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语言沟通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便捷的沟通媒介 ,但不是唯一的沟通媒介 ,非语言符号是人类社会沟通的另一重要手段。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 ,而是以人的仪表、服饰、姿态、动作、神情等作为沟通媒介 (载体 )进行的信息传递。比如一个人痛哭流涕、捶胸顿足 ,以此来表示自己的难过与悲痛 ;相反 ,常以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表示兴奋和快乐 ;再如宴席上主人频频举杯敬酒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与欢迎 ;久别的朋友相见时紧紧拥抱表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沟通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称为语言沟通 ;以人体语言 (非语言行为 )作为载体 ,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称为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 ,所以 ,非语言沟通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富有感染力。实际上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 ,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有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据统计 ,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总效应中 ,语言占 7%,语调占 38%,面部表情占 55%。
非语言信号所表达的信息往往不是很确定的 ,但却常常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性 ,因为它更趋向于发自内心 ,并难以掩饰。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 ·梅拉比安认为 ,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方向性和规定性作用 ,非语言表达才能准确反映出人的思想感情。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 ,非语言沟通有时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 ,非语言交流是获得信息的唯一方法。例如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婴幼儿等 ,不能用语言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只能依靠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等。在医护人员内部的相互交流中 ,非语言沟通也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另外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如抢救患者时医护人员之间常通过快速交换目光或点头示意等表情动作进行沟通 ,以使抢救工作配合默契。因此 ,非语言沟通是护理人员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一)无意识性
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非语言行为。例如 ,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站在一起时 ,保持的距离比自己喜欢的人要远些 ;有心事 ,不自觉地就给人产生他忧心忡忡的感觉。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 ,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 ,则他会用指尖说话。一”个人的非语言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 ,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二)情境性
与语言沟通一样 ,非语言沟通也开展于特定的语境中 ,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相同的非语言符号 ,在不同的情境中 ,会有不同的意义。同样是拍桌子 ,可能是 “拍案而起 ”,表示怒不可遏 ;也可能是 “拍案叫绝 ”,表示赞赏至极。同样是流眼泪 ,在不同的沟通情境中可以表达悲痛与幸福、生气与高兴、委屈与满足、仇恨与感激等完全对立的情感。只有联系具体的沟通情境 ,才能了解其确切的含义。
(三)可信性
在很多情况下 ,只有非语言信息才是真实的。例如 ,当某人说他毫不畏惧的时候 ,他的手却在发抖 ,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在害怕。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等人的研究表明 ,当语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时 ,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非语言符号比较具有可信性。一方面 ,由于语言信息受理性意识的控制 ,容易作假 ;另一方面 ,非语言大多发自内心深处 ,极难压抑和掩盖。因而人们常说不光要 “听其言 ”,还要 “观其行 ”,才能辨析其语言的真伪。
(四)个性化
一个人的肢体语言 ,同说话人的性格、气质是紧密相关的。爽朗敏捷的人同内向稳重的人的手势和表情肯定是有明显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 ,它体现了个性特征。人们时常从一个人的形体表现来解读他的个性。
三、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非语言信号在沟通过程中被认为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是相互关联 ,而非各自独立的。
(一)重复作用
非语言的行为可以重复语言的信息。例如 ,用摇头、点头、挥手的动作重复语言沟通中说出的 “不”、“是”、“再见 ”等意思。又如 ,一位母亲在患儿的病床边 ,紧皱眉头 ,两眼噙着泪水 ,神经质地搓着双手 ,这样的动作、表情传递了她内心的焦虑和激动。
(二)强调作用
非语言的行为可以加强语言信息的效果。如讲演者常用挥拳、鼓掌等动作和一些面部表情来体现语言信息 ,往往起到加强效果的作用。
(三)补充作用
相对于语言沟通来说 ,非语言沟通信息量大 ,能够多方面多层次进行信息交流。在与人们进行语言沟通时 ,非语言的行为能够起到补充和修饰作用 ,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深刻。例如 ,护士在与高热患者交谈时 ,轻轻触摸患者的额头 ,不仅让患者感受到关心 ,同时她自己也能了解到患者的病情。
(四)替代作用
非语言沟通可以进一步取代语言沟通 ,互动的双方也许并不要借助语言 ,只是透过一些肢体动作 ,就能把信息传递给对方 ,如表示不屑时的撇嘴 ,表示无可奈何时的耸肩等。
(五)调节作用
非语言沟通具有调节沟通各方面传递互动方式的作用。例如 ,医生、护士在倾听患者诉说病史、病情时 ,若微笑着点头 ,便表示鼓励患者继续说下去 ;如频繁地看着手表或向别处张望 ,便表示有其他急事要办 ,在暗示患者该停止谈话了。
四、非语言沟通的种类
(一)辅助语言
辅助语言是由伴随着口头有声的暗示所组成。我们表达方式所体现的含义与词语本身所体现的含义一样多。一位家长用一种温和的声音告诉孩子去打扫他的房间 ,而2个小时过去了,房间仍然保持原样 ,这时这位家长说 :如“果现在不做 ,你就会有麻烦的 ”。听到这样的口气,这个孩子赶紧行动。
研究发现 ,当人们带上蒙眼罩去听演讲者演讲时 ,听者能区分出演讲者的民族背景、教育水平、性别 ,以及与演讲者误差不超过 5岁的年龄。
辅助语言包括说话时的速率、音调、音量和声音质量这些特点。当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或全部被加到词语中时 ,它们就能修正其含义。据研究者估计 ,沟通中 39%的含义会受暗示的影响 ,即不是词语的本身 ,而是它们的表达方式。
1.语速
人们说话的速率能对接收信息的方式产生影响。研究人员研究了人们每分钟说话的速率在 120~261个字时发现 ,当说话者使用较快的速率时 ,可被视为更有能力。当然 ,说得太快 ,人们跟不上 ,说话的清晰度也将受到影响。
2.语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可以决定一种声音听起来是否悦耳。如果声音低的人在演说时 ,可能被人认为是没有把握、害羞 ;如果声音高一点的人在演说 ,并能够抑扬顿挫讲述时 ,就更能引起听众的注意。
3.语音
信息的含义可以受到音量的影响 ,即说得响亮的程度。如果合乎说话者的目的,且分场合地在任何时候都使用 ,声音响亮是美妙的。柔和的声音也有同样的效果。想要保持课堂安静 ,有经验的老师 ,知道什么时候增加或减少音量。
4.声音补白
声音补白是在搜寻要用的词时 ,用于填充句子或作掩饰时的声音。像“嗯、啊、呀”以及 “你知道 ”这样的短语 ,都是表明暂时停顿以及搜寻正确词语的非语言方式。平时我们都在使用声音补白这种语言现象 ,只是不停地使用或当它们分散听众注意力时 ,就会产生问题5. 。声音质量 声音的总体质量是由所有其他声音特点所构成的 ,即速度、回音、节奏和发音等。声音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研究人员发现 ,声音有吸引力的人被视为更有权力、更有能力和更为坦诚 ;然而 ,发音低声低气显得底气不足 ,可能被认为能力较差和权威不足 ,但被认为更为诚实和热情。
(二)形体动作
形体动作也称为形体语言 ,对应着大量的非语言沟通。
1.象征
象征是指存在着直接词语解释的形体动作。沿途搭车的旅客 ,伸手招呼是 “请停车 ,我要搭车 ”的象征。伸开 “V”形手指象征着胜利。上下点头表示同意 ,左右摇头表示不愿意。在我们的社会中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些象征的含义 ,并通过它去传递一些特定的信息。象征在不同的文化间通常是不能通用的。在亚洲文化中 ,如在乒乓球双打时 ,给对方伸出一个手指 ,这只有他的搭档才能明白的象征。
2.说明性动作
说明性动作起加强作用 ,如强调词语的含义。如果某人问你的衣箱有多大时 ,你或许会用词语描述它并用手势去说明它的尺寸。如果某人给你指路时 ,他或许指向前面的路并在适当的地方做向左或向右的手势。说明性动作有助于使沟通变得更加准确。如果某人告诉你他钓了条大鱼 ,通过他用手比划 ,你就对这条鱼的大小有一个概念 ,他也可告诉你鱼长多少厘米。但通过手的说明性动作 ,你会知道得更加准确。然而 ,不是所有的说明性动作都是用手势来表示的。例如 ,老师在黑板上 ,可用下划线来说明这段内容的重要性。
3.情感表露
情感表露可通过面部和形体动作来展示情感的激烈程度。如果你走进教授办公室 ,教授说 :“我可以看出你的心情不好 ”,他在对你表露出来的有关情感的非语言暗示作出反应。你可能用形体姿势表明 :“我要对你的一些观点进行争论 ”。
4.调整性动作
包括点头、手势、变换姿势和其他表明开始和结束的形体动作。在非常简单的情形中 ,当老师指向下一个发言人时 ,他会使用一种调整性动作。在更微妙的情形中 ,当你说话时,对方可能略微转身 ,这表明对方不喜欢听或不愿意继续交谈下去。
五、护理人员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信息 ,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仪表仪态
1.仪表 指人的外表姿容 ,包括人的服饰、仪容、姿态和风度。仪表是内秀见于外表的最直接表现 ,它的美与丑、雅与俗 ,是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以及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的外化。在人际交往中 ,仪态服饰是一种 “无声的语言 ”。南丁格尔说过 :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是真善美的化身。”护士的思想品格、精神风貌、性格特征、仪表举止、言语服饰等都能引发患者的心理活动 ,对患者的治疗、康复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 ,社会对护理人员的仪表修饰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护“护士的仪表应当整齐清洁。护士要勤洗手、洗脸、刷牙、洗头、洗澡和勤修剪指甲 ,并随时注意去除眼角、耳、鼻等处的分泌物 ,做到无异味、异物。夏季还要注意掩饰腋毛和腿毛 ,可做些适当修剪。
护士的仪表 ,应以庄重、典雅为美。护理人员应注意衣着整洁 ,容貌修饰自然大方 ,举止端庄,时刻保持精神焕发。护士上班时可稍作面部修饰。淡妆上岗 ,不但是尊重患者的一种表现,也可同时展示护士群体素质和美感 ,但不宜在发型、服装上大做文章 ,不可将仪容搞得花哨、俏丽、怪异、离奇。
护士的工作帽是护士职业的象征。护士帽有两种 :燕帽和圆帽。燕帽要戴正戴稳 ,距前额发际 4~5厘米 ,用素色发夹固定。戴燕帽时要求头发前不过眉 ,后不搭肩 ,侧不掩耳 ,如为长发应用发网束于脑后。戴圆帽时 ,应遮盖全部头发 ,要求前不遮眉 ,后不露头发。
护士服多为连衣裙式 ,以白色系列为主 ,也可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性质不同而采用粉色、蓝色、米黄等颜色。护士服穿着时要清洁、适体、平整 ,无污渍、血迹 ,每颗衣扣要扣齐。护士着装时不宜将自己的内衣领口、袖口暴露在护士服之外 ,夏季着裙装时要注意衬裙不能比工作服长。
护士鞋以白色或乳白色为主 ,鞋底以软底、坡跟、防滑为主 ,要求干净、穿着舒适 ,与整体装束相协调。白色护士鞋一般配上肉色长丝袜为宜 ,袜口不能露出裙摆或裤脚之外。护士不宜留长指甲 ,涂指甲油 ,戴戒指、手镯、手链等饰品 ,也不宜佩戴过大、过长、过粗的耳环及项链 ,不然会影响工作 ,并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不良看法。护士在工作时也不应涂抹过浓的香水 ,不然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 ,甚至导致患者哮喘等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衣着整洁、仪表端庄、举止沉着、化妆得体是护士缩短护患之间距离的基础。在展示护士群体素质和美感 ,塑造护士职业美好形象的同时 ,给人以亲人般的感觉 ,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威望 ,赢得患者的信任 ,使患者有安全感、尊敬感 ,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拉近护患的距离。
2.仪态 又称姿态 ,是指人体在空间活动、变化的样式。在人际交往中 ,无论举手投足、站立坐停、行走活动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人的内心活动、情绪状态、健康状况、自我概念等。如心情沉重时 ,步履迟缓 ;心情愉快时 ,步履矫健。一般说来 ,双手交叉在胸前 ,是一种自我保护或防卫的姿态 ,也可能是传递不愿意与人接近的信号 ;身体前倾或朝向某人 ,表示集中注意力 ,对此有兴趣 ;一条腿不时抖动 ,可能表示不耐烦情绪或者另有事要干等。因此 ,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 ,要注意仪态的大方、得体 ,不宜指手画脚、拉拉扯扯、手舞足蹈等 ,这些都是失礼的表现 ,会令人感到不得体和缺乏教养 ,应采用轻松自然的姿势。另外 ,不要频繁变换姿势 ,以免让患者觉得漫不经心和不耐烦 ,而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同时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姿态和步态收集有用的信息 ,提供与患者健康相关的重要线索。
护士的立姿应能体现出护士的稳重、端庄、礼貌、挺拔和有教养 ,显示出一种亭亭玉立的静态美。要求做到 :头正、颈直、肩平、背挺、收颌、挺胸、收腹、夹腿 ,昂首、提气、直腰、绷腿 ,双脚自然分开 45°或呈 “丁”字步站立 ,双手自然下垂或相握于腹前。
护士的坐姿应注意顺序 ,礼让尊长 ,左进左出 ,落座无声 ,并维持端庄的坐姿。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端直 ,微向前倾 ,两肩平正放松 ;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之上 ;双膝并拢 ,或一脚稍前 ,一脚稍后 ;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呈直角 ;一般坐到椅子的前 2/3.
护士的行姿应做到步态轻盈、柔步无声、步幅适中、步位平直、步韵轻快。下蹲时要讲究优美、典雅 ,一脚在前 ,一脚在后 ,两腿靠紧下蹲 ;前脚掌着地 ,小腿垂直地面 ,后脚跟抬起 ,臀部向下。
在护理工作中始终保持优美的体态 ,在与患者沟通中表现出自信直挺的姿势 ,医护人员在服务对象尤其是患者面前 ,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仪表、举止 ,这样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疏导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护患沟通质量、护理质量等均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晴雨表 ,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不同文化或国家对面部表情的解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尽管文化背景不同 ,然而面部表情可以传递相似的感情 ,如幸福、悲伤、愤怒、惊讶等。“听其言、观其色 ”可以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感情。在人际沟通中 ,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 ,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察觉 ,它是人们理解对方情绪状态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是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当护士面对患者时 ,必须控制惊慌、紧张、厌恶、害怕接触的表情 ,以避免患者误将这些表情与自己病情不断恶化情况相联系。同样 ,护士也应注意观察患者表情的变化而获得信息。
护士的表情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 ,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较大。人类的各种情感都可非常灵敏地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 ,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 ,喜“怒形于色 ”就是这个道理。
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 ,自然而真诚的微笑具有多方面的魅力。有人说 :微“笑如阳光 ,可以驱散阴云 ;如春风 ,可以驱散寒意。微”笑虽无声 ,但它却可以表达出许多信息。护士的微笑对患者的安抚作用有时能胜过药物的作用 ,微笑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 ,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受疾病困扰的患者能经常看到护士的微笑 ,会感到温暖和一派生机 ,从而增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相反 ,铁板着脸的护士可增加患者的紧张感 ,患者会认为这样的护士难以接近 ,无形中加大了护患之间的隔阂。因此 ,护士的微笑应发自内心 ,展现真诚 ,体现关爱 ,应以微笑面对人生 ,以微笑面对患者 ,在微笑中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愉快、安全和信赖的氛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通过眼神可以将内心的激情、学识、品行、情操、审美情趣等信息传递给别人 ,以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目光与其他体态信号相比是一种更复杂、更深刻、更富有表现力的信号。在人际交往中 ,目光接触是一种最常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 ,能反映双方的内心意向。不同的眼神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关爱的眼神可使人感到愉快 ;鼓励的眼光可使人感到振奋 ;责备、批评的眼神可使人产生内疚的感觉等。医护人员温和的眼神可使新入院的患者消除顾虑 ;亲切的眼神可使孤独的患者得到亲人般的温暖 ;镇静自若的眼神可使危重患者获得安全感 ;凝视的眼神可使患者感到时刻在受到关注 ;而安详的眼神则可使濒死患者放松对死亡的戒备。护士要善于运用眼神 ,尤其是对一些失语的患者 ,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护士应学会用目光启动交往 ,用眼神表达对对方非语言行为的反应等。护士还可以用自己特有的细腻和善解人意 ,来领悟患者眼神中所包含的服务需求 ,主动给予满足。与患者谈话时 ,目光的对视 ,会给人尊重、重视的感觉。因此 ,我们要记住 ,我们的一双眼睛时刻都在 “说话 ”。
(三)身体接触
人体的接触和抚摸是非语言沟通的特殊形式 ,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它包括抚摸、握手、依偎、搀扶、拥抱等。触摸能增进人们的相互关系 ,它是用以补充语言沟通及向他人表示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相互接触和触摸是动物与人类的本能需要。触摸不但表示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和安慰 ,也是患者情感的需要。如给小孩进行治疗护理时触摸孩子的头、手等部位能满足他们的爱心需求 ;同时可转移其注意力 ,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信任感,消除其恐惧心理等。但触摸也应得当 ,它是一种表达非常个体化的行为 ,其影响因素受到性别、社会文化背景、触摸的形式、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国家民族的礼节规范和交往习惯等的影响。因此 ,医护人员在运用触摸的问题上应保持敏感与谨慎。应尊重习俗、注意分寸 ,尤其是对同年龄异性患者 ,应避免使人产生误解。
护理专业性身体接触主要有 3种形式 :常规性身体接触、关爱性身体接触、保护性身体接触。常规性身体接触是护理人员必须做的 ,如测量血压、皮肤护理、搀扶患者步行以及按摩等。关爱性身体接触如面部、头部、手部按摩、肩部环绕按摩等 ,其作用超过了语言上的表述 ,是护患间沟通的桥梁。如护士用手轻触高热患者的额头表示关切 ;用手轻握焦虑恐惧患者安抚他们的情绪 ;拥抱啼哭的婴幼儿表示呵护帮助安静等。保护性身体接触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同时保护患者的接触 ,包括使用保护具的约束来缓解紧张、保护安全等。
护理专业性身体接触不仅是评估和诊断健康问题的重要工作 ,也是心理支持的重要方法。这种皮肤的接触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 ,表达了关心和同情的职业情感 ,是一种无声的抚慰 ,有时会起到比语言更大的作用。
(四)人际空间
在非语言沟通中 ,空间距离可以显示人们相互间的各种不同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圈内 ,这个空间范围圈就是个人感到必须与他人保持的间隔范围 ,它向一个人提供了自由感、安全感和控制感。在人际交往中 ,当你无故侵犯或突破另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圈时,对方就会感到厌烦、不安 ,甚至引起恼怒。在医院中 ,护士要重视给患者提供合理的空间范围圈 ,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个人空间的私人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人际交往中关于距离的应用划分为以下 4个距离圈。
1.亲密距离
小于 50厘米 ,适用于感情非常亲密的双方。在亲密距离范围内 ,人们直接相互接触。如母亲和婴儿在一起时 ,抱着他、抚摸亲吻他 ,或把他放在腿上。当与婴儿这般接触时 ,她所有的感觉是活跃的。她能摸到他、闻到他的气味并听到他发出的每一声轻微笑声。在恋爱关系中以及亲密朋友之间 ,也保持着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存在于我们感到可以随意触摸对方的时候。在特定的范围内 ,当人们不能进入亲密距离的范围内 ,就感到不安。例如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 ,如亲密的人不能在一起就座 ,他们的亲密距离之内 ,有了他人 ;而他们不能坐在一起时 ,往往是用目光接触来应付这种情况。用这种方法 ,他们即使不能在身体上也要在心理上保护自己的亲密距离。
2.个人距离
50 ~120厘米 ,适用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谈。这个距离近到足以看清对方的反应。但远到足以不侵犯亲密距离。如果我们移到 50厘米以内 ,对方可能会后退 ;如果在 120厘米之外 ,就有交谈被他人听到的感觉 ,交谈将会变得困难。
3.社交距离
1. 2~4米,适用于正式社交场合。非个人事务、社交性聚会和访谈都在社交距离中进行。当我们运用社交距离时 ,相互影响都变得更为正规。
4.公众距离
大于 4米,适用于作报告、演讲等大型公共场合。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说话声音更大 ,手势更夸张。这种距离上的沟通更正式 ,同时人们互相影响的机会则更少。
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距离范围并不是固定的 ,尤其是个人距离 ,是由社会规范和交流者的个性习惯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 ,与人们的种族、文化、性别、地位、年龄、个性和心理素质等有关。个人距离是护患交流中最理想的距离。但对老人、儿童、朋友可适当缩短距离。对医护人员来说,在不同的情况下 ,要保持对距离的敏感性 ,重视距离在沟通的有效性和舒适感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距离的选择和应用 ,表现对患者的尊重、关切和爱护。因此 ,在沟通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距离。
六、掌握好非语言沟通技巧
(一)注重仪表仪态 ,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 ,整齐清洁的服饰 ,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 ,反映了护士的职业美。端庄的仪容能唤起患者的美感 ,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有助于接受美感护理 ,更好地发挥护理作用。同时 ,满足患者对仪表美的要求 ,增强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满足其审美的需要。护士在抢救危重患者时的从容镇定、当机立断 ,各种技术操作有条不紊 ,各项抢救技能准确熟练 ,这些非语言行为都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稳定患者的情绪 ,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合理综合使用各类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沟通交流中 ,人们通过使用各类非语言沟通交流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情绪内涵。护患在实际交流过程中 ,综合运用非语言沟通交流的方式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护士在使用非语言沟通时应注意多种形式表达意义的一致性。如护士穿着合理得体的护士制服 ,以从容镇定、有条不紊的仪态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并与患者之间保持合适的个人距离,在有需要时为患者进行扣背和排痰等职业性的护理接触 ,操作完毕后面带微笑地嘱咐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使患者自始至终受到专业的护理与照顾 ,对护理人员充满信任感和安全感。
(三)注意使用对象的适用性和差异性
身体接触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温暖 ,但也可以使之弄巧成拙。从中国的传统习惯来看 ,女性与女性之间的抚摸比较容易取得好感 ,但对于异性患者的身体接触则应持慎重态度。一般来说,年轻女护士与老年男性患者沟通时 ,抚摸老人的手背或者手掌 ,可以使患者获得亲密感和舒适感。但老年女护士则不应对年龄相仿的男性患者施以抚摸 ,以免引起反感。年轻的女护士也不应对年轻的男患者施以抚摸。抚摸幼小患儿的面部 ,可消除紧张 ,使患儿安心 ,但抚摸年龄较大患儿头面部 ,会引起其反感。
由于交往对象不同 ,人际距离也应有所差异。在护理工作中 ,对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患者 ,由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 ,心理上感到压抑 ,护士与他们交谈时 ,千万不要把距离拉得太远 ,以免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和自卑感。对儿童和老年患者 ,适当缩短交谈距离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对有些敏感的患者、异性患者、沟通层次较低的患者 ,适当增大人际距离 ,可留给对方足够的空间 ,以减轻对方的不安全感。
(四)源于内心 ,发自真诚
非语言沟通是人类自然真情实感的流露 ,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通过其显示出来。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 :“没有人能保守秘密 ,如果他的嘴保持沉默 ,他的手指尖却在喋喋不休地说着 ,他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渗出对他的背叛。”因此 ,使用非语言沟通作为护患间的交流工具 ,要求护士能源于内心、发自真诚地想患者之所想 ,急患者之所急 ,真心诚意地关心患者 ,竭尽全力地帮助患者 ,这样才能使患者真正信赖护理人员 ,从而有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以及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常用的非语言行为和对其相应的理解见附表。
附表 常用的非语言行为和对其相应的理解
眼珠来回转 说谎、厌烦、分心、不感兴趣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 不接受他人意见、保守
手指敲桌子 不耐烦、紧张
身体前倾 感兴趣、表示关注
双手搓动 愿意参与
摩挲下巴 不相信
双手放在臀部 生气、尴尬
双手合拢作尖塔状 有权威、高傲
摸鼻子 说谎、怀疑
轻声说话 不确定、害羞、害怕
扬眉 惊讶、不相信