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是中国诚信日(2001年)。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诚信?
一、波尔让人感动
2005年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比赛中,当中国运动员刘国正的回球击打在地板上,爆满的上海体育馆突然在一秒钟之内陷入了沉寂,大屏幕上显示的比分13:12触目惊心,“出界了吗?”如果出界的话,那么落后的刘国正就将以12:14输掉这一局,同时也将输掉整场比赛!球迷们的失望之情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铺陈在脸上,惊喜就再一次重新回到了人们的心中,因为有一个人用手势示意:球擦边了!而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既得利益者”——波尔!长相有些像太阳神阿波罗,笑起来非常腼腆的波尔用手指了指球台的边缘,裁判随即举起了右手,判刘国正得分,13平,脚已经踩到悬崖外面的刘国正重新站在了悬崖上,随着中国球迷两次山呼海啸的喝彩声,15:13,刘国正顽强地实现了逆转。
当有记者问波尔当时向裁判示意那个球擦边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他是否知道如果这个球没有被判为擦边,胜利便已经是他的了,波尔觉得这好像不该成为一个问题,“其实这很正常,当时我也没想什么,因为我看到那个球是擦边,比赛就是这样的,公平竞争么,我必须这么做,公正让我别无选择!”波尔,虽然今天晚上他没有征服胜利女神,但是却赢得了诚信和场边的球迷!
无论古今中外,所有品质中人们评价最高的是真诚,评价最低的品质是说谎和装假。您看在汉字中“骗”字的造型:一旦看穿是假,马上被人看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今天我们的社会,还常见以权谋私、假冒伪劣、欠债不还、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现象。某邮政递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吴某,由于天气炎热,心生惰意,便将100多封还没有投递出去的信件送给废品收购者处理。他的所作所为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他把百姓们在往邮筒里投信件时对邮政的信任,一股脑儿都抛进了垃圾堆。这种缺乏诚实守信毫无责任感的行为,最终导致他失去了这份工作。
一位大学生到美国读博士学位时,用办公室的电话打了40分钟的国际长途,事后还不肯承认,最后被开除了。这不仅使他失去了一个机会,也丢了国人的脸。
他们的行为与波尔比较,简直有霄壤之别。
也有中小学教师反映:一些家长找到老师,只为给孩子加分数,“他就差几分及格了”、“他就差几分全优了”。这样的家长能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孩子吗?2007年的“正龙拍虎”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躲猫猫”、“罗彩霞”、“开胸验肺”、“钓鱼”事件,2010年“悟本吃豆”、“唐骏读博”、“李一闭水”事件,说明中国目前需要重建诚信,否则发展便不可持续。
二、诚信品德可贵
高尚的品德是人性最高形式的体现。每一种真正的美德,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人类的崇敬。具备美德的人值得信赖、信任和效仿。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弘扬了正气,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可爱。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人所公认的重要品德,并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孔子说:“人无信不立。”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对个体人而言,诚信并不仅仅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约束,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内在资源;诚信不仅是美德,而且是一种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
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所谓“守信”,就是讲信用、守诺言,言而有信,诚实不欺。一家知名电视台记者对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记者说:“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说:“是!确实这是事实。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诚实看似简单,实际深刻。诚实的本质是求真,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对人生而言,诚实是一个人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不断补充的营养。诚实守信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又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诚信应该建立在真的基础上,应该尊重事实,说真话。不求真,就会“指鹿为马”,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是诚信建设的价值依托。巴金先生提倡“讲真话”,有人却反驳:“真话就一定是真理吗?”真话还真不一定是真理,但真话总比假话离真理更近一些吧,而且假话一定不是真理。这些反驳巴金的人是社会发展的阻碍者。
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道德责任,还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学生追逐好分数,这是正常的事情,但大家都必须遵守规则,不可考试作弊。社会上,官员必须依法办事,商人必须合法经营,学者必须学风端正,工农必须诚实劳动,大家在合法的前提下享受快乐人生。在社会中,过程合理性是第一位的,目的合理性是第二位的。我们反对不择手段和不惜一切代价来达到什么目的。手段是正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坏的种子不可能长出好的树。
有人认为:大家都讲诚信那当然是最好了。可是你讲诚信,别人却不跟你讲诚信,这样终究是你讲诚信的人吃亏。对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人做事应问心无愧。我们讲诚信,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我们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我们就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我们不提倡以牙还牙,也不愿意以德报怨,但可以“以直报怨”。诚信是夜幕下的路灯,行人因它而增添夜行的信心;诚信是素白的雪花,融化后成为晶莹的水滴。你是真诚的,才可能赢得真诚。诚信有时也被别人利用,也就能使我们看清一些人的本来面目,我们也就懂得了诚信应该给谁。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把这方面的品质看成是对他人生活的适应,而不是个人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道德就必然是表面的,注重他律的。说谎和失信不仅是道德品质的问题,而且对说谎者自己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害。医学界认为,当一个人在他人面前说谎话时,他的全部神经都受到不良的影响,常常心有余悸,思想矛盾重重,心慌意乱,甚至终夜不眠。说谎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导致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引起神经官能症和其他精神障碍。这种紧张情绪长期存在时,会引起心跳过速,血压上升,白血球数量下降。所以经常说谎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胃溃疡、偏头痛、关节痛、皮肤过敏、消化不良等疾病。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最老实守信的人,因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老实守信的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诚实而不伪,信者能之。取信之道在于律己。人应有信德,讲信用才有威信,“言必信,行必果”,求真务实、诚实无欺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品德。中国社会已经从“熟人社会”逐渐变成“契约社会”,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信誉是人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可以极大地减少交易的成本。诚信不反对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是反对在追求个人利益时损害他人利益。
三、如何建立诚信
美国一所中学的多名学生在完成生物作业时抄录了某网站提供的一些材料,任课教师毫不客气地判这些学生的生物课为零分。这位教师说:“我早已和学生订下协议并由家长签字认可,协议说,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支持她的教师们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课程更加重要。”
《论语》:“曾子曰:‘与朋友交而无信乎?’”信与不信只是朋友间,以及和陌生人打交道如何守信的问题,还没有人提出来过。因为在自然经济环境中,不守信用不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市场经济社会则不然,真正的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不诚信则对社会生活产生极大危害。2001年9月19日被定为中国第一个“诚信日”。过去的教育过分重视说教,对人的约束力差,谁自觉就遵守,谁不自觉就不遵守。今后我们整个国家的信用体制会改变这种情况,一个人的信用记录会跟他一辈子。因此,一个人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事事尽心尽责。信用是指向未来的,它教会一个人注重稳固的、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眼前的既得利益,这也有利于改变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
四、家长是孩子效仿的榜样
风尚对青少年儿童影响力很大,如果不是根基坚强的人,就难以抗拒强大的引诱。所以重要的事情是孩子从小在家庭中,父母无时无刻地、无形地以身作则的教育,使伦理、道德、守法等观念成为儿童“天经地义”的不易道理。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教育要细致和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情况比较了解。孩子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家长也能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在道德细节方面,成年人怎样成为孩子的榜样?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许多情况下孩子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来的,家长的行为会被孩子学习、模仿,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行为,在道德细节方面也应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以利于孩子提高品德的水平。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打铁先要本身硬,德育先要自身强。无论正面的反面的,家长总是孩子效仿的榜样。
孩子经常是看父母和教师做什么,而不是听父母和教师说什么。
有些家长在口头上教育孩子时,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做,振振有辞、头头是道,可实际上自己又按另一套原则处世,这往往会使孩子疑虑重重,茫然不知所从。孩子甚至会在父母的榜样熏陶下,形成“口是心非”的不良品质。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言行的准则。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孩子的监督和模仿之中。因此,父母的言行不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五、创设良好的家庭文明氛围
家长要主动优化家庭物质文化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协调家庭人际关系,提高教育技能技巧。家庭文化背景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的年幼儿童来说,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是相对更重要的;而对青少年儿童,其独立文化活动对其学习成功相对更为重要。尽管家长教育程度对儿童学习发展有重要影响,但这并不是决定儿童学习成功的唯一因素。社会学习理论启示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家庭文化环境的创设,才更可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国家教育部2005年要求,在高考报名时,所有考生均应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电子档案内容应包括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诚信记录。
对不诚信惩罚是培养诚信的必要条件。没有惩罚,就是姑息甚至是鼓励不诚信。拥有权威者诚信并对讲真话的人持鼓励、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并建立奖诚罚假制度,这样时间长了,诚信就会成为人们的习惯性行为。
“道”,既是指人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世应当遵循的一定规律、规则、规范等,也是指社会政治生活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德”是指个人的品德和思想情操。可以说,违反了道德,人们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伤害。《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12日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中国社会可持续稳定研究报告》。报告中说:调查显示有69.8%的人同意“善良正直的人常常会吃亏”,84.5%的人同意“有关系或后台硬,要找份工作不是件难事”,只有26.1%的人同意“不能吃苦耐劳就不能干成大事”。这反映了社会风气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果我们能在许多社会生活的局部,如家庭、学校等尤其是政府,都使得讲诚信的人能顺利做好事,不讲诚信的人必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诚信品质就会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像波尔指出擦边球这样的行为会越来越多,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成为一流国家、文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