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9200000038

第38章 心急成单,却不得不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销售行业有句话:钱到了自己的口袋那才叫成交呢。没签单,即使谈得再好也是枉然。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销售人员踢好临门一脚,争取在最后的合作谈判中让客户感到满意、获得满足,这样我们的口袋自然就会鼓起来了。

为了成单也不能盲目让步,必须保证让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1.1 为了成单,你真的“不顾一切”了吗

在现实销售中,我们看到合作双方的一方为了拿到订单,不断让步,最后让对方变本加厉,把自己置于成败的悬崖边上,不知所措。

已经有三个月没有业绩的小李,终于有客户找上门了,还没见面,小李就对自己说:哪怕今天就是业务帮忙,也要拿下客户,把自己三个月的“0”记录摔进太平洋,要不得让同事笑话死!

抱着这样的心态,小李来到了客户的单位,两个人寒暄了一会儿,就开始谈了。客户说道:“您上次传过来的合同,我看了,有几个问题想跟你协商一下。”小李自然洗耳恭听。

“第一个问题就是货物的运输问题,因为此次的货物施工点离我们比较远,如果货发到北京,然后我们再安排车辆送过去,又耽误时间又增加成本,所以,我们希望能够由贵方直接负责把货物送到施工现场,我们的人签收后,然后就按照合同上说的,10天内给您打款。这次合作愉快,下面咱们的合作机会还有很多呢,这个工地后续还有三期、四期工程呢,所以这次你们就吃点亏,承担一次运输费用吧。”

小李知道自己的报价利润大概有四十个点,如果承担运输的话,利润至少还有三十五个点,想了一会,就应允了。

见到小李的这种反应,客户又发话了:“还有一个问题:你们的售后我希望延至3年,这样我们在出售楼盘前就不用再找维修人员了。想必你们的产品3年的使用寿命还是有的。”

小李也知道自己的产品差不多4年内不会有大的问题,多延续一年时间,应该后续的维修概率不会高多少,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签约了,不承想,客户还真是“没完没了”了,第三个问题又来了:“你们的报价超过了我们的预算,如果单价能降低8元,咱们就签合同。”

听到这里,小李有些傻了,心想:我们每个产品的纯利润不过就10元,您这一下子砍掉8元,我们还有“活路”吗?此时,小李知道自己上当了,运输费自己承担下来了,售后年限也延长了,这回才谈价格,着实觉得客户“太阴了”。可是自己三个月没有业绩了,再不出单,真的面临歇业了,可是这个单子,小李基本上一分提成都不会有了,无奈,他还是在合同上签了自己的大名。

诚然,在大多数销售活动中,为了促成交易,销售人员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出让步,以向对方展示出合作的诚意来,同时也在让对方感到满意的情况下,提出交易的要求。但是,我们做让步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果一心为了拿到订单,而不考虑合作的利益价值的话,这样的让步不仅会破坏此次的合作,而且也会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那么,合作的对方一旦发现我们心急成单,通常会有哪些反应呢?

1)直接要求在核心利益上做让步,否则取消合作谈判。

2)故意释放“烟幕弹”,让我们自乱阵脚,主动妥协让步。

3)谈判的态度变得强势,逼着我们多做些让步。

1.2 微小让步定律:让步要能“四两拨千斤”

我们都知道,在销售谈判中,为了促成交易,销售人员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但是很多时候确实把握不准让步的尺度,最后弄得让步幅度越大,谈判之路变得越艰难,让谈判双方陷入了僵持,甚至出现了谈判破裂的结果。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销售人员深思一下:如何让步才算合理呢?怎样才能以最小的让步换得最大的利益呢?

美国心理学家切科夫和柯里就对此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模拟的谈判环境中,研究人员与受试者分三组进行谈判。

在第一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做出了较大程度的让步;在第二组中,研究人员和受试者的让步程度相等;在第三组中,研究人员拒不让步,只在最后关头做出了特别小的让步。

结果发现:只有第三组的受试者愿意付出较高的代价去达成协议;而第一组的受试者,不但不愿意付出正常代价,甚至连较低的代价都不愿意付出。

这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心理学家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解释:在谈判过程中,如果一方突然大幅度让步,反而会让另一方产生怀疑,不是怀疑他最先开出的条件虚高,就是怀疑他的产品品质不好。相反,如果一方在开始时态度非常强硬,怎么都不肯让步,只在最后关头才勉为其难地做出一个很小的让步,那么另一方就会相信他的产品物有所值,愿意以较高的价格与他达成协议。

后来把这个实验的结论称为微小让步定律,这个定律在实际的销售谈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几十年前,前苏联看中了长岛北岸的一块土地,希望买下它,在那里盖一幢大使馆宿舍。

如果按照当时的市价,这块土地的价格是36万~50万美元,而卖主则希望卖到42万美元。前苏联当然希望越便宜越好。

为此,前苏联通过付出某种代价,换取一年内独家采购的权利。这个权利不但能使交易全过程得以保密,还使整整一年内,在这块土地的采购案上,前苏联都没有竞争者。

凭着这一优势,前苏联态度非常强硬,只肯出12.5万美元的买价。12.5万美元,多么荒唐?卖主无论如何都不答应。就这样,双方僵持了三个月。

第四个月,前苏联做出小小的让步:“我们知道这价钱是低了些,或许我们可以多出一些。”一个月后,他们以36万美元的价格达成了协议。这可是当时行情的最低价。

我们常说:在销售过程中,谈判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所以,在此过程中,销售人员切不可过早地让步,不可进一步抬高客户的期望,让他们误以为只要再坚持一下,你就会继续让步;而是要利用一切资源,掌握并分析对方的相关信息,然后慎重地让出微小的一步。如此,销售人员才能在得到客户信任的同时,促成交易。

销售工作中的微小让步定律:

1.做一次让步,就要换回等值的利益。

2.适时制止对方的“贪婪”,表明合作的底线、立场。

3.无论对方怎么做,都坚持底线,决不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1.3 让步要有原则,适度让步很重要

实践证明:在与客户谈判的过程中,微小让步策略不但不会失去客户,反而更容易促成交易。如果为了成单,盲目让步,不惜牺牲核心利益来换得合作机会,这样的合作也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在谈判让步中,销售人员需要怎么做呢?

1.3.1 权衡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的价值比

在与客户进行合作谈判之前,首先要对长远的利益和短期的效益做一个全面的分析,避免为了短期的小利益反而在长远利益上做出“糊涂事”。进而也就要求销售人员在每一次让步之前,都要考虑这是否有利于长远利益的实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不能用让步,而应该用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在降价时尤其如此。

1.3.2 让客户感到你让步的艰难

在让步时,销售人员要明确告诉客户,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多么无奈。不仅如此,销售人员还应通过拖延时间、请示领导、示弱等方式来让客户感觉到你得到这样的让步是非常艰难的。比如,当客户提出某项要求时,即使这些要求你有权限决定,也不要爽快答应,而要通过一点一点的微小让步来显示让步的艰难,这样可以降低客户过高的期望,打消客户逼你做出巨大让步的念头。

1.3.3 选择好让步的时机和让步的内容

不要在沟通的一开始就轻易让步,否则容易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万般无奈的情况再让步,以消除客户得寸进尺的企图。

另外,为了在关键问题上获得客户认同,销售人员可以在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上表示出适度的让步,以便让客户感受到你的诚意,并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小恩小惠上,从而为争取关键条件创造机会。

1.3.4 确定好让步的回报点

在让步之前,销售人员还应考虑由此得到的回报,以及这份回报是否值得。如果值得,销售人员在向客户让步的同时,就要胆大地提出具体的回报要求。例如以下案例。

客户:“价格能再降低一些吗?”

销售人员:“您要多少?”

客户:“先要一箱。”

销售人员:“如果只要一箱的话,我们很难集中送货。”

客户:“那怎么办?这个价格我是不可能接受的。”

销售人员:“您也知道,一箱货确实不多,加上送货成本,价格太低的话我们就没有利润。要不这样吧,您现在购买并自己提货,我们就给你减去送货的费用。您看行吗?”

1.3.5 守住谈判的底线,坚决不动摇

突破客户的利益底线,沟通一定会失败;而突破自己的利益底线,销售人员就没有销售的必要。所以,销售人员必须尽可能地深入了解客户可以接受的利益底线,在劝说客户的过程中尽量靠近这一底线;也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底线,一旦客户提出的要求超过你的利益底线,就应立即拒绝。

同类推荐
  • 激活

    激活

    管理是一门艺术,而激励是这门艺术中的艺术。管理者的重要天职就是焕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及挖掘他们的潜能。实践证明,善于激励的管理者通常容易获得成功。要知道,企业的员工不是简单集合在一起就能发挥作用,因为十个零加在一起其结果还是零。管理者必须掌握如何启动员工动力的激励艺术,才能获得成功。本书包括:激励原则篇、愿景共鸣篇、基本保障篇、绩效考核编、物质奖励篇、精神鼓舞篇、人文情感篇等。
  •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 熊晓鸽向右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 熊晓鸽向右

    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财富“狩猎”的众多好手中,沈南鹏和熊晓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位纵横驰骋中国资本市场的“猎手”,到底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
  • 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本书主要针对现代经理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做人、做事、社交、口才、关系沟通、习惯性格等方面,诠释出了领导人能力得到提升的N项修炼方法,使读者掌握卓越的领导技巧,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激励。
  • 基石

    基石

    本书从个案着手,特别邀请10位资深记者从典型企业的特色入手,深刻挖掘各典型企业的成功模式,透析企业的成长轨迹,并邀请10位经济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加以点评,使这10家典型企业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基石”般的企业面貌,诠释了新国企的内涵与特质。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热门推荐
  • 剑侠情缘:三生三世

    剑侠情缘:三生三世

    第一卷人间卷一十七画尽相思,书作无缘只两字。一十九笔结心意,有缘相聚莫别离。第二卷凤归来魂归本体,凤羽归来,踏遍万水千山,只为栖宿在你身旁。前身死而复活,她这份情何去何从?第三卷前尘卷她是妖皇凤羽,妖界之主。他是天尊迦罗,如来弟子。她为他放下杀戮,他为她断去佛根,即便这份爱天地不容,他却宁负如来不负卿番外待续中……(人间卷背景取于剑侠情缘网络游戏,属自编原创古风言情的三生三世情缘)
  • EXO出走的节操

    EXO出走的节操

    “吴世勋,你是不是吃醋?”“不不不,只是你的自恋而已”————“若儿你过来,我们来谈谈人生”“好呀好呀,灿妮儿。上半身还是下半身”————“哥!!!”“嗯?”勋“嗯??”灿“她叫的是我!”灿“明明是我”勋猪脚一脸懵逼
  • 穿越混个王妃当

    穿越混个王妃当

    在婚礼前,她满心欢喜,和亲友说笑,终于要嫁给青梅竹马的烈哥哥,却不料,婚礼上“精神失常”的妈妈来闹场,万般俱疲的她放弃了生的希望,却被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救下,那人声称他以等了她10年。究竟她该何去何从?
  • 异世印

    异世印

    一个看上去并不神奇的人,却在另一个时空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少主,我们不约!

    少主,我们不约!

    死而复生?神秘世族?穿越时空?咱表面可怜呆萌而内里又腹黑到不行的霸气女主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咱扬起头,自信浑然天成:师父说过,世间最心烦的事莫过于不知不觉间成了一个香饽饽。天知道有多少人追着她过来了。要寻她吗?可她自己都是一个被蒙在鼓里的糊涂蛋。真相是什么?以前的她到底做过何事?红衫修罗,蓝眸少相到底和她有过什么交集?从小一起漂泊天涯的师父又是谁?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声音是谁发出?她十岁前的记忆又为何一片空白?真相揭露的那一刻,是惨痛还是美满的过往?无意探索真相,可却又在命运的驱赶下一步一步地接近,行近的过程中,到底会发生些什么新奇的故事?一场关于情的抉择,放或不放,约或不约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江湖之琳琅天下

    画江湖之琳琅天下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藩镇割据,群雄并起。天佑元年,九岁的李星云同家臣李焕流落至渝州,偶然结识大侠陆佑劫。李焕居位多年,识破陆大侠真实身份,起了让李星云拜师的想法。但时运不济,陆佑劫遭遇玄冥教的手下黑白无常追杀身受重伤,李焕也为救幼主献身。陆佑劫临死前将李星云与幼女陆林轩二人托孤于好友阳叔子,含恨而终。两个孩子跟随阳叔子回到剑庐,相依相伴,悄悄长大。据说黄巢叛军攻陷长安之前,官府中的神秘组织——‘不良人’,曾经执行过最后一次任务,然后便消失不见了。几乎与他们同时消失的,还有叛军搜遍长安也未曾找到的国库宝藏。自此以后,江湖上便传出一条谣言,在传说中的龙泉剑上,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李星云,这个身世神秘的少年,将在避世八年后,再次踏入江湖,掀起一场可撼天地的惊涛骇浪。
  • 另类小厨师

    另类小厨师

    这是法士与战士的世界,这是法术与战技的较量。你说远程你可以一挑我们一团,我说近身我可秒你毫不费力。然而真正战起来,却是大出意料。柯乐有一个封号丹师的爷爷,原本该成为丹师的他,在遇到一个来自异世界的灵魂后,立志成为一个乐善好施的民厨。且看一个不烧煮杀生,残害灵兽的民厨如何闻名九洲,受民爱戴。
  • 仙道纪元

    仙道纪元

    所谓修仙的命运,就是要穿越苦海,再次踏上仙台,封命为仙。闻道者,朝夕生死!且看平凡少年李诩,为修仙执念,几经生死,历经坎坷,凭着其聪睿的心智,迈向崎岖仙路。赦为生,死则封,生死不过一念之间……修仙,到底怎样修炼为仙?
  • 白驹过汐

    白驹过汐

    白烊刚回国,就在人群中瞥见了13岁的于梓汐初次见面,她就同他一起过了23岁的生日一首《终于等到你》是两人相识相知的契机而十年生死两茫茫而今物是人非他们还能否依然唱响那首《终于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