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3400000029

第29章 日本人的民族性

贬低自己的岛国根性

在这个地球上,大概再没有像日本人那样喜欢讨论自己民族性的民族。明治维新以来,有关日本人国民性的著述、论文、报道、随笔不计其数,直到现在,从各个层面加以论述的日本人论仍然层出不穷。

因此,除关于日本人论的专业研究书籍外,还出现了很多把这些日本人论加以概括的著作,如《外国人写的日本论名著》、《日本论系谱》、《日本论的变容》等。其中,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南博写的《日本人论》一书综合选析了500余本颇具代表性的日本人论著作,可谓有关日本人论的大百科全书。

首先来看一下日本人自己写的日本人民族性。

在日本,最早对日本人民族性进行具体论述的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权威国文学家芳贺矢一。他在1907年写的名著《国民性十论》中,把日本人的国民性特征分析为以下10条:

(1)忠君爱国

(2)崇尚祖先,珍惜家族名誉

(3)现实主义

(4)爱护草木,喜欢大自然

(5)乐观主义

(6)淡薄,潇洒

(7)清丽纤巧

(8)清净纯洁

(9)恪守礼法

(10)温和宽恕

在此之前,1891年,日本哲学家三宅雪岭曾在《真善美的日本人》、《伪恶丑的日本人》两本书中对日本人展开过正式论述。在其论述中,三宅雪岭不仅夸耀了“气候温和,风物清醇”的日本美,而且认为日本美之所以世界有名,是因为与之并行的日本人民族性优秀的缘故。另一方面,他又批判了日本人知识水平较低、自私自利、崇洋媚外等思想,并反思了日本人民族性的弱点。

大政时期的历史学家津田左右吉于 1916 年在《我国国民思想的研究》一书中,对日本人的民族性做了以下分析:

(1)爱好和平

(2)缺乏战斗力

(3)没有统一的宗教(神)

(4)公共意识不发达

(5)满足现状

(6)轻快,淡薄

(7)执著,不残酷

(8)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冒险精神

(9)适应外来文化,模仿性强

正当日本人在中日、日俄战争中胜利而自诩为“世界一等国民”时,为使国民好好反省一下,1916年大町桂月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剖析日本人民族性》(共收录了35个人的76篇文章)一书,其中他就如下方面做了指责:

(1)日本人的谎言

(2)贬毁本国的恶习

(3)没有同情心的民族

(4)岛国的根性

(5)小国式人物

(6)产业的缺点

1935年,著名哲学家和迁哲郎发表了《风土》一文,他把地球的风土类型划分为季候风地带、沙漠地带、牧区地带三类,将日本归入季候风类,并因此认为日本人的基本性格应该是包容和忍让。

日本作家坂口安吾于 1935 年发表了《日本文化私观》一文,其中他剖析了日本人憎恶心太弱的旁观者性格,并指责日本人即使本土的传统被欧美风潮破坏也毫不关心这一共性。另外《世界国民性读本》一书对日本人的国民性做过如下概括:

(1)忠孝义勇

(2)清廉洁白

(3)高雅优美

(4)崇尚祖先

(5)外来文化的同化

(6)热爱自然

(7)喜欢海洋

(8)纯洁

(9)灵活

此书指出的日本人民族性的缺点是:

(1)缺乏公德,注重表面

(2)缺乏雄心壮志、冒险精神和创造精神

(3)没有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文化

日本人的“背后主义”

1938年,日本学者长谷川如是闲在《日本的性格》、《续日本的性格》中对日本人的优点和缺点做过如下概括:

优点:

(1)客观

(2)现实

(3)中庸

(4)俭省

(5)谦虚

(6)平凡

(7)守法

缺点:

(1)不谨慎

(2)性急多变

(3)对外界刺激敏感

(4)擅长模仿

西村直次在《日本人及其文化》(1940年)中对日本人的优点概括为8点:

(1)适应性

(2)可动性

(3)包容性

(4)和平性

(5)道德性

(6)协调性

(7)创新性

(8)进取、合作、多产

著名心理学家南博在其名著《日本人的心理》中,从自我主义、幸福感、不幸感、不合理主义与合理主义、精神主义与肉体主义、人际关系等6个方面对日本人的心理进行了阐述,堪称理解日本人的指南针。

1970年,日本评论家山本七平的畅销书《日本人与犹太人》掀起了一股日本人论热。但由于其学术上的独断性和客观性的不足,现在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西方历史学家会田雄次在《日本人的意识结构》(1970年)中第一次阐明了日本人的“背后主义”。他指出,日本人善于从背后体会感情,即使前面紧闭着,背后也仍然是敞开的。日本人缺乏自我主张和宣传,作为被动型的人即佣工,是很优秀的,但作为雇佣者却力量不足。

土居健郎在日本人论畅销书《撒娇的结构》中指出,日本人有一种类似撒娇式的依赖性格,即使到了不能再撒娇的年龄,也仍然不能摆脱心理上的母子关系。我认为这一点在韩国人和中国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只不过程度有别。

东京大学教授、社会人类学者中根千枝在《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对上下级关系尤为发达的日本人的性格做了概括,但实际上比起日本人来,韩国人的上下级关系更为明显。

文化人类学者深作光贞也在 1971 年的《日本文化及日本人论》中指出,日本人“在和睦交心、互助、团结等方面亲密无间地交往”。在这种关系下,越是感情深厚,集体就越团结,事情也就办得越好。

社会学家鹤见和子在《好奇心和日本人》中指出,日本人的好奇心促使日本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进和吸收了外来宗教和西方的意识形态、制度、文化等。日本人对自身团体外的所有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热衷于海外旅行和外语学习。好奇心构筑了人际关系上的保守性与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并存的多重结构。

1972 年,心理学者宫城音弥在《日本人是谁?》中阐述了东西日本人因地域差异而导致的性格差异与其地理历史背景。

1973年,民俗学者荒木博之在《日本人的行动方式》中指出了日本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对此,他用《畜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模式》做了简要阐释。书中指出:

(1)畜牧为本的基层文化——移动和个人中心的社会——自律性个性中心主义——男性原理

(2)农耕为本的基层文化——定居性农耕的共同体社会——他律性个性主义——女性原理

因此,日本人重视全民一致的统一行动,不以自律性个性为中心,在团体中不存在自我,经常是自我否定、自我批评、集体优先。

1989年,哲学家中村元的《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宗教方面入手对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加以观察总结的大作。他从现世主义、容忍大自然的放纵、强调仁爱、宽容性四个方面概括出了“对现实的容忍”;又从不合理倾向、缺乏逻辑思维、直观、情绪化、喜好象征性这几个方面概括出了“重视团体倾向”。

此外,从各个侧面进行分析的有关日本人论的著作和论文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多说了。

日本文化是“可耻的”文化

下面再来看一下外国人眼中的日本人民族性。

翻开《外国人的日本人论名著》一书,可以看到从50年代的《日本岛海记》到80年代的《自杀日本史》,共有42篇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人所写的日本人论。

外国人写的批判日本人的代表著作首先要数留日中国学者戴季陶的《日本论》(1928 年)。国民党上层人士戴季陶,作为孙中山的翻译兼秘书曾多次访问日本。

他批评日本的国体只不过是对“万事一系,天壤无穷”的神权的迷信和实为奴隶思想的武士道精神。

他还指出,日本国民性的优点是在吸收世界文明的同时,兼备自我保存、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作为缺点,日本人仍然具有卑微的岛国根性和崇拜欧美、藐视中国的倾向。在艺术上,好战精神与优美宁静的心境、精巧细致的形式相结合。其审美意识虽然优雅精致,但并不崇高伟大。在公共道德上,虽然有和平互助的习性,但被功利的商人根性所支配。对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藐视中国和韩国的日本人来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民族性的指责,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战后的 1948 年,美国人类文化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在日本翻译出版,一时间成为风靡日本的畅销书。因为《菊与刀》是历史上首次由外国人编写的正式的综合性日本人论,受其影响,不久出现了各色各样的日本人论著作。

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视为“羞耻的文化”和“罪恶的文化”,是《菊与刀》一个意义重大的发现。本尼迪克特把日本人的社会行为概括为两大特征。第一,依据明治维新的既定标准,国民在其相应的位置上生存和活动,这是阶层意识的一种反映。第二,在义务体系中,施与受分明,有恩必报。这是本人为义气所下的定义。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人情,日本人也追求肉体上的享乐,如洗澡、饮食、睡眠。

《菊与刀》突出强调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喜欢菊的高洁,另一方面又有刀一般的残忍。《菊与刀》是迄今为止外国人所写的最优秀的日本人论。当然,由于作者不懂日语,也没有在日本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日本学术界也曾指出其对资料有误解和缺乏知识等不足之处。

可以与《菊与刀》相提并论的是韩国李御宁写的《日本人的缩小意识》。李御宁的成功之处在于,以往的日本人论以欧美与日本的比较为基础,而他最早从东方人的角度阐述与众不同的日本人论。1982年,该书在日本出版发行并立即成为畅销书,同时还被《朝日新闻》评为“最优秀的日本人论”。李御宁最早发现了日本人的比起夸大事物来更趋向于缩小事物的特性,并从日本人的生活、文学、艺术、事物、物品等方面进行了证实。

当然也有人指责缩小意识虽然符合事实,但李御宁对这种特性心理来源的分析不够充分。

1970年后,出现了很多有关比较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尾崎茂雄的《美国人和日本人》,宫城音弥的《美国人和日本人》,陈舜臣的《日本人和中国人》,松本一男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与韩国人和中国人相比,日本人更爱用“与外国人相比,我们日本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从这一惯用语不难看出日本人的国际文化比较意识,这源于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好奇。比较才是日本人改变自己以求得发展的动力吧。

同类推荐
  •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对于没有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往往容易心存好奇和诸多想像。因为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人们对美国的深层关注和更多联想。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多次出访美国,而让我记得最清晰的是2001年的5月下旬去美国参加“纽约经济周的论坛”活动。
  •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民俗趣话:吉瑞中国节

    流传了五千年的农历正在逐渐走出大众生活。代代相传的习俗在淡化,祖辈们对自然的敬畏已然消失。我们在遗忘的同时也在失去,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应对造化的经验,以及生活的细节和情趣。原以为控制了自然和生活。其实它们正从我们身边离开。 不知道还能不能留住它们。更想留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历法和风俗。也许留下这些不会带给我们些许经济意义,但是如果忘记,是否就和传统有了割裂?而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大树会枯萎。没有了文化的滋养,满世界都会浮躁不安。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热门推荐
  • 凤凰台记事

    凤凰台记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灭绝人道

    灭绝人道

    科技的发展地球人探索进入异界时空的方法,魔法时空的不可预测,颠覆普遍读者所熟知的魔兽,领略魔法时空的文化和景象,科技与魔法的碰撞。强大的各个世界的智慧种族,修真世界探索,科技与修真的碰撞。远古的诅咒亿万年的轮回,只为最终要割舍下的那份爱。......离情离爱离怨离恨.-离是离非离真离假离妄想颠倒.-离苦欲乐悲喜.....
  • 他乡的刀客

    他乡的刀客

    这是一个人类和蛮兽共同占领大陆的世界;这是一个发生于中央王朝八大帝国的故事;这是一个他乡刀客的成神之路!穿越的杀手,爱刀胜过爱剑。他觉得,只有刀,才有杀戮的弧度。咳咳,别那么严肃,因为我们这个杀手也不太冷……
  • 叼蛮小姐俏美男

    叼蛮小姐俏美男

    一个俊俏的又野蛮的小姐,在她开的学校里,欺辱着每一个少年美男子,可是,她可以永远欺辱下去吗,
  • 华夏天龙皇

    华夏天龙皇

    无意间成为龙魂之主,有了力量当然要纵横都市。掌握清朝龙脉的秘密,有了势力当然要横扫寰宇。岛国的忍者;美利国的生化人;英吉国的圆桌骑士;教廷的天使;黑暗议会的狼人和吸血鬼;奥林匹斯山的圣斗士。要么臣服于我,要么就给我消失。因为你们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本书主角绝对无敌,老婆们绝对极品,事业绝对辉煌。什么叫YY,这才叫YY,才叫极度YY。
  • 上古世纪之海战龙心

    上古世纪之海战龙心

    这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这是一个小人物在家与家之间的抉择!这是一部史诗进行曲!
  • TFBOYS之我爱上了你

    TFBOYS之我爱上了你

    作者鼓起勇气写的文文,希望大家喜欢,不喜勿喷,作者只想得到一丢丢鼓励。
  • 激战星空

    激战星空

    在科技的探索上,人类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在短暂的停滞之后,我们迎来了又一次科技大爆发时代!今天是公元2200年,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新的纪元!这个时代被称为——星际时代!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萌宝快递,总裁买一送一

    萌宝快递,总裁买一送一

    一夜缠绵后,她也遗留了腹中一胎,此事虽然纯属意外,她却乐观其成决定好生照顾他留下的“纪念品”。这不知检点的女人,竟公然引诱他,不给她点‘教训’怎么行?没想到这‘爱的教育’竟是她的初体检。他似乎犯了一个甜蜜的错误!那女人竟只留下一张‘感谢卡’并在多年后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 佛说邪见经

    佛说邪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