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我们每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家里有夫妻的争吵、在亲子间有隔代的冲突、在社会上有同行的竞争、在办公室有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脚、生活中有你家长我家短、遇事不是蜚短就是流长……你感到困惑、迷茫,为什么身边的人,老是要和自己作对?而这些事情我样样看不顺眼?
钱娜是一家传媒公司的技术总监,做事一向认真负责,风风火火,为人也直言快语。然而,在一次大型文化活动中,她的这种做派却遭到挑战。此次活动的责任人为了节省费用,擅自删掉了中间的一个活动环节,钱娜发现后强硬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尽管她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将意味着日后有“小鞋”穿,但为了公司的声誉和活动的圆满成功,她作为技术总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督导活动责任人按审批后的策划方案执行。后来,那个责任人虽然按原策划方案执行了,但是,钱娜未来的日子真的过得不太如意,处处受到各个部门的钳制。她知道这是那位活动责任人从中弄鬼。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钱娜一气之下,换了一个新公司。然而,到了新公司不久,钱娜突然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起来,总觉得周围的很多同事都不能接受她,都有意和她过不去,把她看成敌人。而她对于这些人也总感到很别扭,这样看不顺眼,那样也看不惯。
一次,钱娜开会回来,看到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坐在自己的办公室桌前,与自己的助理谈得眉飞色舞。她一下子来气了,说这位同事不尊重她,明明看到她回来了,也不主动让开,更可气的是,自己摆在桌子上的撰写方案和资料被她翻动过,这是严重的侵权行为。两人虽然没有大吵大闹,但彼此的关系却弄得很糟。因为她们是在办公时间发生的争吵,许多同事都迅速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便少有同事主动到钱娜的办公室去了。
钱娜是何等聪明之人,对于同事们的态度,她当然心知肚明。她心想:我是凭本事吃饭,你们看不惯我,我还看你们不顺眼呢。从此,遇到同事受到老板表扬之类的事,她说人家是靠“拍马屁”得来的;有同事为公司做出较大贡献,她说人家是靠“色相”得来的。钱娜在公司里彻彻底底成了一个边缘人,有好事情没有同事告诉她,遇到麻烦也几乎没人帮她,她的工作业绩也出现明显的滑坡,这些更加剧了她对所有人看不顺眼的心态。
钱娜本是一个很有水平、很有能力,工作也很有责任感的人,但因为她耿直的工作作风,让她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人际关系开始出现不和谐,并一路发展下去,以致出现人际关系障碍。我们也不难看出,钱娜糟糕的人际关系是由她的敌对心理引起的,而她的敌对心理又是由她对人的不信任引起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他人不信任与缺乏人际沟通有关,沟通不良会造成人与人心理上的疏离,还会造成自己对别人的误解及别人对自己的误解。
说白了,钱娜在人际关系中的外在冲突有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她内心的矛盾。因为她的的内心不断地在评论是非,辨别善恶,区分好坏。比如,这边太长,那边太短;这样太多,那样太少;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等等。这些内在的争斗,使得她深受煎熬,难有宁日,从而看所有的人都感到怪怪的。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的心是灰色的,眼睛也就戴上了一副灰色眼镜,目之所及全是一片灰蒙蒙。正因为钱娜的消极心理和敌对情绪,所以她选择性地只注意到消极的事情或只想到事情消极的一面,把她遇到的问题负向放大,淹没了自己,陷入到一种烦躁不满敌对的心境之中。处在这种状态,她就会很难看到真实的世界。
钱娜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我身边的人,老是要与我作对?为什么我的周遭环境,样样让我看不顺眼?到底是别人冒犯了我,还是我去触犯别人?如此,你便会恍然大悟:人还是那些人,自己却不是原来的自己。那么,把自己“变”回去吧。
首先,钱娜应主动积极地多与同事们交流沟通。同事不是你的敌人,大家能一起共事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事们的优点。其次,及时泄洪。当内心积压了许多负面情绪,感到十分压抑时,提醒自己停下来。否则,这些能量找不到出口,就会感到烦躁不安,看不惯周围的一切,甚至会变成一种攻击和毁灭的冲动。对它们进行清理时,可以采取写日记、倾诉、在空旷处大声喊叫、唱歌、运动等方法。另外,消除敌对心理还可以从“视觉转换疗法”入手,即通过换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以达到改善情绪和观念的目的。譬如说,钱娜现在总是看到别人行为中消极的一面,建议钱娜们只关注别人行为当中的积极成分,不要关注消极的成分。因为,很多消极的情绪并不都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决定的。因此,以包容的方式来异中求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可以有加乘的力量。只要人人勇于提升自己,刻意为人着想,运用智慧,发挥创意,人际中就没有不能化解的僵局,世界上就没有不能解决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