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的两面性
仇恨的情绪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增强人们奋勇前进的斗志,为了报仇而立志与仇人“不共戴天”,为了雪耻而产生奋发图强的力量;另一方面,一个人的仇恨心太重,往往使自己受苦,仇恨的情绪所产生的难受痛苦,有如坐困仇城。
恶的心识
仇恨是恶的三种主要情绪中的一种,是比厌恶、羞愧更深层次的恶情绪。
厌恶的偏执
(一)厌憎
讨厌,其情绪主要表现为我们对某人、某事、某物的不喜欢。
(1)不喜欢某人的长相。比如某人的长相给自己留下了厌恶的记忆,一看到这种长相,就产生不喜欢的觉知。
(2)不喜欢他人的讲话。如满嘴脏话,咄咄逼人的语气等。
(3)有成见的人、冲突过的人、结过仇的人,看到或听到他的事就反感。
智者曾云:“天下没有不可原谅的人,天下没有不喜欢的人,天下没有不能相处的人。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和这些人相处。如果有不喜欢的人,那一定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认知有问题,是潜藏心不良记忆或经验所引起的。”
所以,要不断试着去喜欢别人,展现自己的亲和力,从内心找出厌恶人的原因,把以前不良的记忆释放出来,从而原谅别人。当内心宽恕原谅别人之后,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自然会表现出来,无形中会感化别人,获得对方相同的响应,化解双方的厌恶之心。
(二)不屑之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的事。如有人不喜欢应酬,有人不喜欢喝酒,有人不喜欢闲聊,有人不喜欢唱歌,有人不喜欢公众活动……
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这些事?为什么不屑于去做这些事?这些事是否曾经出过丑,被嘲笑过?为什么认为这些事不值得去做?
其实,我们喜欢的事越多,生活越有活力,人生越精彩。
(三)偏食
偏食也是一种恶的情绪。遇到偏食的人,可以试着帮其进行味觉的开拓,解除偏见,去执偏食。有的人不喜欢吃这东西,不喜欢吃那东西。不喜欢吃东西或只吃某些东西都是偏食,偏食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摒弃偏食,要从内心潜藏心的记忆认知开始纠正。
(四)嫉恨
当你被称赞表扬、被记功或领奖时,父母会感到同样高兴,老师也会备感快乐,为你祝福,但也许其他人并不一定会有相同的感觉。如当你被父亲赞美,弟弟会有被冷落的感觉;有人称赞你漂亮,姐妹会心里酸酸的;你考100分或学业有进步时,同学会有不如他人之感;你领的奖金比同事多时,同事会不高兴;你赚大钱,事业有成时,老乡会有失败之感……这就是嫉妒的情绪觉知,也是心识作用的自然现象。
因此,我们应尽量切记,成功时要懂得谦虚,力求做到领奖金不展现,赚钱不炫耀,成功归功于大家,成就与大家同享……
总之,不要恨别人,也避免被别人恨!
厌恶情绪的扭曲现象
(一)恨的起源
1.由爱生恨
恋爱时人们内心认知对方十全十美,山盟海誓,如胶似漆,产生甜甜蜜蜜的情绪觉知,爱得死去活来……一旦发现被对方欺骗或对方不忠时,内心潜藏心储存的认知就会发生变化,想象对方是不对的、不好的,情绪由爱变恨,恋爱时是十全十美爱的情绪扭曲,失恋时是十恶不赦恨的情绪扭曲。
2.爱恨变化过程
爱与恨之间的变化在于人们内心的想法和心态的不断变化之中。
(1)怀疑爱人对自己不忠。很多人发现爱人红杏出墙,与他人有亲密的动作时就会感觉恶心、厌恶,无法再喜欢对方,也无法再体会对方的爱。
(2)失宠。对方不再顺从自己,对方言行举止有所改变,就会产生失落感,产生所谓的失恋感,进而代替的是恨的情绪。
(二)恨的情绪觉知扭曲
当某个人被别人视为“坏人”时,别人关于他的一切信息都会诠释为“坏的”,他的一切行为都可能被别人视为邪恶的、丑陋的,等等,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会被解读为“有恶意,坏人就是坏透了……”甚至连与他相关的人和事物都会被否定,看到他就会不舒服,听到他的事就会不开心,想到他就会有恨的感觉。这就是恨的情绪扭曲现象。
周士渊先生的著作《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里面讲述了他当年自杀,喝下去98%的浓硫酸,胃被切除十分之七的悲惨故事。按照常理他即使活下来也一定是一个身心一片废墟的老病号。但是,他后来却有了美得如此意外的人生,他的书也成了改变很多人命运的“贵书”。其中除了他的书中提到的那些神奇而简单的方法之外,不记恨是他能彻底改变人生的最重要的基础。整本书中没有一句怨恨之词,对当年的自杀只用一个轻描淡写的“重度抑郁症”便交代了。试想如果他不肯原谅别人,还将自己关在心牢仇城之中。人生怎么可能走出黑暗岁月。
仇恨之心不可长
(一)情绪的心牢
1.心牢
对于受辱的事,总是耿耿于怀,回忆遭受到的伤害,心就疼痛,想到仇人就恨之入骨,与他不共戴天,仇恨之心无法自已,犹如困在仇恨的心牢之中,走不出来……
陈生与弟弟吵架,一直怀恨在心,虽然同在一个院子却互不往来,偶尔遇见也是怒目相视。每当想起其弟,心里就不舒服,闷闷不乐,痛苦万分,有如关在怨恨的心牢里。
有一次,其弟弟生病,陈生心想他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应该去探望他。在想开那一刹那,心里豁然开朗,不再怨恨,就好像从怨恨的愁城中释放出来一样。
2、恨狱
人们往往对可恨的无情郎,对移情别恋的女友,对离家出走的妻子……恨之入骨。怨恨之心、痛苦之觉,就如坐针毡,令人痛苦难受。
(二)怨恨心的杀伤力
心怀怨恨,无法自制,一旦爆发出来,所产生的破坏力会伤害对方,甚至毁掉了自己。
记恨之心不可长,报复之心不可有。吵架过后就须想开,不要记恨,不要放在心上,否则只会越想越恨、越积越恨,困扰自己的情绪。如果不小心受到羞辱了、受到创伤了,那么或找人仲裁,或依法诉讼,切勿私自报复,而应借法律和正当途径讨回公道,同时采用《转念》中“改善心灵的八大心识方法”调整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