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正面思维会促使人们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处理事情,使事情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正面思维使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正面思维会变不利为有利,变优秀到卓越。
——稻盛和夫
正面思维会使人们化悲观为乐观,变失望为希望,化压力为动力,使人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积极的态度,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走向成功。
熟悉稻盛和夫的人可能都知道,他曾用一个很经典的方程式表达他的工作观和人生观,这个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开创京瓷后不久,稻盛和夫就想出了这个方程式。此后,他一直遵循这个方程式努力工作,在人生道路上乘风破浪。同时,他不仅自己努力实践,而且一有机会就向员工们解释这个方程式是何等的重要。
稻盛先生认为,如果方程中的思维方式为负而你却不去改正,那么不管你有多少财富,都不可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要拥有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完美,把事业做到最大,就必须具备正面的“思维方式”。只有做到这点,一个人的一生才有可能会在工作上硕果累累,在生活中幸福美满。
人和动物、植物的区别在哪里?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思维方式是人们可挑选的一种选择,我们可以用积极抑或消极的思想对待事物。若非身体机能出现差错,我们都可以自主地选择用哪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大脑作为一个出色的过滤器,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如何使用它。阿兰·彼得森在《更好的家庭》一书中说道,消极思潮正影响着我们,人天生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不难发现,如果有一个人说一些心灰意冷的话,就极有可能降低整个团队的士气;而真诚的赞美则令人精神鼓舞、斗志昂扬。
纵观职场百态就会发现,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够将正面的思维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自己塑造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成功是有顺序的,首先是有一个正面的思维,然后是有效的做法,最后是人格的提升。可以这么说,正面思维是所有成功的起点。在历史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哪里有成功人士,哪里就有正面思维。
一个企业要和国际接轨,就要和比自己强大的跨国企业竞争,这首先就要求它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在思想上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要在软件上战胜竞争对手,充分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懂得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正面思维。
每个员工要想在职场竞争中求生存发展之道,弱者要想变强,强者要想更强,都必须拥有正面的思维,以这种思维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努力工作中就会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人格。然而工作往往压力大,困难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中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员工,容易产生反面的想法。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结果仅仅因为没有从正面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就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正面思维在人们日常工作的执行中,被发现拥有更多的力量和价值。卡尔·巴德说过:“虽然时光不会倒流,无人能够从头再来,但人人都可以从现在做起,开创全新的未来。”正面思维是一个神奇的魔棒,它能点铁成金,帮助每一位员工在职场中搬开绊脚石,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并赋予他们一个充满魅力的人格。
以朴实、开朗、健康的心态去努力,更容易成功
即便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拥有不成功决不放弃的毅力,就能使自己收获更大的成功。
——稻盛和夫
稻盛先生曾说:“成功和失败之间有一层障碍,虽薄如蝉翼,却难以穿透。”他认为这个不同点就在于坚韧与毅力,失败者一旦遇到一堵墙,就认为它必定难以穿越,并以此为借口选择了放弃,而成功者遇到这堵墙的时候,他会摒弃头脑中的“惯性思维”,抛开任何限制他进步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努力地坚持下去,努力地去钻研,努力地去实行,然后突破这一层障碍,并最终迈向成功。
稻盛先生说,当你做一件事时,或许有人问你,成功的几率有多大,也许你答不上来,没关系,在成功和失败的世界里,统计数字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努力地去遵守,努力地去实行。
稻盛先生还提出了对现代年轻人的忧虑,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从学校毕业以后,对毫不起眼的、基层的工作总是觉得不耐烦,总想尽快爬到高高的位置,他们甚至怀疑这么做是否有意义。然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他们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愿望。失去了努力,也就失去了支撑自己幸运和成功的优点。而有的人却能经受住考验,也能承受所有的痛苦,全力以赴、努力奋战、不断设法摆脱困境。这类人绝不会愤世嫉俗、嫉妒他人或埋怨连连,他们勇于继续朴实地付出努力,这样的人最终一定能够获得令人向往的成功和充满光明的未来。
稻盛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年轻人,只有不畏逆境,用朴实、开朗、健康的心态拼命努力地工作,日后才能够有大的成就。欠缺努力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具有一种通病,心中总是盘算着:“这件事做了对我有利吗?成功的话我能得到什么?万一失败,最好能找个理由推托。”由于这些人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不努力地去实行,他们往往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人生本是无数个瞬间的积累,而成功便是无数个努力的积累。上帝不会去救赎那些好逸恶劳、不思上进的懒惰之人。
在稻盛先生看来,这是一个成功的规律,你只有努力地去遵守,努力地去实行,才能获得救赎。那些令人惊叹的伟业几乎都是由极为朴实的努力一步步累积而成的,人生不可能像喷气式飞机那样顷刻之间飞跃千里,不管多么伟大的理想,都要靠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不倦的、持续的努力才能实现。
真正的快乐,不是用金钱和权势换来的,有钱有权的富贵者们,不一定人人都快乐,人人都能领略到生活的乐趣。
成功配方=能力×努力×态度
认真工作会给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的未来,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才能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稻盛和夫
认真工作是提高自己的最佳方法。把工作当做学习的机会,从中学习如何处理业务,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一种真正的聪明。这样不但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还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认真工作的员工不用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好习惯一旦养成,到任何公司都会受到欢迎。与之相反,如果仅靠投机取巧取得成就,那么内心并不会踏实,而且从长远来看,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毫无疑问,稻盛和夫是成功者的楷模。但他自己也说过,最初自己并不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几乎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劳动,并做到努力地去工作。但是后来,环境的压迫使他逐渐改变了心态,最初颓废的状态消失了,他废寝忘食地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如今辉煌的成就。
稻盛和夫认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口粮。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作用,这也决定了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现在的老板非常青睐那些认真工作的员工,并给予他们很多的机会。老板往往会这样鼓励员工:“认真干吧!把你的能力都发挥出来,还有更多的重任等着你呢!”他的意思就是说:“认真工作吧,我会给你增加工资的。”当老板让你做更多的、更重要的工作时,你的工资自然就会提高,你的职业机会大门也就徐徐敞开了。
但是,很多年轻人都有心高气傲的毛病,觉得自己的工作太渺小,不值得认真去做,然而就在一次次不认真的自我纵容之下,他们一次次地放任机会从身边溜走,反而是那些踏踏实实、极端认真的人脱颖而出,超越了才华横溢的同辈们,成为令人羡慕的职场新星。
世界上任何真正的业绩和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靠认真努力的工作换来的。认真好比人生命运动的发动机,发掘起每个人身上无限的潜能。哪怕一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努力,那么他不能取得成绩,而一个认认真真、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的员工,即使他的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它们在位置的安排上有一个顺序,那就是人们必须经过前者,才能到达后者。其寓意是,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
无论工作环境是松散还是严谨,你都应该认真工作,不能因为没有监督就偷懒。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锻炼能力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这样加薪升职的事才可能顺其自然地发生。反之,如果凡事得过且过,从不认真工作,那么你早晚会被排斥在外,不但升职加薪不可能发生,久而久之,地位也可能被取代。这就印证了一句真理:不进步就意味着落后。因为你不努力工作的同时,别人可能在拼命地努力,这样你自然也就相对落后了,当你被别人赶超后,被淘汰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天天反省”以推进“完美主义”
一个从不进行自我反省的人,会重蹈覆辙,会反复犯某些错误,以至于使自己的能力被湮灭;相反,一个常常进行自我反省的人,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扬长避短,利用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稻盛和夫
反省,是认识自身错误的前提,它使改正错误成为可能。它是一面照妖镜,能照出我们内心的缺陷,也就是那些阻碍我们进步的心魔。
如稻盛和夫所言,反省自己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自我学习、解除心魔的过程。稻盛和夫每天都进行“自诫仪式”,这已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成为了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习惯从他年轻时起,伴随了他近30个年头,让他的人生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在每完成一部小说之后,会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一段时间去用心修改、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直到最终定稿才罢休。
与此相似的是另一位英国小说家狄更斯,他对自己有一个严格的硬性规定:凡是没有认真检查过其内容的作品,是绝对不可以读给公众听的。尽管他的作品已经十分出色了。狄更斯每天都会把自己刚刚写好的内容读一遍,在反复推敲中去发现问题,不断改正,基本上直到六个月后才会读给公众听。
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让这两位作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稻盛和夫认为,反省可以作为“完美”的结束语。
对于自己当天做过的事,晚上都在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回忆一遍,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然后从第二天起开始改进。这样就会在避免工作上出现失误的同时塑造自己的人格,真是一举两得。
每个人如果都能在做事的时候拥有时时自我反省、而且能够自我修正的态度,并以切身实践不断地去追逐自己美好的愿望,那么对于提升心志这件说来容易做来困难的事情,便能产生出实际的效果。人非圣贤,不管一个人怎样思善行善积善,都难保会在不经意间有一些不太恰当的行为,而且难以把完美主义贯彻始终。
人最不愿意面对的是自己的过错。“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困难。”这是彼得·巴勒说过的话。因此反省对于人来说并非易事。不过布朗宁也说过:“能够自躬反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
一个人能够不断前进的关键在于他能够把虚心反省作为每天的功课,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取得一个接一个的成功。尽心尽力地工作,如果能让每天的自我反省做加法,抑制自我,释放真我,并怀着一颗“利他”的高尚之心,那么我们的灵魂就会被过滤,就会更美丽、更纯净。可以说,虚心反省是我们一步一步上升的阶梯。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达成目标
一旦怀有稍有松懈就可能会失败的危机感,那么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就是离目标最近的距离。
——稻盛和夫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就是稻盛和夫向新课题发起冲击的最好办法。每天努力的积累,会使人达到不曾想到的极高境界。高目标就是促使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
1984年,随着通信的自由化进程,京瓷与另外两家企业都参与了通信事业。当时舆论的评判是:以京瓷为母体的第二电电公司,与其他两个对手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位置。
当时京瓷缺乏通信技术的积累,这个领域是京瓷不擅长的。而作为经营者的稻盛先生,本身也不具备通信事业的经验。但是另两位对手分别可以利用现有的公路和铁路,在沿线铺设光缆,占有很大优势。然而京瓷不得不孤军奋战以开辟自己的通信网络,必需的基础设施只能从零开始,一一构建。从营业角度上来说,第二电电的母公司京瓷的规模尚小,在获取客户的环节上也比较薄弱,等等。
实际上,开始营业后不久,在硬件和软件的双重缺乏之下开张的第二电电公司,在新电电三家激烈竞争企业中,取得了最优异的成绩,并一路领先。
第二电电虽然与另外两家企业比起来是不具优势的“外行”,但是投入新电电的“思想、愿望”却比哪家企业都要强烈而且纯粹得多。具备这种强烈而美好的愿望,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通信事业所需要的经验和技术,只需要朝着计划的方向去努力和积累就能获得了。
其实,当时的京瓷在东京等中心城市的知名度很低,销售额也仅有2500亿日元。这种微不足道的地方二流企业,向销售额几万亿日元的NTT发起挑战,在人们眼中简直是螳臂当车,太莽撞、太不自量力了。社会上对于京瓷对通信业发起挑战的讽刺和批评的言论处处都是,人们嘲笑这种行为,认为这无异于堂吉诃德手持长矛冲向风车。
然而,正是由于对于这一事业的毫不犹豫和从不怀疑,以及稻盛和夫对人的巨大力量的信任,京瓷才在脚踏实地的落实计划之后得以发展壮大。
在不断坚持达到预期计划的想法的过程中,人们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了近乎苛刻的目标,每天都付出无尽的努力。有很多人在新的工作计划制定不久时开始担忧市场环境变化,担心遭遇意料之外的障碍,害怕出现失败的结果。然而,一旦心中萌生出这种杞人忧天的烦恼,哪怕产生一丁点的焦躁和恐惧,那么这种“思想、愿望”所持有的力量就会大幅减弱,计划执行之中就会受到更多的人们心理的因素带来的副作用,最后导致目标难以成为现实。
如果你希望新的工作计划得以实现,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绝不能放弃。必须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用高尚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去不断描绘心中的蓝图。这一点颇为重要。因为即使是再好再完善的计划,如果不去执行,也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切实执行心中的计划,那么无论什么困难的目标都一定能达成。
力求突破才能得到惊人结果
最要不得的态度就是被“现在”和“常识”所束缚,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玻璃天花板。
——稻盛和夫
稻盛先生在鼓励团队不断突破进取时对他的团队说:“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在实践目标时也会遇到瓶颈。但是,我们如果因此不去突破,就难以进步,更别说有什么惊人的成就了。很多时候,我们头上的透明玻璃片是自己设定给自己的。”
稻盛和夫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他说,很多公司的赢利率常年维持的5%,不论经济大环境是良好还是恶劣。因为,经营者认为5%这个获利点是不可攻破的。当收益达不到这个数字时,他们会积极采取行动将赢利拉到这个水平。但是这样一来,利润虽然稳定了,却永远无法突破这个数字了。这些经营者在无形中已经将5%这个数字设定成了一个玻璃天花板,从未把赢利目标定在10%甚至更高。当经济环境大好,只要稍加努力就能提升赢利率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再想向高处攀登了,这样自然也就不会创造出惊人的佳绩了。
稻盛先生说这个事例,是在告诉他的团队:我们要成为世界一流的陶瓷公司,就不能止步不前,必须要敢想敢干,力求突破。京瓷公司能够几十年不亏损、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正是因为他们从未停下突破进取的脚步。
稻盛先生总是喜欢把目标设定在自己的能力之上,然后不遗余力地为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不达到目标决不放弃。他认为,想要获得超出常人的成绩,就不能将能力定格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而是要用“未来”去估算自己的能力;当完成一个新的目标时,不能就此满足,沾沾自喜,而是要继续发展达到更高目标的技术与能力,力求突破自我。
不仅仅是生存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想要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就不能没有力求突破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