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计较太多的人往往庸人自扰,这不仅会吞噬自己的生命之光,还会吞没友谊的绿树,吞灭爱情的鲜花,吞没自己建造的乐园。无穷的计较会把成功摒之门外,让我们错过身边的机遇,辜负宝贵的生命。
陆象先是唐朝一个很有气量的人。当时太平公主专权,宰相萧至忠、岑义等大臣都投靠她,只有象先洁身自好,从不去巴结。先天二年,太平公主事发被杀,萧至忠等被诛。受这件事牵连的人很多,象先暗中化解,救了许多人,那些人事后都不知道。
象先出任剑南道按察使,一个司马劝象先说:“希望明公采取些杖罚来树立威名。要不然,恐怕没人会听我们的。”象先说:“当政的人讲理就可以了,何必要讲严刑呢?这不是宽厚人的所为。”
后来,象先出任蒲州刺史。吏民有罪了,大多开导教育一番,就放了。录事对象先说:“明公您不鞭打他们,哪里有威风!”象先说:“人情都差不多的,难道他们不明白我的话?如果要用刑,我看应该先从你开始。”录事惭愧地退了下去。象先常常说:“天下本来无事,都是人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才将事情越弄越糟(庸人自扰)。如果在开始就能清醒这一点,事情就简单多了。”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让我们在停止计较的意境中寻求成功的真谛,共享人生无限广阔的天地。
面对人生这串由计较组成的小念珠,你要一颗颗地耐心数完,去面对、细看每一颗念珠,解决每一个也许是很小的计较苗头,这样人生才会真正地成功和美满。计较只是庸人自扰,只要了解了这点,各个击破它们,它们就再也不能成为你生活的障碍。
我国古代著名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活至102岁。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愤恨耿耿于怀。”他指出这些心理负担都有损于健康和寿命。事实也是如此。有的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得很累,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就是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吊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了一条又一条“皱纹”,把“心”折腾得劳而又老。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对于那些肚量狭小的人,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放下计较”。
的确,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自从你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人的一辈子必定有风浪,绝对不可能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所以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觉得惊讶和沮丧,反而应该视为当然,然后冷静地处理,潇洒地放下。
正如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计较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
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如果能对所有的忧虑和哀愁不再抱怨,那就可称是成功的人,因为没有忧虑和哀愁的确是一种成功。
风云变幻,世事无常。由于许多“不可抗力”和无法预料的因素,多少希望因此化成失望,多少快乐转眼成为悲伤。如果我们事事计较,总是怨天尤人,那人生将会何其沉重?更何况还要追求成功呢?人一旦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都不称心,那到最后伤得最重的还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看世界永远看最糟糕的一面,想问题永远想最难解的症结,别人可以一笑了之的事情,在他们那里,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儿。从社会风气到生活环境,从家庭纠纷到同事朋友的纷争,从马路塞车到刚买的衣服打了折等,无事不可不计较。
计较之人的主要症结是对生命和生活缺乏感恩之心。想一想人生多么短暂,生命那么宝贵,还有什么理由为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而计较呢?生活是那样的多彩,即使有酷夏,也会有阳春;即使有寒冬,也会有金秋,相信走运和倒霉都不可能持续很久,何必要计较而坐困愁城呢?
再说,计较昨天,并不能改变过去;计较明天,同样不能帮助未来。与其徒劳无益地浪费时间,不如转变心态,寄放忧愁,采取积极的行动,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努力。要知道影响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事业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