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2万元被盗案,在郊区公安分局刑警队干警们艰苦奋战下,一举告破。案情本不复杂,但侦破此案后在千里押解外逃嫌疑人的一些小插曲,耐人寻味。
发案
2000年5月7日10时30分,郊区公安分局值班室内,正在值班的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叶平刚放下报警电话,就见一位年约二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腾某急匆匆地跑进来报案:昨晚同他人吃饭时,多喝了几杯,早早入睡,今天上午10点多醒来,发现衣箱中的存折不见了,便到储蓄所挂失,但是存折中的21000元钱已被全部取走。2万多元钱不翼而飞,叶平副大队长立即将案情汇报给了主管刑侦的副局长王福同志。
两犯落网
案发地西效中队中队长李俊山同老刑警张志祥领命担任侦破重任,经分析判断,认定是一起内盗,作案者很可能是腾某的熟人或朋友。即刻围绕腾某的社会关系开始了调查,很快他的两位员工小兄弟“华子”“小二”被纳入侦查视线,但“华子”“小二”已不知去向。询问腾某,竟说不知两人的真实身份和地址。搜查“华子”“小二”的住处,细心的警探终于从一个废纸篓里发现了一张纸,分不出是“华子”还是“小二”的家庭地址,经同“华子”领工资单上的笔迹鉴定,确系“华子”无疑。再经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描述取钱人的特征也同“华子”“小二”相似,毫无疑问此案系两人共同所为,有可能两人已逃回原籍。在做好各方证据材料之后,两干警遂向淮阴警方发函请求查获。6月3日,淮阴警方终于来了音信:在“华子”——唐国华家中将唐及李志国——“小二”擒获。得知两疑犯同时落网,两警察兴奋不已。
途中小插曲
6月5日,大队派我同李俊山、张志祥等坐上了开往上海西站的特快列车。任务很明确,押解人犯并追赃。正当李俊山思谋下步如何开展工作时,下铺一农村妇女的抽泣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凭职业感觉,这位青年妇女定有什么困难和难言之隐。经耐心询问,她叫王义,几年前同丈夫一块到银川贩菜做生意,几年下来确实挣了不少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有了外遇。每当油头粉面、酒气冲天的丈夫回来,都要在她和孩子身上撒气,一切规劝都无济于事。丈夫有时还把“野”女人领回家中,逼她做饭伺候。她感到万念俱灰,这次就想回去再看一眼女儿和年过七旬的父母后,一死了之。我们劝她坚强起来,拿起法律武器,向“陈世美”丈夫讨回公道。一路劝慰和开导,这位妇女情绪大大稳定了。
追赃
列车终于到了徐州,连续两天的颠簸已使我们三人疲惫不堪,但重任在肩,顾不上休息,又匆匆登上了开往淮阴的长途车。当地警方热情接待,派出干警配合我们突审两疑犯。几个回合下来交代了所有赃款去向。一个存折放在唐国华家中,一个存折在李志国南京朋友处。
次日一早我们三人租一辆面包车去唐国华家找到了其父母,他们交出了唐国华的存折。
从淮阴将唐、李带往南京已是下午五时了。
次日清早下起了小雨,找到李志国做生意的朋友,陈明利害关系,还好钱没被取走。
戴手铐的“旅客”吓跑“三只手”
唐、李被押解到车站,在乘警的帮助下,我们顺利上了车,我们一路始终睁着警惕的眼睛。车到河南商丘,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停车间隙,车上的旅客纷纷下车购买食物、饮料,我同老张一道下了车,正当我们交完钱,提着食物准备上车时,听到李队长的喊声,见从车上跳下三个男青年奔逃而去,我们即刻跳上车,见两疑犯还在。原来就在旅客下车后,车上上来三个年轻人,左顾右盼,似在找人。凭职业习惯,李队长看出这三人不是等闲之辈,果不其然,李队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真想追上去,力擒这三个窃贼,但疑犯怎么办,又不能眼巴巴看着坏人偷窃,此时他灵机一动,戴好警帽,用河南话大喊一声“你们在干什么,住手!”随即猛地提起两疑犯,正在作案的三只手听到大喊,突然间发现站出个警察,顿时愣住了,李队长严厉训斥:“难道,你们还想像他俩这样吗?”看见手铐,几个三只手不知如何是好,但内中有一个小声嘀咕,别怕,就他一个,李队长听得仔细,对窗外大喊一声,“老张、老李你们堵住车门,抓贼。”只这一嗓子,窃贼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屁滚尿流地逃下了车。
6月12日终于回到了银川,原定10天完成的任务不到8天就完成了,该好好睡一觉,美美地吃一碗羊杂碎了,可是各种手续,材料的整理,提请报捕,都要尽快办理,再累也要接着干,谁叫咱们是刑警呢!
(发表于2000年6月28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