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塔尼出生于法国,是家中的独子。他的父亲虽然是一名会计师,但热衷于科学实验,在家中的地下室自建了一个实验室,经常关在里面做实验。童年的蒙塔尼受其父亲影响,也爱上了科学。14岁那年,蒙塔尼就在自家的实验室中独自完成了硝化甘油的实验,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蒙塔尼的祖父长期患有结肠癌,一直受疾病的困扰,看到祖父发病时痛苦的神色,蒙塔尼难过万分,却无能为力。这也许是使蒙塔尼投身医学的原因吧。
蒙塔尼一开始就读于查莱劳特学院,后进入普瓦捷大学学习,1953年获得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之后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1955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去了伦敦。
1963—1965年间,蒙塔尼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病毒研究所工作,其间他发现琼脂是培养癌细胞的绝佳基质。他的这个发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成为研究癌基因实验的标准。蒙塔尼也利用这种新技术来探寻人体中的致癌病毒,直到1965年返回法国。
之后的几年,蒙塔尼一直在法国奥赛的镭研究所工作,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居里夫人的研究所。直到1972年,他成立了巴斯德研究院的病毒肿瘤学部门,自己担任主任。
在这期间,蒙塔尼发现了HIV病毒,也就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大范围爆发,但在1982年才首次被确定,它的主要特征是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蒙塔尼认为可能是某种逆转录病毒导致了艾滋病,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患者的早期征兆是淋巴结肿大。1983年,蒙塔尼和他的两位同事,得到了淋巴结中的部分组织培养物,在其中发现了反转录酶,为反转录病毒的存在提供了很好的证明。随后他们分离了一种病毒,称之为淋巴结肿大相关病毒,后来按照国际协定将之重新命名为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正是由于蒙塔尼的发现,才导致了艾滋病诊断和血液产品筛选方法的产生,才有效地延缓了艾滋病的流行。蒙塔尼和他的同事还拍摄到了HIV攻击T细胞的电镜照片。1986年,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类似的HIV病毒,称为HIV-2.
蒙塔尼的成果还包括发现了病毒中与T细胞连接的衣壳蛋白,他还积极寻找对抗艾滋病毒的药物。1990年,蒙塔尼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支原体必须与HIV病毒共同存在,才会导致患者死亡。这个假说成为艾滋病研究者中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蒙塔尼是法国著名的病毒学家,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他在艾滋病的研究和防控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值得人们钦佩。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异常危险的病毒,蒙塔尼在研究中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勇敢面对,这种无畏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