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本是野生于南美洲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地的一种不知名的高山区茄科植物,是印第安人最早利用并驯化了它。当地人在海拔200米的高原上种植马铃薯,这里的寒冷气候不利于生长稻子和小麦等庄稼,却易于生长马铃薯。印第安人将马铃薯作为主要的食物之一。古印第安人十分尊崇马铃薯,并把它塑造成保护印第安人的英雄和神灵。那么,最早被美洲印第安人驯化并食用的马铃薯是如何被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的?
在1536年西班牙人访问南美洲以前,欧洲人并不认识马铃薯。大约在1525年至1543年之间,马铃薯才传入欧洲。说来奇怪,当时欧洲人并不知道马铃薯的食用价值,只是由于它的花朵艳丽且枝叶稀疏而成了某些人庭院里的观赏植物。1565年,西班牙国王菲力浦二世把马铃薯作为礼物送给罗马教皇,在场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盛赞马铃薯花朵的典雅洒脱,于是马铃薯的花枝一时身价倍增。
18世纪末,马铃薯传入法国。当时正值法国粮荒时节,有一位药剂师名叫巴尔孟契耶,他不但撰写有关马铃薯的书籍,还亲自栽种马铃薯,并请了许多有名望的客人参加他的家庭宴会,筵席上的每盘菜均用马铃薯做成。他还亲自前去请求国王和王后协助推广马铃薯,结果在巴黎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王后玛丽·安东诺特把马铃薯的花束用针插在头发上,国王本人也将小小的马铃薯花别在外衣上。以后所有的朝臣都在纽扣孔里插上马铃薯花,小姐和太太们也把马铃薯花当做最高贵、最时髦的装饰品。为了有更多的马铃薯花佩戴,法国人大量种植马铃薯,使马铃薯栽种量增大,灾荒之际的法国人也利用它渡过了无米的难关。
19世纪初期,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在荷兰的鹿特丹看到了美丽的马铃薯花,很是喜爱,于是出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带回国内,将它栽种在御花园里。于是,马铃薯传到了俄国。
那么,马铃薯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呢?马铃薯的中国俗称有洋芋、阳芋、洋蕃芋、地蛋、山药蛋、土豆等名。清朝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刻印的福建《松溪县志》,是中国最早记载马铃薯的文献。国外研究资料还提到,清朝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荷兰人斯特儒斯在台湾曾见到马铃薯栽培。19世纪中叶,植物学家吴其(1789~1847)所著《植物名实图考》(公元1848年刻印成书)的“阳芋”篇,首次具体地描述了马铃薯的植物学性状。有的农学史家考证说,马铃薯是清朝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开始传入台湾省,然后传到福建、广东等地,以后逐渐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
出人意料的是,最近出版的《大理古佚书钞》,其中收录的明代玉笛山人所著《淮城夜语》,在一则“冷水箐人熊”传奇故事中记载:明朝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今云南大理的农民杨学才、陈阿狗在冷水箐烧窑炭时,已经和颇通人性的人熊一起在吃烤“洋芋、芋头”了!这一下,就把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间至少提前了200多年!当然,这仅仅是明朝云南人的随笔故事而已,除了提到当时两人在火塘中“烤有洋芋、芋头”外,没有关于“洋芋、芋头”的其他任何记载,是一条孤证,而且《淮城夜语》又是以传抄残稿本的形式流传至今,因而其中的记载是否有误,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