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他四次应试举人,但由于当时科场贿赂盛行,舞弊成风,他都落第了。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悲观失望,挫折磨炼了他的意志,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立志要写一部“孤愤之书”。他在压纸的铜尺上篆刻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以此自警自勉,终于毕其一生精力完成了文学巨著——《聊斋志异》。
日本静冈县有一位叫和田一夫的果蔬店老板。他经过自己的努力,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他成功之前,也经历了三次失败。
第一次是在他21岁时,静冈县发生了一次大火灾,他的果蔬店被大火烧毁。火灾后,他用被毁的330平方米土地抵押,买了一片1000平方米的土地,将它改成了超市,这就是日本著名的八佰伴超市。
第二次是1976年,当时世界石油危机蔓延,他在巴西的八佰伴门店被迫关闭。但这次的失败使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创业不能只守着一个地方,而要走出去,放眼全球,大胆地分散资产,调动资金。后来,在他这个思想的驱动下,八佰伴的门店一直从东南亚扩展到中国的台湾、香港和大陆地区。
第三次也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1997年,日本本土的八佰伴公司业绩下滑很严重,负债达1600亿日元。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而和田一夫则承担了全部责任。这时候,他由一个身价达数亿日元的大老板一下子变成了贫民。但仅用一年时间,他便创立了经营顾问公司,那时他已70岁,他想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那些年轻的经营者。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同时也是来领略自己生命的辉煌。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应该尝试去从事多种职业,尽可能地开发自己各方面的潜能。不论我们身处何等境遇,我们都应拥有这样一份矜持:我的人生,应该这么走过。”这是和田一夫先生坦荡胸襟的自然流露。
的确,我们身上的种种失败往往就像是一面镜子,它是可以映射成功的。只有那些聪明智慧的失败者才能把失败的经验看做是通往成功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