那所得几乎是一笔不小的横财,诸如此类的写作,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初级阶段题内之意,吴趼人的三百大洋,只有甘拜下风。说到底,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有什么关系呢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只要有钱可赚就行了。但这些人不如吴趼人坦真,明明拿钱,还要撇清,本是图利,更想求名,鱼和熊掌都想要,而且都得到,就比受到訾议的吴趼人高明得多。这就不能不佩服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还是现代人厉害和狡猾。

清代末年的吴趼人,很大程度上是拘于面子,答应了“中法大药房”老板黄楚九据曹聚仁先生说,此人是上海有名的大滑头,写了一篇短文《还我魂灵记》,吹嘘其制造的“艾罗补脑汁”。说他服用此药后,如何“文思不涩”,如何“劳久不倦”,证明该药的功效非凡,共七百八十字,黄老板馈送大洋三百块,表示酬谢。写字付润笔,作文给报酬,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一种正常的商品交换行为。

其实,中国的古代文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讲起阿堵物来,也是很在乎,而且并不是很清高的。《谭宾录》记载唐代的李邕,“早擅文名,尤长碑石,前后所制,受纳馈送,亦至钜万。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清代的郑燮,狂放不羁,愤世嫉俗,为“扬州八怪”之一,但也不耻谈钱,他在《板桥润格》里公开侃价:“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即或是三千枚当十铜钱,也不亚吴趼人每个字值不足大洋半块的开价,比之前人,吴先生该算得上是一位谦谦君子了。

要较之时贤呢,这价码会令人笑掉大牙的。君不见近日有书商某某,斥资百万,悬赏他所需要的小说,出手比之前两年某刊的大奖十万,阔绰了十倍。但文学能否因注入资金而产生类此倍数的进步,恐怕连鬼都不信的。但放心,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注释中所说的利润的驱动力,肯定会有作家脱得光光的,甘愿被这位书商量身订做,制造中国的马克·吐温式“百万英镑”的故事。

这种“老板出钞票,作家出笔杆”的商业组合式的写作,不知为什么,气味有些不对,总让人回忆“十年文革”,神州陆沉时,旗手号召的“领导出题目,作家出技巧,群众出生活”的手段,难免有“三突出”之嫌。但愿这一次不是老戏法,新翻版的障眼术,也许一不小心,又弄出一部《红楼梦》也未可知,那中国文学就有幸了。

回过头来再说这位吴趼人,他虽在清代文学史上不占特殊的位置,一位泛泛而言的文人而已。但说到底,文学是一个消费市场,那些顶尖儿的大师,不可能满足全社会所有读者的需求,自然而然,就留下一些足够非大师级作家兜售自己的份额。我佛山人就属于这一类作家,不算高明,也不算不高明,他有他的读者,我就是一个。至今还能记得念中学时代,读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欣快热辣,捧腹大笑的乐趣,所以,对这著作一生、风流一生、嬉笑怒骂一生的吴沃尧先生,颇具兴味。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文学史是一所硕大无朋的停尸场,人人都在那里寻找自己亲爱的死者,或亡故的亲友。”去年,因广东文学院招聘作家事,曾到吴趼人的原籍广东佛山一走。我真是渴望在他的家乡,看到些什么,知道些什么,惜未能如愿,只得怏怏而归。吴趼人甚爱自己的家乡,故笔名索性叫做“我佛山人”,但也未见故土对于这位名家有什么特别的纪念,深感文人之寂寞无闻。继而一想,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这样,对故去的文人,说不定反而消停些,清静些。

爆炒文学,爆炒作家,是当今时尚,其实并非好事,因为在放大阁下那张漂亮脸孔的同时,尊脸上那块难看的疤痕,也同样放大了数十倍,而十分显眼。举例而言,那位炒得增值,甚于乃兄的周作人,又如何,不也同时让更多读者为之不耻乎唾弃之乎难道因为到处印他的《苦雨》,能够抹煞其当汉奸的罪恶吗同样的道理,那些在文革期间,为旗手摇旗呐喊者,写样板为虎作伥者,进写作组做刀笔吏者,举棍子迫害文化人者,能由于时下的美化,而会使人淡忘他们身上那三种人的气味吗?

凡炒人者都有所图,或为附骥,或攀门庭,或抬人自己也跟着水涨船高,或垄断以作发财资本。我佛山人无人来炒,对于《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所提到的被“訾议”的三百大洋,也就没有什么好事之徒感到兴趣,他在九泉下讨个安生,倒也不错。不像前不久一位写样板戏的作家逝世,马上被一窝蜂的人围上去,出现热烈盛大的场面。凡在旧社会看见过大出殡场面的人,都会感受到吃死人,实在是中国人的一种要不得的恶习。特别是吃死的名人,如蝇集蚊聚,更是热闹。于是,你也写悼词,我也写祭文。有的写的写,子午卯酉,还能头头是道;无的写的也写,就难免添枝加叶,胡说八道。写来写去,甚至把应为死者讳的,也给写出来了。所以,无论炒死的人,炒活的人,绝不应提倡。

但据《文集》中就这三百大洋事,引《涤庵丛话》的记述,“吴趼人先生,小说巨子,其在横滨,则著《痛史》;在歇浦,则作《上海游骖录》与《怪现状》,识者敬之。不意其晚年作一《还我魂灵记》,又何说也因作挽联曰:‘百战文坛真福将,十年前死为完人。’”这下句挽联,倒有一种发聋振聩的效果。

因为文坛,实在够闹的了。

当然,用于吴趼人,显属夸大其辞。未享期颐之年,只不过活了四十五岁,算什么福将;收了三百大洋,写了一篇谀文,难道就不是完人了吗?未免要求过苛。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阮大铖卖国,钱谦益降清,周作人做汉奸,张爱玲写反共小说,又如何现在钱的行情相当看好,周、张两位,香火甚至更盛,膜拜供奉者恨不能将他她们的牌位,放在文庙里配享,那么,吴趼人区区三百大洋,算得了个屁!

不过,这副挽联中的“十年前死为完人”,倒不失为对年纪一把者十分有用的警语,我想,用在举世闻名的波拿巴·拿破仑一世的经历上,大概是最合适的了。这位科西嘉的上尉,身体力行他的格言: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于1799年“雾月政变”中,建立执政府,为第一执政,接着,1804年把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搞来,给他加冕称帝,这还不够过瘾,1805年兼任意大利国王。1807年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同年,入侵葡萄牙,1808年入侵西班牙,这时,虽然他的皇后约瑟芬没少给他戴绿帽子,但情场失意的他,赌场相当得意,骄妄跋扈,不可一世,其势力几乎扩张到整个欧洲。但是,到了1812年,他死前九年,穷兵黩武的拿破仑,大举进攻俄国,这个战无不胜的家伙,开始走华容道了。

看来,早死十年的这副挽联,有其道理。

老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写的就是这场战争。对这位法国的小个子,和那位独眼的库图佐夫的较量,有着生动的笔墨。1813年,拿破仑死前八年,他在莱比锡会战中败北,1814年反法联军攻陷巴黎,他被迫宣布退位,流放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死前六年,不甘失败的他又卷土重来,率军于法国南部戛纳登陆,进入巴黎,再登帝座,史称“百日政变”。但“廉颇老矣”,虽蠢蠢欲动,困兽犹斗,又能有几许作为同年,以兵败滑铁卢结束他的戎马征战生涯,从此,小个子彻底完蛋,流放圣赫勒拿岛,直到1821年于这个荒岛上病逝拉倒。

历史总是无情地嘲弄那些最后以败笔告终的大人物。

若拿破仑恰恰在死前十年,不在横征暴敛、东讨西伐、加剧矛盾、陷入危机的情况下,发动对俄罗斯的战争,他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完人,而以处于成功巅峰的光辉形象,载入史册,是毫无疑问的,绝不是后来抛弃在荒岛上,“斗败的鹌鹑,打败的鸡”那种落魄的德行。

这说明,中国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八九不离十”的不求满盈的哲学,实在是具有科学道理的生存方式。任何事物玩到了极致程度,进入所谓的临界状态,必然要发生质的变化,并且那势头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拿破仑只有一百八十度地向自己的反面,毫无转圜余地,非滑铁卢不可。这就是人世间悲剧不断的原因。

话说回来,中国历史上那些赫赫扬扬的帝王将相,类似拿破仑下场的也不少。一部“二十四史”,由于最后十年里的荒谬绝伦,而毁了前半生英名者,一数就是一大把。据说是毛主席生前很爱看的一部笔记小说《容斋随笔》,其中有一篇《人君寿考》,列举宋代以前的五位高龄帝王,他们分别为汉武帝刘彻、吴大帝孙权、梁武帝萧衍、唐高祖李渊和唐玄宗李隆基,都活了七八十岁,基本上都是在一生中的最后十年,把自己毁掉的。

死前十年,似乎是一个人变好变坏的大限。政治家也好,文学家也好,大人物也好,普通人也好,隐约有这样一个规律在。真是令吾等上了年纪的人,要引以为戒呢!总是要变的,这是宇宙的发展规律,尽量使自己变得不令后人生厌,就谢天谢地了。

平心而论,这五位高龄帝王,早年都称得上有为的英君,都曾经有其历史上辉煌的一面。即以刘彻来说吧,他即位后,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议,控制思想言论,加强封建统治;采用主父偃的“推恩”令,削弱侯国和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采用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冶铁、煮盐、酿酒官府专卖法规,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而且开凿漕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对侵扰不已的北方匈奴,改变汉初所使用“和亲”政策,用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大规模出击,赶走匈奴,收复失土,开通西域。汉武帝时的中国版图,疆域之大,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其他几位长寿皇帝,握权早期,也曾有一番作为的。譬如孙权在魏、蜀、吴三国争雄中,是个头角峥嵘的领袖人物。任命周瑜为赤壁之战的元帅,打败了曹操,委派陆逊为夷陵之战的司令,打败刘备,都是和孙权的英明决断、果敢行事分不开的。他能据有江东一隅五十二年,“国险而民附”,南辟疆土,北御强敌,碧眼儿的英武,连曹操都佩服得恨不能生这样一个儿子。

再譬如萧衍,那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皇帝,与文人唱和,精通乐律,雅善书法,非一般附庸风雅者写两句臭诗,题两笔孬字可比。他当了皇帝以后,也曾勤勉政事,巡郡恤狱,劝课农桑,禁抑豪强,而且躬行节俭,连他儿子都笑话他过于寒酸。至于李渊,要不是他削了隋末各地的武装割据势力,也无法统一中国,创立大唐王朝。而李隆基在人们心目中,虽然几乎成了个恋爱至上主义的风流天子,其实他在位前期,头脑清醒,英武明断,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开元之治”,也是著之于史册,一直被人称道的。

但洪迈对这五位长寿皇帝,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说:“即此五君而论之,梁武召侯景之祸,幽辱告终,旋以亡国;玄宗身致大乱,播迁失意,饮恨而没。享祚久长,翻以为害,固已不足言。汉武末年,巫蛊事起,自皇太子、公主、皇孙皆不得其死,悲伤愁沮,群臣上寿,拒不举觞,以天下付之八岁儿。吴大帝废太子和,杀爱子鲁王霸。唐高祖以秦王之故,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已而禅位,其方寸为如何”如果查一查年表,简直令人骇异,这些皇帝自己制造的动乱,都是在他们死前十年里发生的事情。

刘彻在可怕的变态心理支配下,一手制造的巫蛊事件,是他死前的五年,也就是纪元前的91年、92年发生的。孙权废太子,杀鲁王,凡群臣劝谏者,无不当廷杖杀的歇斯底里大发作,是在他死前的两年,公元250年,导致东吴宫廷里一场血腥的清洗。萧衍饿死于549年,而饿死他的,正是死前两年,不顾群臣反对,非要接受的东魏降将侯景。此人晚年,昏愦愚钝,受侯景降,以为得计,谁知引狼入室,作孽自毙,建康化为灰烬,而他自己,八十六岁的老汉几成侯景的阶下囚,饥寒悔恨,也只有一死了之,随之,国也就亡了。“玄武门之变”正是李渊晚年昏愚的结果,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的夺权斗争,两子十孙顷刻间毙命,实际是他死前十年即公元626年间,发生在他眼前的一次宫廷政变。而唐玄宗从752年拜杨国忠为相,755年酿成“安史之乱”,756年不得不仓皇奔蜀,不得不于马嵬坡杀妃的一连串的事件,都在他死前十年间发生的。

不知是作吴趼人“十年前死为完人”挽联者,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还是人老以后难逃这最后十年的恶变?古往今来的高龄统治者,在往生命终点走去的时候,好像难以逃脱这十年大限,必定要犯日暮途穷、倒行逆施的老年病。有的皇帝,未必高龄,也存在这种死前十年恶变的可能,如活了六十三岁的隋文帝杨坚,生性俭素,不事繁华,但在公元595年,他死前九年,背弃自己的一贯作风,竟纵容杨素修了一座豪华盖世的仁寿宫,花费巨万,劳民伤财,供驱使的役夫民工,在酷暑下施工,死者相继,连烧尸都来不及。

所以,洪迈不禁嗟叹:“然则五君者虽有崇高之位,享耄耋之寿,竟何益哉!”言下之意,这几位皇帝活这么长久,对老百姓究竟有什么用处呢老而不死谓之贼,这个贼,就是贼害后人,贻祸下代,制造灾难,天下不宁,还真不如早死掉算了,老百姓少受点罪。

孙权清醒时,认识到无论如何不能重蹈袁本初、刘景升废长立幼、兄弟厮杀的覆辙,但他到了晚年,对太子们或囚或废,比袁、刘还要严酷,造成了他死后继承人的大屠杀,在魏、蜀、吴三国中,吴国宫廷里的血腥记录,是最骇人听闻的了。李隆基当年为了提倡节俭,甚至烧毁宫内奢侈品,令后妃以下不服珠玉锦绣,罢去两京织锦坊。可他到了晚年,纵容杨氏姐妹的奢靡淫侈,与他早期的廉政行径,判若两人。萧衍老了以后的沉迷佛法,舍身寺院,荒唐到谁都看得出来侯景的狼子野心,他却信之不疑,至死不悟。这个咎由自取的老人,最后饿死在他的宝座上,也是活该了。

如果,这些统治者早死十年,当一个明君、英君,大概是不成问题的。多活十年,便成反面人物。

年老的统治者走向自己的反面,当然是生理的、心理的衰老,更主要的是久握权力必致腐化的结果。由于事不躬亲,偏听偏信,自然拒绝直言,喜爱奉承,由于好大喜功,贪慕虚名,自然宠用非人,群小当政,这些都是历代老人政治的特点。再加之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深闭后宫,嬖幸用政,最后必定是腐败堕落,胡作非为,穷奢极欲,祸国殃民。有的,哪怕驾崩了,也还贻害未来,得多少代人为他一时的荒谬,付出沉重的代价。有的,历史上写了;有的,历史上没有写,或来不及写,但并不等于不存在,或没有发生过。

现在来看吴趼人所收下的三百大洋,比之那些遗祸于民的帝王,不过沧海一粟而已。但为他所作的这副挽联,却实实在在道出了一个真理: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每个人都要老,老而不背晦,不悖谬,不失态,不张狂;老而不倚老卖老,不驽马恋栈,不疯疯癫癫,不唠唠叨叨;老而不与年轻人为敌,不要总想出风头,不做损人利己,或损人也并不利己的事情,不让他人在背后戳脊梁骨……是值得时刻警惕自己的。

不一定做得成完人,但按中国人不求满盈的哲学,做一个八九不离十的人,还是应该作为奋斗目标的。

同类推荐
  • 约好了春天开花

    约好了春天开花

    把生活当做一种人生的旅行,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友爱、亲情、成长、孤独……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约好了春天开花》的作者将对生命的诸般感悟,化作诗意的言语,为后来者点一盏心灯,照亮前方的路。它可以让你爱上生活、爱上阅读、爱上书写自己的美丽心情和故事。
  • 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

    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这是鲁迅赠给瞿秋白之辞。在艰难困苦之中,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与自己患难相扶的真朋友,实乃不易。友情是朋友心中的一份真诚,是朋友之间的一份信任,是朋友眼中的一丝鼓励。如果友谊如船,那么书中最感人的友情故事和心灵小语则是友情的双桨,只有用心体味,才能使它们和谐的摇荡,才能推开层层波浪载着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翻译文学研究(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

    翻译文学研究(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

    本书收录了《翻译文学导论》与《中国文学翻译九大论争》两部专著。前者是对翻译文学原理构建,后者是对20世纪文学翻译论争的评述与总结。
热门推荐
  • 七年的错过赴后世之约

    七年的错过赴后世之约

    如果高中我们相遇了却没有相知,那么到了同一所大学,我们相知却没有相爱,这一切是不是就该结束了。可我还不想结束,以后的日子用来相爱、相守吧。
  • 倾国倾城更倾你

    倾国倾城更倾你

    一代公主,却沦为婢女,一代天神,却沦为凡人,凡界异族当道,末世中央,彼岸花开。拥上皇位,却被变态爱情者手中篡位,逼死亲人,甚至差点逼死自己。得知自己是神的转世,本想借此夺回江山,夺回子民,可又有谁能想到,世界早已浑噩不堪,不是自己一人便能掌控。到了今世,本以为会平平凡凡而过,谁知跨越了临界点进了新的世界。一切,就此而变。
  • 徐志摩文集(全集)

    徐志摩文集(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地底天国

    地底天国

    一块家传的玉佩,牵扯出惊天秘密。亚马逊丛林深处消失的远古文明……岷山神国曾经的辉煌……虚无缥缈的赤鬼传说……龙门之下,极渊深处的虚无之地……拉伸的时间,诡异的拜鼎部落。时间座标之外,不同纬度的碰撞。扭曲的空间,蛰伏的远古敌人。难解的诅咒之谜,亘古冰冷的虚无……一个学生的探险之旅。
  • 我的靴子里有条蛇

    我的靴子里有条蛇

    落魄少年,穷困潦倒,偶然发现一双神奇的靴子,穿了上去,没想到靴子里竟然住着一条蛇精,从此改写命运,睡了蛇精,凭着一双靴子身怀异能,打遍黑白两道,成为一方霸主,好运不断,美女成群,艳福大开。
  • 帝师洛神

    帝师洛神

    春天的景色是美的,美的动人心魄,就像那二八年华的少女初妆,好似在期待着姹紫嫣红开遍,要与那群芳争艳,到底是人比花娇。江南的女子是温婉的,个个都如同小家碧玉一般,在烟雨朦胧的雨季,撑着油纸伞,行走在那弯弯的石拱桥上,就像是走在画中。都说女子是水做的,想必这话一点也不假,北方女子皮肤粗糙,南方女子皮肤细滑柔嫩,好似轻轻一捏便会捏出水来,这是北方女子所不能比的,南方盛产美女,此乃自古以来的传统,三国时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 绝色宠妃,娘子,不许走

    绝色宠妃,娘子,不许走

    她曾是顶级杀手团“鬼面人”的成员,但再一次意外她穿越到了苍岚大陆,在苍岚大陆,她体验到了再前世没有的东西,友情,情亲,还有爱情。“靠,死流氓你放开我”“不放不放,放开娘子就走了”某妖孽孩子气的卖着萌。天哪,王爷你长得这样妖孽,这样卖萌真的好吗??你卖我也卖,“夫君,夫君我不走好不好,那你陪偶出去玩好不好?整天闷在府里好无聊啊!“王爷已阵亡,被萌爆了.......
  • 腹黑帝凰

    腹黑帝凰

    睁开清眸,从女人变男人,又从男人变女人,迷离的身世,血海的深仇。王府家斗、宫廷秘闻、神秘宗族、韬光养晦、步步惊心!看宫九奕如何呈现精彩,玩转家斗,惊世江湖,凤凌九天!极品妖孽,桃花魅人的伶人馆老鸨竟是草包花痴女的宿命护卫。嫁给文采平平,武功平平,无大志,无谋略的闲散王爷?虽说是个美男,但收不收,决定权还在于老娘。孰不知这也是位腹黑的角色,心机处事如雾般令人难以捉摸,更如大海般深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愿时光善待我爱的他

    愿时光善待我爱的他

    回想过去,感动于上苍的眷顾,岁月长河中,万千人中唯独遇上了你,也感谢上苍让我在人生的路上你陪你走一程。却又感叹上苍无情的让我在路上把你丢失,感叹总挥不去心头划落的伤痕,留下我一个人在半道上独行,无法找到治疗伤口的良方,一路泪奔,一路流血的走过,最后倒在匆忙的路途上。——顾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