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必然要走向反面,即所谓“物极必反”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样呢?是天地,即宇宙间的规律使然。生活在世上,我们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事情都应从正反两方面衡量和思考,会有好处。就像要达到一个目标,有时不妨背道而驰,兴许会发现两点之间的距离,并非总是直线为最短。这里,老子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将欲废之,必先固之;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贪小利而失大谋。《管子》说:“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追逐利益,是人的本性,只不过每个人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不同罢了。历史上,有远见的成功之士往往着眼的是“大利”,不会为追逐小利而失大谋,如朱元璋攻下金陵后接受了谋士朱升的谋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着眼于建立天下大业。只有目光短浅之人才贪图眼前的小利,享受已得到的权势,最终坏了大事。
战国时期,秦国准备攻打齐国,但害怕齐、楚联盟,就派张仪使楚,企图拆散齐楚联盟。张仪到达楚国后,用厚礼买通了南后,让她向楚怀王进言:秦国派张仅使楚,要面见楚王,并愿割地六百里,献给楚国,只求两国和好,互不侵犯。陈轸向楚怀王分析说,秦王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害怕齐楚结盟,假如我方与齐国绝交,楚国就孤立了,并且张仪回秦后,必然会赖掉割地六百里给楚以作为绝齐的条件的诺言,这样我方就既会失掉齐国这个盟友,又会与秦国发生正面冲突,势必陷入两面受攻的困境。陈轸分析形势后,向楚怀王献策说:我们可先向齐国打招呼,假装与之绝交,再派人跟张仪到秦国取地,如秦真的割地给楚,我方再当真联秦绝齐,否则的话,继续奉行联齐的政策。
可是楚怀王是个见利忘义的人,他接受了张仪的建议,不纳陈轸之谏,答应与秦和好,互不用兵。齐王听此消息,大怒,认为楚怀王私自接见秦王使者,与秦和好,是企图对付齐国。从此齐楚结怨,互不支持。实际上张仪说割地六百里乃是诱饵,当楚国派使者去接受六百里割地时,张仪说不是秦国土地六百里,而是他自己的封地六里。楚怀王大怒,骂秦王失信,并出兵伐秦,被秦打败,从此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楚怀王贪六百里土地而与齐绝交,最后六百里地未得,失去齐国支持而被秦打败,是谓贪小利而失大谋也。
隋朝末年,反隋起义军中李密实力最强,李渊料想自己与其无法抗争,为确保占领关中,掩盖自己的政治野心,在进军途中致书李密,要求联盟。信中承认李密为盟主,卑辞推奖,以骄李密之志。而李密接信后不假思索,洋洋得意地说:“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也!”对李渊进兵关中完全不闻不问,而是专意集中兵力对付隋军和王世充的军队。李密因满足于李渊承认其为盟主而放松了对他进军关中的警惕,使自己后来在天下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终被李渊所灭。
《百战奇法·利战》云:“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之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以击之,其军可败。”对于贪利者,可以采取“利而诱之”的谋略,使敌人上当,取得胜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不贪不愚之敌,此谋则不能奏效。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有那些眼光狭短、贪图小利、利令智昏的人存在,不仅表现在军事斗争中,也反映在政治斗争中,贪小利而失大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高明的谋略家常利用敌方贪图小利而失大谋的弱点打败对方。很多成功的生意人在经营过程中都善用一时的损失和痛苦做代价,换取巨大的市场和利益。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靠的就是比别人看得更宽,想得更全面,更深远,思维更有深度。
美国人爱德华·法林,看准了美国人希望商品物美价廉,喜欢标新立异的心理,在波士顿市中心开了一家商店,采用特别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格和首次上货架的日期,头12天按所标价格出售;从第13天起,按原价的3/4销售;再过6天,按原价的一半销售;再过6天,按原价的l/4销售;如果再过6天仍未卖出,商品就送慈善机构。
法林的商店能否生意兴隆,人们表示怀疑。很多人说法林傻,如果顾客等到商品价格降到最低时来购买,岂不大亏?但法林信心十足,他这样推测顾客心理:陈列在这里的商品,都是价格便宜的,自己不买,别人就会买走。事实上,好些商品未到再次降价就被人买走。所以,他的生意一直很兴隆。
世事的变化并非无章可循,而是穷极则反,循环往复。《周易》说:“日盈则昃,月盈则食。”事盛则衰,物板必反。生活既然如此,做人就应处处注意莫被利益击败。
[识破厚黑点睛]
1.事盛则衰,物极必反,从正反两方面衡量和考虑事情。
2.看得宽,看得远,用深度的思维取得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