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4500000019

第19章 韩启德 幸福就是为别人做事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做事,这种幸福是任何财富都代替不了的。

—韩启德

韩启德,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 ·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1982年获西安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留学美国埃默里大学,病理生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心血管研究所所长等职。

长期从事心血管基础研究,1987年在国际上首先证实 α1肾上腺素受体包含两种以上亚型的假说,并深入研究了 α1肾上腺素受体各种亚型在心脏和血管的分布、介导的效应、调节特征、与 β肾上腺素受体的交互作用以及多种病理状况下的改变等,揭示了 α1肾上腺素受体多种亚型在心血管同时存在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在心血管神经肽研究方面发现血浆和血小板中神经肽Y的改变与脑血管痉挛和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韩启德 1962年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学习 3年医学基础课后就遇到“四清运动”和“文革”,于 1968年被分配到陕西省渭南地区临潼县的一个公社卫生院。当年 23岁的他,没有临床知识,却是医院里唯一受过医科大学教育的医生;听不懂陕西话,他就找当地老乡聊天,学地方语言;他依靠从上海带来的几本临床手册,边干边学,内、外、妇、儿、五官科什么病都看,还建起了手术室和化验室,并学习了中医、学会了针灸,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科医师”;韩启德为当地的老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成了当地的一位“名医”。回忆当年,韩启德感慨地说,他并不觉得那里的生活艰苦,因为那里有用武之地,“能够为别人做事,心灵上感到的是愉悦。”就这样,韩启德和爱人袁明在黄土地上生活了近10年,如果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他们就在那里扎根了。

韩启德还在临潼培训了一批赤脚医生。不久前,韩启德去看望了其中的一位,他从 70年代初以来一直是村医,但几年前不做了,因为他看病可以,考试不行,考不过“证”。韩启德问他靠什么维生,他说靠家里几亩地租给人种以及子女做些小买卖。问他每天干什么,他说还是给人看病。没“证”,但别人相信他,他就给人打针、开药。问他打针收多少钱?他说不要钱。韩启德说收点费合理吧,他反问说,你当时在这里给人打针收过钱吗?几十年过去了,老医生们还以韩启德为标准,让他感动不已。

韩启德把自己之前在基层工作的经历称作“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一直鼓励年轻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到基层去,鼓励年轻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锻炼,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才智。他认为,年轻人要有理想、要有奋斗精神、要主动争取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去成长、去发挥作用,这一点,在任何时期、任何社会都是鼓励倡导的。他不仅鼓励年轻人,而且对年轻人去基层锻炼抱有极大的期望。他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时候强。当时我们去农村,是响应党的号召,没有自己的想法。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年轻人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也有很多毕业生去了基层、去了边远地方、去了农村。我相信将来很多优秀人才会从去那些地方的人当中涌现出来,他们可能会比我们当时做得更好。”

针对医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最近有媒体报道说,我们国家医学毕业生一年是 60万,但是有 50万转行。对此,韩启德却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一方面实际上可能没有这么高的比例,不同的学校,就业情况不一样,应该鼓励毕业生去从事更适合自己、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譬如,记者中学医出身的少,不容易写好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报道,《人民日报》的记者白剑锋是学医出身,他写医疗卫生报道就能写得很到位。从另一方面来看,就业应该多元化,如果医学毕业生中,有人去当记者,去当法官,去做其他社会工作,对整个社会也是种积极的贡献。

韩启德列举了北医 84级一位学生的例子,这位学生毕业后考到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心理专业,后来去了匈牙利,后来翻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的作品,现在文学著作等身,成了一名著名作家。

近期,为筹备北医百年校庆,韩启德邀请他和一些毕业后未从事医疗工作的北医校友聚会,其中有西门子的地区总裁、有罗氏家族的高管、有企业家,他们并不认为浪费了北医的学习,反而认为当时学校的学习生活,对他们的生活、道路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韩启德认为,我们的教育要改进,尤其在人文、在为人、做事能力方面。大学教育不能局限于职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对待社会,那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当然,医学本身带有职业教育的性质。”韩启德如是说,我们国家医务人员缺乏,有去大医院工作的人,也应该有更多有志于到基层工作的人,基层无疑更需要医学人才。“为什么目前还没有做到呢?”韩启德分析说,“我们需要改革,让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在基层、能够在农村贫困地方,找到自己乐意献身的事业和更能实现理想的地方。现在是社会转型期,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工作推进得快一点。

我相信,是会有所改进的。”

极力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韩启德于 1997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经获得过不少奖项。可是,90年代末期以后,他再没有参加过任何奖项的评选,这在国内是罕见的。在外人眼里的“惊人”举动,在韩启德看来却是“理应如此”。

“我比较早地认识到现在奖励制度的局限性。”韩启德非常直率地说。“一则自己的研究只是起到了加一块砖、添一块瓦的作用,不值得获奖;二则从 2000年以后,我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不再能集中精力做科研,既然没做科研,申请什么奖?我比较反感那些自己没有科研,把其他同志做的工作挂上自己的名字的事,特别是后来我当了科协主席,对浮躁学风、对学术不端更是明确表示反对。”

在韩启德当选科协主席后的第一次集体采访中,有一个记者问,就任科协主席后,最想做的是什么?他当时不假思索地说,“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纠正浮躁学风。”此后,他又刻意补充一句,“从我自己做起。”

而他如是说,也如是做。韩启德选科研接班人的要求是“淡定”二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说得很清楚,是真正做科研,有多少成果就是多少成果。我们研究所,都是这方面有共同认识的人。我们反对的是浮躁的风气,不影响我们工作的动力和进展。”目前,韩启德以前工作的实验室工作一步步,很扎实,发表论文虽然不是很多,但一般都是积累几年、获得真正有意义的结果后才发表,这一点让韩启德很骄傲“我们注意学科交叉,引进新方法。有一位年轻的博士后,我布置给他做的是深入我原来做的受体单分子研究,观察受体分子激动后在活细胞里的活动轨迹,这个工作很难。他与北大化学系和工学院合作,还用到数学计算的方法,在 2005年的国际肾上腺受体研讨会上,他的报告,让许多外国学者很吃惊,因为他们只能显示单分子受体在细胞里的位置,而我们是给大家放电影,显示单分子在细胞里的移动,还用数学定量计算出它的移动速度。”

“做科学研究要沉得下心来”,韩启德始终秉持这一观点,而这也正是科学家的一个主流品质。“要有激情,还要耐得住寂寞,不拿科学研究当作个人名利的敲门砖。如果发表论文就是为了评教授、评院士,那没有多大意思”。韩启德反复宣传、提倡这种品质,对年轻人加以引导,使他们少走弯路。

韩启德上任中国科协主席后,推动了一系列措施,使国内浮躁的学术风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从 2011年开始,他着重在研究生里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活动,请做得好的科学家现身说法。韩启德说,所有的研究生都要接受一次这样的教育。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不对,什么违反了科学道德,什么是剽窃,什么是抄袭,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告诉大家,围绕科学道德,谈关于科学精神的理解。中国科协颁布了专门的规定,并受理了一些学术不端案件。同时,科协组织了一些好的学术活动,比如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新观点、新学术研讨会等,都是小型的,就是针对某一个点,请在这个领域里工作的年轻人,一、二十个,三、四十个人,面对面地碰撞,讨论、争论,这样的学术会议很受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欢迎。

大力改善人才环境

尽管工作繁忙,但是韩启德兼任欧美同学会会长长达 9年。“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韩启德显得非常自豪,“总体来讲,留学人员已经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现在北医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几乎都是留学回来的”。韩启德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家发展以及人才政策的鼓舞下,现在留学回国的人才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虽然到目前为止,很多最高水平的留学人员还没有回来,这也是必然的。对此现象他的分析客观而中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的人才环境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有了很好的人才环境,我们自己培养的优秀年轻人才一样能脱颖而出。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到美国就那么厉害而留在中国就不行呢?人才成长的土壤不一样。那么,怎么让土壤好起来呢?”

针对这一问题,韩启德经常与回国留学人员交谈,呼吁他们不要只是一味埋怨国内人才环境不够好,他们本身就有责任让土壤变得更好,从而引进更好的人,回来建立更好的科学文化。韩启德如是说,“我们的进步是非常快的。现在引进人才的水平跟十年以前不能比,再过十年呢?如果我们的国家能够维持稳定,继续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到那时回国人才的水平将会更高,会使国家发展更快。我始终认为我们一定要把重心放在改善人才成长环境上面,土壤好了,人自然就会回来;土壤不好,再请人家回来也不顶用,甚至还起副作用。”

韩启德目前仍担任着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在他的领导下,北医一直积极引进人才,但又不完全依靠引进人才。搭建好平台,让每个人都有用武之地,重视年轻人,为他们大力营造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在 2012年北医的春节团拜会上,韩启德再次强调,现在的年轻人,只要信任他们,就是不出国,也完全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绩,因为我们现在的信息、实验条件都已经很好了。事实也是如此,北医已经有几位没有出过国的人研究工作做得非常好,这些人土生土长,已经锻炼出来了。

韩启德认为,我们国家的留学政策绝对是小平同志开创的伟大之举,西方人占了便宜,用了我们的人才,但从长远讲,我们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小平同志是有胸襟的,他相信留学生总要回来的,就是不回来,也有一颗中国心,可以在国外发挥作用。

谈到中国什么时候可以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韩启德认为有没有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家的科技水平。只要国家的人才环境改善好了,国家强大了,就一定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曙光了。

有了爱就有了责任

从一个没有临床经验的上医毕业生成长为农村、基层的“名医”;从陕西的黄土地到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从就职中国科协主席六年,纠正学术不端陋习取得成绩,再到任欧美同学会长九年,培育改善人才环境,再到担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人大副委员长,在高层参政议政,韩启德始终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他的动力来自何方?

“有一次,我去一个农民家巡访,想看看他家几天前出麻疹并发肺炎的孩子病况如何。孩子的母亲从满炕的孩子中抱起那个患病的孩子说,好了,好多了。可是一回头,却发现另一个孩子已经死了。农民对疾病没有隔离意识,也没有防范的条件。这件事让我难过了很久,那时就开始意识到责任。”

“随着阅历的增加,特别是当了九三的主席、副委员长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扩大视野,去全国各地看,激起了我更强烈的责任心。”

“我们九三学社是参政党,每年总书记、总理都要与我们座谈好多次,征求我们的意见。2003年以来,我们差不多每年都有标志性的参政议政成果,这种成就感,不仅有看好一个病人的那种为别人做事的愉快,还有一种服务了更多人的幸福感。所以,你们问我的世界观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世界观的形成是与自己的经历分不开的,不仅要读书,要接受教育,还要自己在实践中用心去感悟。我年轻的时候能够到最基层的农村,后来能有机会到落后的地方考察,这些经历和实践决定了我对现实种种社会现象的看法,决定了我对社会发展进步所持的态度,形成了我判断价值的标准和人生的追求,也加深了我对周围的人的爱、加深了我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爱,有了爱就有了责任。”

“我比较强调爱心,”韩启德说,“这与从事医学行业有关系 ,也与个人承担的责任有关,爱心是在承担责任中形成的,责任是在为人们服务的过程中担当的。”

正是有了爱心、有了责任,才有了韩启德在诸多方面做出的赤诚奉献和卓越贡献。韩启德说,我喜欢科学,做科研非常有趣。但是我承担了这些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那没什么话讲,就要放弃科研,这也是奉献。科学实验做出成绩是对社会的贡献,作为科协主席,能把科学共同体更多的人发动起来,团结起来,也是奉献。我把现在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创造出更好的环境,让更多的人做出更大的成绩,也一样是贡献,或许贡献更大。“我对我们中华民族充满信心。”韩启德的乐观态度再次清晰显现。

“回过头看历史非常重要”,韩启德说,“我们不用多看,就看 100多年,中国这 100多年的进步是西方国家和中国任何历史时代都无可比拟的。有人认为要完成一个大的历史转变至少得 200年。从春秋战国前的封建社会到秦始皇大一统专制是200年,要由2 000年的专制统治过渡到国家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约也需要 200年,现在还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有耐心。现在我们多数人,吃、穿、用、行一般的生活都没有问题,60年代能想到会有这么好吗?我当时在临潼农村,生活很差,现在到那个地方,看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这就是得益于我们制度的优越。现在社会发展了,我们的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之中,相信我们国家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人活着就要为别人做事

在农村当医生 11年的经历对韩启德的人生影响巨大,他深刻地体会到“人活在世界上就要为别人做事,”因此,“在农村时,我总是尽力把工作做好。我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病人,病人也爱戴和敬重我,有时候恨不得把心挖出来送给我。我二十几岁时就被农民叫做老韩了,出于他们对医生的尊重。那时从来没有人带红包来看病,但常常当我早上推开房门出来时,会看到窗台上放着几个馒头、几个鸡蛋。没有人留名,表示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

有一天来了个新生儿肺炎患者,已经呼吸衰竭并发心力衰竭,全身紫绀,韩启德没有放弃,他让患儿睡到自己床上,他跟别的大夫睡,一个晚上起床好多次去救治患儿,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终于救活了那个孩子。他母亲非常感动,牵着大女儿对韩启德说,家里太穷,我没法感谢你,就把她领走吧。女儿可是母亲心头的肉啊,这让韩启德感动得不知所措,至今提起仍唏嘘不已。

韩启德 30年多后再回陕西农村的时候,这位母亲 70多岁了,问韩先生现在做什么?她不懂人大副委员长是什么,她大儿子是一个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就跟她说,就像电视里面的宰相刘罗锅,她就听懂了,说了一声好人有好报。去年韩启德又回去了,整整 40年了!患儿的父亲80岁,当年救活的小孩 40岁,全家一大排,全站着等候韩启德。

“这种爱,让我感到幸福。我幸福,我曾经为他们做过事!”韩启德说,“当时我是拼命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包括上面说的那个赤脚医生,当时我带着他,两个星期教会他打针,慢慢地他学会诊治不少病了,后来在当地赤脚医生里挺有名气。我现在跟他还是好朋友,他比我大一岁,打电话过来叫我老弟,这种感情对我影响很深。虽然当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我做得再好,也没有得到过什么荣誉和表彰,连一个毛主席著作学习积极分子都评不上,但农民不管,农民尊敬我,所以我在农村的生活非常充实,这充实也慢慢在我心里留下了烙印:为别人做事,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愉快、最大的幸福。”

李嘉诚先生投资汕头大学,邀请韩启德做校董,韩启德去汕头大学时,有一个女教师找他说,你就是韩叔叔呀!韩启德想不起她来,她说我是你救活的。她给韩启德讲了当时的情况,那时候她是中学生,得了急性阑尾炎,肚子痛,家里条件差,硬扛着,不看医生,后来化脓了,以至脓毒血症,高热、昏迷了 3天,送到医院来,韩启德给她做手术,抢救过来了,还出钱帮她付了医疗费。此后她立志要学医,当一个像韩先生那样的医生。遗憾的是后来没能考上医学院,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了汕头大学,还去了日本留学。再见韩启德时已经是副教授了。她说她看见韩医生的脸跟她当年醒过来时,看到的是一样的,她专门手工绣了一个陕西民俗风格的纪念品送给他。这样的、令人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韩启德说:“受到人们心的尊敬和回报,真的很幸福!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幸福就是为人们做事、为人们服务。 ”

韩启德还念念不忘挚友—北医三院骨科大夫马庆军。2008年的一天,马庆军晕倒在手术台旁,抢救下发现晚期肝癌,瘤体破裂导致腹腔大出血。病情稍一恢复,他马上又回来工作了,他说要把剩下的时间都给病人。2010年,北医三院有一个暑期援疆任务,他坚持要去讲课,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贡献。病情很快加重,再没抢救过来,去世时才 56岁。马大夫曾被评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去世以后卫生部号召向他学习。他非常朴实,从来不说漂亮话,对病人好,他去世以后,病人都自发地来悼念他。韩启德感慨地说道:“现在的社会有负面的东西,但也有真情在。马大夫去世以后,我写了一篇文章,一边写一边流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什么?人活得再长也不过就是百岁而已,微不足道。一个人、一棵草、一棵树,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人会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思考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什么?这是人最根本的东西。希望年轻的朋友们更多地思考这些问题。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做事,这种幸福是任何财富都代替不了的。”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韩启德对很多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医学教育工作中的一员,韩启德认为,医学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加强人文教育。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是如果缺乏人文掌控,容易坠进技术主义的陷阱,也会给医疗公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

然而人文是讲课讲不出来的,它是一种文化,是潜移默化的,老师的行为对学生有最大的影响,老师说话、老师待人接物、老师的处世哲学对学生影响很大。兼任北大医学部主任的韩启德对人文教育“这一类大事绝对关心”。“跟学生座谈,在学生中间开展‘爱、责任、成长’主题活动等,并专门成立了人文研究院,加强医学史研究,我特别希望医学生多读一点文学作品,尤其是好的作品,文学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的”,韩启德说。

最近韩启德又在北医推出了叙事医学项目。在临床医学八年制最后一年的在读学生中做试点,写两份病历,一份是常规的医学病历,一份写人文病历。人文病历写病人患病以后的内心世界,是不是恐惧,见到医生第一面是什么情感,家里面是什么反应,住院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对治疗结果有什么想法?把这些记录下来。北医还准备围绕这方面写剧本、拍电影、组织专门的学生活动,病人也可以写。我们以前的医学教育只是教学生怎么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而不是着眼预防,或者说“治未病”,尤其学生不知道如何关注病人的内心世界,毕业出来后不能适应现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起不到引领社会的作用。现在我们力求让我们的医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病人的时候,在他职业生涯伊始,就能够把病人首先看成是“人”,而不是“病”,真正以人为本,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关于医学院的学制韩启德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医务人员那么缺少,需要培养临床拿得起来的高素质的医生。韩启德主张 5+3,本科 5年,再加 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制内教育是永远不可能代替毕业后教育的,过长的本科学制不符合中国国情。医学研究,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更需要临床经验,所以韩启德主张,晋升到主治医生后再回来做研究。

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一员,韩启德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高度关注。

他认为,到目前为止,国家的医改效果是明显的,从投入和产出的功效看,也是比较理想的。我们国家用于医改上的钱主要投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农合、职工和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 95%,低水平、广覆盖,这个了不得,特别使大量的农民得益。这笔钱下去,实打实地供给需者,反过来需者又促进了供者,乡镇医院马上活起来了。为什么呢?新农合能报销比例大,农民有病都来看,乡镇医院就更好地发挥了作用。二是投给了公共卫生,人均数字还在逐步提高,尽管效率还有待改进,但收效也是明显的。基本药物改革效果不太明显,主要不是医院的问题,问题在于市场经济不完善,流通领域赚得太多。

国家现在“保基本,广覆盖”基本上已经做到,但是韩启德又提出一些注意点,一是全国医保水平要基本统一,底线应该统一。基本医疗报销的内容和比例,青海与北京差别不能太大,而现在地区差别太大了,而且如果不注意,还会越来越大。为了不产生新的差别。看病报销的内容和底线不能随便提高,要提高全国都提高,由国家填补地区差。

二是公立医院改革要慎重。他认为,与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医院相比,我国公立医院的效率是很高的。“要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医院的医生半天可以看 40个病人?哪个国家有我们医生这么辛苦?哪个医院能以这样的低成本解决这么多的病人?如果都像美国的医院,一个医生半天只看几个病人,收费又高,国人就更没地方去看病了。我们的医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作为上医校友的韩启德,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他所总结的上医特点“正谊明道,严谨厚实”,而韩启德就是在这厚实中显乐观、显随和、显坦诚、显睿智、显博识、显深刻。

(采写:陈克铨周晓钰李莉刘青包红)

同类推荐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人物,他被世人称为“军事征服者”。他足智多谋,雄才大略。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热门推荐
  •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命运操控师之初入滨城

    命运操控师之初入滨城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张宇飞,初入异能界发生的事情。这个故事很短,因为它只是张宇飞传奇人生的开始。
  • 龙圣独尊

    龙圣独尊

    金色的血液,透露出一种高贵与圣洁。当金色的血液从龙世离身上流淌出来之时,他将以此化龙,改变世界。
  • 超甲学院

    超甲学院

    2098年,四名少年进入地球防卫联盟中国战区的超甲学院,经过大脑晶片植入式程序训练和机体改造,逐渐成长为新一代超甲战士,对抗与人类为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外星侵略者,探索未知星球与文明。为了应对未来的星际战争,同时基于对人工智能反叛的教训,地球防卫联盟在全球各地成立了超甲学院,筛选十岁以下的少年进入学院,在大脑中植入记忆晶片,连接各种训练程序完成快速学习;同时选择更优秀学员进行人类机体改造,使人体超装甲化,以适应外太空作战恶劣复杂的环境和高强度作战要求。超甲学院训练出的一批超甲战队在未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对未来的星际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佛城因缘

    佛城因缘

    女友田媖生日这天,安涌灏本打算炫耀一番。突如其来的意外不仅在田媖心中留下痛楚的阴影,两人的关系也告一段落。当安涌灏回老家临水休学了一年,再次回到须埠时,一个清纯的女孩偶然走进他的生活。随着交往,安涌灏发现,在女孩非同寻常的身世背后,还有一连串连她自己也未曾察觉的谜团,而那些谜团竟隐约指向田媖生日那天的突发事件。围绕这些谜团的人,竟和文物走私,象牙猎杀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与此同时,美国回来的干练青年高翯被聘请到宏万集团担任高管。他与一个神秘合作者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在扫除公司一名内奸后,他还要面对一个犯罪团伙安插在公司的眼线……善与恶,爱与恨。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因与果的剧目将不断上演……
  • 胎息经笺疏

    胎息经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期的我们

    青春期的我们

    青春期的我们总会有些疯狂的举动,我们会被老师父母命名为叛逆的小孩,可是多年后再想起那段疯狂的举动,又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呢?所以珍惜我们的青春期吧!新人请多多指导
  • 无限世界的英雄旅程

    无限世界的英雄旅程

    夜,唐辰意外卷入无限世界,成为了一名预备的轮回者,即将与来自其他外星文明的人族展开角逐!然而,初来乍到,还未来得及摆正心态的他,却在仅完成首个世界任务后,就遭遇了巨大的问题!他发现,自己面前陆续登场的新人们,没有谁是普通存在,接二连三曝光的身份,来头都不小!美国队长、钢铁侠、黑寡妇、鹰眼、绿巨人、蜘蛛侠、雷神、绯红女巫、快银、幻视、蚁人…“其实,我就是个跑龙套的吧!”看着这些被主角光环附体的家伙,唐辰真心是压力山大!PS·1:简单地说,这就是某宅男带着许多个超级英雄组成团队,展开位面战争的故事!PS·2:所有角色中,仅男主通晓所有‘副本’的剧情,这也算是他独有的金手指了!
  • 凤起三生

    凤起三生

    ‘’抱歉,我们真的不认识“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就是睡了一觉,就出现了一个自称认识她的厚脸皮外加腹黑的男子!虽然这一觉有点长!但是眼前这群人,你们围着我干什么啊!你们都特么的是谁啊!我是真的不认识你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