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对方的个性,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量迁就对方、接纳对方,就能使原来性格迥异的两个人都和平共处,而不是互相牵制、互相指责。
在社会上,我们要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共事,只有和谐地与各种性格的人相处,才能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工作等带来帮助。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他们如果自身性子急,就不喜欢和性格慢的人共事,认为对方会拖自己的后腿;性格坚强的人也不喜欢和性格较软弱的人相处,认为对方不值得自己交往……
事实上,只有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融洽,才能对我们的事业有所帮助,也能够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2005年10月12日,由费俊龙和聂海胜组合搭档的神舟六号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射向太空,并于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顺利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对此,世人无不称赞他们的搭档是举世无双的组合。我国第一位在太空飞行过的航天员杨利伟曾向媒体这样透露:他说,神六飞行,不比神五飞行,神五飞行只有一名“乘客”,不存在分工和配合的问题,但神六的飞行则是由两人小组完成,所以小组组合既要考虑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搭配,还要兼顾个人性格、心理稳定性、心理运动能力的搭配以及双方良好的心理相容性。
在神六的飞行中,费俊龙和聂海胜分别担任指挥长和操作手。在升空过程中,指挥长将根据自己面前的一张操作程序表,指挥操作手用一根操作棒进行各项操作。因为穿着航天服,两名航天员能通过话筒与地面指挥控制人员直接对话,但两名航天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每一个操作只能彼此用手势交流,因此两名航天员之间的配合默契至关重要。
在进行乘组搭配的时候,指挥中心便考虑到了性格上的互补问题,因为飞船上两个人的工作是有分工的,需要默契配合。同时,两个人训练成绩上也要能够互补,并且愿意同对方一起执行任务。在三组候补梯队里费俊龙和聂海胜不约而同地把对方作为了首选。
对此,费俊龙说,聂海胜最大的特点就是沉稳和扎实。而聂海胜则称,费俊龙在工作上是一个比较严谨的人,无论干什么事情、做什么工作,都想得比较细,做之前也会作好充分的准备,对训练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考虑得很细,使整个训练程序完整、顺利地走下去。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个人性格不同,但他们能相互容纳对方,取长补短,配合默契,这是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之一。
事实上,不只是航天飞行员需要性格互补、默契配合,做其他事情也一样。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不应过分关注自己的合作伙伴在性格上是否与自己相似,而要把精力放在怎样去做,才能与性格不同的同事形成互补,因为在一个集体中,任何一种性格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没有哪一种性格是最好或完美的。
然而在一些公司里,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上司把一项任务交给两个平时在工作上都能独当一面的员工时,工作业绩却很糟糕,有时甚至根本完不成任务,即使完成了任务,在向上司汇报时,他们也有可能会抢功劳,向上司表明自己在这次任务中是如何如何努力,而自己的搭档则是如何如何的低能;有时甚至一项任务还没完成,搭档已成为“仇人”。这样的结局是既没有做好工作,又破坏了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很简单,即搭档之间因性格的差异而导致两个人之间出现摩擦,从而无法齐心协力地共同完成工作。由此可见,尊重对方的个性,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量迁就对方,接纳对方,并取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就能使原来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和平共处,而不是互相牵制、互相指责。
那么,怎样与不同性格的人和谐相处呢?
第一,用故作示弱的姿态与嫉妒心强的人相处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后,突然发现同事们都开始冷落、排挤自己,甚至有的人还到领导那里告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是嫉妒心使然的结果,你的同事在嫉妒你!那么,如何和嫉妒心强的人相处呢?在这方面,清朝曾国藩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
当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立首功之后,湘军将领均受到不同层次的嘉奖,曾国藩被援予世袭侯爵。这本来与清政府的允诺:“拿下金陵者封王”有差异,但仍然遭到大臣们的妒嫉。他们不断向慈禧进谗言,以至于连慈禧都觉得太过分了,她觉得曾国藩的人气太旺了,手中又握有兵权,因此就不断地找曾国藩的碴。曾国藩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一切皆因众人嫉妒他的功劳所致。
于是,曾国藩便开始放低姿态,主动“夹着尾巴做人”,因为他明白,自己放低了姿态,那些嫉妒他的人心里的火便会削弱,甚至是熄灭。因为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不会和在自己面前示弱的人再计较,相反,当看到有人在自己面前示弱时,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胜利感。这时,又怎么再去嫉妒、打击对方呢?
显然,曾国藩就是摸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所以,他主动做出了示弱的姿态,一是将湘军中的老弱之兵裁掉,这样人数减少而质量益精;二是将湘军分散,一部分由曾氏兄弟自己统率,一部分由左宗棠带领,开进西北,一部分水师交给黄翼升统领,其他人马全部转入李鸿章的淮军。
就这样,庞大的湘军队伍被分散了,从表面上看,曾国藩的兵权再也没有那样大了。那些曾经嫉妒曾国藩的人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不再和他为敌,而曾国藩呢?也达到了自己与这些人和平相处的目的。
第二,用赞美的方式与固执己见型的人相处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固执己见型的人,他们凡事不论对错,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有时即使你说破了嘴皮,对方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完全不顾你的感受,或者是和你争论个没完没了,你什么时候不认输,对方就不停止自己的语言攻击。某公司的老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老周是单位的销售主管,虽然官不大,但却非常固执,在工作中,只要是他下的指令,销售部的十来号人就得绝对执行。但是,他的很多指令并不正确,当有下属指出来时,他并不理会,反而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下属和他争论,但只要是他认定的道理就会一争到底,不惜找出所有的论点、论据来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对此,很多下属很无奈,不听老周的意见吧,他是公司的元老,连经理对他让三分,不听,在公司就很难待下去;完全听他的吧,他的错误指令带来的错误结果每次都由执行的下属自己承担。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老周这样固执的人,这类人一般观念陈腐、思想老化,但又坚决抵制外来建议和意见,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对待这种人,我们仅靠据理说服是难以见效的。因此,如果我们运用赞美的方法,就有可能使他们放弃自己的固执,双方之间就不会伤了和气。
没有人不喜欢听赞美的话,固执的人也同样如此,因此,当你和固执的人相处时,要尽量多留意他们可爱的地方,并适时称赞两句。这种人能够得到的表扬本来就少,你赞他两句,他会受宠若惊的。当然赞美一定要由衷、真诚,不要虚情假意,那样就会适得其反。如你可以先赞美他的思维敏捷,在他高兴时,再开始谈主题,在谈话的一开始要尽量寻找共同点,从共同意见出发,慢慢渗透到分歧领域。要知道,从同意到更大的同意要比从不同意到同意容易得多。
第三,心态平和地与狂傲型性格的人相处
与狂傲型性格的人相处不能够以“傲”治“傲”,而应该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为性格狂傲的人,他在心里认定自己“天下第一”。你如果也表现出高傲的姿态,无疑是在向他挑战,这样只会更容易激起矛盾,如你放下自己的架子,用平和的心态和其沟通,则能够达到好的效果。某公司的王经理就是这样做的。
陈经理刚到公司上任不久,就发现手下有一个叫何冰的业务员,在市场上敢拼敢打,是一名猛将,学历高、工作能力强、销售业绩也很好,在每个月的销售排行榜上,都位列前三名,可以说是位销售明星。但他却是个典型的刺头,他自恃业绩好、资格老,常常表现得狂傲不已,作风散漫,不遵守劳动纪律,其他业务员看见他,都要让他三分。他还经常在公开场合与主管唱对台戏,公然反对公司的某些政策。很显然,何冰的行为对公司员工的团结造成了负面影响。
于是,陈经理找何冰进行了多次交流沟通,每次沟通时,陈经理的言辞都很谦逊,根本没有摆领导的架子,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一开始,何冰还充满了敌意和戒备心理,不肯合作,后来,在陈经理的真诚感动下,逐渐改变了,不再心高气傲,对人非常友善谦和,团队意识加强了,也乐意帮助和指导其他能力较弱的业务员。更可喜的是,他和陈经理成为事业上很好的搭档,经两人通力合作,把当地市场做得有声有色。现在,昔日狂傲的员工已转变为经理的好参谋、好助手,业务员的好向导、好榜样了。
可见,和狂傲型的人相处,运用谦逊的言辞去和对方交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感化其心灵,比用粗暴、简单的方法要有效得多。
当然,生活中远远不止以上这几种性格的人,无论和哪一种人打交道,我们都要找到方法,才能与其和谐相处。同时,不要因为对方性格与自己不一样,就用自己做事情的方式去要求别人,这样也会使双方之间的关系闹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