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见美国在歌唱,我听见各种各样的歌,
……
每个人都唱着属于他或她而不属于任何其他人的歌,
白天唱着属于白天的歌——晚上这一群体格健壮、友好相处
的年轻小伙子,
就放开嗓子唱起他们那雄伟而又悦耳的歌。
这是惠特曼曾经写下的诗句。惠特曼出生于美国长岛的一个海滨小村庄,他后来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著名诗人。他曾经说过:“只有受过寒冬的人才感觉得到阳光的温暖,也只有在人生战场上受过挫败、经历过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命的珍贵,才可以感受到生活之中真正的快乐。”
有时候,我们确实处于恶劣的客观环境中,无力、无望改变现实,那如何使自己平静面对现实,保持开朗和拥有力量呢?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我的忏悔》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一个男子不幸遇见一只饥饿的老虎。惊慌失措的他撒腿就跑,最后竟被赶下了悬崖。而就在掉下悬崖的过程中,他有幸抓住了长在悬崖壁上的小树。这时,他突然发现,向上望去,刚才那只老虎还一直在盯着自己。向下望去,悬崖底部还有一只老虎,早已垂涎三尺地注视着他。最令他担心的是,竟然还有两只小老鼠正啃着他抓着的这棵小树的根部。
这时的他,是多么绝望,多么害怕。可是,突然他看见就在离自己身体的不远处,有一簇生长正旺的草莓,红得可爱,鲜得惹人,并且很容易摘到。于是,他伸过手去,摘了几颗草莓,放到嘴里,来体验这瞬间的美妙。“好甜啊!”他自言自语道。
生活中,当悲痛、绝望、不幸和灾难逼近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顾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甘甜滋味呢?
在美好的环境中,我们心情愉悦,当然快乐是围绕着我们的。在挫折、危难中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往往和环境一样压抑、紧张,毫无快乐可言。
任何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财产,那就是快乐、忧伤、痛苦、满足、失落,这是谁也不能分享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心灵的写照。
也许有一天你会一贫如洗,只能粗茶淡饭,也许有一天你会不幸身患残疾。这时候人们通常会感叹上苍的不公,但可曾想过:有些人整天饥肠辘辘!有些人深陷死亡的边缘,却依然在无力地垂死挣扎!与他们比较一下,我们这些好好活着的人,可以吃好穿好,还有健康的身体。痛苦的时候想想那些快乐的事情,伤心的时候想想那些爱你的人,苦中作乐才是快乐的最高境界!
对正面思考的人来说,在困境中,他们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宁可相信未来,相信会有转机,而不受限于眼前所看到的困境,所以他们会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在绝望中抓住快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女士在盟军祝贺取得北非战役胜利的那天,收到了一份来自国际部的电报。她从电报的内容得知自己的侄儿在战争中牺牲了。这个侄儿是她最疼爱的一个人。面对侄儿死去的噩耗,她一点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她打算放弃工作,背井离乡,在悲伤和孤单中度过剩下的时光。
当她收拾东西的时候,一封信突然间映入她的眼帘。她想起来了,当年她的母亲去世时,侄儿为了安慰她就写了这封信。侄儿在信上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婶子,请你相信我,我知道你一定会撑过去的。你曾经教导我的话,我会永远铭记。你曾对我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不管遇到什么磨难,都要学会以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生活。你的微笑,给了我坚强,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这位女士被信的内容打动了。读着读着,就好像觉得她的侄儿就在自己身边一样。侄儿仿佛对她说:“婶子,你是最坚强的,相信我,你要好好生活。”
于是,在这封信的激励下,她不再打算辞职了。她安慰自己说:
“我应该好好生活,用微笑来面对生活。虽然我没法改变现实,但我有能力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一切还要继续,我会好好努力。”
余秋雨先生和一位唱美声的歌手现场交流时,这位歌手讲,他的经历很艰难,父亲很早逝世……歌手讲的时候,快要掉泪了。
余秋雨先生听了后说:“我们面对人生的灾难时,要有点浪漫主义情怀,要快乐地面对,因为我们爱好音乐,音乐是很美的。”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人生有路,路就必然不平,充满了曲折坎坷,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打击。这时候,要用平和的心态来看生活给你的一切,快乐地面对失败。黑夜没什么可怕,黑夜中孕育了黎明。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的句子:“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关键是要有一副好心态,好心态能给人健康;坏心情,对健康没有什么好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学会了微笑,就会给你的身体增加一份健康。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人生中遇到挫折时,高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并发出长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陡然一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中的挫折。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正视生活,快乐面对,当你微笑着面对挫折,当你微笑着面对磨难,你会发现挫折与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笑着去面对的勇气。当你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坎坷崎岖的人生时,所有艰辛与困苦都会在你的微笑中遁去。给自己一份自信与快乐吧,让你的笑容灿烂如花。
有这么一句话:事情是这样就不会是那样。如果你身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你只会越陷越深。要走出痛苦,就得需要先改变自身的思想,换个角度。要学会感受现在,把握今天,憧憬未来。要做到:翻过旧的一页,放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当我们真的向世界微笑时,世界也在向我们微笑。生活虽说是有这样那样的曲曲折折,但并不影响美丽的存在。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想美好的事情,你就会找到快乐,走向成功;想失意的事情,你就会走向绝望的深渊。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在乌江亭所题的一首诗。诗中所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秦末,楚汉相争,天下大乱。
当项羽率领的大军,于垓下被破,并为韩信率领的兵士们追杀,一路逃到乌江畔时,项羽麾下原有的8000名骁勇善战的子弟兵,仅余28人!
此时,见项羽来到乌江亭畔的乌江亭长,连忙撑着竹篙,将小船靠向岸边。他对项羽说:“请您快上船来,赶紧搭我的船过江去。没有船,汉兵是无法渡江的!”
不料,项羽听了他的话,却苦笑着答道:“如今,天要我亡,我还过江去做什么!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仍愿尊我为王,可当初跟随我的8000子弟兵,现在只剩下这些,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他们呢?”说完,项羽随即拔出剑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对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来说,隐姓埋名地生存或许是一种委屈,是一次人生的大挫折,但是这何尝不是一次东山再起的大好机会呢?
如果把委屈夸大了,那就是痛苦,如果把委屈看得淡一些,那委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
挫折是人生的炼金石,许多挫折往往是好的开始。积极乐观的人总是会把挫折看做人生最好的礼物。挫折,固然可悲可叹,但却也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美丽。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生命才更美丽,才更能显示出它宝贵而华美的价值。雨后的彩虹挂于天际,它总是在狂风骤雨之后,才向人们展现它色彩斑斓的身影。而那狂风骤雨就是成功道路上的荆棘,是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所以要想成为一道美丽的彩虹首先就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想要具备丰富的成长经历,想要成为成功人士,磨炼和挫折是不可或缺的。
“香港杰出青年”葛佩帆,从小家庭困难,她中学刚毕业就走上了社会。她是个意志坚强的女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她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从每个月3500元的工资中拿出2500元交学费。就这样,她坚持了9年,读完了大学到博士的所有课程,并取得了市场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商业管理博士三个学位。让我们想想,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女,能这样度过9年,是何等不易!她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就是放弃了自己玩乐的时间去学习的。当其他人在唱卡拉OK,玩得正高兴时,我正在做功课。”她对自己的要求几乎是苛刻的。她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看3份报纸,每年读200本书的目标。试想,半工半读本来就挺辛苦的,她还这么严格地要求自己。而她正是凭着这股惊人的毅力,取得了那么高的学位,也练就了她在世界经济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她注意到当时世界经济的新趋势,于是便在香港的传统产业出现低迷前改投新兴行业。从开始的房地产业到信息科技,再到后来的物流业,她样样都是把好手。
对于那些善于正面思考的人来说,每一次逆境都含有等量或更大利益的种子。有时,那些似乎是逆境的事情,其实是隐藏的良机……绝不能低估负面思考的排斥力量,它能阻止人生的幸运,不让你受益……
你能由失望而得到好处——如果失望被积极的心态转化成励志的希望。重新处理你的态度,并把今天的挫折转化为明天的成功。不要让你的心态使你成为一个失败者。成功是由那些正面思考的人所取得的,并由那些以积极的心态努力不懈的人所保持……
当自己吃亏时,不要去计较,这样才能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要做明事理的人,要做知恩图报的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要做善意待人的人。生活中懂得付出,不要去计较得失,这才是充实的人生。
而事事都去计较,越想得到,则越容易失去。
学会了用理性去考虑问题,学会了关心别人,学会了正视自己的委屈,事情就会真正开始好转起来,回首那些委屈还是委屈吗?要学会感谢一下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委屈,那样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高尔基曾说:“贫穷是一所学校。”在我看来,失败也是一所学校,是一所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选择,才会让你尽快从这所学校毕业,而不是继续待下去或重修这所学校的课程。
从失败中,我们会学习到人生的智慧,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从失败中学习非常重要。若能如此,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更不会失去走向成功的信心。戴斯雷里曾说:“没有比逆境更有价值的教育。”如果把失败弃之不顾,不加反省就意志消沉,那么即使开始下一项工作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遇到失败,若只是简单地以“跟不上人家”为借口,就不会有任何进步。没有在失败中学习的精神,便永远得不到成长。而且,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好地找到我们所要学习的东西。
失败是一副清醒剂,它能让你受困的头脑冷静,激发你潜藏的智慧。历史上孔子蒙难而编《春秋》,屈原被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始有《国语》,孙膑膑足而著《孙膑兵法》,司马迁身遭腐刑而成就《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