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3400000028

第28章 中国人的民族性

浅谈中国人论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著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 1904 年出版的《饮冰室文集》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1)缺乏独立、自由思想

(2)奴性、为我

(3)缺乏公共道德观念

(4)愚昧、胆怯、欺骗

(5)武断、虚伪、不行动

学者康白情于 1919 年在《论中国之民族气质》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知足常乐的中国人

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胡适客观地概括了中国人的民族性,那就是:

(1)知足常乐

(2)追求物质享受

(3)自欺、自慰

(4)缺乏思考

(5)注重个人修养

(6)信命,与世无争

(7)不知羞耻

(8)“差不多”主义

文豪林语堂在他的英文版著作《吾国与吾民》(中国译为《中国人》)(1935年)中从15个角度剖析了中国人的特点:

(1)稳健

(2)单纯

(3)酷爱大自然

(4)忍耐

(5)消极避世

(6)超脱狡猾

(7)多生育

(8)勤劳

(9)节俭

(10)热爱家庭生活

(11)和平主义

(12)知足常乐

(13)幽默滑稽

(14)因循守旧

(15)耽于声色

蒋介石在《中国人的命运》(1945年)一书中从5个方面概括了中国人的特征:

(1)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礼、义、兼、耻——四为

(2)诚实,忠诚,崇尚礼仪

(3)勤劳朴实,男耕女织

(4)自尊,自谦

(5)不喜欢法治

大儒学家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1949年)一书中指出:

(1)自私自利

(2)勤俭

(3)讲礼貌

(4)和平、文弱

(5)自足自得

(6)守旧

(7)马虎

(8)坚韧及残忍

(9)韧性和弹性

(10)圆熟老到

人类学家费孝通概括的中国人的特征是:

(1)自私

(2)家庭观念

(3)中庸思想

(4)篱笆思想

(5)人伦

(6)本我主义

台湾学者项退结在 1986 年的《中国民族性研究》一书中,从 8个角度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剖析:

(1)数千年的传统使中国人认为家族具有最高价值

(2)中国人比较倾向全面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

(3)有持久力和活力充沛,勤勉而有耐心

(4)对人际关系敏感,极怕失面子,极爱荣誉

(5)习惯于控制自发的冲动,能与他人保持距离

(6)喜欢安静的生活

(7)保守,互不信任,有“权威态度”

(8)中国人有大国与悠久历史的深厚意识,有时很傲慢,鄙视外国人

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杨国枢在1988年主编的《中国人的性格》中如此概括了民族性:

A 自我观念:

(1)在他人面前不夸耀自己,力求谦虚

(2)根据不同的环境适当表现自己,保留过分的主张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通过人情关系形成互联网

(2)尊重权威,根据上下关系决定权利所在

(3)在以家庭为核心的小群体里维持良好的纽带关系

C 人与宇宙的关系:

(1)人是环境的一小部分

(2)顺应环境,不过多地去想如何征服环境

D 对时间的态度:

(1)喜爱怀古,重视传统

(2)不习惯变化,力求维持现状

E 对行为的态度:

(1)力求妥协,反对极端,主张中庸

(2)抑制情感,力求克己

守旧的民族

1987年,青年学者王润生在《我们性格的悲剧》一书中把民族性格中存在的缺点概括为如下几点:

(1)欺瞒症

(2)近视症

(3)非我症

(4)守旧症

(5)不合作症

(6)良知麻痹症

(7)依赖症

1999年我在韩国和日本出版的《中国人的反文化志向》一书中对中国人的劣根性做了如下概括:

(1)欺骗病

(2)偷盗病

(3)大同病

(4)奴隶病

(5)保守病

(6)幼稚病

(7)自私病

(8)势利病

我们暂且撇开中国人眼中的民族性,来看一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实际上,中国人对自身民族性的反省主要始自与外国人的接触和外国人写的中国人论。

早在 17 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思想家莱布尼茨对中国人的和平思想和尚祖思想就做过论述。

亚当·史密斯也在他的《国富论》中说,中国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因为中国人具有自身的守旧性。

世界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指责中国人精神中的无个性倾向,马克思也曾批判中国人是“活化石”,并提到了中国人的保守。

从19世纪中期开始,无数欧美人士在不断与中国交流的过程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概括。最早问世的是美国传教士 A H 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史密斯通过自身的体验,把中国人的性格概述为26条:

(1)面子

(2)节俭

(3)勤劳

(4)礼节

(5)缺乏时间观念

(6)缺乏精确度

(7)容易误解

(8)长于欺骗

(9)顽固性

(10)思维混乱

(11)反应迟钝

(12)鄙视外国人

(13)缺乏公共道德

(14)保守

(15)不求舒适和方便

(16)生命力强

(17)忍耐与坚韧

(18)知足常乐

(19)孝心

(20)仁慈

(21)缺乏同情心

(22)互相牵制

(23)不团结

(24)多疑

(25)缺乏信誉

(26)多神、泛神、无神

1915年国际知名的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儒教和道教》中,把中国人的性格概括为以下7条:

(1)坚韧性

(2)勤勉性

(3)迟钝性

(4)小心性

(5)怀疑性

(6)缺乏同情心

(7)不诚实

引人注目的是一次也没有来过中国的他,竟断言“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诚实的民族”。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曾从道德、人道主义、谦虚和世界主义等方面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过论述。

对此,汤因比在与日本人池田大作的对话中也曾提及过。英国学者罗素把中国人的性格概括为乐观、追求享乐、贪婪、爱面子、诚实、民族主义、卑鄙、缺乏同情心等等。

此外,还有很多欧美人和日本人也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过论述,因其与上述特征基本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中国大陆人的民族性就像神秘的大陆一样,富有魅力而又错综复杂。

同类推荐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国艺术经典3

    中国艺术经典3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一书的出版虽然多“磨”,但我们仍然从心里感谢广西人民出版社,是他们从出版角度考虑,使我们三易其稿,将一本200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精炼成了一本40余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这对我们的学术功力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提高。
热门推荐
  •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收录了《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学生坐第一排吧》、《给孩子自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认同》、《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想砍哪棵树》、《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坐着比站着更辛苦》等文章。
  • 神明

    神明

    用你的时间来购买你遗忘的记忆,生命因为记忆而变得美丽,变得丰富,遗忘是因为你自己不想记得,你真的要记起来吗?好了,至今为止,你已经用完一生来购买你的记忆,你的一辈子都属于我了。每个男人都是自己喜欢的女人的神明,你卖给我的时间,从今往后的全部还给你,找回的记忆,是属于你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长歌笑忘曲

    长歌笑忘曲

    天不老,情难绝,世间相思,情归何处?牢牢山,彼时海,生死茫茫独语凄凉,北风行,塞上曲,恨不相逢殊年望,此去一别,海角天涯未是殃,长歌笑忘!
  • 荒芜之歌

    荒芜之歌

    对错究竟怎么分辨,孰是孰非又是谁能说清楚的。善意或许会造成恶果,主角们又该如何面对各种选择,他们的分歧又该如何发展。信念的不同必将引起心中善恶之念的分歧,究竟谁才是正确的呢?——一部反常规的多主角小说,20章后开始逐步展现世界观,如果喜欢的话就看看吧。希望看官能定期查看作品相关章节,里面有一些对章节的整理内容,随故事发展更新。
  • 子弟

    子弟

    都说:“长安那个屈家小侯爷,天底下没几个不知道的,天生一副好相貌,待人又谦和,便是城门口的花子也能挨着说上几句,半点架子也没有,一张舌灿莲花的嘴,就连城西说书的张瞎子都自愧弗如,你说说,这么个人,怎么就疯了?”好好的小侯爷不当,跑去打什么仗,不是疯了还能是什么?
  • 心梦之途

    心梦之途

    一世迷途,重生之际回眸世间。二世为人,成就武学大师,铸就星途。而得失常伴,悟出一丝道理却莫名其妙的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星域,而脑海中却多了许多现代高科技知识。只是这个陌生的地方却是一个冷兵器时代,而他经历种种造出了导弹核武器等高科技产品慢慢的改变着这个地方。三生有幸,他通过发展又回到了地球上,而他此时才真正的明白许多。无论成就星途还是星际这趟旅途其实只不过是心梦之途。泰国拳王?秒杀!UFC+MMA照样横行无阻!外星人参与?激光武器?照样抵抗剿灭!
  • 青宫入凤皇

    青宫入凤皇

    “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想得而不可得,徒奈人生何!身为明皇,却命不由己。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心中的孤独与伤痛又有几人明白,几人理解。看破千年寂寞的不死药人;传承百年的封臣世家;还有那拨弄风云的阴天子;野心勃勃,图谋反叛的诸王;表面上大义凛然的文臣。这一切,都成了禁锢明皇命运的枷锁……因为寂寞,所以疯狂
  • 那时不羁的我们

    那时不羁的我们

    那时的我们,不羁放纵,总以为海阔天空任我遨游。却受到了现实无情的打击,幸好身边有一个你一直陪我。
  • 当百变校花撞上邪魅校草

    当百变校花撞上邪魅校草

    当多面校花撞上邪魅校草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她是多重性格的校花,而他是校园里的霸道邪魅校草她有着无数的追求者,他也有着无数的表白者他们在一起,会有多少人心碎新作出炉,请多关照
  • 侠义东少

    侠义东少

    世间万物,千奇百变,纵有无法预知的事情,依然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