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东西谁都想吃,却谁都吃不着?答案是后悔药。看看那些想吃后悔药想得头痛欲裂的人吧: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因为求职四处碰壁,后悔自己以前没好好学习;只顾着自己的小日子;一直无暇照顾双亲的儿女,忽然听说父母得了不治之症已时日无多,才后悔过去没有好好孝顺;只一心忙事业了,忽一日发现恋人移情别恋无法回心转意了,才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珍惜……人们被后悔折磨得饭不能吃、夜不能寐,可也只能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人生是单程之旅,哪有重来之理?一味地在后悔中蹉跎光阴,就不怕最后再后悔一次?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去远方实现自己的志向。少小离家,云山苍苍,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于是他在出发前特地去拜访了当地最有名气的一个老和尚,请求指点一二。
年轻人找到老和尚时,他正在河边临摹练字,用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挥毫写意。年轻人禀明来意,老和尚就随手写了两个字:无畏。
老和尚似乎意犹未尽,但当年轻人凑上前,老和尚忽然停手,说道:“前程四字秘诀,老朽先给你一半,已够施主半生受用。”说完便又埋头到临摹中去,不顾其他。
年轻人虽有些疑惑,但见老和尚不再抬头,只得道谢后离开。
30年后,这个年轻人已经小有成就,当然经历了30年的世事,内心也添了许多伤心事。
归程漫漫,近乡情怯,他便又去拜访那位老和尚。
可惜岁月不饶人,老和尚已于几年前过世,寺里的一个僧人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他,并说:“这是师父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施主日后必然来取,请施主自行打开吧。”
他心头一震,慎重地接过来拆开封套,只见里面赫然两个笔挺的大字:无悔。其实人生是没有完美的,就如天上的月亮一般阴晴圆缺、变幻莫测,永远无法符合人的预期。因此人生可以留下遗憾,因为至少证明了你曾经努力过,但不要留下后悔,因为后悔于事无补,已经太迟。
舍利本是印度一位知名的哲学家,他身上散发的文人气质不知迷倒了多少年轻女人,每天登门前来求爱的女性络绎不绝,但舍利本一直没有看上哪一个。
某一天,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子敲开了舍利本的门,她的美貌和真诚,还有她说话时的羞怯,都让舍利本有些动心了。但秉着平日的风格,他还是有些故作姿态地回答:“请让我再考虑一番吧。”
女子失望地离开后,舍利本开始用他一贯的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优缺点分门别类地写出来,经过一番比较,结果是好坏均等。舍利本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又找出了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了选择的困难。
终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在面临无法抉择的情况时,应该选择那些自己尚未经历过的一个。舍利本扪心自问,不结婚的生活他是十分了解的,而结婚后是什么感觉,自己还真无从得知。他终于下定决心要答应那个美丽的女人了,时间也已经过去了5年。
当他循着女子留下的地址找上门时,开门的是女子的父亲,他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我女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舍利本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向来引以为傲的头脑,最后换来的只是无尽的悔恨。从那以后,舍利本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并将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存着,身边的亲友也一个一个地离开他了。
很久很久以后,已经是老年人的舍利本在一个深夜忽然醒来,圣洁的月光照在他身上,他忽然大彻大悟了——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失败不是错过了那个女子,而是在后悔中度过了大半辈子。这么重要的道理,为何他直到行将就木之时才懂得呢?
也许人生需要当机立断的决心,但更要有永不后悔的气魄。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生活中真正的智者,是不会对这“一失”有过多悔恨的。恰恰相反,他会从容地面对这“一失”,坦然地付之一笑,然后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重新开始。因为他明白,后悔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一件事,与其在后悔中浪费光阴,不如及早调整状态,再也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然而愚者呢?当他们发现自己做了什么错事,只会后悔不迭、嚎啕大哭。对他们而言,成功永远都是无法触及的彼岸,而时光飞逝,沉淀在他们生命中的,除了无尽的悔恨,再无其他。“你没有过去,因为你的过去根本不曾发生;你也没有未来,因为你的未来已经过去;你不可能变老,因为你从未年轻过;你也不可能年轻,因为你已经老了……”这难道不是对那些终日只活在后悔中的人的一生的最好概括吗?
让我们用刘墉的话作为结束语吧:人生路,不回头,如果觉得自己走错了,就立刻回头,朝着你认为正确的方向接着走下去,而永远不要说后悔。
当然,最好的莫过于最初的时候就作了最对的选择,从而避免了耄耋之年只留枯泪两行。
“圆满箴言”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看似漫长的人生,其实真的很短暂。过去的日子再也无法重来,与其在后悔中日复一日,不如放下后悔、一心向前。如果你错过了月亮,请不要再错过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