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3600000018

第18章 勇于突破自我界限

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想要获得心智的成熟,必须勇于突破自我的界限,很多人的一生都未实现这种突破,他们貌似成人,有时也小有成就,但直到寿终正寝的时候,其心智仍远未成熟,甚至从未摆脱父母的影响,从未获得真正的独立。

心理成长的过程极为缓慢,有时又极其隐蔽,除了大步跳跃以外,还包括进入未知天地的无数次小规模跨越——例如,八岁的孩子第一次独自骑车到遥远的郊区商店购物;十七八岁的孩子第一次与异性约会等。如果认为这些经历算不上冒险,那你显然是忘记了当初有类似经历时,心中强烈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即使是心理最健康的孩子,他们初次步入成人世界,除了兴奋和激动,想必也不乏迟疑而胆怯。他们不时想回到熟悉、安全的环境中,想做回当初那个凡事依赖别人的幼儿。成年人也会经历类似的矛盾心理,年龄越大,越难以摆脱久已熟悉的事物。

美国励志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在其心理励志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曾写过关于他自我突破的一次体验。

13岁时,我在离家很远的菲利普斯·艾斯特中学就读,这是一所很有名气的男生预科中学(我的哥哥也在这所学校里上学),也是公认的明星中学。学校毕业生大多都会考入常春藤名校,毕业后如愿步入社会精英阶层。拥有这所明星中学的教育背景,人生之路可谓光明。我的家境还算富裕,父母有财力让我接受最好的私立教育,这使我充满了安全感。奇怪的是,我刚刚进入中学,就觉得与那里格格不入。那里的老师、同学、课程、校园、社交乃至整个环境,都让我难以适应。似乎除了努力学习,以便开拓美好的未来以外,我没有任何选择。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益发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情绪也更加消沉。最后一年,我几乎整天睡觉,仿佛只有睡觉,才会感觉舒适和自由。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整天昏睡,可能恰恰是我在潜意识中,为即将到来的跨越做出准备。

在三年级春假,我一回到家,就郑重地向父母宣布:“我不打算再回那所学校了。”父亲说:“你不能半途而废。我为你花了那么多钱,让你接受那么好的教育,你不明白放弃的是什么吗?”

“我也知道,那是一所好学校。”我回答说,“可是,我不打算回去了。”

“你为什么不想法去适应它呢?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我的父母问。

“我不知道,”我沮丧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讨厌它。我只知道,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既然这样,那你告诉我们,你到底打算怎么办?你好像没把将来当一回事。你有什么样的个人计划呢?”

我依旧沮丧地说:“我不知道,反正我再也不想去上学了。”

父母大为惊慌,只好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我患了轻度忧郁症,建议我住院治疗一个月。他们给了我一天时间,让我自行做出决定。那天晚上,我痛苦不堪,第一次有了轻生的念头。既然医生说我患有轻度忧郁症,那么住进精神病院,就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事。我哥哥在那所学校很适应,为什么我却不行呢?我清楚我无法适应学校,完全是我自己的责任,我顿时觉得自己是低能儿。更糟糕的是,我觉得自己和疯子没有两样。父亲也说过,只有疯子才会放弃这么好的教育机会。回到艾斯特中学,就是回到安全、正常的环境,回到被社会认可、对个人前途有益无害的王国。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那不是适合我的道路。

就眼下看来,我的未来非常迷茫,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放弃上学,势必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我该怎么办呢?我执意离开理想的教育环境,是不是果真精神失常了呢?我感到害怕。就在沮丧的时刻,仿佛神谕一般,我听到一种声音,一种来自潜意识深处的声音:“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这声音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尽管我的想法和行为,与社会公认的规范不相吻合,甚至使我看上去像个疯子,但我应该选择自己的路,于是,我终于安然睡去。第二天一早,我就去见心理医生,告诉他我决定不再回艾斯特中学,我愿意住进精神病院。就这样,我纵身一跃,进入了未知的天地,开始了我的独立人生,自行掌握我的命运。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体验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感觉,对于心灵而言,这都是极好的滋养。心智的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过各种小步跳跃,偶尔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大步跳跃。上述案例中的“我”离开艾斯特中学,无疑是告别传统模式的体现。很多人从未有过大规模跳跃,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成长。尽管他们看上去像个成年人,心理上却仍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沿袭上一代的价值标准,做任何事都要得到父母的“批准”,即使父母早已离开人世,他们心理上仍旧难以摆脱依赖的情结。他们从来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心智的成熟,除了突破自我界限,还需要自尊自爱。因为敢于追求独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爱的体现。只有尊重自己,才不愿得过且过,只有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才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绝非仅仅为了满足他人的愿望。放弃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无法进入爱的至高境界。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不是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同类推荐
  • 跟帝王学管人

    跟帝王学管人

    本书全面梳理了金圣叹的学术思想;在思想渊源方面,不仅分析了金圣叹对李贽《童心说》的继承和变革,而且考察了金氏与钱谦益的通经致用思想的渊源;其次,介绍了关于金氏的文学思想,对金氏的虚构论、人物个性论、叙事角度论、章法结构论等小说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等。
  • 心灵正能量·人情:顿悟人生最纯真的感动

    心灵正能量·人情:顿悟人生最纯真的感动

    本书是作家霍忠义所撰写的“最心灵”系列丛书之一,以“人情”为主题,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所写的一些随笔、散文与纪实故事,以感性、感动、感叹、感恩为特点,阐发作者对世情人生独有的观察、思考与领悟。如果您品读本书,那些美妙的故事能帮助您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乐观面对世俗的一切纷扰,获得心灵的正能量。
  • 自尊自爱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 感恩生活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 感恩生活

    本书共十章,包括“充实自我的心灵”、“让苦闷随风去”、“人生需要勇气”、“在痛苦中解脱”、“给心灵浇点水”等内容。
  •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告诉你如何避免错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在创建节约型的社会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意味着付出的时间最少,节省的成本最多,取得的效果最好。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高效率,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世上无后悔药,第一次就赢得结果;这样做,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三方面着手,告诉人们如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热门推荐
  • 战武圣主

    战武圣主

    混沌现,无神出,万千合,乾坤乱,圣主一。他八岁,那年他离开了家,那年他开始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武者,武师,大武师……武王。白天修炼,晚上也修炼。只有不断变强,才可以踏出一条回家的路。辗转多地,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过多的停留,有人问过为什么?他怕停下来就忘了,自己是一个还没有找到路回家的人。十九岁武王,二十一岁找到家,二十八岁他终于回到家。此时大陆上,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百多年过去了,那个八岁的小孩,已经是一个绝世武神,成就一代圣主,霸绝万世。
  • 校园黑道的宠儿

    校园黑道的宠儿

    她,是他的一切,他,是她的一切,身边的这几个人是他们的无敌挚友
  • 你只是梦,无疾而终

    你只是梦,无疾而终

    内心脆弱需要用高冷外表来伪装的苏玄朗,将心事锁在一个密闭的空房间里,把钥匙丢掉。他本来已经做好了一直做别人的替身的准备,直到王舜的出现。他就像是曙光,把温暖带来并涌满了挤满悲伤回忆的小黑屋,他就是钥匙!可是,苏玄朗不敢紧抓这把钥匙,纵使是替他赶走阴霾还给他温馨和被疼爱的感觉的唯一机会。他知道,他是别人的替身,可能一辈子都是。他也知道,王舜这个名字,注定是与欣橙并存。
  • 修真幻影

    修真幻影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平淡生活,战事惹纷扰!国难家破,男儿沙场拼热血!一战偶陷修真界,从此亲朋相隔两不见!若想回到从前日,修成强者逆乾坤!战天战地,问天下,还有敢战乎?QQ997434026欢迎提供宝贵的意见!
  • 凌帝传

    凌帝传

    身为下人,他小小年纪受尽苦难,绝处逢生,他立志斩尽邪恶,少年说:有朝一日乘风起,斩尽天下蛇蝎人!
  • 百姓拿手菜

    百姓拿手菜

    本书汇百家之所长,收录美味百姓菜、经典拿手菜、家庭下酒拿手菜方面的菜谱,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家常菜。您只需要举一反三,便能让普通的家常菜因独特的做法而与众不同。
  • 细作毒妃

    细作毒妃

    秦钰锒,身为一国太子却被人陷害,跌下悬崖而不死,为龙吟所救,两人日渐生情,终因种种因缘而分开。岂料,龙吟以参选皇子妃的身份混入沐秦国,目的只是想暗杀太子,却误打误撞成了他的女人。秦钰锒与龙吟再次见面,因彼此的误会闹出一系列揪心之事。她辅佐夫君一路向前,终开辟出人生大赢局面。
  • 洪荒之云中仙

    洪荒之云中仙

    先有鸿钧后有天,我生洪荒三万年,道祖讲道不展颜,自称爷是云中仙。
  • 回家去种地

    回家去种地

    神秘的玉酒杯,神奇的灵液,偏僻小寨。从繁都市回归农家小院,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明云说,我只是个种地的。
  • 聊韵

    聊韵

    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一部短篇小说。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的想法也都是不一样变数?定数?人在做,天在看,只是希望做的事情能够问心无愧。希望读者看完后能够给你们带来许多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